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 >

第909部分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第909部分

小说: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方志文的目的恐怕在曹操身上。”孙乾终于开口了。
    刘备闻言一振:“这么说,方志文是担心孙策与曹操勾结,所以将之赶走,是想要彻底围堵曹操啊?!”
    “应该如此,方志文并没有向江东投入重兵,也没有从吴郡、会稽借兵,所以取江东军事上的意义不大,更大的是政治上的意义。”
    孙乾的思路还是很明确的,如果方志文想要在江东动手,就不会找朱治来做代理人了,更不会仅仅带两万骑兵做威慑之用。
    刘备点了点头,看向诸葛瑾,诸葛瑾抬头道:“属下也赞同公佑的看法,还要补充一点,方志文想要借助孙策的战力,来分担瀛洲战场的压力,同时也能将政治态度摇摆不定的孙策从江东挪走,彻底的封锁了曹操的南向商路,如此一来,曹操就被彻底的关在了笼子里,长此以往,曹操必定衰败。”
    “难道曹操有偌大的地盘,还不能自给自足么?”刘备问道。
    “肯定不成,如果仅仅是吃饱肚子或许可以,但是没有了正常的商贸战马从何而来?纸符从何而来?甚至铁料、毛皮、动物筋腱等等都会成为问题,最终曹操的军力衰落是肯定的,若是曹操不奋力反抗,最后只有死路一条。”
    刘备展了展眉头:“这么说,曹操要糟糕?”
    “嗯,属下认为如此。”
    “未必吧。。。。。。”庞元忽然开口说道,而且一开口就跟诸葛瑾杠上了,诸葛瑾皱了皱眉头,没有急着争辩,而是看向庞元等着他的下文。
    刘备也好奇的看向庞元,他对庞元其实还是很看重的,但是同时又深深的戒备着。
    “大人,方志文会如何对待曹操,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方志文的最终目的固然是消灭曹操,但是同时,也需要消灭袁绍和大人,曹操就是用来最大限度消耗我军和袁绍的,因此绝对不能仅仅认为方志文只是单纯的围堵曹操,方志文的做法将是逼迫曹操向我军攻击。”
    “嘶!”
    众人一愣,刘备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事如果说别人刘备不敢肯定,但是方志文绝对就是这么想的,想到这里,刘备不由得赞赏的看了庞元一眼。
    “复庆所言甚是,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应该反对方志文伸手进江东呢?”
    庞元笑着摇头:“这事我们反对不了,也不应该反对,一旦我们反对就可能让曹操与方志文媾和,对于方志文来说逼着曹操打我们,或者逼着我们打曹操效果是一样,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方志文名义上站在我们这边至关重要。”
    “那。。。。。。。难道就只能看着方志文的阴谋得逞?”孙乾不甘的问道。
    “那不是阴谋啊,是阳谋,对付阳谋我们只能堂堂正正的去获取胜利才是。”
    “复庆的意思是。。。。。。”刘备有些紧张的问道。
    “在军事上击败曹操就是了,方志文总不能亲自操刀上阵吧?所以我们与方志文的盟友身份绝不能丢!”
    刘备思索了一会,展颜笑了起来:“复庆果然惊才艳艳,说得好!只要我们堂堂正正的击败了曹操,方志文又能如何,难道他还能公然扶植曹操不成!呵呵。。。。。。”
    “大人明见,我们还可以利用舆论,堵住方志文与曹操媾和的路!”
    “妙!妙计!”(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顺江而下拜见方远
    ps:  感谢‘xiaoshi ’大大投出宝贵的月票!谢谢!
    张昭和周瑜在秣陵与鲁肃基本上就所有的细节都谈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孙策最后的确认了,孙策思前想后,还是觉得自己应该亲自去一趟秣陵,至于为什么,孙策对自己的臣属的理由是,既然是双方的协定,自然应该由双方的首领来盟誓了。
    当然,孙策自己心里怎么想的只有他自己才清楚,孙权私底下告诉不久之后就将会去密云读书的妹妹,大哥去秣陵是因为大哥要告诉天下人,自己根本就不害怕方志文。
    吴夫人抹着泪将孙策送上了东去的大船,送行的将领们脸色沉重,孙策甚至也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
    大船顺江而下,第二天早上就到了秣陵,码头上没有什么大张旗鼓的场面,鲁肃和朱治代表方志文前来迎接,还有就是周瑜和张昭。
    张昭见到孙策是相对无语,百般滋味在心头啊!孙策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两人相对长叹一声之后,孙策倒是展颜笑了,拱手一揖:
    “蒙先生不弃,还望以后能尽心辅佐!”
