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异化都市 >

第836部分

异化都市-第836部分

小说: 异化都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就更是不可能做到的,现在的数量,也只是一个零头而已,甚至连零头都算不上。

    所以,他又怎么可能满足于现在的规模,早早就开始控制起香臻猪的数量,不让其继续增加,这是不可能的。

    在香臻猪这方面上,苏逸是希望越多越好,至少要满足全世界的猪肉市场,又怎么可能现在就开始控制香臻猪的数量,他是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因此,他连考虑都没有考虑一下,就当即否定了。

    接下来,苏逸继续说道:“不能控制香臻猪的数量,香臻猪的规模越大越好,不能认为的去控制香臻猪的数量,更不可以去减少香臻猪的养殖规模,如果现在的养猪基地无法满足香臻猪的需求,那就增加养猪基地,无论是收购,还是建设都可以,只要可以保证香臻猪的数量可以继续快速增加就好。”

    “好,我明白了。”柳月影也只是汇报香臻猪的养殖情况,并不代表她想控制香臻猪的数量。

    对于香臻猪,她同样是寄予了很大的厚望,相信香臻猪发展下去是大有可为,又怎么会想控制香臻猪的养殖规模,这不就是前后矛盾,之所以会这样说,只是让苏逸了解香臻猪的情况而已。

    而后,柳月影说道:“这是养猪基地的建设方案,请你看一下有没有需要改善的地方。”

    听到这话后,苏逸便把建设方案拿了过来,开始看了起来。

    关于养猪基地的建设,柳月影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做了很详细的规划,而都在这份方案书里。

    在方案书里,柳月影建议在全世界各国建设多个养猪基地,而臻国则是占了不少个养猪基地,这些养猪基地的总养猪规模为每年出栏2200万头香臻猪,而这些养猪基地所需的投资金额为160亿美元。

    如果这个建设计划可以全部完成的话,那苏氏农业公司的养猪规模就可以达到4600万头,也就是每年可以出栏4600万头香臻猪,这相当于1150万吨猪肉。

    当然,每年只是出产1150万吨的猪肉,还不足以成为全球的主要肉猪品种,这还没有全球猪肉产量的一成,这当然是没有办法代替大部分的肉猪品种,离这个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只不过,如果香臻猪可以达到这种规模的话,在全世界里,也算有不小的影响力了。

    饭,是要一口一口的吃,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的,想要达到最终目标,当然是要一点一点的完成,而无法一蹴而就。

    所以,香臻猪的养殖规模,是可以一步一步地提升,而不是一下子完成,这样市场也是消化不了的。

    正因如此,柳月影就先提出了这个160亿美元的养猪基地,等到这个计划完成之后,才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后面的计划。

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方案通过

    柳月影的养猪基地建设方案,苏逸很认真的看了一遍。

    关于这个高达每年出栏2200万头香臻猪的养猪基地,在他看过之后,心里也已经有了决定。

    固然,对于一个养殖企业来说,养猪规模一下子增加近一倍,这是非常冒险的做法。

    而且这个养猪规模翻上一倍,不是从两位头增加到4万头,而是从2400万头增加到4600万头,增加了2200万头香臻猪,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单单养猪基地的建设投资,就高达160亿美元,而后面的养殖投入,也是少不到哪里去了。

    可以说,从建设养猪基地开始,到开始出栏上市创收,这期间最少投入200亿美元到250亿美元,甚至有可能更多。

    这么巨额的投入,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冒险的做法。

    换做其他养殖企业的话,就算想要扩大规模,也必然不会选择这种急进的方式,而是会选择慢慢扩大规模,一步一步的投资建设,先完成小规模建设,等到创收有收益后,再继续投资建设,这样一步一步的慢慢来,最后才完成整个投资。

    当然,这样的方式无疑是非常缓慢的,所需要的时间,将会是十倍、百倍的增加,才有可能让养殖规模翻上一倍。

    但这样的方式也是非常保险的,起码风险不会那么高,而不用担心巨额投资付诸流水,对企业的资金链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可以更为平稳的发展起来。

