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终极战争 >

第124部分

终极战争-第124部分

小说: 终极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的战略储备黄金,不会仍然放在联邦储备银行的纽约金库里吧?”

    “应该是,不然为何会派军队守卫?”张小刚长出口气,说道,“想这些也没用,我们找个地方喝两杯。”

    “岛上没几个活人,去哪里喝?”

    “时报广场。”张小刚说道,“也许平民还有所顾忌,但是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记者,肯定回来了。”

    张小刚说得没错,位于第七大街与百老汇大街交汇处的时报广场确实非常热闹。

    纽约时报总部就在这里,附近还有市政厅与杜莎夫人蜡像馆,离洛克菲勒中心与港务局公共汽车站也不远。已经有很多记者返回,只是记者携带的不再是高分辨率数码相机,而是老式胶卷相机。

    楚天疆把车停在一条支路里面,以免引起别人关注。

    因为大部分车辆都无法使用,所以自行车成了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还能开动的汽车由政府统一管理,要是把车开到时报广场上去,肯定会引起记者关注,甚至有可能成为纽约时报的头条新闻。所有居民都得徒步返回家园,四名中国人驾车在曼哈顿闲逛,不成为头版新闻才是怪事。

    有人的地方,就有店铺。

    大部分记者都无家可归,就算有家也回不去,所以时报广场附近已有好几家餐厅与酒吧开门营业。

    张小刚选了一间门面较大的酒吧。

    酒吧里光线昏暗,吧台上有一具大烛台,有客人的酒桌上放着小烛台。断电后,蜡烛成了主要的照明物。酒吧里只有几名酒客,一看就知道都是纽约时报的记者。唯一的女招待还不到二十岁,而且从相貌上看,应该是酒吧老板的女儿。因为找不到顾员,所以老板亲自担任酒保。

    张小刚选择了一张靠近大门的桌子。

    四人入座后,女招待送来了酒谱。上面的很多酒品已经摸掉了,剩下的都是很普通的酒水,而且以饮料为主。

    张小刚点了一瓶威士忌,女招待却没有离开的意思。

    “怎么,要先付账吗?”

    女招待点了点头,表示这是新规矩。

    张小刚掏出钱包,按照价目数出了几张百元面值的美钞。

    “先生,如果用现金的话,得加倍。”

    “为什么?”

    “这是规定,如果你们觉得不合适,可以去别的酒吧。”

    张小刚愣了一下,笑着说道:“不用现金,还能用什么?”

    “可以用贵重物品折价,如果用物资券的话,可以按照官方价格折价,我们只收取百分之十的手续费。”

    随后,女招待说明了物资券的情况。

    这种由美国联邦政府在战时机制下发行的物资券,实际上是一种代金券,即可以用来代替现金购买管制物资。虽然美国当局没有完全禁止市场交易,但是粮食、燃油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物资都受到管制,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民众。如果在市场上购买,价格是官方定价的数倍。

    显然,张小刚等人没有代金券。

    “这么说,如果下次来,我们可以用面粉、橄榄油这些货物付账?”

    “当然可以,而且我们会给出一个让你满意的价格。”女招待很惊讶,也很兴奋,似乎把张小刚当成了大款。

    “行,那就下次吧。我们只有现金,就按照你们的规定,再加一倍。”张小刚又数出了几张钞票,“不用找零,给你的小费。”

    虽然女招待不想收现金,但是想到张小刚下次用管制物资付账,也就格外殷勤。

    不多时,女招待就送来了一瓶威士忌,还免费赠送了四杯饮料。说是果汁,实际上是掺了香精的白水。

    那瓶威士忌也不对劲,明显兑了水,味道淡了许多。

    “妈的,看来我们得从国内运一些二锅头过来。”张小刚只尝了一口,“没想到,美国也有今日。”

    “大家都好不到哪里去。”罗晋勇笑了笑,说道,“再过几个月,别说酒,能喝上干净的水就不错了。”

    张小刚叹了口气,说道:“看样子,我们这几天还是留在长岛。”

