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地藏曲 >

第117部分

地藏曲-第117部分

小说: 地藏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半日光景,紫云再临水帘洞,身后跟着的正是紫衣女子,这温婉如水的紫衣女子见石猴性命垂危模样,脸上疼惜,也顾不得其他,径直走到石猴之处。
紫衣女子明了石猴的境况,对着老猴王说道:“老猴王,你且让洞中其他猴儿退去,这里有我与紫云便可。”
老猴王知这女子道行高深,定会有解救之法,遂逐去洞中盘栖的猴儿,顺着也将秦歌、若兰、小紫彤三人拉至洞外。
方一来到洞外,秦歌好奇问道:“老猴王,那女子是谁,瞧她道行,定是天上仙神,而且她好似是妖仙。”妖仙一说,是指非人类成仙之人,皆称妖仙。
老猴王缓缓道:“她乃是天庭的百花仙子,掌管人间的一切花草,她本是石猴岛上一株紫罗花所化,与石猴有五百年交情。”
秦歌明了,微微点头。
忽而,一阵香风涌动,自水帘洞中传荡出来,浓郁的馨香扑鼻,化为一道道暖流,流遍全身,舒爽之极,在洞外透过缤纷飘舞于空中的花瓣看去,正见百花仙子施展仙术,为石猴治疗伤势。
百花仙子出手,皆是无上妙法,滂沱的仙元力流动,香风四溢,过得三个时辰,水帘洞中便传来石猴的咳嗽之声,转而听得石猴大声说道:“多谢百花仙子相救。”
洞中传来百花仙子温柔的嗓音:“你这石猴与我客气什么,在我未成仙之时都是受你照顾,这大恩我无以为报,今日见你有难,我也只是略尽绵力罢了。”
余音未绝,百花仙子偕同石猴走出,石猴神情有些扭捏,但面色红润,体内极寒冻气早已驱除殆尽,而百花仙子脸色有些苍白,额头隐现汗珠,可见方才为救石猴,定是费了不少心力。
此时,天色渐暗,彤红日头已经偏移至海天连接之处,百花仙子温声说道:“如今你病患已除,只需歇息两日便可,日后与人拼斗之时,可得多留心眼了,万不可再重蹈覆辙。”
来到山巅处,继续说道:“你虽有些本事,可是还不足自保,待我去找天界前辈说项,为你寻得一个师傅,好教你本事。”
石猴欣喜道:“那便多谢仙子了,小猴虽有一身蛮力,却少了那变化之道,他日与人比斗,定是落于下风。”
百花仙子眼中闪过一丝怪异,似怒非怒地道:“你这石猴,怎地这般的不让人省心,这般好斗,日后指不定会受些苦楚。”
紫云在一旁说道:“姐姐,天色已不早了,还是尽快回宫罢,若是晚了,只怕其他仙人又有些碎言碎语了。”
百花仙子深深望了石猴一眼,过后转身招来一道花桥,踏了上去,翩然消失于天际。
待百花仙子走后,石猴长出一口气,自言自语道:“为何每次见了百花仙子,心里总是有那么一丝奇怪的感觉。”
转念一想,手舞足蹈的跑到秦歌身边,说道:“秦兄弟,你是有大本事之人,你可否将杀鲤鱼精的本事教于我,我想学。”
秦歌微微一笑,道:“若是猴兄想学,我定然不会私藏。”
石猴雀跃道:“正好,那我们现在开始罢。”
秦歌淡然一笑,这猴子也是个急性子,现下都已将入夜,不过石猴既然想学,他自是愿教,当下就将惊剑诀传了石猴,这惊剑诀并非是什么高深剑术,但威力颇大,正适合石猴使用。
讲解了一个时辰,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石猴听完之后,抓耳挠腮,好生奇怪,唤出玄金铁棒,正欲施展惊剑诀,可是忽而感觉不对,遂问道:“秦兄弟,你所说的穴道又是何物,为何俺这体内未有这个古怪东西。”
秦歌愕然,抓着石猴手臂,一道真元进入他体内,登时神色石化,因为石猴体内经脉与人体经脉大为相异,若要施展惊剑诀,定要循着运气法门游走,不可出差错。
石猴体内经脉异常,自然是施展不出惊剑诀来。
秦歌气馁,遂无可奈何道:“我这一身绝学乃是以人体经脉为基础,猴兄经脉异于常人,恐怕我已无东西可以教你了。”
石猴失望一阵之后,呵呵笑道:“学不了,那便不学了。”石猴也是个拿得起放的下的人物,稍整神色,与秦歌谈笑起来。
次日,老猴王专门唤了石猴过去。
石猴乃是花果山猴王,不会武艺,老猴王决定将一身武艺相传,因老猴王与石猴分属同类,一身武艺石猴皆可学得。
这倒是让石猴笑开了颜,一天的功夫就将老猴王教的棒法练得纯熟,石猴也是天生奇才,老猴王这套棒法乃是他花数百年时间所创,招式繁杂,变化巧妙,若是花心思去学,至少一年方有所成,而石猴仅仅花了一天时间便练成,足可见他资质不凡。
又过了三天,明媚的天边忽而一道祥云遮天,紫云从天而降,石猴迎了上去,问道:“冰疙瘩,你来花果山可有何事啊。”
紫云冷哼一声,道:“你这泼猴倒活的自在,可怜姐姐为你之事忙的天昏地暗,花了无数心思,这才帮你寻了位名师。”
见石猴在旁动个不停,不悦道:“你且坐下,听我吩咐。”
“姐姐已经为你寻了个名师,他名为菩提祖师,居于东胜神州与西贺牛州相交地界的灵台方寸山中,若是你想学本事,尽可去寻这菩提祖师。”
石猴问道:“这菩提祖师可会些什么神通?”
