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 >

第989部分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第989部分

小说: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绍楞了一下,他有些跟不上许攸的思维,正在说公孙瓒,怎么忽然一下又说到方志文的头上去了?
    审配的反应很快,闻言立刻出声赞道:“好计策!”
    “正南,子远?这好在何处啊?虽说常山现在状况不大好,但是白白送给方志文于我有何好处可言?”
    “主公,子远的意思是用方志文来牵制公孙瓒,方志文想要常山的目的,其实在太行山,有太行山在手,就等于捏住了公孙瓒的脖子,能大大的缓解雁门、朔方等郡的压力,对我军来说,常山易手不过是少了一个多为山地的州郡,与富饶的中原相比,常山郡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逄纪皱了皱眉头,虽然从实际情况上看,审配说得没错,但是从心理和声望上来说,丢掉常山肯定不是好事,更何况,今天能放弃常山郡,明天就能放弃中山郡,然后是不是还要放弃河间和渤海?最后是不是连冀州都没了?
    袁绍的心情恐怕跟逄纪是一样的,因为他们两人脸上的表情都很相似,许攸看得不由得有些好笑,有头发谁想做癞痢?可是现在是形势比人强,这不过是没有办法的选择罢了。
    如果想要守着冀州,那么中原要不要争?如果中原不争。将来中原不管是刘备做大还是曹操做大,最后都容不得袁绍在冀州关起门来做霸王。如果要争中原,那么冀州的兵力肯定就不会那么充足。因此而放弃常山,让方志文与公孙瓒这两个敌人对上,正是一石二鸟的好办法,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现下,争夺中原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都可以暂时放一放。
    “本初,什么都想要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得不到。这个道理三岁孩童尚且明白,莫非你我尚不能理解么?”
    “这。。。。。。好吧,本官只是担心。此例一开,难免方志文会得陇望蜀,进而觊觎中山河间等地,到时候岂不是。。。。。。”
    “本初。我早就说过。如果方志文真的想要哪里,以我们冀州如今的兵力是挡不住了,除非我们中原不要争了,全力回防冀州,或许还有一战的可能,否则,他想要哪里我们根本就阻止不了。”
    袁绍皱紧了眉头,心里的难受真是无以言表。这就是屈辱啊!从很早以前开始,袁绍就不断的从方志文身上收获到屈辱。这时他忽然有些明白公孙瓒的感受了,公孙瓒之所以干脆利落的从辽东跑到中原来,估计也是为了躲避方志文。
    如果自己主动将常山郡让出来,得到消息的公孙瓒肯定是寝食难安吧!想到公孙瓒的表情,袁绍的心里忽然觉得舒坦多了,能恶心别人,自己心里就平衡了,这恐怕就是人的劣根。
    。。。。。。。。。。。。。。。。。。。。。。。。。。。。。。。。
    袁绍将常山的驻军大规模的撤离了,甚至很大方的将主要的部队南调到魏郡,在北边只留下象征性的部队,勉强能防盗和阻止人口流动,对于方志文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防范,相反,袁绍在赵国却新增了不少的驻军,明显是防着公孙瓒的。
    公孙瓒得知常山郡被幽州方面接管,随即于禁接替甄翔南下常山郡,进驻了重要的几座城池,而于禁兵力布置的重点,明显是要控制太行山内的道路。
    公孙瓒得知这个消息,顿时有种噩梦重临的感觉,太行山的通道入口捏在方志文手里,有于禁这员大将驻守,雁门关也在方志文手里,有田豫盯着,甄翔有替换了郝昭,接管了朔方南部的防务,这是将步兵防御姿态改变成骑兵进攻态势,这三个布置完成,方志文随时都能纵马南下,而公孙瓒根本是防不胜防啊!
    虽然方志文未必要对公孙瓒做什么,但是公孙瓒对方志文却是有心理阴影的,见到方志文一副虎视眈眈的样子,公孙瓒心里的恐惧顿时就不可遏制的冒了出来。
    “不行,必须回军太原,河内是好,中原也很诱人,但是失去了太原这个根基,一切就都成了空。”
    公孙瓒第一个反应就是赶紧的回家,睁大眼睛盯着北边,夜以继日枕戈待旦的防备着方志文,这样才能稍稍的安心。
    对于公孙瓒的心里,关靖是摸得很准的,但是董昭就有些不明白了,虽然方志文这番调动有些意味不明,特别是他图谋常山郡的动作,更是有剑指并州的意思,但是,这也仅仅是表面看着像而已。
    关键的问题不是他摆出来的样子,而是他到底需要什么,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方志文现在都没有并吞并州的需要,一来这么做会让他成为天下瞩目的焦点,甚至会引发谯县和长安两个朝廷的同时反对,更是会让幽州一向不参与中原争霸的良好形象被毁。
    因此,董昭坚持认为,方志文不会染指并州,倒是要提防方志文指使某些人来取公孙瓒而代之,现在看来,皇甫嵩是个让人非常不安心的存在啊。
    “主公,这个时候撤回。。。。。似乎有些儿戏了吧?”
