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李秀成 >

第11部分

李秀成-第11部分

小说: 李秀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从轻发落,不治其罪,奉旨轻办。正是李秀成的包 

庇,使其部下一个一个地投降了清军。 

       自从此事之后,常常有人防备李秀成,恐怕他变 

心投敌。大家提心吊胆地过到十四年三月、四月初时, 

因为天京城防御的需要,任命李秀成在东门城上防守。 

这时,天王已经病得非常严重,到了四月二十一日, 

病逝。其实天王之病还不至于死,但他一味顽固,病 

了也不开药方,任其病,任其发展。天王的死,标志 

着太平天国的旗帜已经开始垂落。 

       天王病逝后,九帅曾国荃加紧进攻天京城。城内 

军民一时无主,一片混乱。俗话说 :“国不可一日无 

主 。”实在无法,天王长子洪有福登基即位,以安定 

朝中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的心。登基后,情况更加纷 

乱,断粮日日扰人心,突围无望天天烦。从此,军心 

更加浮动。曾国荃派兵围着天京,到处挖沟,挖地道。 

从东门到西门,从北门到南门,一时危机四起。太平 


… Page 84…

李秀成传                                                            ·83· 



军将士苦苦地撑着,为的是太平天国的大业。新主年 

纪太小,处理政事优柔寡断。只苦煞满朝文武大臣, 

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却无计可施。 

       到了六月六日早上,李秀成见情况十分危急,知 

道曾国藩的湘军破城已在旦夕之间了,急忙抽点城内 

士兵作先锋,连夜出城,去攻打曾国荃的营寨,以缓 

和天京城内的压力,结果被打败,攻营寨无望。攻营 

的将士已一天一夜没吃东西了,天亮时,将士各自回 

城。到了中午,曾国荃派兵用火药炸开了紫金山龙颈 

一带城池的一个大缺口,清军蜂拥而入。太平军抵御 

不住,接连败退。曾国荃趁机命令清军将士从四面城 

门搭起云梯强攻而入,除了中关门外,其他各处均被 

攻破。驻扎的兵士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 ,“兵败 

如山倒”。李秀成在太平门被清军打败 ,被迫退到朝 

门。这时,幼王洪有福和他的两个兄弟赶到,请李秀 

成援助。而李秀成已自身难保,只带幼天王一个人逃 

走。 

       幼天王匆忙之中没有骑马出来,李秀成只好将自 

己的战马交给他骑,自己骑一匹劣马,径自到家中看 

一眼母亲、胞弟和各子侄,然而洒泪而别,带着幼天 

王上清冷山,准备暂时躲避一下清军。那时还有几千 

文武官员一同前往。天色已黑,大家无计可施,想寻 

找机会从北门冲出去,但北门有曾国荃的湘军重兵屯 


… Page 85…

李秀成传                                                           ·84· 



扎在那里已无法出去了。随从文武将士手足无措,光 

知惊恐流泪。这样又拖到初更,李秀成只好一马当先 

拼死突围,掩护着幼天王向前冲。经过曾国荃攻破城 

的缺口冲出了城池。李秀成在此表现得十分英勇,已 

尽忠竭力拯救危主了。冲出城后,兵分两队,前队保 

护幼天王先逃,后队由李秀成率领阻挡清兵的追击。 

       在孝陵卫与幼天王分别后,李秀成骑着的那匹劣 

马在一天连续作战的极端疲劳后快要倒下了。到天亮 

时,太平军将士各自分散了。李秀成只好丢下马,逃 

到附近的荒山顶上的破庙里躲避。后来山脚下的居民, 

