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师 >

第93部分

唐师-第93部分

小说: 唐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生死一刻之际,远方却突然射来一道劲弩箭矢,噗嗤一声夺走了一名吐蕃军士的性命!
  这一箭如同引爆炸药桶的导火索,铁箭矢接二连三的激射过来,吐蕃军士纷纷倒地!
  慕容寒竹猛然抬头,见得以周沧为首的红甲十四卫正疾驰而来!
  “撤!快撤!”
  慕容寒竹清楚周沧等人的实力,更知晓他们手中有元戎连弩,此时想要射杀徐真和李无双都办不到,只要晚走一刻,那么他们就再也离不开此处,当即跨上战马,轰隆隆掀起尘头,往甘松岭方向逃走。
  直到此时,李无双仍旧握住手中黑铁弯刀,身子颤抖不已,口中喃喃自语着些什么,如那受惊的母狼一般凶狠!
  待得徐真将手轻轻覆盖在她的手上,把弯刀夺了过去,她才忍受不住,哇一声吐了出来,而后扑入徐真怀中,放肆地大哭了起来。
  徐真摇晃了几下,噗通倒地。
  周沧等人赶将过来,慌忙将徐真和李无双救了回去,安置于都督府之中。
  李道宗见得女儿被救了回来,又询问了当时情况,对徐真是感激涕零,连忙召唤军医来处置伤口,其时刘神威已经随军到营州,无法替徐真疗伤,李道宗只能将军中医师全数召集过来,替徐真治疗伤势。
  李无双的大腿伤经过徐真的处理,已然凝结起来,然适才一番运动,又将伤口拉开,毕竟是女儿家,为了避嫌,李道宗只有将张素灵找了过来,替自家女儿包扎伤口。
  如此忙碌到晚上,这才处理妥当,徐真和李无双算是捡回了小命,李道宗勃然大怒,命牛进达和刘兰等将领,连夜奔赴甘松岭,周沧等人报仇心切,领了徐真那三百亲兵,将惊蛰累全数带上,又有姜行本亲自监督,浩浩荡荡往甘松岭而去!
  张素灵到底心挂着自家主公,见李无双醒过来,自有女婢伺候,就告罪退下,到徐真这厢来亲自伺候。
  李无双见张素灵走了,这才从身上摸出一柄黑乎乎的小刀来,用丝布擦拭干净,露出蓝白蓝白的刀刃,赫然是徐真替她治疗伤口的那柄飞刀。
  她怔怔地望着床帐,思绪似乎又飘回了落雨的山洞之夜,脸色顿时红润起来,将那柄小刀贴身抱在怀中,沉沉睡了过去。
  她做了一个梦,梦中有徐真,却没有她,有的是李明达,那小丫头正在小心翼翼地保存着几颗彩色的石子,脸上充满了得意,因为那些都是徐真送的。
  直到此时,李无双才有了足够的体会,有些贱价的东西,赋予了涵义之后,会变得珍贵无比,她终于能够体会李明达的心情了。
  徐真并不清楚甘松岭之战到底是何场景,等他醒来,见到的是张素灵那调皮的笑容。
  “她没事吧?”
  张素灵点了点头,徐真才松了一口气,在张素灵的服侍下,喝了半碗白粥,又沉沉睡了下去。
  到得第二天,大军仍旧没有回来,徐真的精神却恢复了过来,早上喝了粥,胃口越发大起来,到了中午就开始酒肉伺候,整个人又有了力气。
  他的肉身得到过七圣刀秘术的改造,又每夜修炼瑜伽术,此时终于体现出该有的效果来,七圣刀和瑜伽术控制肌肉的收缩,伤口紧密贴合,根本不需要缝合,这也是他得以幸存的原因之一,否则以他的伤势程度,早已流血过多而亡,根本就撑不到周沧等人的救援。
  吃饱喝足之后,他又睡了下去,这一觉就睡到了晚间,李道宗等人终于是从甘松岭大胜而归!
  周沧几个心系徐真安危,一下子涌入房中,张素灵也打发不开,徐真顿时被惊醒,听闻甘松岭大获全胜,皆赖惊蛰雷之功,心头顿时大喜。
  过得片刻,未及卸甲的李道宗,带领牛进达等一干将领,还有姜行本等骨干,前来探望徐真,说吐蕃已经退兵,不日将遣使往长安,亲自向圣人呈递降表,请罪求赦!
  徐真想起慕容寒竹临逃走时那狠毒的目光,心里头也高兴不起来,不过松州的事情总算是安定了下来,唐军方面死伤不多,除了起初牛进达贪功冒进折损了二千多人马之外,此后的战斗都可谓全胜。
  此役斩杀敌人三千之众,又收获牛马羊十余万头,诸多辎重更是数不胜数,扬威关外,震慑寰宇,再显大唐天国上朝的浩荡声威!
