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我就是太平洋 >

第238部分

我就是太平洋-第238部分

小说: 我就是太平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海看着那两侧对着开放的小窗,越是深入的接触这一行,就越发感觉到人类的智慧。

    捕捞不能马上进行,向来都是每次唐海一拍脑门做出某个决定,下边就要忙活很久,这一次他决定加入捕捞冷水虾大军。珍妮弗和哈德利,最后七八个人就要讨论可行性。然后再由珍妮弗写计划书,包括捕法、耗时、人工、可能获利……

    等等一通计算下来再写成尽可能简洁的内容交给唐海看。

    这个过程需要三天。

    在他们各自忙碌的时候。唐海也试着怎么用这种捕虾笼,以及申请了捕捞许可证。

    三天时间转眼即至。

    唐海在三天时间里已经学会了这种连笼的用法,但他心里仍然感觉到隐隐不对劲。

    这不对劲不是来源于捕虾。

    渔业器材公司有卖两种海景监控设备,一种是不清晰头像的深水监控,一种是比较浅层的,类似街景监控的东西,唐海是知道自己渔场里有鱼虾的,只是他不知道隔一会儿看到一只冷水虾,就代表渔场里冷水虾数量很惊人。

    他的不对劲来源于珍妮弗。平时要威逼很久才会说几句,还不一定是说真话的人……

    突然变得这么积极!

    她不说唐海估计要去打比目鱼的主意了,她一说唐海才记起来海虾更容易收拾……

    乔丹喊道:“头儿,该装鱼块了!”

    “等一等,我也来帮忙。”

    鱼块就是最便宜的青花鱼、秋刀鱼之类的大丽菊鱼类,品质优秀,唐海也懒得拿来配置饲料再用了,免得把虾抓光了。龟妹说捕捞量必须保持在总储量10%以内,才不会对渔业可持续性造成影响。

    捕鱼是很累的工作。码头边上一条青花鱼几刀下去成几块,然后串上绳子,绑在笼子顶部……

    大概一个笼子要绑半斤肉,六七片这样。。

    这边冷水虾捕获量惊人。所以渔夫里有很多干过这活儿的经验人士,哈德利给唐海提出的意见是30套笼具可以全用,四艘活动。一艘八、九套就可以。

    180个笼子还真是,可以说是堆积如山……

    然而一般一艘28米长就可以放一组。大丽菊的几艘公主号都是可以放三组的!

    在笼子里挂完鱼块的时候,已经到傍晚了。

    时间并不影响大家的工作。哪个渔夫没熬过夜?照样装载笼子上船。

    马莲娜蹦蹦跳跳的带着两只小鸟说要登船……

    “奇怪,为什么我感觉这几天你出现的频率有点高?”

    “因为放假了啊!”

    “但我怎么感觉你上次放假到现在还没多久?”

    “我也有同样的感觉……”

    就这样,马莲娜最后还是带着两只小鸟登了船。

    虽说家里有许许多多可爱的小动物,但马莲娜却只认准小金雕,而海葵的观点和她一样……

    白天看到大海,不,不需要看到,哪怕只是想想一下那种天高海阔的画面,整个心胸就会开阔起来。

    而晚上又是另一番情景,昏昏暗暗,说实话唐海最初时在船边看到天是黑的,海也是黑的,那种感觉仿佛船只就像是悬浮在黑暗的空间中,好像随时可能掉下去一般,唐海最初是不适应的。

    但现在,哪怕是坐小舢板上,旁边全是鲨鱼在游动,唐海也觉得无所谓。

    就趴在围栏看着海,尾巴开船开得很稳,加上小公主号够大,唐海继续感觉不到什么波动。

    说起驾船的技术,乔丹比尾巴强了可不是一星半点,唐海早有意让乔丹驾驶旗舰,这样一来三杰就完全效力于一艘船上,也不知道会不会发生化学效应。

    只是他已经安插了另两人到了很重要的位置,而杰森、强尼、尾巴是甘博亚时代的最后三人,都是马莲娜的父辈人物。杰森不看重权利,管理安保方面培训,没什么实权却掌握着武力,强尼是所有人离开后大丽菊的掌控者,唐海把旗舰交给尾巴……

    这种安排,实际上是对老人们的尊重和安抚,刚好也让他们发挥特长。

    大丽菊越大要考虑的就越多,唐海虽说只要用好梅林和珍妮弗,其实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但他觉得自己要尝试一下思考了。

    马莲娜也在旁边看着,忽然。

    “噢!那是什么,亮晶晶的!”