    董昭不明白公孙瓒的真实想法,因此只能用这样不大明确的言辞却试探一下,看看公孙瓒到底在顾虑什么。
    “儿戏?方志文岂能儿戏,若是方志文趁我兵力南移的时候,突然入侵太原,则我根基不存矣!”
    董昭看着公孙瓒激动的神色,又看了看众将心有戚戚的样子。以及关靖皱紧的眉头,忽然明白了什么。
    “主公,您是说方志文会南下太原?”
    “当然。如果他不是觊觎太原,为何要谋求常山郡,为何要调动心腹大将甄翔坐镇西线,窥伺我西河郡?”
    董昭微笑着摇头:“非也,若是方志文想要南下,根本就不必如此麻烦,雁门关在他手中。只要他大军从雁门关南下即可,何必还要将战力分三处布置?”
    “这。。。。。。那你说方志文是为何?”
    “属下以为,方志文取常山郡。是为了封堵我军通过太行北上幽州的道路,所以与其说是企图南下,还不如说是为了防止我军北上更准确!至于甄翔调至朔方南部,替换了郝昭的步兵。很可能只是方志文军队的正常调动。幽州的部队有轮调的传统,郝昭被调至乐南,显然是要准备接替俞涉进入瀛洲战场了。”
    关靖闻言,眉头略略的松动了一下,董昭的说法也不无道理,但是这也仅仅是猜测而已。
    果然,公孙瓒接口就问道:“这不过是公仁的猜测而已,若是以此为据而延缓北归。而导致太原失陷则悔之晚矣!”
    “主公,这很简单。想要知道方志文要所什么又有何难?”
    “哦?那该如何做?”
    “向方志文购买一批战马和军资即可!”
    “购买军马军资?我们又不缺乏军马军资,买来何用?”
    “我们只是想要知道方志文会不会答应卖给我们,如果方志文有心攻击太原,他一定不会出售军资给我们,相反,幽州会关闭雁门关口以及平定关口,至少先从物资上卡死我们才是。”
    “哦?。。。。。这。。。。。。倒是有些道理,士起以为呢?”
    关靖思谋了半晌,点头道:“这确实能从侧面印证一下这个猜测,但是不管怎样小心都是没错的,太原对于我们太重要了,因此,属下赞同主公的想法,但是不必完全放弃河内郡,而是选择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士起是说,减少在河内的兵力?”
    “正是,河内如今大局已定,我军也暂时没有渡河南下的打算,调兵北归一来能防备方志文的不轨之谋,二来也能让刘备安心。”
    公孙瓒抚着胡须默默的想着,眉头也渐渐的舒展了一些,但是对于方志文这一连串的动作却并不能完全释怀,所谓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得就是此刻的公孙瓒了。
    。。。。。。。。。。。。。。。。。。。。。。。。
    密云参谋部内,田丰笑眯眯的看着最新的情报汇总,看完了最后的一行,田丰满意的点了点头,将情报递给刘晔,刘晔看过之后也是点了点头,又将这几张纸递给了成公英。
    成公英是来参谋部接受培训的,在密云的参谋部呆了一段时间之后,成公英才发觉,以前自己就是一只井底之蛙,密云参谋部这些家伙,才是操弄着天下大势的家伙,至于以往感觉良好的自己,不过是一个边边角角上的棋子而已。
    “致先,你怎么看公孙瓒的举动?”
    成公英放下手里的情报,看着田丰道:“大人,公孙瓒不过是首鼠两端而已,这就是谋求常山郡和调动甄翔将军想要达到的目的么?是不希望公孙瓒现在这个时候南下?”