得知天京城失陷,猜想肯定有人逃到这地方,他们想 

趁火打劫发点横财。李秀成在破庙停留时,将随身携 

带的东西吊挂在树下,正要乘凉休息时,不料山下居 

民一路搜寻过来,李秀成等人一见有人来,慌忙向山 

脚下逃走。李秀成却忘记了挂在树上的东西。那些百 

姓很快在山脚下把李秀成等人截住,他们一看竟是“ 

忠王 ”,便一齐跪下口称“忠王”。李秀成一看百姓 

如此,心才稍稍安定。后想起遗忘在山顶上的东西, 

大吃一惊,连忙上山寻找,可那东西已被另一帮农家 

拿去。为帮李秀成脱身,大家要李秀成剃头化装。无 

奈,他只好理了发。但遗留的东西被清军得到后,确 

认那是太平天国大头目的宝物。就这样,李秀成的行 

踪被发现,后被捉拿,并解送到曾国荃的营寨中。 


… Page 86…

李秀成传                                                           ·85· 



              十七、李秀成被俘及其《自述》 



       曾国荃非常痛恨李秀成死守天京城,让他费了那 

么大的力气,伤透了脑筋,吃够了苦头,才能把天京 

攻下。这次李秀成被俘,曾国荃为解心头之气,狠狠 

处罚李秀成。他要用尖刀和针锥狠刺,然后用刀一小 

块、一小块地把李秀成的肉割下来,慢慢地把他折磨 

死。 

       当他命人把李秀成带上来时,拿起针锥,像疯狗 

一样冲向被五花大绑的李秀成,在他身上一阵猛刺, 

一时流血简直像喷泉一样直向外飞溅,洒了一地!曾 

国荃还不解恨,又喝令刽子手把李秀成的肉一片一片 

地细割下来,李秀成满身血肉模糊,成了一块红通通、 

血淋淋的肉团。但李秀成并没有被这酷刑吓倒,相反, 

他挺起胸膛,威风凛凛地大喝曾国荃 :“曾国荃!交 

战双方,各将士都为各方之主而战,你生什么气?而 

且,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被你捉拿,也只是偶然的, 

你就高兴得发了疯,你不觉得这有损曾家的大义吗?” 

       过了三天,曾国荃差人做了一个木笼,把李秀成 

装在里面。1864年7月28日,曾国藩从安庆赶 

到天京,亲自审问李秀成。后来他经过深谋远虑,决 

定就在南京杀死李秀成,以免夜长梦多,但他却狡猾 


… Page 87…

李秀成传                                                          ·86· 



地叫李秀成写一个供述,以便杀了他以后向朝廷有个 

交代。 

       李秀成当时有两种打算,一种是当敌人用刀锥加 

害于自己时,就慷慨壮烈地牺牲;另一种是,当敌人 

放下刀俎时,就暗中跟随他们走一段路,伺机东山再 

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李秀成深谙其中 

真意。 

       所以,曾国藩叫他写供述,李秀成就认为这是他 

实行第二选择的好机会。他忍耐、迁就于曾国藩,从 

见曾国藩第二天就开始写自述,用委婉、曲折,甚至 

巴结曾国藩的语气进行他的秘密计划。在炎热的夏天, 

囚笼之中,为达到他的目的,李秀成争取时间拚命地 

挥写,以每天七千字的惊人速度,去赶写这一部自述。 

       李秀成在写自述的第五天,曾国藩就与心腹赵烈 

文经过多方面的考虑与商议,最后一致以李秀成“狡 

猾多端”为借口,下决心把他杀害。 

       在李秀成写自述的第八天,曾国藩又亲自和李秀 

成谈了一次话。李秀成在谈话中,借机劝曾国藩称帝 

反清。曾国藩当时确有称帝之心,但他的顾虑太多, 

并没有采纳李秀成的劝告。而在第二天下午,李秀成 

还在赶写自述时,就把他拉出来杀了。李秀成在赴刑 

场时,神色镇定自若,微笑着踏上刑场,并吟诗作词 

十句,表现出他视死如归的精神和英雄气概! 