    “为主公效力,属下分所当为!”
    朱治看着一副君臣想得的样子,嘴角翘了翘,与鲁肃上前见礼,孙策和黄盖对朱治怒目相视,朱治则是一脸的坦然,甚至对孙策的胸怀略有不屑。
    “在下鲁肃,代表我家主公迎接大人。孙大人一路辛苦了,请先回驿馆歇息吧,会面安排在明日。”
    “驿馆就算了。某就暂且居于子布先生家里吧。”
    “那就主随客便了。”
    黄盖冷哼一声,声音颇大的嘟囔着:“方志文好大的架子。”
    朱治撇了撇嘴当作听不见,鲁肃笑眯眯的继续在前引路,根本就不搭茬。
    张昭摇了摇头,不管是从官职还是从辈分上来说,方志文都没有到场的可能,如果从名望上看。方志文就更不用到场了,黄盖这么说有点自讨没趣了,幸好人家也不屑与黄盖计较。
    孙策拉住黄盖的手腕。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惹事,黄盖闷哼了一声。
    。。。。。。。。。。。。。。。。。。。。。。。。。。。。。。。。。。。。。。。。。。。。。。
    当天,孙策到达秣陵的消息就传开了,孙策达到秣陵。等于是给秣陵事变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句号。代表着孙策与方志文达成了妥协,只要与到底达成了什么样的妥协,玩家们有各种猜测。
    消息传到曹操的耳朵里,曹操知道自己的什么想法现在都迟了,自己派去九江的使者估计也只能无功而返了,曹操现在必须开始面对这个现实,南边的商路也将要彻底的断绝了,自己面临着一个空前危险的局面。
    第二天。孙策仔细的收拾了一番后,在周瑜和张昭、黄盖的陪同下前往扬州刺史府邸拜会方志文。
    方志文站在阶梯的一半位置上。身边只有太史昭蓉,鲁肃和朱治则站在阶下,算是给足了孙策面子,这点表面功夫,方志文是不会吝啬的。
    “侄儿孙策见过方伯父、伯母,两位大人可安好!”
    “好,好着呢,贤侄免礼,令母和家人可好!”
    “多谢方伯父记挂,家母和弟妹都很好。”
    “贤侄英姿勃发,尤胜乃父当年,若是文台在世,定会无比欣慰。”
    “方伯父谬赞了,小侄无能,将父亲的家业都丢光了,想到当年的胡言乱语就惭愧至极。”
    “呵呵,贤侄年方弱冠,不过才刚刚开始,没必要妄自菲薄,更不能就此定论,所谓事在人为,路在脚下,将来如何,谁又能肯定呢!请入内再叙吧。”
    “方伯父教训的是,方伯父、伯母先请。”
    众人入内分主宾坐了,朱治赫然坐在方志文的下手位置,其后才是鲁肃,孙策看得不由得有些不是滋味。
    “贤侄,我们还是闲谈正事,私谊过后再叙吧。”
    “方伯父说得极是,先公而后私,理该如此。”
    “呵呵,子敬,你开始吧!”
    鲁肃恭声应是,取出一份卷轴,递给对面的张昭。
    “孙大人,这是经过双方协商之后定下的最后的协议草案,我会逐条解读,若是有意见请随时提出。”
    “我明白了,请吧。。。。。。”
    鲁肃花费了半个时辰,将文本一条条的解读清楚,这些协议相当细致,毕竟是几个聪明人折腾了好长时间的东西,想要再抠出点什么漏洞也不容易了。
    “方伯父,小侄没有什么意见了,方伯父还有什么意见么?”
