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高达之究极技师 >

第11部分

高达之究极技师-第11部分

小说: 高达之究极技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发番号:GAT-N174
    名称:Sweven幻梦高达
    机型:特殊作战用无人型MS
    头高:19。9米
    重量:61。7吨
    内部环境:光子脑连结接口+人形固定槽
    构筑:高强度钛合金骨架
    能量源:改良型激光核融合引擎
    探测器:头部广范围光学探测器;雷达-红外复合探测器;高性能量子雷达
    装甲类型:VPS装甲
    固定武器:胸腹部相干涉扩散炮“天极之光”,双腕部内藏式剑炮两用光束武器,脚部光束格斗钉,肩部外侧光束盾发生器。
    可选武器:圆月之牙,流星系统
    特殊装备:量子病毒散布系统
    机师:千雪
    历史简介:
    鉴于PLANT开发的中子离散器对传统的裂变式核动力炉构成的威胁,黄炎龙将使用裂变式核动力炉的GAT-X155极限高达废弃,并为千雪设计了新的机体。
    本机的基本性能,尤其是机动性,比原来的极限高达大大提高,武器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为了安装激光核融合引擎,机体骨架相对较大。
    作为特点的量子病毒散布系统亦保留了下来,在日后的战斗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开发番号:GAT-N181
    名称:Tyrant暴君高达
    机型:火力镇压型MS
    头高:20。2米
    重量:本体65。2吨,大气内飞行装备9。8吨,能量收集装备19。4吨
    内部环境:脑波操作系单人驾驶舱
    构筑:高强度钛合金骨架
    能量源:改良型激光核融合引擎
    探测器:头部广范围光学探测器;雷达-红外复合探测器;高性能量子雷达
    装甲类型:VPS装甲
    固定武器:背部高出力磁轨炮×2,腰部两侧磁轨炮,膝部、脚部光束刃,背部光束翼×6,双光束剑
    可选武器:手持式大型照射装置
    特殊装备:“旭日之心”定向能战斗系统
    机师:玛尤…A…黄
    历史简介:
    齐德隆试作的悬浮光子储能装置试验机,取得测试数据之后被他扔进了废品堆,黄炎龙将之回收,参考了特权高达的基础设计并导入了齐德隆开发的能量收集技术,开发了本机专属的“旭日之心”定向能战斗系统。
    “旭日之心”使用的时候,除头部以外,机体的周围会被幻像粒子构成的光散射-折射场所遮蔽,形成专门针对定向能武器的全方位吸收盾,相对的,本机对于其他的射击型光束武器的装备受到了限制,因此将副炮换成了实弹磁轨炮。
    为了与“旭日之心”协调,本机全身上下的光束刃都做过专门的改造,可以兼做悬浮光子储能装置的储能体。
    有趣的是,“旭日之心”起动后,会在机体外部形成极似某魔炮女的连衣裙形状的能量收集场,因此深得玛尤喜爱。
    本机于CE74年初完成,作为特权高达的后继机配属给了玛尤…A…黄。
    ——————————————————————————————————————
    开发番号:ZGMF-X25S(原番号ZGMF-X14A)
    名称:Shadow暗影高达
    机型:幻像粒子操控试作型MS
    头高:15。2米
    重量:54。6吨
    座舱:单人驾驶舱
    构筑:新型高强度小型MS骨架
    能量源:裂变式核反应炉
    探测器:头部广范围光学探测器;雷达-红外复合探测器
    装甲类型:VPS装甲
    固定武器:背部对舰重金属粒子突击炮×2;双腕部单装机炮;胸部90MM火神炮×2
    可选武器:光束剑×4,专用高出力光束步枪
    特殊装备:试作型幻像粒子战斗系统,中子干扰消除器
    机师:阿妮法…米伊拉
    历史简介:
    本机是PLANT糅合了ZGMF-X12A圣约高达的幻像粒子操控技术和GAT-X207迅雷高达的海市蜃楼系统技术开发的新型机体。
    机体上搭载了由PLANT的凡尔纳设计局基于以往对幻像粒子的研究资料开发的试作型幻像粒子战斗系统,以及中子干扰消除器和核引擎。
