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生红楼之林妹妹 >

第4部分

重生红楼之林妹妹-第4部分

小说: 重生红楼之林妹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林鸣家的往左边院落去。
高门大院,这是林珩第一个感觉,等林如海带着他绕过两个院子,才到了正房,贾敏这时已经带着黛玉在外屋等着了。
“来,见过你母亲。”
携了林珩进里屋,大家方坐下来,杜鹃铺上垫子,林珩跪下给贾敏行了家礼,贾敏得他叩完头赶紧携他起来,黛玉早就听说自己的父亲认了一个哥哥,这个哥哥是上了宗谱的,那就是亲哥哥了,与林珩厮认后,奉上自己绣的小荷包:“玉儿给哥哥的见面礼。”
“谢谢玉儿妹妹。”林珩没有兄弟姐妹,黛玉如今养的是十分娇贵,说话憨厚带着些娇气,对他充满了好奇心,又一开始就给自己礼物,虽然那个荷包针线跟外面买的还不如,那就更显得有心了,自己又没有置办礼物给黛玉,很是懊恼,呐呐道:“哥哥,没带礼物。”
“没事,哥哥以后有礼物就都给我就好了!”黛玉笑眯眯,今儿穿红梅玫瑰褙子,胸前是紫玉平安牌项圈,粉嫩的两颊露出小酒窝。
“是!”林珩给黛玉做了一个长揖!
林如海和贾敏心里也高兴,贾敏知道来了两个老仆,悄悄吩咐这两位老人就先在院里住着,不安排活儿,算是给着养老,谁知这两位老仆却没闲着,贾敏看着老实行事也好,就把院子里的事情让他们管了,这是后话不提。
还未到用膳之时,林如海先跟贾敏入内房说话,黛玉就紧着林珩旁边问些琐碎的事情,月季笑吟吟的端着热腾腾的芋头、水煮的花生、上好的干果过来,黛玉抓了芋头给林珩:“哥哥吃。”林珩笑笑,接了过来剥了皮,又给黛玉:“妹妹吃!”
黛玉接过来吃,又把碟子往林珩前面推:“哥哥吃啊!”林珩这才捡了自己爱吃的干果吃起来,看着黛玉吃了一个芋头,又要拿一个,画眉忙道:“大爷别让姑娘吃了,不然等会姑娘连膳都用不了!”
林珩这才注意到府里面的人都叫他大爷,这上下手段端是利落!林珩看黛玉有些眼馋的看着芋头,不由笑着挑一个最小的,先掰开一半,剥了皮后给黛玉,自己再吃另外半个。
一时到了用膳,四个人围坐一桌,贾敏给林如海添了一筷子的菜后,方才坐下来吃饭。
桌上是四荤两素一道汤,并非多少山珍海味。
用膳尽,贾敏先带着林珩去左边院子,安顿好后仔细吩咐道:“这以后就是你的家了,你是我们林府的大爷,小厮们或者是丫鬟们,或者是那个管事不好了,只管说!以后上学,你父亲自然会给你安排好地方和好老师,你妹妹是个好玩的,你可别惯着她!”
“我省的,母亲!”林珩应了,直送贾敏出了院门不见身影,才回院里。
想着黛玉那憨态,林珩不由想起自己那未能出世的妹妹,不由得就偏疼黛玉。
林珩是一个知足的人,如今身份变化之大,哪怕是心里有建设也是翻腾厉害,他看得出来,林如海和贾敏非常疼爱林黛玉,掌中之宝仅能形容一二,对于林如海他一直都是敬仰的,想到如今成了林如海的儿子,贾敏又是和蔼可亲的太太,心里总算是安稳许多。
晚间,贾敏说天气太冷,两个人不方便过来,就让黛玉和林珩一块吃饭,就不用来这边。
林珩先道:“母亲,要是再冷些也就罢了,只是怕妹妹不愿意。”贾敏果真看到黛玉摇头,只得作罢。
林珩就天天带着黛玉先一早请安用膳,用完膳后,林珩先送黛玉回房,自己带着小厮去外书房读书做功课,午间时辰到了,再去黛玉房里带黛玉出来,然后跟贾敏一起用膳,用完膳说些话,黛玉留下来,他再回外书房读书做功课,晚间林如海回来了,就带他一起去用膳。
作者有话要说:


、第 7 章

过了二月有余,便到了年。
林府如今添了林珩,更显出以往的不同,贾敏心思细腻,林珩有林家风骨,父母亲又早死,并不怨天尤人,便更疼他些,林如海请的杨老先生一开始并不太想教林珩,总觉得自己的知识浅薄不好教,谁知几方辗转还是让林珩拜了门下当了唯一的弟子也是关门弟子。
林如海奉上年礼,林珩和黛玉给杨老先生行礼后,又奉上自己的礼物,杨老先生也不推辞,捯饬出自己的珍爱之物:一幅唐朝大家欧阳询的字,一幅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这两物一出,就让林如海惊叹不已,连忙推辞:“使不得,使不得,这等无价之宝还是先生收好!”哪怕是皇家也未必有如此的珍品,杨老先生抚须大笑道:“这字就给珩儿,画儿就给玉儿收藏罢,这是老朽的心意,如海不必如此。”林如海看杨老先生执意如此,只得吩咐他们好生收好,又一番好谢,亲自送杨老先生到大门,看着马车走远了,才携着儿女回去。
林珩和黛玉还未歇口气,就被贾敏唤到房里,各给了六套新鲜衣裳鞋袜,林珩额外得了两件大毛大氅,几样玉佩和新荷包,林如海瞧了那个荷包是贾敏的针线,半含酸道:“太太倒也疼你,给你做了荷包。”贾敏拉过林珩,仔细看了穿着,这才瞧了林如海一眼:“你别听老爷的话,回头老爷年里要带你出去宴会,总要有个大荷包装赏赐,好东西还是自己拿着!”林珩点头,那么多东西总有些不好意思:“母亲给的也太多了,妹妹没有吗?”
黛玉拉拉林珩的衣服歪着头笑道:“哥哥就拿着吧,回头我短了再跟哥哥拿不迟!”又贴着林珩耳边道:“哥哥要是上街了,给我买好东西!”林珩摸摸黛玉的头,应了。
一家子和和气气坐在一起吃了饭,再过两天就是除夕了,整个府里喜气洋洋,林珩忙的团团转:林如海要写春联,大小院子好多处,林珩分到一些院落跟着林如海写,写完春联,还要对年里请客吃酒的帖子,林珩要帮贾敏对年例的帐,黛玉依赖他,偶然寻到几本游记就要林珩给念着听。
晚间回到院里,院里的大丫鬟竹笙帮忙解了大氅,到了滚热的茶后,就听见外面有人说话,掀开了帘子一看,是百灵,手里拎个食盒,林珩要站起来招呼,百灵连忙快走向前放下食盒,笑道:“大爷好生歇着,姑娘怕大爷今儿没吃好,就吩咐厨房做了几样吃的,要是合了胃口,下次再送!”一一掀开食盒,里面是一碗枸杞炖野鸭,一碟小巧玲珑的水晶虾饺,一碟姜仔炒肉片,一碗红稻米饭。
“费心了。”林珩看见几样自己喜欢吃的,忙道谢,又给百灵几百钱:“留着买些脂粉,告诉妹妹,我很是喜欢,你也早些走,用后再叫人送去厨房便是!不必再多跑一趟。”百灵谢了赏这才退出去。
林珩都用了,留了两个虾饺给竹笙和竹节。
竹笙和竹节都是家生子,知道林珩用了宵夜必是要散食才睡觉,竹笙先收拾了好食盒碗筷给厨房送去,林珩穿着中衣披着外袍在里屋一面念书一面踱步。
之前就说过,林家家风与别家不一样,不论是少爷房里的还是姑娘房里大丫鬟都极少给做通房或者是姨娘,到了一定年龄(十六岁到十八岁不等)就放出去有家里人做主配人,要是外头买的,多数还是放回家去,除了个别的死活不回家宁愿自梳做嬷嬷的陪嫁的。
这竹笙和竹节自是有志气的,林珩来两个月,觉得这位大爷脾气很好,对他们亦是体贴,从一开始的陌生有礼到如今的关怀,她们别的没有办法回报,那就尽心尽力侍候好林珩。
除夕夜,吃饭前,贾敏先让有家人回家团圆,没家回的就都留在府里,大门小门紧闭,专门在大花厅让众人吃过年饭,侍候的丫鬟们也专门有一席预备好,等各位主子吃好后,她们才散下吃饭。
林如海先领贾敏、林珩、黛玉三人开了堂屋祭拜先祖,祭拜完后,自有人看守,各自回院里换了新衣裳,林珩抚摸着娘亲做的旧荷包,把原先用的万事如意扣放进去,叫来竹笙把荷包挂在床柱上,换了贾敏叫人做的一套簇新的宝蓝嵌银纹提花蟒缎锦袍,腰间系上着宫绦平安玉牌,与黛玉的相似,乃和田玉,脚踩一双鹿皮靴子,打扮好,就带着竹笙出去,竹节留下看屋子,才到了院门,就看到厨房里派人送院子里人的年饭,李爷爷和李奶奶(原先老仆)正在接过去,见到林珩出来,瞧着精神模样,心里欢喜:“大爷快去,不要耽搁了吃饭。”
林珩又问了两句,不耽误他们的工夫,知道黛玉肯定还没有去,便先接妹妹。