  李道宗见女儿和徐真伤势无碍,战役又大获全胜,传令下去犒赏三军,不日班师,群情激荡,欢呼声响彻整座松州!
  然而李无双却蛾眉紧蹙,摩挲着怀中那柄小飞刀,心中做着剧烈的挣扎,或许,这一次,她终于坚定自己心中的想法,不愿再看到有人为她而死去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寒竹担使仁贵归心

  且说松州一战既已落幕,吐蕃退至吐谷浑西北,不敢再兴兵来犯,或因吐蕃此次侵略松州,并非争夺大唐领土,只为强迫大唐赐婚耳,然未想到大唐皇帝陛下非但不赐婚,反而发了重兵前来应战,若吐蕃不撤军,继续厮杀的话,器宗弄赞的求亲目的也就更加无法实现。
  再者,器宗弄赞毕竟乃吐蕃新王,其时吐蕃国内并不稳定,多年征战,连兵不息,臣服之各部亦需时日善加安抚,禄东赞等大臣不得不劝退,皆因后方不定,若以主力与唐军决战,实乃剑走偏锋、兵行险招则已。
  而唐军以风雷之势催之,又有徐真这等奇才,似能召唤天地雷火之力,如有神助,大唐神将不可计数,其时只派了个牛进达就已经如此了得,若再有大将领兵前来,吐蕃又该如何抗衡?
  吐蕃这边畏首畏尾,唐军这厢也是自有考量,吐蕃快速退兵至吐谷浑西北边境,又遣使禄东赞来谢罪,不必再深入追击,我大唐天国上邦,不求赶尽杀绝,只需四夷八荒尽皆臣服则也。
  吐蕃乃新生势力,此前又与大唐并无交往,彼时征辽在即,北方薛延陀、西北之西突厥残部又多有骚扰,大唐亦不想与吐蕃发生大战,免得徒增消耗。
  双方各有顾虑,这场战争也就草草收了幕,若认真计算战果,大唐自然是斩获更多,吐蕃臣服之下,西面平定,唐国声威更隆,震慑四海。
  吐蕃大论禄东赞献黄金五千两,珠玉宝石,财帛奴婢不可计数,与李道宗等随军回长安请罪。
  徐真新伤得愈,心头却欢喜不起,皆因吐蕃使者之中,除了禄东赞之外,还有徐真的老熟人,慕容寒竹!
  吐蕃使者之中出现慕容寒竹这等中原人士,李道宗等人皆以为奇,一番问候始知乃博陵崔氏之后,心头顿时起敬。
  隋唐年间多望族,故有七宗五姓十大千古望族之说,而贞观年初,氏族排名,乃崔氏为首。
  这崔氏自汉迄唐蜚声延誉,甚盛益兴,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并为千年旧族,闻人达士先后相望也。
  后世亦有记载,自汉至宋,一千多年间,博陵及清河崔氏高官显宦不绝,南北朝时,崔氏为相者竟有十人,获得爵位者二十六人;累至盛唐,为相者竟达二十七人,朝野五品以上官员四百余人,堪为一时之盛,其他家族无出其右。
  也正因此,崔姓被称为“宰相之姓”。当时民间流传有“崔家丑女不愁嫁,皇家公主嫁却愁”之说法。
  这崔氏又分清河、博陵崔氏两支,慕容寒竹,也就是崔寒竹,正出自于博陵崔氏!