紫云怒哼一声,道:“这菩提祖师可通七十二般变化,神通广大,而且更有长生不老之术,你若能拜得他门下,实乃你三生有幸。”
石猴欣然道:“此事可是当真?”
紫云说这话之时,并不避讳他人在旁,秦歌也听了去,代紫云答道:“这菩提祖师乃是上古神仙,紫云仙子所说非虚。”
石猴欢叫道:“正合我心意,我定要去拜那菩提祖师为师。”
秦歌想了一下,道:“若是猴兄不弃,我陪你去吧。”
紫云面色如霜,厉声问道:“你乃佛门中人,怎管我天庭之事,你蓄意接近石猴,到底有何企图。”
秦歌正色道:“菩提祖师身怀大神通,长生不老之术举世无双,我有事相求罢了,再者仙子心中疑虑也大了些,若是我对猴兄起了歹意,何必等到现在。”
石猴也在一旁不满道:“你这冰疙瘩,怎地这般无礼,秦兄弟一片真心待人,哪会起什么歹意。”




第一百零八章向道之心
石猴要去拜师学艺,这一消息在群猴之中炸开,石猴要去之处离花果山十万八千里,间隔茫茫大海,非大毅力之人,难以达到。
本来,秦歌可以御剑载着石猴过去,但石猴性子拧,为彰显诚意,决意架舟前行。
临行前,石猴早已做好木舟,准备了一些吃食,无非就是山中灌木上生长的松果,再加上海中鱼儿甚多,饿时便可下海捕鱼,这省了许多事。
秦歌因有乾坤袋在身,淡水备齐,足可以顶个十年八载,不虞在茫茫东海之上干渴而死,这一应之物置齐,石猴辞别了老猴王与花果山众猴,架舟往西贺牛州方向行去。
在茫茫东海上,经受风吹雨打,对于若兰与小紫彤来说,难以经受的住,秦歌也不忍她们受苦,是以将她们安置在天府之中,鲜少让她们出来。
一行八百里皆是风平浪静,秦歌这时蓦地想起先前所救的那只巡海夜叉,在天府之中温养了许久,他伤势已经复原,秦歌因心系花果山之事,没有将他放出来。
一道金光闪过,巡海夜叉从天府之中冒了出来,甫一来到天府外,看着茫茫碧海,高兴道:“东海!”
石猴对于秦歌这手大变活人的神通很感兴趣,心生羡慕,看见凭空出现的巡海夜叉,哈哈笑道:“这是哪来的妖怪,怎地这么丑。”
巡海夜叉怒声道:“哪来的泼猴,连东海龙宫的巡海夜叉都不识得,真是有眼无珠。”转而,对着秦歌说道:“多谢小兄弟相救,现已时日不早,我且回东海复命。”
巡海夜叉之事就告一段落,秦歌却不知救下这巡海夜叉,为他日后带来不少方便。
大海茫茫,面对着一望无垠的碧海,浑然看不着边际,行了半个月,难免令人心生浮躁,石猴亦是如此,心生气馁,不过并不发作。
秦歌心境无波,每日都花上三个时辰打坐,顺便以真元护着小舟在海中穿行,因为海面并不平静,风高浪急,小舟行走于海浪之中,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
在天府之中呆了半月有余的若兰与小紫彤终得空出来出口气,也是异常的兴奋,颠簸于碧海之中,她们心情可谓是舒畅,受她们感染,石猴有些急躁的心,也缓缓平了下来。
轻舟如梭,每日以千里之速行驶,纵使如此,要抵达灵台方寸山,也需几个月时间,十万八千里海路,实是对石猴的一个巨大考验。
如此过了一个月时间,经历无数次与风浪的搏斗,石猴心性已经沉不住了,当即将划桨一丢,气呼呼的道:“这本事不学也罢,我这就回花果山。”
秦歌不急不缓道:“猴兄,你学本事是为了什么,莫非你忘了?”
