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佳肴记 >

第404部分

佳肴记-第404部分

小说: 佳肴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概是相隔时间太久了,林氏提起宋氏来,不免得有些惴惴不安。但是经过周小米这么一说,她那颗跳得七上八下的心慢慢的就静了下来。

    她又不是没跟婆婆相处过!婆婆虽然出身高门,可是没跟她摆过架子,没给她摆过什么脸色看,对她一直都是很好的。

    林氏想到这里,心中大定,连忙对女儿道:“你说得对。”

    李嫂带了两个孩子来。

    “娘!”

    “娘!”

    双胞胎总是特别的心有灵犀,说话的时间,速度都是一模一样的。

    “您喊我们有什么事?”

    林氏便道:“是你们祖母要来了!娘带你们去门口迎迎。”

    双胞胎是知道宋氏的,虽然两个孩子对她毫无印象,但是他们产知道每年他们生辰的时候,祖母都会让人捎了许多好吃的,好玩的东西给他们,换季的时候,还专门让人给他们送料子做衣裳。

    “祖母要来了?太好了。”

    虽然两个孩子并不记得宋氏,但却知道祖母是对他们非常好的人,他们屋里摆着的好东西,几乎都是祖母送的。

    “走吧!咱们去迎迎祖母。”

    林氏连忙带着两个孩子往外走,周小米牵着老五的手,林氏牵着老六的手,李嫂和顾嬷嬷紧紧的跟在后边,桃儿、杏儿也侍候左右,一群人呼呼拉拉的到府门口去迎着。

    不多时,车队就进了胡同。

    李嫂只道:“来了!”

    众人不由得朝胡同口望去。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辆青色顶子的轿子,看起来十分的朴素。后面紧跟着一辆华盖流苏马车,看起来十分气派,好像在昭示着主人的身份。再后面,是三辆拉着大箱子的货车。五辆马车旁边,都跟着带刀的侍卫,后面还坠着一支十分精悍的小队,那些人虽然穿着常服,可是身上都带着肃穆之气,一看就不是什么普通人。

    帽儿胡同还算宽敞,可是宋氏的马车队伍一进来,就把整个胡同都添满了。

    马车稳稳的停住了。

    第一辆马车上下来的,是家奴,嬷嬷模样的人,几个人下车后,连忙去了后边那辆马车旁,开车门,递脚凳。

    车帘一挑,走下了一个略微熟悉的人,仔细一看,可不就是宋氏身边最得力的王嬷嬷吗?

    五年不见,王嬷嬷倒是显得有些憔悴了,不知道是不是舟车劳顿的关系,看着精神不太好。

    王嬷嬷下车后,连忙伸手把宋氏扶了下来。

    林氏这才带着闺女,儿子们上前。

    “娘!”

    “祖母!”

    宋氏穿着一件褐色素纹绣五蝠捧寿桃的立领褙子,底下配了条墨绿色绣云祥纹的马面裙。梳了个低发髻,只戴了祖母绿的玉簪,和一条嵌玉的暗紫色抹额。

    人看着很精神,好似没受到劳顿之苦似的。看到林氏和她跟前两个一模一样如玉般的小人时,眼眶都不由得红了红。

    林氏连忙对双胞胎道:“这便是你们嫡亲的祖母了,快,叫人。”

    两个孩子非常大气,上前给宋氏见礼,都甜甜的唤她:“祖母。”

    宋氏连忙搂了两个孩子,心肝肉啊的叫了一通。

    宋氏已经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可是孩子们都不是在她身边长大的,等她认回了儿子,孙子,孙女都已经长大了。现在这两个如玉的小家伙,可是她亲手抱过的,虽然五年没见,但是宋氏却对他们十分熟悉。

    周小米每次写信的时候,都会跟她唠叨一些关于双胞胎的事。长了多高,爱吃什么,性子如何……

    宋氏稳了稳情绪,才像恍悟似的,把目光落在了林氏和周小米的身上。

    林氏连忙上前:“娘,一路辛苦了。咱们快进府里说话吧!”