黛玉已穿戴好坐着等他,林珩携了黛玉往正屋去。
人都齐全了,席上林如海让人烫了好酒过来,先敬了圣人一杯,林如海和林珩一饮而尽,贾敏和黛玉各抿一口,才坐下来开始吃饭,贾敏给父子各夹了两块肉,又给黛玉夹了鱼,才坐下来,大年夜吃饭就不按照之前的规矩,大家热热闹闹吃菜用酒,就这样吃了一炷香的时间才让人撤下,端来滚烫的热水。
“你们去吃罢,珩儿带妹妹去放炮竹烟花。”
已经吃完饭的管事们都穿戴整齐的出来,抬着炮竹烟花,林珩才是个小子,别人也正是好玩之年,他哪怕是生性沉稳,面对炮竹炮仗总是喜欢的,这会子听见贾敏一说,便带着黛玉跃跃欲试,后面跟着书和和书吉,旁边还绕着一大圈的小厮们、管事们,书吉先把手持烟花棒分了一把给到画眉:“给姑娘试试这个,不怕的,很好玩!”
画眉单拿一支出来对黛玉说:“姑娘瞧我玩。”用香点着了烟花棒,便银花四射,画眉拿着绕圈,就看到一个银色的光圈,很漂亮,但是也很快就熄灭了。
林珩一看便会,就拿了一支给黛玉,教到:“妹妹,看这里,抓着下面,不要抓过这条线,后面是没有火药的,安全的!”黛玉小心翼翼的拿着,让画眉点着它,瞧着烟花棒散发出耀眼的火花,黛玉晃了晃,银色火花便随着动了动,眼看就要熄灭了,林珩又接过了一支,黛玉胆子开始大了,跟画眉一样画圈圈,两眼笑弯了,黛玉就一根接着一个开始玩,林珩铁心要在妹妹面前表现,书和和书吉抬来大烟花,往空地放了,林珩手持香,睁大眼睛找引线,找到引线后,把香头上的灰吹掉,这才蹲下来小心点向引线,看到引线变成红色,林珩就把黛玉带进廊下,才站好就看到一束火花中从中间向上绽放,接下来两股,三股同时绽放而出,黄、紫红、黄绿,各色不一,比起当年的贾府更加身临其境,那会子她在里头贾母怀里罢了。黛玉瞧着眼前的火树银花,想起上辈子的事情,抬头看见紧握着手的哥哥林珩,紧抿着嘴,脸上有着笑容也有一丝伤感,就不由的靠近哥哥,林珩感觉到黛玉的动作怕她冷了,忙道:“妹妹冷了?我们进去里面坐会,这会子让小厮们放去。”黛玉摇摇头,不想扫哥哥的兴致,林珩却执意牵着黛玉的手进去屋里去,让书和书吉跟着大伙们一起玩:“仔细些,小心烧了衣裳!”
林如海正和贾敏说说笑笑,见两个人一起进来,就干脆让他们都上了围桌,一起说些趣事,到了一更想起,贾敏就叫人来送些好克化的宵夜,大家都用了些,林如海贾敏考虑到林珩第一次过年,说不定会见景触情,便不让他守夜,黛玉年龄偏小,熬不住夜,得供奉过先祖,赏了下人们红封,就先各自打发回去了,林珩心里感激,拜别林如海和贾敏,先送黛玉回房,然后他才带着竹笙回院子,一路上,红灯笼高挂,手里的灯笼倒成了多余的,各院子里都可以看见守夜的房门都亮着,林珩先看了老李家两口子,才回到房里,房里跟出去时一样温暖,烧着银丝碳,上头挑着一铜壶,房间里有淡淡的桔子香味,林珩和竹笙才看到桌上多了一个缠丝红玛瑙盘子,里面装着黄澄澄的桔子,竹节正绣着花,听着脚步声看见两个人回来了,赶紧先去倒了一盆水来,拎着铜壶倒些热水,兑了后给林珩擦脸洗手用,安顿好林珩,竹笙和竹节这才一个里间一个外间的休息。
一早起来,林珩收拾好后,就先去带黛玉,再去主屋与林如海贾敏用早膳,与黛玉说说笑笑过了这一整天。
作者有话要说:


、第 8 章

林如海一任巡盐御史就是多年,以往老皇帝赏个一百两金子以示恩宠,今年与往年又有了大不同。
皇帝黑白须相参,九龙御案上是一份锦衣卫使上述的林如海过继嗣子的文书,食指点着这份文书,轻笑:“戴权儿,你看这林如海是脑子发昏了不成,偌大的一份家业,四代侯的积累就要便宜一个外人。”
被人称为内相的戴权在这位跟前只有喏声的份儿,他不敢揣摩皇帝的意思,可是不揣摩,最容易死的还是他,他只得抿抿嘴,轻移一步,跪下:“老奴不敢妄言。”
皇帝拂拂袖,眼里有些出神:“起来罢,朕也不是问你,只是这林如海倒也有些意思,今年就让他回来述一述职,姑且看他怎么做。”不知想到什么,又叹了口气:“倒是接的人不好找。”
安排个把人进宫可以,这朝廷之事他戴权可不敢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