    众人都沉默了下来。

    曼哈顿的惨境,让四人想到,经济崩溃只是迟早的事情。

    大灾难之前,像美国这种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只有极少数人从事农业生产。拿美国来说,农业劳动力总共只有几百万,生产的粮食不但供养了美国,还出口到数十个国家,使美国成为全球头号粮食出口国。如此高的生产效率,关键是大型农业机械设备与广泛使用化肥。大灾难后,电力供应中断,化工厂停产,不但无法生产化肥,连石油精炼也得停产。没有化肥、农业机械设备无法使用,农业生产效率必然降低。饥饿会迫使城市居民前往农村,工人变成农民。虽然劳动力增加,会弥补生产效率降低产生的损失,但是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大量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必然会导致工业产能降低,让社会经济无法迅速恢复元气。

    经济崩溃之后,必然是大规模社会动荡。

    这是谁也改变不了,也逃避不了的一场重大灾难。当这场灾难过去的时候,幸存的人类不会超过三十亿。

    美国尚且如此,其他国家的社会环境肯定更加糟糕。

    四人都想到了中国。

    世界各国中,除了印度,恐怕就数中国的处境最为艰难了。

    早在本世纪初,中国就成了纯粮食进口国,每年要从美国、俄罗斯、巴西、加拿大与澳大利亚等粮食出口国购买上亿吨各类农作物。大灾难之前,中国的大豆、玉米、小麦与菜籽的对外依存度都超过了百分之四十,大豆更是达到了百分之六十。虽然在理论上,中国的主要粮食产量能满足基本内需,即在严格管制之下,中国生产的水稻、面粉、玉米能够养活十四亿中国人,但是有一个前提,即充分利用所有耕地,而且严重依赖化肥。没有化肥,中国的土地生产不出养活十四亿人所需的粮食。要知道,有没有化肥,主要粮食的单产量有着天壤之别。拿水稻来说,即便在江南的肥沃土地上耕种,不使用化肥的亩产量绝对不会超过六百公斤,而使用化肥能达到一千公斤。虽然没有做过详细统计,但是以主要粮食作物单产降低百分之三十计算,即便投入足够多的劳动力进行精耕细作,中国生产的粮食也只能养活八亿人。

    显然,不可能指望通过进口弥补粮食缺口。

    多出来的六亿人,靠什么填饱肚皮?

    出路只有一条:掠夺其他国家的粮食,夺取更多的土地。这条路,意味着大规模对外战争。

    中国如此,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即便是美国,也不例外。

    虽然理论上,美国本土的自然条件比中国本土还要优越,比如五大湖地区与密西西比河流域,还有东海岸地区与西海岸地区有大量肥沃土地,全部开垦的话,能养活十亿人,但是美国不可能让本国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为了保证头号强国的地位,美国必然会把重点放在工业上,为此就需要通过战争来掠夺与奴役其他国家,确保本国在恢复工业化的过程中有足够的粮食供应。

    搞清楚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张小刚为什么会说“即将天下大乱”了。

 第七十三章 失落之城(下)

    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张小刚提出回去吃晚饭。其他三人也知道,酒吧里的晚餐肯定非常糟糕,自然没有反对。

    走出酒吧,四人发现,大街上热闹非凡。

    在美军组织下,曼哈顿的居民正陆续返回。随着夜幕落下,路灯点亮,表明电力系统已经部分恢复,开始为基础设施供电。更让四人惊奇的是,一些娱乐场所已经开门营业,而且门厅里灯火辉煌。遍街可闻的马达声表明,这些娱乐场所都是自己发电,而且储备了不少的燃油。

    “必须承认,美国的生命力十分旺盛。”张小刚笑了笑,说道,“此外,美国人确实懂得享受生活。”

    “我们还是回去吧。”罗晋勇似乎不大习惯。

    “行,回去吃饭睡觉。”张小刚知道现在不益招惹是非。虽然有军队维持秩序,但是数量非常有限。回城的警察都在忙着安置居民,根本没有多余的力量维护社会治安。原有的社会秩序荡然无存,美国又是一个全民持枪的国家。局势稳定下来之前,暴力犯罪肯定是屡见不鲜。

    白天,张小刚就发现,很多店铺都遭到洗劫。

    动荡局面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警察等执法机构恢复正常之前,曼哈顿是一座弱肉强食的钢铁森林。

    别的不说,街对面那家夜总会的大门口就站着几名持有自动武器的门卫。

    “那就是‘美人鱼’夜总会?”