    毕竟,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在投资之前,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投资这方面,可不可以收回投入,以及能不能创造效益,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而且他们也要考虑到风险,这么做会不会失败,最后收不回投资,而导致资金链出现巨大的缺口。

    对于大部分的企业来说,特别是大企业,一旦资金链出现缺口,并且无法添堵的话,会在短时间就分崩离析,在很短的时间里瞬间倒塌。

    所以,在做类似选择的时候,这些企业不得不谨慎小心,尽量把风险控制到最低,哪怕慢一点,也不愿意去冒这么大的风险,为了快速扩大规模,而去做风险极高的事情,这对他们来说,是完全不值得的。

    只不过,苏氏农业公司的情况和这些企业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首先,苏氏农业公司的收入极高,每个月的营收和利润都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数字。

    160亿美元,对于其他养殖企业来说,是一个很难拿出来的数字,但对于苏氏农业公司来说,这笔钱虽不算少,但也不算多,最起码,还是可以很轻易的拿出来,对资金链的压力也就不会太大。

    这样一来,就算160亿美元的投资全部失败了,收不回成本的话,苏氏农业公司也不会因为这160亿美元而倒下去。

    更何况,在苏氏农业公司的背后还是苏氏集团这个庞然大物,出现什么问题,有着苏氏集团的支持,根本就不用操心会有什么大问题,顶多也只是难受一会而已。

    所以,160亿美元对于苏氏农业公司来说,还真不是什么问题,对资金链不会有什么明显的负担。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笔160亿美元的投资,对其他养殖企业来说,可能是需要下最大的决心才有可能拿出来,并且还不能一次性全部拿出来,但对苏氏农业公司来说,也只是一笔小钱而已。

    在不同的位置里,对同一件事的决定,也是完成不一样的。

    最重要的是,其他养殖企业会担心这么巨大的投资会收不回来,最后血本无归,导致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从而无法运转下去,但苏氏农业公司却没有这个担心。

    毕竟,以香臻猪的优点和魅力,推出市场后,必然会非常受欢迎的,现在主要是注意还没有进入市场,不然的话,香臻猪的需求量会极速增加。

    现在只有提前做好准备,先把香臻猪的养殖规模提升起来,这样才可以推广到更多的地区和国家。

    只要产量可以提升起来,香臻猪的市场必定也会跟着提升,而日后,进入市场后,也才可以推广到更多的国家,才可以轻易进入更大的市场,一旦进入市场销售,肯定可以很轻易的就消化这每年4600万头香臻猪的产量规模,市场对香臻猪的需求,可能还远不仅此。

    可以说,投资160亿美元建设养猪基地,增加每年2200万头香臻猪的出栏量,是不用担心会卖不出去,滞销的情况是不可能在香臻猪出现的,市场完全可以轻松消化这些香臻猪。

    所以,苏氏农业公司投入160亿美元建设养猪基地,哪怕后续投资加起来,需要超过200亿美元,也不用担心会收不回投资。

    别说是200亿美元,就算是300亿美元,也一样可以收回所有的投资并且创造效益。

    这个建设方案的投资虽高,但风险却不算高,基本上,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投资是可以收回来,并为苏氏农业公司创造巨大的效益,让其占领更大的市场,同时也可以把营收和利润翻上一倍。

    看完了整个建设方案,以及经过自己的分析后,苏逸的决定就非常明显了。

    当即,他说道:“这个建设方案没有问题,争取尽快落实下来,并且尽快实施动工,明白吗?”