    作为本机最大的特点,幻像粒子战斗系统集合了海市蜃楼系统的匿踪能力和能量偏向装甲的抗光束能力,更能够制造光学、雷达与红外特征均与本体相同的分身幻影。
    创世纪攻防战之时,本机尚未组装完毕,因此未能登场。尤尼乌斯7条约生效之后,该机体被秘密封存起来,直到CE73年后期开战,在经过了一系列优化改造之后,终于登上了属于它自己的舞台。
    ——————————————————————————————————————
    开发番号:EAR-X151
    名称:蓑鲉(又称虾兵)
    机型:水中-登陆突击战量产型MS
    头高:19。5米
    重量:124。6吨
    座舱:单人驾驶舱
    构筑:高强度耐压钢构
    能量源:飞轮电池模组
    探测器:头部两侧光学探测器;雷达-红外复合探测器;主动-被动声呐阵列
    装甲类型:液流干涉装甲+振荡相抵耐压壳
    固定武器:颈部两侧、两肩部音波炮阵列;双腕部高周波拆卸爪;双手心单装重粒子炮;头部高周波冲角
    可选武器:背部武装挂点(可选十联装鱼雷或水中机雷散布器,亦可装备三联装登陆战用短程迫击炮)
    特殊装备:脑波辅助控制装置
    历史简介:
    本机是东亚共和国参考了ZAFT的水中MS古恩和佐诺,以及联合的亡灵MK2LS,自行开发的新型水中战MS。
    机体前端类似虾壳前部角枪状突起的高周波冲角异常醒目,因此被士兵们戏称为“虾兵”,而另一款大型的水中型MA,则得到了“蟹将”的称号。
    本机最大的特色是外壳做了振荡相抵设计,在受到冲击的时候,冲击的振荡会在壳内进行反射、干涉并互相抵消,从而使内部不受影响,因此对海战常用的音波炮防御力极强,且对近炸水雷也具有相当的防御力。
    ——————————————————————————————————————
    开发番号:SCP-L60
    名称:凤仙花
    机型:火力支援-阵地轰炸用高速自走炮
    尺寸:本体长12。5米,宽9。1米,高3。4米
    重量:本体29。6吨
    座舱:三-四人驾驶舱(机长+炮手+驾驶员,指挥官机多一个政委)
    构筑:高强度防震钛合金骨架
    能量源:飞轮电池模组
    探测器:座舱目视;光学探测器;雷达-红外复合探测器
    装甲类型:轻量化钛合金装甲
    固定武器:无
    可选武器:上部武装搭载架(可搭载二连装64管长射程火箭炮,火箭炮弹药装填架,运输舱,小型激光核融合发电机组,通信专用指挥官机)
    特殊装备:无
    历史简介:
    本机是东亚共和国参考了MS战数据,将旧式的阵地炮与气垫艇重新设计后完成的快速部署阵地兵器。
    机体采用气垫滑行移动,可以通过大多数地形,本身亦带有重型的支架,可以在20秒内展开并部署成炮击阵地,通过前方通信指定目标区域展开轰炸,并在同样的时间内撤收。
    当然,轰炸一片阵地的时候,一架凤仙花是绝对不够的,所以通常不单独行动,而是多种装备的机体大编队行动。
    出于战区外火力支援的战术目的,本机并没有装备近防武器,但是专用火箭炮长达260公里的射程,足以让凤仙花编队在对方展开反击前完成轰炸任务并从容撤退。
    因为地面上的中子干扰造成的通信问题,本机只能在东亚共和国本土范围内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原创机——移动阵地系列


    由书友Goldenson友情提供,在此鸣谢
    ——————————————————————————————————————
    devil-ray魔鬼鱼
    联合为了增强MS的机动性设计的低成本泛用型MS载具,使用了气垫式漂浮系统和性价比较高的双涡轮喷射引擎。该载具适用于所有联合制式MS。
    由于使用了气垫漂浮,该机体可以适用于大部分地形地质环境,大大提高了MS的机动作战能力,也为跨设计地域环境使用的MS作战提供了可能,提高了联合的兵力调派的灵活性。另一方面通过该载具大大扩展了MS的作战半径,甚至通过携带备用电池的方式实现了整支MS队脱离母舰的中长途高速奔袭,其战略意义不亚于摩托化部队对陆军的影响。
    缺点是这一载具实战中损毁率极高,但相对于其低廉的成本(成本为莫比乌斯的一半左右,低于短剑空战背包)和非载人特性这一缺点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简单的结构和低技术含量是这种载具很快被几乎所有势力复制使用,即便是联合内部也因私下调整产生了大量非官方衍生型号。
