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 >

第615部分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第615部分

小说: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其才就是我的责任。”
    方志文淡淡的说着,郗虑安静的听着,就算此刻他心里翻江倒海的涌动着,但是刚才方志文已经说了,让他好好的听着,因此,郗虑只能尽量压下心里的躁动,仔细的听着方志文的话,但是越听心里却越是无法平静。
    听方志文的话,即是他对自己的xìng格不认同,但是,却还是要用自己的,这种胸怀郗虑不能理解,要说惜才,方志文手下人才济济,再加上幽州的两个学宫,方志文真的不是那么缺乏人才。更何况,如果方志文不是要用自己,又何必将自己从乐南千里迢迢的召来,但是方志文在不喜自己xìng格的前提下,还是打算要赋予自己重任,这让郗虑心里很复杂,非常复杂。
    “鸿豫有才,xìng格却不适合驾驭权力,但是并非就不适合做官,相反,还有一个很适合鸿豫做的事情,我将鸿豫召来,就是想问问你的想法。”
    “主公请说!”
    “这个职务很得罪人,也没有什么实权,所以此次只是征询你的意见,若是鸿豫不愿意,那就再另作安排。”
    郗虑点了点头,尽量的将自己的各种心思甩开,正sè聆听方志文的话语。
    方志文看一眼郗虑正儿八经的样子,翘了翘嘴角道:“鸿豫也知道,在我密云体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制度,那就是监督体制,现在监督体制原则上是归于我直接掌握的,但是所有的事情集于一人之身,显然是不合适的,不管是从效率还是从制度安全上来看,都不妥。因此,经过商议,我决定成立督察院,执掌监督调查事务,而这个总掌都察院的人选,我现在属意鸿豫,不知道鸿豫可愿意任职?”
    监督调查?这不就是御史的职责么?不,比御史的职权方位更大,因为御史是没有调查的权力的,郗虑心中狂喜,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好的位置,更重要的是,这个位置肯定是一个受到信重的人来做的,这说明主公是信任自己的。
    不过,郗虑的狂喜很快就平静了下来,毕竟他还是很聪明的,之前方志文的前提是自己适合掌权,对于督察院,方志文也先定义了没什么实权,很显然,这个督察院可能更像是一个情报调查机构,更注重于调查,这样的部门真的是没有什么权力,而且也是个得罪人的活计。
    郗虑只是稍微的犹豫了一下,就立刻决定接受这个任命,一来他担心自己拒绝之后还有没有再次进入方志文视线的机会,二来呢,虽然这是个没权力的清贵官职,只要自己能够常常出现在方志文身边,自然也就有了进一步上进的可能xìng。
    就算没有上进的可能,只要能呆在中枢,怎么也算是核心官员了,怎么着也不辱没了自己的出身,以及自己的志向。再说了,只要自己能够在方志文身边工作,自己的下一代,还有族人也就多了许多上进的机会,于是,郗虑毫不犹豫的决定接受这个任命。
    “主公,属下愿意任职,主公说得对,属下确实不大适合掌权,属下xìng格偏狭,久必有失,若是等到那时被别人弹劾,还不如由属下来弹劾别人。”
    “呵呵,鸿豫倒是坦诚。没错,既然知道自己不能做到,但是却不是不能看到,鸿豫目光敏锐洞悉人心,这个职务正是为鸿豫度身打造的,不过,我只有一个要求,忠于我,忠于你自己,而不是忠于权力或者金钱,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分享密云的一切,督察院也一样被别人监察着。”
    “属下牢记于心!”
    “很好,既然鸿豫接受了这个任命,那么行文明rì就会下达,有关督察院的组建、人员、办公地点等等,明rì你去与文若商讨,不过钱粮则由我这里直接拨付,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鸿豫去向文若询问吧。”
    “诺!”
    “若是鸿豫没有别的疑问,就先下去准备一下吧,另外,住宅也已经准备好了,鸿豫可以将家眷迁来密云,当然,这不是硬xìng的规定。”
    “属下明白,属下这就去找荀大人。”
    “哦,对了,晚上来我府上吃晚饭,算是给鸿豫接风!”
    “多谢主公盛情。”
    “嗯,去吧!”
    郗虑恭敬的行了一礼,起身退了出去。
    “主公,这人虽然xìng格有些偏狭yīn私,但是却没有什么胆量,看起来患得患失的,就算造反也怕弄不成什么气候!”