    周小米也甜甜的道:“祖母。”

    宋氏点了点头,“好,咱们进府说话。”

    王嬷嬷不由得暗想,人年纪大了,果然把儿孙后代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有了孙子,老夫人这个最看重规矩的人,也不管什么礼数不礼数的了。

    林氏没给宋氏见礼。

    再一细想林氏的出身,她也就释然了。

    大~奶奶好像没有这个习惯,以后,免不得要细细教导一番。这个年纪开始学礼仪,只怕是要吃些苦头的。

    一行人连忙往内走,有仆妇留下来善后,让人将马车上的东西小心翼翼的搬进府中。

    宋氏等人去了畅春堂,林氏连忙让人端水侍候宋氏梳洗,换衣裳。

    宋氏来得太突然了,什么都没准备。

    早知道,应该先把畅春堂腾出来的。

    林氏暗暗担忧,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付着。(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七章 商量

    宋氏一路走来,见庭院打理的井井有条,甬道上连片叶子也不见,花卉摆放得错落有致,看起来赏心悦目,可见是用了心的。更难得的是,府中的下人们各司其职,神情恭顺。即便是刚留头的小丫头,走起路来也是轻手轻脚的,就算见到了她们这一群突然而至的人,也没有惊慌的四处走动,更没有好事的婆子探头探脑的打量。

    一切都非常有规矩。

    宋氏暗暗的满意,心里清楚这些八成都是自己孙女的手笔。林氏太软面,怕是没有这样的威严。

    等到了畅春堂,宋氏就更满意了。

    红松枝的家什,实用,耐看,却没有那种华而不实的感觉。此时要是换了一套紫檀的,黄花梨的家什在这儿,别人看了才会笑话周家是暴发户呢!

    次间里燃着淡淡的檀香,香味儿不呛人,反而让人神情安宁。

    丫头,婆子们规规矩矩的站在那儿等着主人示下,就是世家里,也少见这么齐整的。

    当然了,宅子大,人就多。越是有底蕴的人家,人口就越多,有的是三代同堂,四代同堂。没分家的时候,嫡的,庶的都在一起,主子,姨娘,下人,小厮……人一多,就容易乱套,就容易被人钻空子,人少反而更好管理一些。

    可即便是这样,宋氏还是极满意自己看到的这一切。她相信,就算儿子全家都回了汴京城,也能很好的应对一切。

    林氏先让顾嬷嬷和李嫂把老五,老六带了下去,她跟两个孩子轻声轻语的道:“你们祖母坐了很久的车,现在正累着,等祖母休息好了,你们再过来跟祖母请安。”

    两个孩子向来乖巧,自然应了,跟宋氏行了礼,然后跟着两位嬷嬷出了畅春堂。

    林氏便让人准备热水,侍候宋氏梳洗,又命人奉茶,送点心。

    王嬷嬷又去开了宋氏的箱笼,找了宋氏的换洗衣裳来。

    周小米一直在旁边看着,暗暗为林氏鼓劲儿的同时,也不由得暗想:人果真都是需要锻炼的。五年前,不,哪怕三年前,林氏安排起这些事情来,也是有些吃力的。但是最近几年,双胞胎大了,林氏的时间也充裕了不少,加上她一直忙着生意上的事情,内宅的琐碎事就由林氏接管了过来。

    起初的时候,林氏做什么事情都有些瞻前顾后的意思,后来还是周小米开导她,她是这宅子里的女主人,就应该竖起自己的威信来!两个小的长大了,若是看到母亲连仆妇都整治不了,会如何看他?他们可不知道周家原来的事!以后要是回了汴京,就算开府另过,她不必看尚书府那些人的脸色,但是两个哥哥将来都是要做官的,日后谁见了她不得称呼她一声老夫人?若是她连内宅都整治不明白,将来如何能张罗哥哥们的亲事?

    做婆婆的,太精明能干不好,可是太软面了,也不好。

    周小米的话说得很含蓄,林氏琢磨了几回,倒也听明白了。渐渐的,她也下定了决心,要好好改改自己的性子。

    勤能补拙,就算性子改不了,但是内宅里的事情总要管起来。

    林氏虽然不精明,但也不是个笨的,一开始她还免不得要紧张几回,但是周小米时常在私下里跟她说如何管理府中大小事务的事,还道:一切都有规矩,把规矩立好了,管起事情来就容易多了。守规矩的人就重用,就赏;不守规矩的人就免职,就罚!