石猴别过头,道:“这我自然知道,我要学那一身本事,不让花果山的猴儿再受欺负。”
“这灵台方寸山路途遥远,一个月来还未行至其三,着实可恼,若是去了灵台方寸山,那菩提老祖不收俺为徒,那岂不是白跑一趟。”
秦歌淡淡说道:“猴兄若是这般灰溜溜的回去,岂不是让人笑话。”
石猴猴眼一瞪,朗声道:“秦兄弟,你莫要再说,我们启程。”
三个月时间对于修道者来说并不算长,但是对于在海上漂泊了三个月的石猴来说,格外的漫长,自那日石猴说要放弃,日后再也未说过此话。
在海上漂泊了三个月,终于见着了陆地,石猴登时欢快的跳将起来,弃了小舟,踏浪往陆地奔去。
这是一片光怪陆离的世界,群山林立,苍茫碧虚,群山回荡处,听得兽吼如狂之声,已能令人心中惊悸。西贺牛州素来多山精野怪,乃是妖物的乐园,黛蓝群山之中,也不知藏着多少妖怪。
灵台方寸山离此地还有些路程,差不多八百里,秦歌将诛仙剑祭起,御剑飞行,偏生石猴性子倔,要徒步前行去方寸山,秦歌无法也只有御剑查探周遭情形。
一看却是惊心,御剑查探了周遭情形,刚飞近一处山头,突然山中传来一声震天巨吼,一头吊颈白额虎咆哮一声,卷起一股罡风,向着秦歌扑来。
秦歌一惊,冲天飞起,这才脱离了虎妖怒扑的范围,心悸之余,也不再探,飞至石猴处,将此中情形一一告知,石猴思量再三,也就上了飞剑。
这次,秦歌不敢低空御剑,因这山中妖怪实是厉害,道行高深,要真个对付起来,也是颇费力气。
西贺牛州皆是群山,九万里苍穹俯瞰而下,皆是黛蓝群山,少有平原。
飞了八百里,翻山越岭,灵台方寸山遥遥在望,此山高耸入云,宛如擎天之柱屹立云端,凝目望去,只觉一股磅礴气势袭来。
灵台方寸山位于群山正中,这仙家之地少有妖物出没,御剑落下之后,便在山脚停下。
巍巍大山,直插入云,举目眺望,也只能看到没于云雾间的山腰,上山之路唯有一条羊肠般的石阶,石阶之上长满了青苔,显是少有人攀登此山。
石阶长约数百里,在苍翠群山之间,可见得其如虬龙盘卧,直上山巅,举步踏上石阶,忽觉一股莫名的压力及身,这股压力虽然不大,却是非常的怪异。
石猴也觉察到了异样,却是不皱眉头,迈着稳健的步子,拾级而上,越往上走,那股莫名的压力越大,彷如一座大山般,压在颈项。
经历三个月的漂泊,石猴那急躁性子虽然还在,但是也得到了蜕变,求道之心坚定,这区区压力,他自是不在意,行走石阶之上,犹如闲庭散步。
秦歌则是不然,暗捏了个不动明王印,任他万千大山压身,仍自岿然不动,这佛家手印,端的是不凡,不过却不能作用于石猴身上,因这有作弊之嫌。
走了三个时辰,石猴额间已现汗迹,显然是被这庞大压力给压的难受已极,抬头远眺,此时只不过行了十分之一的路程,这还只是刚刚起步。
秦歌轻叹一声,挥了道葆光覆在石猴身上,帮他解除了些压力,也让他恢复了些许力气。
歇息片刻,石猴再次前行,此后的路程越走越是艰难,往往上得一级台阶,都要耗费许多气力,行走的更加的慢了,又过了三个时辰,石猴只行了不到百级台阶。
秦歌在一旁护着,因为此时石阶盘山而上,一侧是陡峭崖壁,另一侧乃是无底深渊,抬头往下看去,只见茫茫一片,能够看见的也只有无边的黑暗,若是稍有不慎掉落下去,定是有死无生,就连秦歌也不敢保证石猴若是掉了下去,他完全有把握能将其救下。
月落星沉,复又日出东方,如此经历几遭,已是数日光景。
茫茫灵台方寸山绿树依旧,每逢清晨之时山中缭绕的仙雾如约而至,像是轻纱般,迤逦流舞,轻轻在山间流动,牵引着清晨晶莹剔透的露珠,迎着红日,愈显得分外的明亮。
露珠虽好,却是阻人脚步,光滑的石阶之上,晶莹的露珠浅浅的覆盖了一层,只见得一个脚步重重踏在其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