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佳肴记 >

第697部分

佳肴记-第697部分

小说: 佳肴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佳瑶心里一松,也明白了宋氏的用意。

    世子不在,国公府已经不大安全了。在宋氏看来,冯家与国公府蛇鼠一窝,冯家三爷也地自己下手,这里面肯定也有云霆雷的手笔。

    现在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尚书府了。

    她的孙女,暂时不能再回国公府去。

    周佳瑶点了点头,“都听祖母的。”

    宋氏满意,笑了笑,随即又咬牙道:“冯家人真是胆大包天,家里不过是有位不得宠的娘娘,行事竟也敢如此张狂!”

    王嬷嬷掀了掀眼皮,嗯,这次老夫人是真的动怒了,换了以往,这样大动肝火,没有分寸的话,绝不可能是从老夫人口中说出来的。

    可见是真的被气坏了。

    “您莫生气,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

    宋氏听了觉得蹊跷,挥挥手让王嬷嬷避开。

    王嬷嬷明白事,看来不仅老夫人有话要说,就是姑奶奶也有话要说的。

    王嬷嬷抱着一个手炉,站在廊下,尽忠尽责的替祖孙俩守着。

    有她在,知趣的都得走开。

    林氏听闻女儿醒了,便放下手头的事儿,急急忙忙的往女儿院子这边赶过来。

    她一进月亮门,发现王嬷嬷在廊下站着,整个人就犹豫了。

    但是再怎么样,她是主子,王嬷嬷是下人。

    婆婆曾经告诉过她,主子就应该有主子的模样,畏畏缩缩的,让人看着笑话。

    林氏就抬脚走了进去。

    王嬷嬷见了,脸上多了一点笑意,心想不枉费老夫人一直教导着,还是有进益的。

    “太太。”

    王嬷嬷给林氏行礼。

    林氏连忙虚扶了她一把,道:“老太太在里面?我来的不是时候,瑶瑶醒了,嬷嬷瞧见了没有?”

    一副慈母心肠,总规是没有错的。

    王嬷嬷轻声道:“太太放心,姑奶奶没事,只是天寒地冻,好像有些感染风寒!”这都是宋氏的意思。

    林氏点头,也知道婆婆在里面肯定是有话说,便道:“风寒可不是小事,要小心养着。我让人去找大夫,顺便给瑶瑶煮些姜汤喝一喝。”

    王嬷嬷只道:“太太放心,老夫人发话了,说让姑奶奶在家里养上几日,不着急回去!”

    林氏欢喜坏了,连忙道:“老太太安排得极好,辛苦王嬷嬷了。”

    “大夫什么的,先不用请了。是药三分毒,不如喝点姜汤看看,吃点清淡的养几天,也就没事了。”

    很多时候,王嬷嬷的意思,就是宋氏的意思。

    “也对,还是老太太考虑的周到!有劳嬷嬷。”

    王嬷嬷连忙道:“不敢。”将林氏送了出去。

    大概又过了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宋氏终于终于跟周佳瑶谈完了话。

    王嬷嬷找人抬了暖轿,把宋氏抬了回去。

    而林氏与终于有机会跟女儿说说话了。

    卧室里温暖如春,地龙烧得旺旺的,屋里还点着上好的冰霜炭。

    林氏眼泪汪汪的瞧着自家闺女,拿她当个虚弱的病人看待。

    其实她脸色不好,只是累的。

    毕竟一个晚上也没怎么休息,又被马车颠得七晕八素的,确实很难熬。

    可是林氏以为她被吓坏了,还以为她是受了风寒不舒服。

    “喉咙痛不痛,头疼没疼?”

    周佳瑶摇了摇头,“娘,我没事!”

    “这傻孩子,怎么会没事呢!你啊,少说话,先把这姜汤喝了!”

    姜汤什么的,最讨厌了!

    她根本没有受凉,喝什么姜汤。

    但是林氏可不知道这些。

    周佳瑶无法,只得捏着鼻子把那一碗辣气十足的姜汤都喝了下去。

    味道真怪。

    周佳瑶漱口,含了一声蜜饯在嘴里,就听林氏道:“你睡一会儿,一会儿发些汗,就好了。”

    她是真困了,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这一觉,竟睡到了第二天早上。

    可把林氏等人吓坏了。

    如今见她醒了,人也没事,身上也不发热,方才松了一口气。

    “这是真累着了!肚子饿不饿,灶上温着粥呢!”