    张小刚点了点头,低声说道:“别盯着看,你不怕吃枪子,我们可不一样。还有,你得好好学习英语,特别是口语。”

    “那也得有时间,对吧?”

    “走吧,这里是是非之地,不益久留。”

    楚天疆收回目光,跟着张小刚朝停车的支路走去。

    四人刚走到路口,三辆摩托车就呼啸着从支路里冲了出来。楚天疆反应极快,立即看到每辆摩托车上有两名戴着头盔、穿着黑色皮夹克的骑手,而且坐在后面的三个人都握着冲锋枪。楚天疆一个箭步,挡在了罗晋勇身前。张小刚与方圆圆的反应也很快,分别从两侧护住罗晋勇。

    只是,三辆摩托车不是冲他们而来的。

    呼啸着冲上第七大街,三辆摩托车一个侧滑,堪堪停在了美人鱼夜总会的大门前,随即三名枪手同时开火。

    枪声大作,街上的行人顿时乱成一团。

    夜总会的几名门卫显然不是易于之辈,在摩托车出现的时候就已提高警惕,等到枪手用冲锋枪扫射时,均已就地隐蔽。

    紧接着,门卫开始用卡宾枪还击。

    顷刻间,时报广场变成了血腥战场。

    他们都是军人!?楚天疆的眉头跳了几下。张小刚与方圆圆也看了出来,交战双方都受过严格的战术训练。

    不多时,几名骑手先后中弹,却没有被击毙。

    显然,他门都穿了防弹衣,而且是可以抵抗小口径步枪子弹的军用防弹衣,说不定还是增加了陶瓷防护层的高级防弹衣。

    民间能够买到的防弹衣,只能挡住手枪与冲锋枪的子弹。

    战斗持续了不到一分钟,南面传来军车的呼啸声,肯定是负责治安巡逻的军队听到枪声后赶了过来。

    三名驾驶摩托车的骑手立即增大油门,准备逃走。

    “砰——砰——砰——”枪声低沉,像是安装了消声器。

    三辆摩托车还没跑起来,驾车三人就头部中弹,当场毙命。他们戴的是防弹头盔,在安装了消声器之后,还能打穿防弹头盔的肯定是大口径狙击步枪,甚至有可能是口径为零点五英寸的反器材步枪。

    狙击手!?楚天疆又是一惊。一个小小的夜总会竟然有狙击手当警卫,而且使用的是大口径狙击步枪。

    “砰——砰——砰——”

    又是三枪,两名枪手被击毙,但是有一名枪手已经侧身卧倒,避开了夺命枪弹,随即冲向街对面,跑向一家餐厅。

    抢手进入餐厅的时候,三名狙击手再次开火。

    “他受伤了,在右侧肩膀上。”

    张小刚点了点头,说道:“有意思,这家夜总会竟然请得起特种兵,那几个枪手也不是平常人。”

    “要我去找到那个枪手吗?”

    “小心点,不要暴露身份。完事后直接回去。我们留下来看美国佬怎么收场,没事的话等会就回去。”

    楚天疆没多罗嗦,进入支路后,绕到了餐厅的后门。

    地上没有血迹,显然枪手在餐厅里对伤口做了止血处理。调整到紫外线模式之后,楚天疆看到了地上的一串足迹。

    跟着足迹,楚天疆来到美利坚大道上,随后转为向南,进入东四十二街。

    纽约公共图书馆?

    楚天疆跟着足迹进入图书馆,在社会科学书籍借阅处,足迹消失了。

    因为图书馆早已封闭,没有人会在灾难时期对书籍感兴趣,所以图书馆没人看守,也没有亮灯。

    听到从身后传来的轻微响动,楚天疆笑了笑,装着毫无察觉的样子。

    虽然足迹消失了,但是借阅处的桌面上有一串手印。楚天疆早就想到,那名枪手已经发现他,并且藏了起来。顺着手印找到枪手并不难,但是楚天疆决定守株待兔,因为受了枪伤的人根本跑不远。

    “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跟踪我?”

    枪口顶在了楚天疆的后脑勺上,楚天疆还停到了打开保险时的金属撞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