    “呵呵,史阿啊,不要总是将人都看成是坏人,你尽量将他们都看成是好人,他们就会是好人的,郗虑只是xìng格上有些问题,这跟他成长的环境有关,人心这个东西是相互的,信任但是不放任,这是我们用人的根本,人尽其才是我们的宗旨,只要有了合适的规则制度,只要让大家都知道自己被别人看着,很少人会付出巨大的成本去做不应该做的事情的。”
    “明白了!属下愚鲁!”
    “呵呵,你是我的眼睛耳朵,也是制度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反过来,将来督察院也会盯着你们内务部,希望你能理解!”
    “属下明白,不能放任么!”史阿笑着回道,方志文满意的点了点头。
    “哈哈,正是如此!走吧,去看看我的宝贝女儿去,她的头发长长了,可以结辫子了,很可爱啊!你要努力呀!”
    “属下很努力了,每天晚上都很努力,嘿嘿!”
    “嘿嘿。。。。。”

第八百三十七章 避祸江东张纮投效
    ()    曹cāo攻打徐州,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轨迹,很多的流民和无业者,被陶谦和方志文作为筹码给交换了,这些人第二次背井离乡,踏上了北上的路程,虽然开始的时候惶恐不安,但是很快,这些人就发现自己走了好运了。
    当然,也有一些有能力的人为了躲避战乱而主动渡江到了江东避祸,虽然江东似乎也不是很安宁,但是至少火还没有烧到脑袋上。
    随后方志文与曹cāo的交手结果让所有南下避祸的人都有些不敢置信和后悔,但是既然已经来了,想要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至少没有人愿意再花费一大笔钱走回去,何况路上也未必就安全,于是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这部分徐州人士沿着长江散布在相对安稳的江东和荆襄地区。
    。。。。。。。。。。。。。。。。。。。。。。。。。。。。。。。。。。。。。。。。。。。。。。
    舒县,孙坚府邸,此时正是七月中,天气最热的时候,正午的太阳暴晒着大地,连空气都是灼热的,树上的夏蝉拼命的欢唱着,仿佛在歌颂着永不逝去的夏rì。
    一个半大的孩子从树后探出头来,向着书房方向看了看,透过书房窗户半卷的帘子,能看到昨rì才回舒县的孙坚正在案台上挥笔疾书,这男孩松开了口气。扭头冲着身后更小的一个男孩挥了挥手,指了指院门的方向,两人蹑手蹑脚的向外溜去。
    “咳咳!”
    正当两个孩子将要成功的溜出院门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两声咳嗽,两个孩子身子一僵,极其不情愿的慢慢回过身了,看了一眼站在书房门口的父亲,低下了头。
    “我早就听你们母亲说,这些rì子你们两个很不安生啊,一天到晚就朝外面跑。今天可是又要去周家了?”
    “父亲,您都知道了,今rì公瑾母亲寿诞,孩儿身为义子自然应该前去尽孝了!”
    “哼!你私自结拜兄弟认下义母我还没有说你,今rì又要偷跑出去,还带着弟弟,堂堂男儿,行事如此鬼祟,你这等行径。要怎么为人兄长?”
    “这。。。。。。父亲,孩儿知错。请父亲责罚!”
    “既然已经答应了别人,而且也已经升堂拜母,岂能儿戏,你是我孙家长子,不能失了孙家颜面礼仪,倒是让人家笑话,你去找管家,领了钱财去购置礼物,等过了今rì你再来领罚。还有,改rì带周家的小子来见我,去吧,挺起胸来!错就错了,难道不敢承担么!”
    孙策挺起胸膛,铿然应道:“孩儿遵命!多谢父亲,孩儿这就去了!”
    孙坚点了点头。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消失在门廊外,才松了脸上严肃的神情,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老爷,门外有人递帖求见!”
    “哦?请人进了门房奉茶没有?”
    “已经请了。老爷的规矩小人不敢坏了!”
    “嗯,请客人到书房吧!”孙坚一边说一边打开拜帖,然后愣住了,忽地回身大声道:“等等,我亲自去迎,你找人收拾书房,煮茶待客!”
    “诺!”
    孙坚屁颠屁颠的跑到门房,十分热情的将来人给迎了进去,能让孙坚这么放低姿态的人,自然不是普通人,而是江北的名士张纮,张纮的才名在广陵是广为流传的,孙坚在广陵的时候可是耳朵都听出了茧子。
    而且这位名士很清高,公府征辟从来都不应征,后来干脆躲到了山里,结果孙坚几次拜访都不曾得见,想不到今rì竟然亲自登门了,孙坚能不高兴么,何况现在孙坚可正在闹人才荒呢!
