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黑色纪元 >

第323部分

黑色纪元-第323部分

小说: 黑色纪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食的快乐在于身体上的满足。黑格感受着胃囊被逐渐填充,空虚的身体被沉甸甸的坠感充实着。这个过程令它无比快慰,充满说不出的亢奋。

半个钟头过去了,血尸的身体只剩下一半。它被黑格用指甲割得四分五裂,黑褐色的皮肤像破布一样扔在旁边。黑格这家伙吃东西很挑剔,总是先拣着质感最好,最美味的部位下口。

也许是因为进化的缘故,和之前相比,黑格的消化能力根本就是两种概念。大量肉块把胃部填得很满,黑格的肚子像气球一样鼓胀起来,仿佛足月的孕妇,随时可能生产。

黑格没有穿裤子或裙子,下身只有一条弹性极佳的丁字裤。这玩意儿是它在废弃城市最豪华商场里淘到的宝贝,是正品的“维多利亚的秘密”。

弯腰,蹲身,把丁字裤底档拽到臀部侧面,然后发狠用力……顿时,一团带着酱红色未完全消化血肉残渣的粪便,从黑格的肛门里喷溅而出,如同一条被地球引力重重坠住,在地面上盘曲蜿蜒的怪蛇,散发出令人欲呕的恶臭。

做这件事的时候,黑格的手上和嘴里仍然没有停止动作。它仍然在拼命地吃,既不浪费时间,也不浪费效率。

就在它的身后,被黑暗和月光各自占领了一半的房间空地上,站着三头魁梧健壮的牛形类人。这些恐怖强壮的变种生物身高超过四米,长着浓密的体毛,完全成长为牛形的头部两边,各有一条弯曲坚硬的角。偶尔咧嘴呼吸的时候,月光总会照出它们锋利森白的獠牙。

在房间角落里,还有另外两头蜘蛛形类人,一头遍体黑色的猫人。前者爬在墙壁上,用巨大复眼张望四周,后者蜷缩在墙角,用蓬松的尾巴遮住身体。

所有变异生物的目光,不约而同聚集在黑格身上,看着它大口吞咽血肉,看着它眉头紧蹙拉屎,看着它一边销魂满足的呻吟,一边痛苦郁闷的吼叫。

黑格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身边突然之间多了这些跟班?

变异生物没有直接性的语言交流,完全通过生物特性与简单的意识进行联系。

牛人是前几天猎食的时候出现的。

蜘蛛人是昨天主动钻进这个房间。

那头发情的母猫应该曾经是个女人,它跟随黑格的时间还要更早一些。

这些家伙对黑格的意识完全服从。具体原因究竟是为什么?黑格自己也说不清楚。它不管这些家伙的日常餐饮,也不提供住处,可它们就是一直跟着自己,还主动帮忙猎食。

地上这头被吃了一半的血尸,就是牛人和蜘蛛人的贡品。

黑格隐隐觉得,这应该是某种基因产生的诱导效果。

这让黑格觉得紧张,生怕某天这些家伙蜂拥上来轮奸自己。

不过,看在有免费餐吃的份上,奸就奸吧,我受得了。

第287章食堂

铁路已经修到了新贵阳基地市外围,工程部队的工作进度比预计中更快。铺设完铁轨当天,立刻从西安方向发来载货列车。各种机械设备从车厢里搬运下来,在车站四周搭建起一个个货架与吊塔。随着电子控制室与邻接公路相继完成,车站吞吐量进一步增加,达到令人惊讶的程度。

袁志成和军部对新编师团的支持力度,绝对是空前规模。

在铁路开通以后近两个月时间里,前后有两千多趟军列在新贵阳车站停靠。多达数万个车皮的强大运力,从北方和东线运来数量惊人的物资和设备。工兵部队在荒野上修建起庞大的仓库群,与基地市连接的地(表)下设施安装进度迅速,电线和水道铺排管网整齐有序,各个师属重型工厂已经完成了机床安装,机械修理厂和油料仓库全面投入运转。

基地市的外围城墙已经基本完成,二期工程重点在于加宽与提升高度方面,最迟将在下周开始进行。高大坚固的城门把平民牢牢挡在了外面,依照其它基地市的经验和惯例,各师主官分别在辖区边缘敷设雷区和铁丝网,在城墙与难民营之间造出一片足够宽敞的缓冲区域。

