女神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俗人回档 >

第19部分

俗人回档-第19部分

小说: 俗人回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刚刚入世,有人欢呼雀跃,有人忧心忡忡,大家讨论正在兴头上,媒体也乐于在这个时候表达自己的关注点。

严教授做了一个决定,沉稳地说道:“是这样,你这篇论文写得很不错,当然,有一些地方还是稚嫩了一点,但没关系,我可以帮你把关。”

说到这,教授从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上起身,走到边学道旁边的椅子坐下来,接着说:“我一个同学,在国内一个重量级刊物当副总编,他跟我说过,有学生写的好论文,让我推荐给他,能发表出来,也算我这个当老师的帮你们铺铺路。你这篇论文,我很看好,我给我那个同学叨咕了几句,他也很看好,让我把论文发给他,行,就发表。”

要发表?边学道完全没预料到会是这样一个走向。

严教授继续说道:“我这个同学建议说,这样的论文要发表,只署你的名显得有点单薄,不够分量。我是这样想的,传过去的时候,把我的名字加在后面,你看怎么样?”

边学道明白严教授的态度从何而来了。

可是没必要啊!就算严教授直接拿着论文加个名字发表了,自己一个学生又能翻出多大浪花?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这样的经济类论文,不是科研类论文,换谁都相信教授参与写作了。

有些事一时想不明白,但边学道知道自己还是要表态:“严老师!”边学道自觉把严教授换成了严老师,他觉得这样称呼显得更亲近,“其实我论文里的不少观点,都是从您课堂上讲的观点里整理出来的,我就是加入了一点自己的联想,如果要发表,您一定当第一作者,您要是不答应,我就不署名了。”

严教授很欣慰。这个边学道太懂事了,不仅把第一作者让给了自己,还暗示论文的核心观点来自自己,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之后的谈话气氛更加融洽,严教授关心了一下边学道的平时生活,客气地说:“有什么困难来找我。”

边学道礼貌地感谢老师的关心和爱护,离开时严教授甚至起身送了他几步。

边学道脑子里有点乱,走到运动场,坐在看台上,静静想着这件事可能对自己产生的影响。想了半天,自哂了一下,一篇论文而已,漫天都是,能怎么样?再说还有严教授在前面顶着呢。

算了,还是回去琢磨赚钱的事吧!



第030章表白在漫天烟花下

校庆越来越近,筹备工作如火如荼。

一天在篮球场附近,边学道遇到了前世自己社会学的室友,一行6个人,横穿篮球场向图书馆方向走去。

这个6个男生不认识边学道,但边学道熟悉他们每一个人,包括他们的性情、习惯、喜好,知道他们每一个人毕业后近10年的发展走向。其中那个叫冯东的,最是让边学道记忆深刻。

农村出身的冯东,大学时是贫困生,毕业后进了广电口的下属单位,靠会来事儿、肯送礼、能喝酒,混得不赖。

毕业6年后,大学班级13个人在松江聚会,当着一帮老同学的面,冯东挥动着100块小费,找茬骂了饭店的小服务生一顿。在松江市并没有给小费一说,那次是边学道第一次在现实中看到有人给小费。

2002年的冯东,还没有10年后在饭桌上跟同学说自己出门又刮了车小修一下要8000多、女朋友最近又看上一套200多万的房子、家里250平的房子太难收拾、昨晚跟省里某部长的秘书刚吃过饭的猖狂劲儿。

2002年的冯东,还没有10年后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我办事,不管多大官,把成捆的钱往他桌子上一放”。

2002年的冯东,还跟在寝室里家境比较殷实的同学身边努力讲笑话,以求吃两顿免费食堂。

看着6个人远去的身影,想着10年间这些人之间关系的调整颠倒,边学道无比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想办法赚钱,穷尽一切努力赚钱,让自己有钱有势,才能不给得志小人在自己面前炫耀的机会,才能把那些得意便猖狂的人踩在脚下,踩死碾碎。

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情绪最躁动,最容易闹事,学校是十分清楚的。所以世界杯还没结束,大四的学生就被赶离学校了。

学校的官方说法是不能耽误毕业生到单位报到,但学生间都传言,是校庆在即,大四学生指挥不动,约束不了,学校怕出事。

毕业多年后,边学道始终不能理解学校当时的逻辑,事实上,无论一个学生在学校时多么顽劣不堪,离校后对学校都是有感情的,不少大四学生想亲眼看看十年一次的母校校庆,但他们没有机会。