    技术参数
    操作环境:以上部卡槽接触通信与MS操作系统连线
    卡槽:上部两个快速卡槽可与MS足部固定,安全设计在机体失去动力时自动脱落
    尺寸:长3米,宽5米
    全高:1。2米
    重量:本体6吨,
    全备重量:7。6吨
    最高载重:120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普通钛合金结构
    出力:1950KW
    推进力:51600KG
    加速度:1。69G,全出力状态2。44G
    浮空高度:0。5~2米
    续航:全速状态下3小时,巡航状态下7小时
    装备及设计特征:气垫式漂浮系统,推进力为双涡轮喷射引擎
    能源:MS级电池包
    武装:2*50mm机关炮(机体两侧)
    ——————————————————————————————————————
    魔鬼鱼衍生机型
    Pristiformes锯鳐
    移动型阵地用多功能炮位,魔鬼鱼的官方衍生型号。是“移动阵地”系列的一环。
    技术参数
    操作环境:上方MS用控制闸门可调节高度和变形,由魔鬼鱼牵引移动。
    卡槽:上部设一个多功能炮位,可根据需要预装专用阵地炮,机体采用轻微手动可变结构,由MS进行操作能在五分钟之内架设成为固定阵地炮,并在同样时间内还原。炮位可直接在移动状态下发射,前提是有足够供能。
    尺寸:长6米,宽5米
    全高:?米
    重量:本体15。4吨,
    全备重量:?吨
    最高载重:220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普通钛合金结构
    出力:1950KW
    推进力:无
    加速度:无
    浮空高度:0。5~2米
    续航:7小时
    装备及设计特征:气垫式漂浮系统,推进力为双涡轮喷射引擎
    能源:MS级电池包
    武装:可选用专用大型光束炮、400mm电磁投射炮、大型重粒子炮、二联装250mm阵地轰炸加农炮、二联装180mm磁轨炮、36联装180mm长程火箭炮……等等
    ——————————————————————————————————————
    Electric-ray电鳐
    移动型动力站,魔鬼鱼的官方衍生型号。是“移动阵地”系列的一环。
    技术参数
    操作环境:上方MS用控制闸门可调节高度和变形,由魔鬼鱼牵引移动。
    卡槽:取消卡槽,机体装载一台中型激光核融合炉式发电机,可由MS操作装设成固定发电站或恢复,可同时供应5台能量型阵地炮的发射或30台MS充电。后方附小型仓库,可以搭载少量补给品。
    尺寸:长6米,宽5米
    全高:3。2米
    重量:本体30吨
    最高载重:80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轻化钛合金蜂巢结构
    出力:976KW
    推进力:无
    加速度:无
    浮力:0。5~2米
    续航:7小时
    装备及设计特征:气垫式漂浮系统,推进力为大型风扇(展开后兼具散热作用)
    能源:MS级电池包
    ——————————————————————————————————————
    Pagurids寄居蟹
    小型移动人员舱。魔鬼鱼的官方衍生型号。是“移动阵地”系列的一环。
    技术参数
    操作环境:由魔鬼鱼牵引移动。或由搭载人员操作
    卡槽:取消卡槽,机体装载一个压缩型营地和驾驶室,由自动机械结构控制展开,耗时约十五分钟,包括通讯设备、厨卫、医疗室和居住舱,附伪装设备,最大可供20人使用。后方附小型仓库,可以搭载少量补给品。
    尺寸:长6米,宽5米
    全高:2。7米
    重量:本体24吨
    最高载重:80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轻化钛合金蜂巢结构
    出力:976KW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