    黑乎乎的海面突然一片绿色荧光!

    唐海眨了一下眼睛,他看得很清楚。

    “大概是樱虾?我们这里有樱虾?”

    “是磷虾。”

    “以前都没注意过,市场上好像也不卖?”

    珍妮弗淡淡笑着:“这才是真正的‘海洋牧草’,我们以前说的各种沙丁鱼、秋刀鱼、胡瓜鱼之类的看着好像是基石的鱼类,都喜欢随潮而走。潮不是冷暖流,而是磷虾,全球大概有80多个种类。它们会产下很多的卵,小宝宝沉在海底,消化完了卵黄之后就会尝试浮上来寻找食物。太平洋磷虾的长度一般在2厘米以内,不像南极大磷虾能到6厘米。每年春秋两季,硅藻会大规模爆发,磷虾也会大规模爆发。很多鱼类就是春天吃饱了磷虾,夏天找时间忙着产卵,瘦了之后秋天又赶紧吃磷虾吃得饱饱的……可以说这是海洋最基础的浮游生物了!有它们在就有鱼!我们下的饲料主要也是要分解了能喂它们!只是它们都太小,又透明,只有晚上它们从海底垂直浮上来找吃的,我们才可以看清楚它们。你在市场上看不到,那是因为这东西在2009年8月12日,我们这里已经禁止捕捞了……”

    唐海集中精神,看得更仔细!

    全身透明,食道是绿色的,这是因为它们主要吃硅藻。

    和一般虾类不同,它们没有鳃盖,行动时会发光……

    “等等!原来这些是小虾米啊!它们的虾油欧米伽3是磷脂形态,而一般海鱼,哪怕是鳕鱼的鱼油欧米伽3都是三酸甘油酯形态!这东西可是绝美的高汤原材料啊,同时也是超高级的补品!”

    唐海话一出口,马莲娜和珍妮弗都是频频侧目,明明距离远点都认不出是什么,但一旦认出了立马能背出那么高级的专业词汇,吃货的世界观到底是怎么样的……

    “这东西很小啊,要用超小的网眼才能捉吧?”马莲娜疑惑的看着那些小光点,“超小网眼拉的时候水阻也很大,再说它们这么小,拉上来就坏了吧?”

    吃货笑道:“呵呵,所以捕捞它们得靠很不一般的技术,去年我国南极科考船是第31次考察南极,获得了重大的可靠成果……这个成果就是捕捉南极大磷虾并形成产业链!这些小东西,肉质可以打100分!牛肉估计99吧,奶酪96这样。对虾什么的能有70就不错了……”

    马莲娜仔细看了唐海的鼻子许久,确定没有变长,才又看向海中的荧光。

    “但怎么发现它们呢?这么小。”

    珍妮弗笑道:“现在声呐和雷达探鱼器是可以找到它们的,其实有时候不用机器,不特地跟着洋流也行……因为它们经常不知道多少亿万只的一起活动……”

    珍妮弗话还没说完,就看到海中一片的荧光亮起!

    有如一条碧绿丝带,又如荧光的长河,宽有三十多米,长度足足五六百米,在这黑暗中格外醒目!

    小公主号仿佛漂浮在黑暗宇宙之中,而旁边就是一条绿河流动……

    三人完全陷入了震撼之中!

    “看我打街机练出的手速!”

    咔擦!

    马莲娜及时掏出了手机!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一章 捕虾连笼

    马莲娜拍完了照,连忙跑一边蹲着把东西传到德鲁伊唐的号上,这号基本两天更新一次。

    以前有人看唐海更新这个,就问他要不要出一本《我在美国做渔夫的故事》。

    这种书肯定写的不仅仅是捕鱼卖鱼,肯定还要囊括渔业生态和渔夫活动之类的。

    唐海最开始没答应,因为他觉得自己还不像个渔夫,要是不开挂,他几次出海扣除成本估计不赚多少钱,没有绝对的计算能力和武力,很多时候也镇不住场面,如果按照他的想法来写,吸引了人来做同行,唐海觉得对方后悔概率很大,他不想坑人。

    现在唐海倒是想写了,可惜唐海去年装b太过火,今年没有人找他出书,他也不知道找谁问……

    “咿?”马莲娜发现唐海关注了一个叫做‘大丽菊傻强’的号,过去一看,对方第一时间就转走了她发的图……

    “s_b,你自己不会拍吗!为什么要转我的!”