大四学生离校前一周,东森大学的内部校园点歌台出奇火爆,要离开的学生一遍一遍点播着《那就这样吧》,歌词中的某一个段落细节,反复敲击着即将分飞的校园恋人的心坎,像一个不敢当面告别的男孩,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一起走过最美岁月的女孩,明天自己将踏上远去的列车,从此天各一方。

傍晚时候,校园各处的音箱里,先是放了一遍小刚的《黄昏》,然后在《致爱丽丝》的背景音乐下,女播音员念了一篇投稿,名字叫《再见》:

再见了,

我亲爱的校园,

我没来得及走遍你日益舒展的轮廓,

就要跟你说一声道别。

再见了,

我亲爱的兄弟,

我们还有很多约定没有完成,

就要踏上南去的火车。

再见了,

我心爱的姑娘,

还没来得及当面跟你说一声我爱你,

只能把这份爱恋藏进心窝。

再见,再见,

这楼这树这歌,

再见,再见,

这风这云这雪,

再见,再见……

整个717寝,只有边学道能感知沉浸到这种离别的情绪中,其他人因为毕业还早,阅历不够,要么在为校庆忙碌,要么在为考试忙活。

进入7月,市面上的外挂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谁的外挂稳定,谁的外挂更新得快,谁的外挂口碑好,决定着各自的收入。边学道开始投入固定的时间维护外挂,用更多免费的辅助工具推广my123。

边学道忙不开的时候,就让李裕帮忙维护他的woyou论坛,审核帖子内容,更新首页。边学道说一定要给他工资,李裕压根没当回事。

一天晚上李裕回来的有点晚,一问,原来李裕加入的那个志愿者爱心社团凑了一笔钱,去看望了几户孤寡老人。

李裕是第一次去,跟大家一起打扫屋子,陪老人说了半天话,走时悄悄把自己身上的钱全给老人留下了。

开朗、真诚、有爱心,这是边学道眼中李裕身上最闪光的品质。这个脸上总挂着没心没肺笑容的阳光男生,心里有他自己的一套处世准则。

7月8日,校庆前两天,身在学生会又是帅哥的陈建被安排到校外的指定宾馆,接待参加校庆的校友。

艾峰参加的集体舞项目进行了最后的彩排,其他所有人都有各自的任务,就连边学道都被分到一块志愿者的胸牌。

7月9日,校庆前一天,学校几个进出口全部设岗,校园里的高级轿车一下子多了起来,负责迎接的校乐队一遍又一遍吹号敲鼓,以示欢迎的隆重。

一天一宿没现身的陈建打来电话,说宾馆里见到好多样貌好、身材棒的师姐,几个师姐对他很有兴趣,要不是有了苏以,他百分之一千会把持不住。

边学道在电话里警告陈建,一定要守身如玉,狂热的官二代可还没彻底偃旗息鼓呢!

校庆正日子终于到了。

跟记忆中一样的乏善可陈。

从宿舍楼看过去,体育场周围被拉着条幅的氢气球笼罩,边学道觉得再加把劲儿,就可以赶上《飞屋环游记》的配置了。

上午的校庆大会,晚上的校庆晚会,志愿者边学道,在体育场周围忙了一整天,引导观众和校友进出场,折腾出一身汗。等晚会开场,主持人的声音传来,看身边还有学生在值守,边学道溜回了红楼。

房东老两口对学校有感情,都出去看演出了,锁好门,边学道在卫生间冲了个澡,听着音乐躺在床上养神。

朦朦胧胧正要睡着,手机响了,李裕在电话里问他在哪?边学道说在家,李裕说那我等会再找你。

隔了一会儿,手机又响了,是于今,问他看没看演出,聊了几句,挂了。边学道把手机调到了震动状态。

又隔了一会儿,手机开始震动,第一遍震动了好久,边学道没接,过了几秒,又开始震动……

这觉彻底没法睡了。

接起来,是李友成。

李友成问边学道在哪看节目呢?边学道说人多崴了一下脚,在寝室歇着呢。李友成立刻问他崴得重不重?上药了么?边学道说没事,已经能走了。

烟花汇演开始了。

边学道卧室的位置刚刚好,他早知道礼花就布置在红楼前的篮球场上。站在窗前,看着炫目的礼花在天空中绽放,看着下面警戒线外密密麻麻、仰着头对烟花指指点点赞叹不已的人群,边学道竟莫名出现了一种独醒的感觉。

电话再次震动,看号码是李友成。

“喂,你能走路么?我在你们寝室楼下,我买了点治疗扭伤的药水,你能下来取么?”

