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一拳唐僧 >

第255部分

一拳唐僧-第255部分

小说: 一拳唐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和尚长得可真俊。”不少妇人看着唐三藏,眼睛里都放着光,这会仔细看着他的容貌,虽然是个和尚,但是看起来还真是俊俏,平日里哪里见过这般俊俏的人儿。

    “和尚,你……”那道士也被吓了一跳,先前孙舞空救人之举已显身手不凡,现在唐三藏也是这般,不禁有点色厉内茬道。

    本来已经准备被抽上一鞭的小和尚睁开眼,看到的正是单手握着拂尘的唐三藏,就像一座大山般挡在了他的身前,安全感顿生,感动的泪流满面。

    众和尚看着挡在小和尚身前的唐三藏,也是面露喜色,多少年了,已经有多少年没有人敢挡在他们身前,为他们说一句好话了。

    而今天,唐三藏出现了,就像那人说得那般,他就是众人脱离苦海的希望。

    唐三藏看着那小道微笑道:“贫僧唐三藏,自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取经,途径车迟国,打算入宫兑换通关文牒,眼见这些佛门中人在此受难,故有所得罪。不知这小沙弥何罪之有,要在此做这等劳苦之事?”

    “东土大唐?”两个小道相互看了一眼,虽然料到唐三藏是外来的和尚,但是没想到竟然是从东土大唐来的,这下两人可就有点拿不定主意,大唐帝国之强大,便是西贺牛州都有所耳闻,他们俩个不过是两个小道士。

    “你说你从东土大唐而来,但我听说大唐离车迟国何止万里之遥,你可有什么凭证。”右边那小道士看着唐三藏,又是看了一眼一旁的孙舞空等人,“还有,既然你是和尚,这些女子又是何人?”

    “有加盖了大唐帝印的通关文牒为证,这几位是贫僧的徒儿。”唐三藏伸手向朱恬,朱恬从乾坤袋中把通关文牒拿了出来,递给了唐三藏。

    “弟子?”两个小道士皆是有些吃惊,这几个姑娘个个仙女一般,哪里像什么和尚,也不像尼姑,这和尚竟然说她们是他的徒弟,简直荒唐,不过其中一人还是接过了唐三藏手里的通关文牒。

    明黄色丝绸封皮的通关文牒入手便觉得有些沉重,丝滑的绸缎彰显了大唐的丝质品很不一般,封皮上的四个大字虽然认不出来,不过还是被那磅礴的气势给镇住了,翻开里边也是用唐文所书的,不过后边用西域通用文字标注了意思,一股天朝上国的气势从文字中扑面而来,似乎可以看到盘踞在东方的那个庞大帝国,和那个被称作天可汗的男人有多么可怕。

    本来还有些不相信的两个小道士看到这通关文牒后已经没有半分怀疑,这样的通关文牒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够造假的,很符合两人对于东方帝国的想象,双手捧着把通关文牒还给了唐三藏,点点头道:“好,既然是远道而来的和尚,那请随我们进城,等我们通报师祖,师祖自会决断。”

    唐三藏收起通关文牒,却是摇了摇头道:“见两位师祖暂且不急,只是不知这些人可否先让他们下来,虽然佛道有分歧,不过毕竟都是修行之人,大可不必将他们逼上死路吧。”

    “这……此事我们做不得主,你还是和师祖和陛下去说吧。”两个道士闻言皆是面色一变,不过这种事情那里是他们敢做出决断的,只觉得唐三藏把一个滚烫的山芋丢到了他们手上。

    年纪稍大点的那个道士的拂尘还被唐三藏握在手上,现在是进退两难。唐三藏的大唐和尚身份又让两人有所忌惮,不敢随便让旁边的兵士上前,要是引起什么争端,到时候他们可就是替罪羊。

    唐三藏看着两个小道士,松开了手,也是,这两个小道士一看就不像是有什么实权的家伙,和他们多说也没什么用。

    “好,既然你不走,那等我们先去禀报师祖,你们切莫胡乱走动。”那道士因为用力过度,拂尘被唐三藏突然松开,往后退了两步,和另个一小道士对了一眼,微微点头,说了这话,直接转身向着城门口的方向走去。

    众士兵见此面面相觑,两位道长都走了,这下该怎么办也不知道。小头目倒也不傻,知道唐三藏的身份或许不一般,也不想做这出头鸟,一挥手道:“收队。”领着众士兵重新回到了城门口。