    周小米还叹道:尊重向来是要靠自己去赢得的。旁人尊重她,或许是因为她儿子前途无量,有想要结交的心思。下人尊重她,或许只也只是因她是主子而已。若是她自己不立起来,旁人的尊重也只不过是镜花水月,而下人们更是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林氏觉得闺女的话很有道理,慢慢的做事也有了章程,本来就识文断字,会算账的林氏,更是捡起了以前林父教给她的东西。把周宅的中馈打理得井井有条,越来越有模样,现在整个人比以前爽利多了。

    宋氏也发觉了。

    若以宋氏的出身和挑儿媳妇儿的眼光来看,林氏浑身上下都是毛病。

    儿媳妇出身不高,为人又不精明,娘家底蕴不足,她自己本身又是宗妇,这世上大概再没有比这个更让人头疼的了。

    可是林氏的情况,又跟正常的人家的宗妇不一样。

    宋氏以前想着她跟儿子是患难夫妻,又生养了那么多出色的孩子,就算林氏性子软弱一些,只要自己还在世,就一定相办法护着她。等到大郎(周翼虎)说亲时,再娶一房精明能干的媳妇,也就是了。

    宋氏万万没想到,几年不见,林氏身上的软弱气质退去不少,人虽然谈不上精明,但是却有了几分当家主母的气质。

    以后就算是认祖归宗,儿子这边也是要分府单过的。只要林氏能打理好家里的事,也就算可以了。

    宋氏想到这儿,脸上的表情就又柔和了几分。

    她这边刚刚喝上热茶,那头周瑾和周翼兴得了信儿,就赶了回来。

    周瑾见到母亲,自然份外欢喜。

    他们母子间的缘分,本来就比这世间其他母子的缘分要浅,中间隔着整整三十年的时间,几乎囊括了周瑾的前半生。

    母慈子孝,他们都想把以前时光找补回来。

    “娘,您,您这是……”宋氏来得太突然了,把周瑾给惊着了,刚得着信儿那会儿,他还有点不敢相信,这会儿喜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宋氏见儿子像个愣头青似的,心里不由得暗叹一声,都是命啊!这孩子若是安安稳稳的在自己身边长大,由她亲自教导着,不敢说他日后是封侯拜相的种~子,但也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一点小心思都藏不住。

    “怎么,不高兴我来?”宋氏这话分明是打趣的意味。

    周瑾当了真,连忙道:“不是,您之前怎么也没写封信来,我们好安排安排。”

    “家里四处都挺妥当的,有什么可安排的?”宋氏说完这话,目光就落到了周翼兴身上。

    周翼兴连忙上前给宋氏见礼,“祖母。”

    五年不见,这孩子也长高了不少。周家人模样生得都好,气质上嘛,倒像是个读书人,只是一双眼睛里闪着灵动的精光……

    好好的读书种~子,却要去经商,即便是儒商,那也是商啊!

    “翼兴!”

    “孙子在。”周翼兴看得出来,宋氏是有话对自己说,连忙上前一步。

    林氏和周小米都避了出去。

    “经商一事,你可想好了?”虽然宋氏早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是写信和面谈毕竟不一样。她想着趁着这个机会再问问,若是这孩子有一丝的犹豫和迟疑,那么她都会阻止这件事,让老二回去好好读书,准备年底的恩科。

    “是!”周翼兴只回了一个字,却是回答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他的眼眸里,闪着坚定无比的光芒,连半分的犹豫之色也无,一副毅然决然的样子。

    宋氏心中大震,却也知道他是打定了主意,不准备再继续读书了。

    真是,可惜了。

    周翼兴也明白,自己让宋氏失望了。在祖母这样出身的人眼中,只有读书出仕,才是正道!行商一事,多为奸诈之辈所为,为清贵所不耻。

    偏偏宋氏就是清贵人家出身……

    “祖母……”周翼兴刚要禀明自己所想,宋氏就伸手做了一个阻止的手势,打断了他的话。

    “我原想着,如果你有一丝的犹豫,我就一定会阻止你行商。然后挑几个能干,精明的管事送过来,帮着管理你们创下的这些家业。可是既然你已经做好了准备,祖母就不在多说了,只希望你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

    周翼兴十分感激,连忙道:“是,孙儿知道了。”

    屋内气氛立刻松快了起来。

    林氏这才转回来,问宋氏,“娘,厨房那边有新熬的小米粥,有包子和红豆饼,还有清爽的小菜,您可要用一些?”

    宋氏还真有些饿了,想着离吃晚饭的时间还早,就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