… Page 88…

李秀成传                                                          ·87· 



       李秀成自幼就受到忠、孝的教育,是个孝子,极 

其孝顺他的母亲,每次有重大事情出去或出差在外, 

凡是有可能,必定先辞别他的母亲。 

       再者,他出生雇农,久经革命锻炼。他一生忠心 

耿耿,尽了他的“愚忠”之心。尤其是他没听取李世 

贤兵谏他不要入天京城,而去天京哭着谏天王不要守 

天京,弃城突围,天王不听。李秀成见天朝已无多大 

希望了,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叫天王给他赐死,以 

免日后落在清兵的手中。 

       当天京失陷时,他甚至连家中的老母都没去救, 

而先将幼天王解救突围,足见其忠大过孝。而且在关 

键时刻,将自己的战马让给幼天王,结果自己落了难。 

还有在荒山逃难时,当地百姓叫他剃头避难,他硬是 

不肯,严正表示 :“即使不幸落在敌人手里,也不过 

是死罢了 。”从这一切事实中可见,在他的思想上, 

是早已有献身革命事业的准备了。 

       早在他被俘虏受刑的当天晚上,曾国藩的心腹赵 

烈文,劝李秀成投降时,李秀成表示 :“朋友之义, 

不能逾越,更何况受其爵位 。”赵烈文又问他 :“现 

在天京已经陷落,天下就要太平了,你以后有什么打 

算?”“死罢 !”但他还有后文 ,“顾虑到长江沿岸 

都有原来的部将,能让我写信把他们遣散,以免彼此 

再战,生灵涂炭,就已死而无憾了 。”从中可以看出, 


… Page 89…

李秀成传                                                           ·88· 



他为能保存革命力量,做任何牺牲都无所谓! 

       李秀成在表现出他的坚定不移的革命立场的同时, 

也有自己的打算。李秀成对当时的革命形势,有他自 

己的看法。他认为,太平天国的前途还很有希望,军 

事力量还很雄厚 ,广大人民还在拥护太平天国;而 

且清朝统治者内部,清朝与外国侵略者之间,都存在 

着尖锐的矛盾,他们的联合只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即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但他们的各自利益却不相同;再 

者,现在幼天王已经脱险,太平天国几十万大军都在 

长江两岸,问题只在于一个有威望、有能力的领导者 

来统领,就可以复兴太平天国,而他自己正是合适的 

人选。另一方面,李秀成在他的思想意识里面,就已 

深深地受到《东周列国志》 、《三国演义》中叙述的 

 “勾践灭吴”、“姜维伪降”等历史故事的影响。现 

在国破被俘,自己又是太平天国的军师,军队的最高 

统帅,复兴太平天国已是责无旁贷了。所以,他决定 

在敌人用武力时,自己就慷慨就义;当敌人用文的时, 

只要有一线生机,即使忍辱负重,也要坚挺下去。 

       因此,在他写自述第八天熄灯之后,乘着曾国藩 

又过来和他谈话之机,劝曾国藩称帝,自己假降曾国 

藩,以苟且偷生,伺机重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当时 

曾国藩掌握湘军,占有长江中下游广大地盘,湖南、 

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到处都是他的士兵和战船。 


… Page 90…

李秀成传                                                           ·89· 



而这些富庶的产粮省份的粮食和税银则源源不断地输 

入他的金库。这强大的军事、物质的实力,曾几度使 

清皇朝极怕曾国藩推翻他们的统治地位;并且,曾国 

藩的党羽、亲信也企图拥他做皇帝,借机捞到好处。 

当湘军攻下安庆时,曾国藩的心腹大将彭玉麟就试探 

曾国藩说:“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清 

朝野史大观》第八卷。)曾国藩在他老家湘乡建书屋, 

工匠做的上梁文就颂祝道 :“两江总督太细哩,要到 

南京做皇帝 。”而曾国藩本人,则表示他自己不听李 

秀成的劝告的原因不是“不敢 ”,而是“不肯”。这 

也说明了李秀成的计划并不算幻想。但是,曾国藩向 

来是个老奸巨滑的反革命傀儡,考虑问题很多,又有 

太多的顾虑,他和心腹赵烈文通过对李秀成的谈话和 

观察他在过去的一切活动,两人一致认为李秀成狡猾 

多端,阴谋诡计最多,所以曾国藩非但没有中计,反 

而看穿了李秀成的如意算盘,决定趁早把李秀成解决 

了,以免发生意外(如果把李秀成押解北京 ,不免在 

途中遭到太平军的劫逃)。 

       就在8月7日下午,当李秀成还在忙着写自述时, 

曾国藩就派人通知他,当晚就要把他处死。李秀成仍 

在写自述,一听到这件事,就停笔震惊了好一阵子, 

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