“你在那等我一会儿。”

说完,边学道下楼,向寝室楼跑去。快到的时候,他改了姿势,装着左脚有点不利索,走了过去。

李友成拎着个塑料袋,不时向7楼窗口望去。

边学道在身后喊她的时候,李友成明显吃了一惊。边学道解释说:“他们打电话说烟花汇演要开始了,这边有楼挡着视线,我就过去看看,毕竟10年才这么一回!”

李友成把手里的袋子递给边学道,问他,“走走?”

“行,正好活动活动。”边学道答应了。

人都集中在体育场周围,校园里路上的人很少。

烟花表演还没结束,不同颜色的礼花在头顶上炸出各色的光线,教学楼的玻璃,一下是红的,一下是黄的。体育场舞台上的节目进入到最后的**,阵阵集体的欢呼声如潮水一样涌来。

两人慢慢地走着,置身于既喧闹又安静的环境中,坐在喷泉旁的椅子上,看着各色射灯映照下喷泉,李友成开口了。

“我喜欢你,你会喜欢我吗?”今天的李友成直接得有点不像她。

边学道诚实地说:“我心里有一个人。”

仿佛早就预知到了这个答案,李友成舒了一口气,接着问:“我见过她吗?”

“你没见过。”边学道说。

李友成不再问了,边学道的思绪却飞到了现在不知身在何处的徐尚秀身上,回想两人婚后徐尚秀的一颦一笑。

李友成站起来,对边学道嫣然一笑:“说了,就没有遗憾。送我回去吧。”

烟花散去,人也散去了。留下空荡荡的舞台,独自回味片刻之前的五光十色、热闹喧嚣。

校庆之夜,陈建没有回来,寝室里的7个人都累了,一夜无话。



第031章老边儿子的食堂更大

早上,717几个人来到食堂,用学校破天荒发下来的免费餐券一人换了一个鸡腿,遗憾的是,味道不怎么样。

吃完回寝,陈建已经回来了,正在脱衣服准备洗漱。

大家看见陈建憔悴的脸色,一致怀疑他是不是跟精品学姐在宾馆里干了什么。

收拾完个人卫生,陈建躺在床上给苏以打了个电话,放下电话,开始闷头抽烟。

艾峰问陈建:“你小子在宾馆都干啥了?这么回味无穷的样子。”

陈建说:“你们知道我这几天想的最多的是什么吗?”

没等大家回答,他接着说:“我在想10年后,20年后,30年后,我是否有资格回来,我是否有胆子回来,我会以一个什么身份回来。”

“我在的那个宾馆里,都是杰出校友。你们知道杰出的标准是什么吗?去宾馆之前我不知道,后来我知道了。回来的校友是分了几个档次的,大家心里都知道,大家也都默认。”

“我和一个留校的师哥一组,这两天我俩聊了很多东西。说穿了,毕业后,衡量我们的尺子不是人品也不是道德,而是我们有多少钱,当多大官,有多大名,这才是这个社会最现实的一面。”

“如果若干年后,我一事无成,曾经的同学却风光无限,我真不知道我是否还有勇气回母校,我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跟杰出校友们打招呼。”

陈建一个人说着,好像憋了很多东西要倾诉。

大家都没插话,不知道是被震撼到了,还是根本不以为然。

边学道却知道,这一次校庆的经历,对陈建来说是一次洗礼。如果他能静下心来吸收,他的人生会比别人更精彩一些。

还有几门课要考试,大家都变得勤奋起来。

一天早上,边学道在家里背题呢,电话响了。

电话里,董雪好顿埋怨边学道不跟她联系,她还是从宋佳那辗转弄到边学道电话的。

董雪告诉边学道,她们学校放假了,一会儿就上飞机回松江。她没跟家里说她今天回来,吃住都由边学道安排了。

几个小时后,董雪打电话说她已经到东森大学门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