    “呵呵,当然不希望?我们希望颍川之战能打得更激烈,希望陈留之战打成旷日持久的战斗。”
    成公英慨然的笑了笑:“那么参谋部的目的看来都达到了,公孙瓒缩了回去,刘备放心了,袁绍也能有更多的兵力投入到陈留战场周边,战争,肯定是要旷日持久了!”
    “是啊,旷日持久,这一来能发战争财,二来能消耗掉刘备和曹操等人的力量,三来也让他们无暇他顾,打吧。”
    田丰古怪的叹了口气说道,刘晔轻轻的摇了摇头道:“野心使然,又不是我们让他们打的,大人何必如此!”
    田丰自失的摇了摇头:“也对,想那么多也没意思,接下来说说明年的陆军预算吧。”(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子义渡海征战瀛洲
    “倭人个头真小!”
    太史慈看着不远处堡垒上面畏畏缩缩的伸出脑袋的倭人士兵说道,赵云在一侧笑着道:“是啊,所以在战场异人和原住民一眼就能分辨的出来,你的箭矢朝着个头高的人招呼就没错了,几乎没有例外!那些异人被射杀,原住民多半都会投降,你不用觉得奇怪。”
    “呵呵。。。。。子龙的经验我会记着的。”
    赵云咧嘴笑了笑道:“小心火枪火炮,那东西速度很快,杀伤力又强劲,不好防御,所以千万别傻的朝着他们布置好的枪兵阵或者防线上冲,那绝对是个糟糕的选择。要善用侦察手段,善用狙击手,还有飞龙,那东西的作用不能小视,外海上随时都有一支飞龙大队归你调动,别忘记了。”
    “明白了,这些参谋部给的手册上都写得很清楚,我可不敢违反战斗条例。”
    “嗯,总之小心就是了,我们身后可是有着数万将士的,还有主公的大业,可不能让我们坏了事。”
    “我会谨记于心。”
    赵云自失的摇了摇头道:“好了,这些都是废话,你肯定比我更清楚,主公总是说子义谨慎呢。”
    “在战场上,再谨慎也不为过!”
    赵云点了点头,看了看正打得火热的战场,扭头眺望,四周的山峦重峦叠翠,山上林海苍茫,天空中几只飞鹰在高空盘旋,在吵杂的战场中。那清脆的鸣叫声依然裂云穿空。
    “有些舍不得这里啊,其实我都没有好好的看过这个地方。”
    “呵呵,子龙不舍。那就多呆几天呗,反正回乐南也不过是一天的海路。”
    “我倒是想,不过孙明肯等我么?而且将士们征战日久,恐怕也多有思乡之情,到了乐南就有一个月的轮休假期,他们也该回家看看了。”
    “你还不一样,不回家一趟?”
    “要回的。我大哥天天来信催呢。”
    “是不是催你赶紧解决传宗接代问题?呵呵。。。。。。”
    赵云尴尬的干笑了两声,太史慈心有戚戚的点了点头,自己也是整天被母亲追着商讨这个问题。可是这东西自己能说了算么,结果,老太太直接带着国夫人到了釜山待了一年,等到国夫人有孕了。她们才在太史慈的再三劝说之下回去了。
    太史慈凑到赵云身边。轻声的将这个好办法讲给赵云听,赵云一听,果然是个不错的办法,只是不知道蔡妍愿不愿意到釜山来,她现在生意做的大,忙呢!
    赵云白天带着太史慈熟悉周围的环境,晚上,李元志也赶了回来。
    “子义。好久不见,你胖了啊!”李元志打量着太史慈。憋了半天说了这么一句,让太史慈很是无语。
    “没办法,整天歇着,长肉了呗。”
    “呵呵,这回好了,有仗打了!”
    太史慈与赵云对视了一眼,笑着道:“我是有仗打了,你似乎该回去了,你这连续作战了快两年了,还不回去修养啊!”
    “呃。。。。。。”李元志的脸上先是一垮,随即有有些古怪的神色:“可是,谁来替换我?”
    “射虎!”
    “我就猜是他,这么说我要去高丽国了?”
    “呵呵,你自己看参谋部的命令吧。”说完,太史慈将一个金色的卷轴递给了李元志。
    李元志略微迟疑了一下,伸手接了过来,深吸了口气,缓缓的将命令展开。
    “右北平!?阎柔呢?”
    “阎柔调到了辽东,周醒到辽西,折罗到高丽国。”赵云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最新的调防,拍了拍李元志的肩膀道:“主公是想要你们好好的修整一下了,你也应该考虑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