    道长和士兵都退下了,围观的百姓你看我,我看你,一时间不知道该做什么了,看样子刚刚的举报算是没用了。

    而人群中之前那个高个子左右找着自己的同伴,唐三藏他们都到城门口了,那两个家伙竟然看不到身影,心理有些疑惑,摇了摇头,继续站在人群中看热闹。

    唐三藏看着麻利甩锅的道士和守城将士,心里有些好笑,不过既然他们都不管了,那倒是刚刚好,伸手扶起了还跪在地上的小和尚,抬头看着三座雕像上的众和尚道:“诸位,下来吧。”

第五百二十一章 道门三国师

    众和尚看着三言两语间就让那道士和守城士兵退下的唐三藏,眼中的希冀之色愈发浓郁,不过这会从雕像上下来,那可是死罪,可能让自己站在一条死路之上。

    众人都沉默着,犹豫了好一会,终于有个老和尚当先走了下来,大声道:“若要往生,今日便去也,何惧。”

    众和尚闻言,也是纷纷走了下来,装载着石头的车子挡着道,直接从高处被丢了下来,发出了一阵阵声响,倒是颇为热闹壮观,仿佛打响了造反气势一般。

    “队长,你看!我们该怎么办?”城门口的方向,一个士兵有些慌张道。

    “你去通知一声,就说那些和尚要造反了,让他们往皇宫里报备去。”那脸上有道伤疤的小队长抬了抬手道。

    “是!”那士兵转身就向着城里跑去。

    “队长,那些和尚真要造反?”一旁一个士兵有些担忧。

    “嘁,这帮和尚能走的动道就不错了,造个屁反。”那小队长撇了撇嘴,满脸不屑,向着城里的方向看了一眼,“不过这种事情就轮不到我们来决定了,那边的贵人自有决断,我们只要听着该怎么办就好了,在命令传下来之前,我们只需要按兵不动。”

    众士兵闻言皆是点头,他们这位小队长可是老兵痞了,当了二三十年的士兵,身上的伤疤比他们的年纪都大,几次死里逃生,他的话可得听着。

    众和尚都下来,三座雕塑上下来,足有四五百人之数,走近了看,一个个瘦得皮包骨,因为长时间拉车和搬运重物,多少都有些弯腰驼背,一些年纪大的更是已经直不起腰来了,一双双眼睛都盯着唐三藏,就像盯着救命的稻草一般。

    唐三藏看着众人,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这一路走来,他还没有见过混得这么惨的和尚,虽然小时候有几年也经历过饥荒,不过当时他还是基本上能够吃到东西,而这些人恐怕除了每天干重活之外,连基本的温饱也不能得到满足,这不是被役使,完全就是在受罪。

    “他们好可怜。”敖小白看着那些和尚,小脸上有些可怜他们,手握着水灵珠,想要帮他们恢复伤势。

    “小白,先不要用法术,这里太多人。”一旁的朱恬却是把手按在敖小白的手上,摇摇头道。

    “哦。”敖小白闻言点了点头,小心看着唐三藏,这些人和师父一样是和尚,师父心里肯定不好受吧。

    “不知哪位可以和我说说这事怎么回事?”唐三藏看着众人,点点头道,虽然大体情况已经差不多明了,不过他还是想要听听这些同仁怎么混才能混到这么凄惨的地步。

    众人分开一条道,一个背有些佝偻的老和尚缓步走上前来,有些颤巍巍的手合十道:“小僧洪妙,是智渊寺的方丈,大师万里跋涉而来,本该为大师接风洗尘,恭迎讲经,只是现在我们人人自危,还想祈求大师相救,实在惭愧。”

    唐三藏看着那老和尚,腰背佝偻,一张褶皱的老皮搭在一把瘦弱的老骨头外边,胡须和眉毛都花白,不过看着还是颇为慈祥,若是换上僧衣,披上袈裟,应该有些得道高僧的样子,也是双手合十还礼道:“原来是洪妙法师,贫僧唐三藏,自东土大唐而来,敢问车迟国发生何事,诸位身为佛门中人,何至于此?”