难民的数量越来越多了。

除了陈尚的196集团军,周边地区的其它驻防部队,也将大量难民朝新贵阳地区驱赶过来。这其中当然有军部委员们在背后推波助澜,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新编师团需要足够的士兵。

袁志成在军部会议上的那番话,被委员们看做是变向的利益交换。为了得到十个新编师团的控制权,大量稀有金属和矿石被运往北部战区;科学院研发的几种新型装备,也通过种种正式与非正式的名义,优先配置给袁志成麾下。有了这层谁也没有点透的暗中协议,孙湛等军部委员的动作幅度也随之增大。除了第一批组建部队的高级军官,他们还派来多达数百名中级军官和技术士官。在这种不遗余力的支援下,十个新编师团的框架很快得以填充,人员结构也趋于稳定。其中,组建速度最快的811师,已经拥有兵员一万六千余人。而进度最慢的703师,拥有兵员也超过一万三千。

大量重型机械和装甲战车开始列装。新型多功能步兵战车之类的东西,向来只是东部前线部队的专利。现在,这种载有强大火力,激动灵活的战车在新贵阳并不鲜见,总体配置数量超过两千。

就在上周,十个新编师团的陆航装备已经全部到位。多达三千余架各型直升机使所有机场容纳率达到饱和,几种新型飞机的生产流水线早已安装完毕,相关图纸和生产程序也由京一号总部传送过来。

当然,这些事情与苏浩没什么关系。无论飞机还是战车,都不是他能够染指的范围。他虽然是505集团军司令,却无法指挥下面分属各师。孙湛等军部委员对新贵阳基地市的渗透动作越来越大,他们控制的部门不仅仅只是新编师团,还涉及基地市内部分日常运行机构。现在,从能量供应到地下层面掘进,几乎所有部门都被这些外来人员把持。这些人持有军部下发的特派证明,技术能力也比普通军人强得多,加上基地市四周虎视眈眈的十个新编师团,做起事情也更加肆无忌惮。

既然是夺权,就没有人会对正在建设的基地进行破坏。无论袁志成还是孙湛等军部委员,在这方面的目的,都是相同的。他们只是派人架空苏浩,却对基地市本身的建设予以重视。随着大量装备和技术人员抵达,新贵阳的建设速度开始倍增。

面对赤裸裸的夺权,苏浩自然要表示出足够的愤怒与反抗。

他连续向军部发出上百道电讯,内容不外乎是对军部插手新贵阳和505集团军内部事务的愤慨。苏浩向各个新编师团派出数十名军官,想要接手管理权,却被对方以行政手段全部架空。发现事情不可为后,苏浩又在城外各个新兵营地之间来回奔走,痛斥军部和新编师团主官,下令禁止接收平民充为新兵。这种命令当然被各师师长无视,也没有收到任何效果。

高立权和张南亦等人已经公开“背叛”。反对苏浩的声音很快在整个第十一独立部队原来迅速流传开来。在这些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官兵选择投向新编师团。即便是原来那些思维固执,想要跟苏浩走到底的人,也有一部分开始动摇。他们或明或暗的与新编师团主官接触,根据自身情况,开出各自不同的条件。这种局面和变化是军部委员们最想看到了,这意味着第十一独立部队不再是铁板一块。“投诚”的官兵大多被委以重用,而忠于苏浩的人却越来越少,只剩下黄河在内的少数警卫部队。

尽管苏浩的表现与事实相符,却没有打消军部委员和袁志成的怀疑。从新成都到庐江,在到新南阳,以往的战绩和经历,足以证明苏浩的能力。没有人认为苏浩会轻而易举放弃到手的权力,委员们也并不认为已有框架能够对苏浩造成有效束缚。为了得到更多情报,第十一独立部队司令部的很多人被列入策反目标。一些已经成为新编师团成员的军官,“出卖”了大量关于苏浩的情报。通过军部委员们操纵的信息部门分析,苏浩在他们面前变得透明,性格、经历、能力等方面一览无遗。

至少,在表面上看来如此。

每天,苏浩身边都不断出现大大小小的冲突。可能是与某个人普通的口角,也可能是与新编师团军官之间的讥讽嘲笑。这些冲突会演变成相互谩骂,甚至拳脚相向。双方都有各自想要保护的利益,也有各自效忠的主体。也正因为如此,军部和袁志成对苏浩的怀疑程度日益消退。这些动作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失意者的恐惧,对未来的绝望和抗拒,再也无法命令旁人,只能以个体力量反击的愚蠢行为。