    “好的,我会加快计划进度的。”柳月影也立刻回道。

    在这个建设计划确定下来后,意味着苏氏农业公司的养猪规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又会有很大的提升。

    如果苏氏农业公司的养猪规模,可以达到每年出栏4600万头香臻猪的规模,那就可以满足更大的市场需求,也就可以起到更好的推广效果,可以让香臻猪进入更大的市场。

    这一来,苏逸想要推广香臻猪,让香臻猪加入多数家庭的餐桌上,成为主食之一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所以,这个提升养猪规模的计划,不但要做,而且一定要尽快做好。

    可以说,现在增加2200万头香臻猪的养殖规模,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后面还会继续提升养猪规模,想要成为餐桌上的主食,这就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大企业的通病

    在苏逸做了决定后,柳月影又乘此机会关于公司的发展计划和规划。

    对于柳月影所安排的计划,他都没有什么意见,只是在一些计划里加大投资而已。

    所以,柳月影在这个会议里提出的计划,苏逸全部通过了。

    主要是因为柳月影提出的每个计划,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又考虑到具体情况后才定下来的,而不是随便提出来的,单单相关方面的调查,都准备了很长时间,在这些计划里,都是她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整理出来的。

    可以说,这些计划是最适合苏氏集团,以及旗下的各个子公司,也是苏氏集团想要发展壮大,而必须做的。

    所以,苏逸才会通过全部的计划,而没有拒绝任何计划,哪怕是一个计划都没有不通过的,只会按照柳月影的计划,加大力度和投资去做,断然不会减少投资的。

    正因如此,这场会议的进程是非常快的,短短的时间里,就已经决定了很多事情。

    如果在其他集团的话,这些计划想要落实下来,起码要经过几次的重要回应,时间少则半个月以上,才有可能做出决定,而且还不能全部落实下来,一些计划必然会搁置,这都是一些大企业大集团的通病,哪怕明知道会耽误到发展,还是无法快速通过。

    没有办法,毕竟这些大企业,通常都不是一言堂,总裁和董事长都不能擅自决定,都必须向股东负责。

    只要是重要计划,都是需要股东投票决定的,需要大多数股东同意后,这些计划才会落实,然后再通过繁杂的流程去执行,这其中需要的时间将会很长,而通常计划达成之后,已经耽误了发展的良机,从而错失了很多机遇,无法进一步扩大市场和提升市场份额。

    这样的事情,在大企业中,是屡见不鲜,绝对不少见,这就是大企业几乎都存在的毛病,也是主要劣势之一。

    因为大企业通常都是由多个股东和管理者组成的,每个人的意见都是不一样,想要统一意见从而实施一个计划,那是非常困难的,很多时候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商量和磨合,这个计划才可能开始实施。

    而同时,提出多个计划的话,那就更有的扯皮,更不知道需要多久才有可能通过这些计划。

    不过,在苏氏集团这里,这种事情却是不会发生的。

    当然这不代表,苏氏集团就不是大企业,如果苏氏集团都不算大企业的话,那全世界也没有多少大企业,甚至是一家都没有。

    按照严格意义来划分的话,苏氏集团是绝对属于大型企业这个级别的,并且远远超过大型企业的标准,多少大企业的规模都不如苏氏集团,就更别说是营收和利润,就更是有着巨大的差距。

    所以,苏氏集团绝对算是大型企业,但却没有一些大型企业的通病。

    这是因为苏氏集团和其他大企业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一点就是没有那么多的股东,从而不需要向那么多的股东交代。

    在很多时候,人多不一定力量大,反而有可能因为人多而耽误事情,而在企业中,高层管理和股东越多,就越是难以成事,每个人都想管理一下,而且每个计划都需要通过所有人的同意才可以实施,这就很多事情都会被耽误了。

    正因如此,一些大企业想要转型就是非常困难,因为很难让所有人同意,而想要进行大投资的话,也是同样非常可能。

    在各持己见之下,一些计划自然是很难进行下去,这是一些大企业无法避免的问题,哪怕大家都知道症状所在,依然是无法改变这种局面,效率根本没有办法提高。

    但是,苏氏集团就完全没有这种情况,虽然苏氏集团不算是一言堂,但真正做决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