    “唉,此事说来话长,还得从十多年前说起,当年车迟国连年大旱,百姓颗粒无收,国王陛下让我等登台求雨,可是苦求两年都没有降下颗粒雨水,国王大怒,而此时刚好有三个道士到来,登台求雨,大雨顷刻便至,国王大喜,封他们三人为车迟国国师。”老和尚叹了口气,神色黯然继续道:“不曾想而三位道人为了在车迟国内发展道家,竟是将两年大旱的原因推到我们佛门弟子身上,国王大怒,几天内将举国上下的和尚全都抓了起来,原本是打算全部处死,不过后来三位国师献了毒计,将所有和尚变成了奴役,供官员和道家役使,可怜我佛门三千弟子,十几年下来被活活折磨致死两千余人,只剩下这里五百余人,连年修建三位国师的雕像,每天都有人死去。”

    “好歹毒!”孙舞空挑眉,握紧了拳头。虽然对于佛门她也没有什么好感,不过可能是因为唐三藏的缘故,她现在对于和尚已经没有那么反感,听到那三人献毒计害死那么多无辜的和尚,心中不禁有些气愤。

    “那国王为何如此昏庸?数千和尚,他就不担心佛门降祸吗?”沙晚静也是有些不解,如果那国王信道,怎会不怕佛门降罪。

    “当年的老国王听信那三个国师妖言,炼砂乾汞,炼丹长生,结果没几年便死了,尔后新皇登基不过七岁,从小便由三位国师养大,国家政事都要过问三位国师,虽然国王还是他,其实这车迟国早已是三位国师把控,行那倒行逆施之事,胡乱改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洪妙又是叹气道。

    “原来如此,世人皆想长生,可又有几人可得,不过痴人说梦罢了。”朱恬笑着撇撇嘴,看着唐三藏道:“师父,我们是直接打进去,把那三个妖道打死呢,还是和他们讲道理?”

    众和尚闻言皆是一惊,没想到朱恬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在车迟国对那三位国师可是人人敬畏,朱恬竟然这么随随便便的就说要杀了他们。

    唐三藏抬手示意朱恬先不要说话,看着洪妙老和尚微微皱眉,从刚刚围观百姓的态度可以看出来众人对于道士确实敬畏,不过怨声载道似乎并没有老和尚说的那么夸张,因为在他们的眼中他没有看到什么仇恨的目光,而对于众和尚,他们也没有什么可怜之色,这点显得有些诡异,想了想又是有些好奇道:“我是第一次来车迟国,而你说你们在此地受难已经十余年,不知诸位是如何知道我的?”

第五百二十二章 和尚进城

    “大师不知道此事吗?”洪妙闻言微微一愣。

    “什么事?”唐三藏反问,看来里边确实还有他不知道的事。

    洪妙见唐三藏确实不像知道的样子,连忙解释道:“大师有所不知,这十多年苦难,已经让我们麻木,新皇年纪尚小,三位国师地位稳固,我们看不到丝毫希望,所以年初之时便准备一起赴死。而就在那一日,天降神仙,告诉我们会有一位从东土大唐来的得道高僧来救我们逃出苦海,还给我们看了你的画像,故此我们才努力活了下来,今日果真等到了大师。”

    “神仙?长什么样的神仙?”唐三藏更加疑惑了,他们和天庭想来不对付,而且天庭应该是道家一派的吧,现在道家势大应该高兴才对吧,怎么还告诉这些和尚会有人来救他们?

    洪妙想了想道:“穿着白色的衣裙的仙女,对了,她还骑着一只白鹤,当时好像有些不舒服,脸色有点白……”

    “太白!”

    “太白姑娘!”

    孙舞空和唐三藏几乎同时脱口而出,两人相视一眼,都有些无奈的笑了,这种事情,好像也就那位仙女做得出来了。

    说到骑着白鹤的仙女,而且还晕鹤的仙女,唐三藏第一个想到的也就是太白了,毕竟第一次见到这个家伙的时候,她可是从白鹤上掉下来的,而且因为晕鹤吐血失血过多晕倒了,自己还给她喝了一滴血。

    不过这姑娘什么时候跑到车迟国来了,而且还把自己的画像乱展示,拿来当鸡汤鼓励这些想要自杀的和尚们,这脑回路已经不能简单用清奇来解释了,简直是奇葩。

    不过这也算是解释了为何众和尚看到唐三藏之后就一眼认出了他,而且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的原因了。

    “好吧,既然如此,那我就暂且答应为你们讨一个公道吧,就算这车迟国国王不肯给你们恢复庙宇,我也至少会让他换你们自由,重新找一处可以安身之地。

    “多谢大师!”众和尚闻言皆是面色一喜,纷纷说道,在这个如噩梦般的地方苦苦支撑了十年,现在别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