孙湛等人甚至已经做好被苏浩干掉几名师长的准备。杀人,可能是愤怒者的专利。这样做固然会使己方利益受损,可是从另一方面看,未尝不是对苏浩发难的良好时机。如此一来,军部就有足够的理由对苏浩进行讯问,甚至降衔。无论其中任何一种,都是袁志成和军部委员们乐于看到的结果。

天气越来越冷了。

黄河驾着越野车开进811步兵师警戒区的时候,没有引起任何反应。守卫哨卡的士兵只是看了车子一眼,什么话也没说。警戒塔上的联装机炮也没有调转方向,值班军官更是干脆缩在工事里懒得过问,只是用阴沉冷漠的目光从帽檐下面注视着他。

苏浩的大部分时间,仍然花在打猎上。他的确没有太多事情可做。无论军事还是行政,基地市内外都有太多的人帮他解决“麻烦”,以至于苏浩现在无所事事,什么也做不了,也什么都不能做。

军用越野车里还是四个人。除了苏浩与黄河,两名警卫,车厢里还有多达数千发子弹。这么多弹药根本不可能用完,山上也没有那么多野兔可供猎杀,可苏浩仍然把它们放在车厢里。在旁人看来,这就意味着最好离苏浩远一点,免得莫名其妙成为他消耗弹药的目标。

上次那名值班军官的死亡事件,已经给很多人敲响了警钟。各个新编师团主官纷纷告诫属下,不要去招惹苏浩那个疯子。他毕竟是名义上的集团军司令,对于故意刁难的下级军官,杀了也就杀了。现在正处于权力交替的关键时期,军部不会为了这类小事情出面干预。

越野车在在军事管制区内飞驰,卷起漫天尘土,周围人群纷纷侧目,眼里露出不满的目光。

黄河毫不在意四周面带怒意的人们。他仍然以最嚣张的姿态驾驶汽车,如疯跑的野马在811步兵师辖区里四处乱闯了半个多钟头。临近下午六点多的时候,在师部军官食堂门前停了下来。

警卫与黄河簇拥着苏浩,跳下车,旁若无人地走进食堂。沿途的军官们要么退朝一边让开道路,要么站在原地冷眼旁观。没人上前与苏浩说话,也没有人立正敬礼,人声嘈杂的食堂顿时变得安静下来,议论和谈话的声音逐渐变得轻微。

带着脸上复杂的神情,苏浩从正在排队的数十名军官旁边走过,径直来到出售饭菜的服务窗口面前。

原第十一独立部队司务长曽令浩站在热腾腾的菜盆后面。他穿着白色工作服,手里拿着圆形餐勺,看见苏浩,表情顿时变得尴尬起来。

苏浩的目光有些感慨,隐隐带有几分说不出的复杂意味。他站在服务台前面,胖胖的司务长曽令浩几次想要抬起头,却无法面对苏浩的目光注视,只能低着头,嘴里一直在嗫嚅,却什么话也没能说出来。

“我还以为来错了地方。这里应该是第十一独立部队的军官餐厅,而不是811师的驻地。”

苏浩淡淡地笑着,对局促不安的司务长发问:“老曾,你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第十一独立部队的“叛逃人员”越来越多了。就连曽令浩这样的后勤人员,也成为新增师团的拉拢对象。

苏浩的声音很大,不光是曽令浩,排在后面队伍里的很多人都能听见。

这问题是针对所有人而言。身在餐厅里的很多人,都曾经隶属于第十一独立部队。在苏浩的发问之下,不少人慢慢低下头,陷入沉默。

曽令浩肥胖的脸上泛着光。也许是沾染了太多油腻,也可能是汗水。他抓起搭在肩膀上的毛巾,用力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颇为勉强的笑笑,不断的用舌头舔着嘴唇,眼睛里带有乞求,干巴巴地说:“那个……将军……要不要,来点儿什么?”

他指的是摆在面前条形长桌上等待分配的饭菜。这里毕竟是食堂,胖胖的司务长对自己的业务范围很熟悉,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如何化解尴尬。

811师的军官伙食标准不错。干煎鱼块、青椒肉丝、西红柿炖土豆、炒青菜,外加猪骨海带汤和腌酸菜。两荤两素一汤,米饭管够。这种在和平时期只能算是普通的饭菜,如今却只是军队成员能够享受的特殊待遇。即便是苏浩自己,在两个多月前的缺粮时期,也无法吃到如此丰盛的午餐。

以孙湛为例,综合行政总部下面就控制着数以千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