    周佳瑶接过婢女递过来的毛巾,仔细的擦了脸。

    林氏不让她下床,好像她是得了什么重症似的,呸呸呸。

    “饿了。”

    林氏一喜,风寒严重了,可没有胃口想吃东西呢!

    “好好好,快,把粥拿来。”

    粥拿来了,果然是粥。

    竟然只有白粥!

    周佳瑶哭笑不得,至于嘛!

    只吃白粥,还不让吃饱……

    真拿她当病人了!

    周佳瑶无奈的想着,看来要去仙府小筑里打打牙祭了。毕竟那里放了许多让人意想不到东西,除了粮食,锅碗瓢盆,棉衣棉裤,还有许多做好的熟食,包子饺子应有尽有。

    反正也不会坏,多囤点没有坏事。

    鞑子扣关,粮食已经开始涨价了。

    林氏道:“你爹早上来过,听说你睡着,就去店里了。你嫂子也打发人过来瞧了。蓁蓁还小,她也是很方便过来。”是怕被传上病气。

    林氏说得很含蓄,周佳瑶笑了,现在娘也会拐弯抹角了。

    “这是应该的!蓁蓁才多大,该是避着些。”

    林氏只道:“你大哥和老三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天天焦头烂额的见不到人!他们好歹也是吃皇粮,当差的,忙点也就算了!你二哥……”

    唉,真是不提也罢。

    “娘,二哥很忙吗?”

    林氏轻叹了一声:“总归都是生意上的事!上次出了那么大的事情,还是不长记性!非要买船,买不到还要自己找人造般!看把他能的。”

    周佳瑶心里有数,看来二哥是铁了心了要走海运这一条路。他以前跟人合伙干这个买卖,小打小闹的投了些钱,却赚了不少。想来是堂到了甜头,知道这一行回报大,想要把生意做大!

    其实,也还不错。

    周佳瑶觉得,自家二哥做生意还挺像模像样的!他这辈子若是能专注做生意这一件事,也很好啊!

    “娘,你不要担心,二哥有做生意的头脑。他已经是大人了,你呀,与其担心他做生意的事情,还不如担心一下他的亲事。”

    这也是极为让人头痛的事情。

    林氏不免又要跟她叨叨几句:“……找你姑母给他介绍了好几家的姑娘,他一个也不瞧!那些画像也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

    周佳瑶也跟着叹了一声,眉毛微微皱起。

    林氏忙道:“好了,不说这些了,你歇着,不要伤神。”

    女儿已经嫁人了,这些事情跟她说,也没有什么用。

    “你睡一会儿,多歇着。”

    周佳瑶点头,让桃儿去送了林氏。

    她又没有真的生病,怎么可能会困倦呢!

    在林氏面前,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

    周佳瑶起来简单梳洗一番,穿上烤得温热带着香气的袄子,问段氏:“大爷回来没有?”

    段氏摇了摇头,“三位爷都不在府上。四爷,五爷在学堂呢,之前夫人睡着的时候来过一趟,六爷还小,老夫人怕他被过了病气,没让人抱过来。”

    周佳瑶笑了笑,“才那么大点的孩子,懂什么。抱来抱去的,着凉了怎么办??”

    正说着,桃儿从外头走了进来,她站在门口,让小丫头帮她扫身上的雪。

    “下雪了?”

    “是啊,下的还挺大呢,一转眼的工夫,就满地都是白色了。”桃儿站在暖炉边上烤手,不住的道:“雪花成片成片的,真像鹅毛一般。”

    周佳瑶听了,有些担心。

    今年的天气真是奇怪。

    夏天的时候很闷热,几乎没怎么下雨;冬天又是一场接一场的下雪。

    京中气候尚且如此不好,边塞将后如何?

    周佳瑶胡思乱想了一阵,就听外头有人道:“大爷来了。”

    有人给周翼虎掀了帘子。

    周翼虎收了伞,又掸了掸肩上的雪,进了屋。

    周佳瑶只道:“给大爷上茶。”

    下人们忙碌起来,很快热茶和茶点都被送来了。

    周佳瑶看了段氏一眼,她屈了屈膝,把下人都带了出去。

    兄妹两个关起门来说话。

    “怎么样大哥!”