  禄东赞虽同样精通大唐风土,然又岂能与慕容寒竹相比,其在大唐安插诸多耳目眼线,情报畅通,掌控时势巨细,谈吐之间风范尽显,折服人心。
  诸人问起来历,慕容寒竹又将自己如何死忠追随光化,配合唐军颠*覆吐谷浑之事说道出来,李道宗其时与侯君集突袭吐谷浑伏俟城,皆赖慕容寒竹之功,只是忌于光化前朝公主之身份,慕容寒竹有固有所谋,这才未能将其带回大唐来。
  如今慕容寒竹又以吐蕃使者的身份出现,李道宗也就还了这份情谊,坐实了慕容寒竹之功,后者于诸人之间名声更是躁动一时。
  徐真虽警惕慕容寒竹,却碍于其使者之身份,又新得牛进达等人好感,此时慕容寒竹于禄东赞到长安谢罪,正是彰显军功天威之良时,若与慕容寒竹正面交锋,难免再犯众怒,故而徐真只能容忍了下来。
  三月廿三,是夜大雨,李道宗聚将议事,讨论表功之事,诸将齐聚一堂,皆推徐真当居首功,徐真辞而不受,遂分功,各有所得,皆大欢喜。
  议事已毕,李道宗大宴群雄,又将慕容寒竹请了过来,徐真兴趣寥寥,饮了几杯,推说伤势发作,草草离了席,执失思力乃突厥旧将,不甚合群,偏坐一隅,遂借口护送徐真,二人并肩而行。
  徐真之前就与萨勒人变敌为友,高贺术和凯萨、摩崖等多为柔然人,又与契苾何力有过厚交,对异族勇士并无偏见,反而多有敬重,故与执失思力也是相谈甚欢,到了临时府邸,忙将执失思力请进去喝酒。
  这执失思力不比契苾何力那般豪迈,似有阴柔心思,却也是个热血的儿郎,徐真趁机问起薛仁贵,执失思力竟一时无法相答,显然并无太深的印象。
  徐真也是疑惑,按说薛仁贵有勇有谋,武力惊人,该是军中的人物,然而从执失思力的反应来看,这薛仁贵竟是被埋没了,想来是多受了军中同僚的倾轧。
  择日不如撞日,既谈起薛仁贵,徐真遂趁着机会,问执失思力讨要过来,这执失思力知晓徐真与契苾何力交厚,也想与徐真多有交往,由是爽快答应了下来,徐真大喜,饮酒至三更,这才使人送了执失思力回去。
  且说薛仁贵心中多有积郁,这一战本该是他的成名之战,却因借助薛氏名声入的军伍,遭遇同僚的打压,军功表奏上去,居然未得多少,这日绵绵细雨,也只是一个人喝着闷酒。
  他虽为校尉,却有家室,为人正气,不近女色,故而并未接纳婢女伺候,自斟自饮了小半日,酒壶空了三两只,正欲外出寻酒,却听得门外传来爽朗询问。
  “薛家哥哥可在!俺周沧来也!哈哈哈!”
  薛仁贵慌忙开门,却见周沧左右各抱着一个大坛,封泥抵不过酒香,逸散出来皆是陈酿烈酒的甘醇香气,心头顿时大喜,正欲将周沧迎进来,才见得周沧身后,赫然是声名正当一时的忠武将军徐真!
  “薛礼见过将军!”
  薛仁贵连忙行礼,周沧却塞过来一坛子酒,将薛仁贵推回了门内,大咧咧佯怒道:“薛家哥哥莫要如此虚作,咱家主公又不是那些装腔作势的狗官,要这虚礼作甚!”
  徐真摇头苦笑,却也不以为意,朝薛仁贵说道:“又不是官场做事,只是闲散访友,薛大哥莫要见怪,叫声徐真也就够了,哈哈。”
  薛仁贵起初见得周沧如此作大,心头凛然,可见得徐真亲和之后,才醒悟过来,这忠武将军果真如传说一般,对自家麾下兄弟亲如手足,平易得很,真真是难得一遇的恩主!
  有感于此,薛仁贵连忙让人备了酒席,请徐真入了首席,徐真也不提如何将薛仁贵调到自家麾下,只是与其畅饮美酒,又有周沧与之谈论武艺,尽兴而归。
  送走了徐真之后,薛仁贵长长叹了一口气,自家虽有勇武,却终究不谙官场深浅,使得堂堂忠武将军主动来见自己,已然是愚钝之际,若得主如此,又何忧不得建功?
  想了一夜,薛仁贵似乎终于开窍了一般,翌日便带着礼物和美酒,到徐真府上回访,周沧又将张久年等诸多弟兄一一引荐,徐真也没甚么架子,主仆融融恰恰,真如手足弟兄,直羡煞了薛仁贵。
  诸人正酣,激起周沧一身热血,又在堂下圈了擂台,诸多弟兄轮番上阵来角力玩耍,徐真新伤初愈,手痒难耐,上场争斗,周沧却向来不手软,将自家主公摔倒在地,好生暴打了一顿,气得徐真暴跳如雷,直骂周沧不知护主,拔了长刀就要宰了这汉子,一主一仆追打嬉闹,张素灵狡黠,又心疼徐真,暗中出脚将周沧绊倒,合着徐真报以老拳,诸人哄堂大笑。
  薛仁贵感受此等气氛,心中多有惋惜,若自己入伍就得遇徐真这等明主,仕途有何至于如此坎坷?
  周沧只是个粗心眼,张久年却是洞若观火,借着敬酒,问及薛仁贵心事:“薛礼兄何以郁郁?漫不成我等招呼不周?”
  薛仁贵连忙还礼解释:“非也!将军相待甚厚,只是薛礼命坚贱福薄,无缘在将军麾下,是故叹息耳…”
  张久年早知徐真心意,趁势问道:“薛兄果有此意?”
  薛仁贵苦笑一声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薛某虽不才,但得徐真将军麾下,敢不赴死?”
  张久年频频点头,笑而不语。
  是日,薛仁贵即收到军中长史赍来文书,正是调入徐真麾下担任实权领兵校尉,送走了长史之后,薛仁贵感慨万千,似得归属,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