    “头儿,为什么这么直白的骂我!你平时都很含蓄的啊!”

    “我是马莲娜!”

    “白丝萝莉!”

    “白丝公主!”

    “我会做菜,我真的会做菜!”

    “啊!白丝萝莉你为什么要用唐海的号,你自己申请一个我们加你啊!不要管那些骂你的!”

    马莲娜一报名,各种回复就乱了。

    她有点不明白,这些人会做菜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就没有再说话,跑到唐海旁边看风景。

    很快船员们就都到这一侧来看。珍妮弗是摄影爱好者,这时候已经把抱着个小摄像机到处走……

    谈到磷虾。很多人就会想到南极大磷虾,一个能有4到6公分长。号称全球储量千亿吨!当然这数字也就听听,其实也就只有10亿吨级吧,这数字比较可靠。

    只需要捕获极安全的5%,那就是5000万吨,这是全世界人类‘最后的蛋白粮仓’。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全球就开始对南极进行开发,目前在挪威已经形成了国际磷虾大市场。

    我国是三十多年前才进行的南极考察,其实考察的就是如何捕捞、加工磷虾,可惜这东西碰一下就碎了。需要相当高精密的仪器才能安全收拾,然后必须在船上进行快速加工、存放,当时我国的船是办不到的。

    一直到前几年才有收获,2014年捕捞量也就是5万吨多一点,比起安全捕捞值低太多,还需要数年才能发展到足够科技。

    另外中国渔业在世界渔业中拳头还不够硬,声音也不够大,要打通南极海洋生态养护委员会多拿点份额,只怕又要再几年。

    然而磷虾并不是南极的特产。各个海域种广泛都有这种生物,只是没南极的大而已。

    很多随潮流而动的鱼类,其实就是在追着吃磷虾,而磷虾则是追着硅藻。硅藻起源于冷热流交锋……

    大丽菊的养鱼方式不是集团围网近海养殖,而是类似于‘国家养殖’的方式,除了种海藻搜集营养盐之外。就是各种尽可能的大规模投苗,靠‘轮种’来养护海洋。然后各种定时投放主要是养硅藻和头足类来做海洋基础食物,到时候海龙王给什么就收什么。

    这种两厘米的太平洋磷虾。药用效果也高过鲸油,但这是留给秋刀鱼、沙丁鱼、鲣鱼之类的吃的,捕捞它们难度高不说,还不符合生态渔场的理念。

    车上打着大灯,很快磷虾潮就灭灯了,纷纷潜了下去,这些磷虾群受到了惊吓。

    “头儿,到地方了。”

    “这么快!”

    “呵呵,时间可是比金钱更容易不知不觉浪费掉的东西呢。”

    一些数千吨级的船长常说自己干活很轻松,哪怕是中国的也这么说,说让他们进工厂他们不见得就熬得住……

    那是因为船的级别太高了,船长只负责开船,也就轻松了。

    唐海这种船的船长尾巴是绝对不轻松的,因为唐海这个大副很少去接手他。唐海自己也不轻松,他喜欢去尝试各种新工具。

    大海里到底有多少生物?这实在难说请,总重量是人类总重量的几十倍肯定是有的,但也不能无限制的捕捞,特别是不能针对某一地区、某一种生物进行过度捕捞。

    每个地方都有很多观察站,包括大丽菊现在都有海狮观察站了,虽然是临时的。

    观察站的作用就是计算种群数量……

    计算方式每一种生物都不同,然后就告诉渔业和野生动物局的人,今年可以捕杀多少。

    一般是总数5%,最大承受力是10%。

    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失误,就可能造成地区生物链多米诺式崩溃。

    唐海以前一直都很相信观察站的科学家们,然而有一次他看新闻,西班牙变色龙数量从濒危变成过多,原来是因为变色龙会变色,隐藏得太好……

    这什么意思?那些人用手指着一只只数的?

    是珍妮弗三人让唐海对科研人员重拾希望,他就没见过三人一只只的数过什么……

    不过也难说,也许三人精通心算……

    三人组不知道唐海在腹诽他们,珍妮弗用手机查地图,附近有什么海岛资源或是洋流对冲,就可能是冷水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