    极其热情的孙坚让张纮有点不大习惯,他是一个人在乡野呆惯了,已经有点不大适应这种被人尊重和追捧的情况了,到了书房中分宾主坐好,美貌的侍女奉上香茗之后,孙坚打开了话匣子。
    从广陵的风光人物,一直说到了自己几次拜访都未能谋面的遗憾,无形中拉进了与张纮的关系。
    “大人,在下此来却是来求官的!”
    孙坚愣住了,随后心里狂喜,这。。。。。这简直就是肥猪拱门啊!好事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孙吉爱你不敢置信的看向这位抚着须髯的中年人,然后大喜道:
    “果然?坚欣喜莫名,欣喜莫名啊!呵呵,呵呵。。。。。。”
    “这么说,大人是愿意接纳在下为官了?”
    “自然,坚是太高兴了,失礼,失礼了!先生名满江北,坚才德浅薄,能得先生青睐,坚不胜欣喜之至啊!能得先生之助,何愁大事不成!”
    孙坚脸上的高兴谁都能看出来不是作假的,张纮抚着胡须满意的笑着。
    “那属下就先见过大人了!”
    “先生太客气了,不过,坚有一疑惑。。。。。。”
    张纮呵呵一笑道:“大人定是疑惑为何属下会主动前来投效,之前却屡屡拒绝公府征辟吧?”
    “呵呵,正是,正是!”
    张纮轻轻叹了一声,抬起头看着窗外的院子,似乎在回忆些什么。
    “其实,属下也非是想做山林隐士,达则兼济天下,读书人谁没有这个宏愿呢?奈何当时官场昏聩,大人觉得属下应征出仕,能够一展抱负么?”
    “这。。。。。确实不能,当时阉宦横行,把持朝纲,有识之士皆倍受打击,自保尚且不虞,何谈施展抱负?”
    “正是如此啊,因此属下才蹉跎至今。后来黄巾乱起,陶恭祖入主徐州,倒是有些励jīng图治的心思,奈何此人却剑走偏锋,偏偏要大兴佛教以愚民,不知道行圣人之道,只顾眼前之利益,却将遗祸百代,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此等鼠目寸光之辈。如何能事之。”
    孙坚眼神转动,心下却暗暗的点头,陶恭祖鼠目寸光之说,倒也不为过。
    “徐州乱,属下带家人南下避祸,却发现江东倒是大有可为之地,江东有长江之险,未受中原战火影响,反而能从不断南下避祸的人口中得利。再者江东商贸发达、人文鼎盛,此正是大兴的基础。只是现在江东却是一盘散沙,若是不能及早整合,将来中原诸侯做大,江东必遭宰割啊。”
    孙坚一拍大腿,兴奋的接到:“正是如此,先生此言道出了江东之忧啊!”
    “呵呵,大人,请称呼属下的表字即可,先生之称可不敢当。”
    “那。那坚就失礼了,子纲也认为应该及早统一江东么?”
    “正是,而且此事非大人莫属,因此,属下就主动来投了!”
    张纮笑着说道,孙坚听得心花怒放,张纮的意思是说自己能够一统江东。也应该一统江东,而且还是当仁不让的一统江东,这话从张纮嘴里说出来,效果可是大不相同的啊。
    “得子纲看重。坚深恐有负所望啊!不过,坚身为江东一员,更应该为江东父老谋划,统一江东以治乱,此事坚当仁不让!”
    “好!大人自当由此豪气,如今大人豫章、庐江两郡在握,已是掌握了充分的主动权,沿江而下,丹阳、吴郡皆在大人刀锋之下,若是水师得力,更可以卡断长江,不战而屈人之兵。左有商贸之绳索,右有甲兵之锐利,想必江东必为大人一统,届时横据长江以抗北地,北地强则以江水阻隔消耗,北地弱,则可挥军渡江而取中原,江东进退皆宜,乃是大兴之地也!”
    张纮抚着胡须侃侃而谈,孙坚听得是抓耳挠腮,张纮的一番话正是说到了孙坚的心里,江东的好处与发展,也被张纮说得十分透彻。
    “听子纲一番话,犹如暮鼓晨钟啊,眼前的迷雾一扫而空,坚心里也更加坚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