    “你放心,我跟你三哥找了几位将军和几位大人碰了碰头!这事儿事关重大,关于你和冯家是一个字都不能提的。只说这消息是从别人那里打探出来的。”

    文官也好,武将也罢,都不能埋头做睁眼瞎。他们会收集各种各样的消息,来规避一些风险,利用一些机会上位。至于消息的来源嘛,那就是各自的秘密了,只要消息可靠,能用,就行!

    “大人们怎么说?”

    周翼虎点了点头,并没有再说话。

    周佳瑶便明白了,这是点到为止。

    事情肯定已经办得差不多了,至少也该引起了朝廷的注视。

    周佳瑶一抬头,瞧见周翼虎的眉头紧紧的蹙在一起。

    她心里咯噔一声,这是还有事??

    “大哥?”

    周翼虎伸手做了一个打断的手势,接着,却又陷入了沉默。

    周佳瑶就坐在一旁等着,总归觉得,有些心神不宁。

    好一会儿,周翼虎才缓缓开口,“朝廷接到了倒马关的急报,鞑子扣关,倒马关很危险。”

    周佳瑶的心早提了起来,听说这个,当下就慌了,“是不是世子他……”

    “不是,世子暂时没事。”

    “暂时?”

    “蒙古有五万强兵,倒马关只有一万两千人。”

    周佳瑶问他:“大哥,世子现在是在倒马关吗?”

    周翼虎点了点头,“是,是王柏青让他去的。”

    “那雁门关可以出兵支援世子啊!”雁门关的守兵,有十余万。

    周佳瑶是知道的。

    “王柏青不肯出兵。”周翼虎简单的把雁门关和倒马关的地理位置给她讲了一下。

    本来两者相互依托,雁门关是倒马关的后盾,可是这个时候,倒马关陷入危难之中,若雁门关对此事置之不理,那么倒马关危矣!

    周佳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道:“王家实在是欺人太甚!”忽地,她脑中又闪过一道光亮。

    不对。

    所有人都觉得王柏青是王家的人,一度她也是这样觉得的。

    但是,王家支持的人是谁?

    是东宫啊!王家人希望太子登上大宝,他们又怎么会拿边防大事开玩笑呢!

    若是鞑子赢了,追究起来,太子很可能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对王家和东宫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

    而冯家,就不一样了!

    这对他们来说,是个绝好的机会。倒马关陷入绝境,雁门关坐以待毙,王柏青是想把十几万将士的性命,送给鞑子?

    这太可怕了。

第七百六十七章 秘密

    这太可怕了。

    周佳瑶把自己想法跟周翼虎说了。

    周翼虎表现的很镇定,好像早就知道了一样。

    也是啊,大哥虽不在军中,可是京机营亦不是什么平常人待的地方。这里的水深着呢!他们对整个汴京城的势力,都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想要知道一些边境的问题,简直不要太轻松。

    既然大哥什么都知道,想必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了。

    “大哥,怎么样,既然倒马关得不到雁门关的支援,那么朝廷应该会派兵支援吧?”

    周翼虎顾虑重重的看了她一眼。

    “边塞要地,向来都有重兵把守。”以长城为界,城外即为塞外,河西走廊以北为塞北。与蒙古接壤,气候干冷。

    “比如雁门关,大军十几万,常驻扎在那一带!还有潼关,虽没有雄兵百万,但二三十万总是有的。除此之外,漠北,漠南的兵力,也不容小觑。毕竟那边除了漠北王庭,亦有鲜卑等小国,所以……”

    周佳瑶心里一皮,声音像是被人劈开了似的,变得尖锐起来:“大哥的意思是,朝廷无兵可出?”

    这简直就是笑话,是天大的笑话。

    周翼虎摇头,“并不是无兵而出,而不能分兵!”边塞的关防要紧,城中的守护更是重中之重。

    冒然派兵增援,只会让汴京城陷入敌人的圈套之中。

    因小失大这种事情,皇上是不会做的,哪怕他是一位明君。

    周佳瑶咬了咬嘴唇,明白了周翼虎的话。

    倒马关也好,雁门关也罢,都只是棋盘之上的一个棋子而已。

    皇上不会为了一枚棋子,而放弃全盘!

    倒马关不会得到增援,他们面对的不只是五万鞑子,甚至可能还有雁门关十几万的将士。

    王柏青,他竟是冯家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