    方志文笑着摇了摇头,扫了孙策以及身边几人一眼道:“这份协议很完善了,不过协议再完善也是要靠人来执行的,能否忠实的完成协议,比协议本身要重要得多。我知道,贤侄,以及贤侄的部属心里大概都觉得很不甘、不满,甚至是委屈和愤怒,我想告诉贤侄的是,这些情绪可以有,但是绝对不能任由这些情绪蔓延到行动中来,那将是灾难性的。”
    孙策脸色一暗,微微低了低头,想要隐藏自己眼神里的不屈和愤怒。
    “贤侄可能觉得我这话很不地道,有说风凉话的嫌疑,甚至是在威胁贤侄。如果这样想,你就错了,现在我没有必要威胁贤侄,更没有闲工夫去说风凉话,贤侄不是一个人,你必须为身后的千万人承担责任,因此,这个忠告你需要仔细的想想。”
    “方伯父说得甚是,小侄一定会仔细体会的。”
    “呵呵。贤侄还是心有不甘,既然今天说了,我就将话说开吧。江东从来都不是孙家的,以前不是,以后也不是,因为贤侄你没有能力掌控江东,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大,就承担多大的责任,江东太大。贤侄担不起,不管你心里有多少不甘,这都是一个无法辩驳的事实。如果你真的有能力,这个事实也不会形成,所以,不要做能力之外的事情!言尽于此。贤侄好自为之。”
    孙策抬起头。看着神色平淡的方志文,眼神里仍然满是不甘,不过他决定不再躲避了,不甘就是不甘,最大的不甘不是丢了江东,而是被天下人小看,如果想要洗脱这一点,就只能用行动来说话。用嘴实在是没有意义的。
    “方伯父教诲字字如金,小侄铭记在心。不敢或忘!将来,也必定传于子孙后世,当为戒训!”
    方志文洒然一笑:“很好,签字用印吧,坐而谈不如起而行!”
    。。。。。。。。。。。。。。。。。。。。。。。。。。。。。。。。。。。。
    协议签署了之后,孙策也没有了停留的心情,当即带着周瑜、张昭等人登船返回九江进行渡海的准备工作。
    送走了孙策一行之后,鲁肃风尘仆仆的回来向方志文复命,方志文正在案台上写着什么,太史昭蓉和黃叙都不在。
    “主公。。。。。。。”
    “子敬啊,人送走了?”
    “送走了。”
    “辛苦了,不过接下来子敬还需要去一趟洛阳,与刘备见见,商讨封锁曹操的事情。”
    鲁肃笑了笑道:“这事属下的本职,不敢言苦。”
    鲁肃想了想还是说道:“主公不担心孙策有所反复么?”
    “子敬觉得他们会有所反复?”
    “不好说,尤其是本地世族,让他们背井离乡恐怕不容易吧!”
    “你小瞧了孙策了,这次说不定他正要借此机会摆脱世族的掣肘呢,不愿去的人要么被清洗,要么就扔给我们。”
    “若是如此,将来江东怕是不太平呢,靠朱大人一军,恐怕是力有不逮,主公又不能常驻于此。”
    “嗯,我已经下令汉升和定远南下,还有折信也调来丹阳,如此一来就不怕江东不稳了,说实话,我倒是很想看看江东会如何不稳。”
    方志文笑眯眯的说着,但是眼神里却闪过一丝森冷的煞气。
    “主公,这事恐怕还是要跟天下会那边也沟通一下,如果南边的异人有意插手,也是个麻烦事。”
    “南边?他们自己都忙不过来呢,中南的事情越闹越大,他们哪里有功夫顾着北边。”
    “那刘备和曹操恐怕也不会袖手旁观吧?”
    “所以你才要去洛阳,就是从明面上堵住刘备插手的可能,至于曹操就随他了,他不来折腾我们,我们还要去折腾他呢!而且我军控制了江东之后,基本上彻底包围了曹操,曹操若是指想着来江东搞点小动作那可太让人失望了!”
    “主公是说。。。。。。那这次属下去洛阳可是需要高调一点!”
    “自然,顺便在襄阳停留一下,与刘备达成一些长江航道的控制协议什么的,可以大张旗鼓的弄!”
    “呵呵,属下明白了!”
    方志文呵呵一笑:“曹操是聪明人,响鼓不用重锤敲,期间的分寸子敬自行把握吧!”
    “属下理会得,请主公放心。”顿了一下,鲁肃又问道:“属下还有个问题,主公为何要故意激起孙策的心气呢?”
    “没有心气在瀛洲不出力怎么行,他想要洗脱身上无能的名声,就只能在瀛洲战场上证明自己,这不是挺好的么!”
    “可是,他可能会记仇!若是仇恨绵延后代。。。。。。”
    方志文随意的挥了挥手,脸上一副轻松的样子:
    “呵呵,子敬想得太多了,子孙的事情子孙去处理,我们管不了那么多,何况人生若没有竞争对手是很无趣的。”
    鲁肃一怔,随即感慨的点了点头:“属下明白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幼虎服输准备东渡
    跟孙策一起返回九江的还有方志文的几名军中将领,他们的目的是为孙策提供尽量详细的倭人战斗的手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