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山沟书画家 >

第89部分

山沟书画家-第89部分

小说: 山沟书画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六七章 一点漆

    晚宴过后,几个文人便在欧阳开山的书房内喝着香茗。钟岳拿着锦盒走过来,说道:“请各位品鉴品鉴。”

    每人两条,放在锦盒之内,加上欧阳开山的,钟岳一共送出去十二块墨锭,也算是放下血本的,这要是拿出去卖,可是一万二的纯利润。

    席琪昌原以为钟岳是说着玩的,没想到钟岳真的把墨锭送给他们了,还人手就是一对,垫着这分量也有一两重了。

    “哟,还是泛紫光的上品!”

    这些书家,都是几十年的老手了,对于墨锭的好坏,他们是最有话语权的。

    叮叮!

    有人用手指轻弹了两下。

    “不错不错,坚如玉,纹如犀,佳品啊。只是这上面没什么记号,也不知道是哪个大墨厂几十年前生产的,如今的墨业里,恐怕也就曹素功墨厂,能够生产这么好的极品墨锭了。”

    “这墨锭,三千一锭都不为过,相貌上差点,也得值个两千,钟岳啊,你真送咱们?”

    送个一锭的,也就算了,但是钟岳可是一口气拿出来了十二锭,这加起来也有大几万了,虽然对于他们来讲,两万不是什么事,但是人家是从山沟里来读书的大学生,这要是白拿了,心有愧疚啊。

    钟岳微笑道:“几位老师还没品鉴完呢,等用过后再说吧。送,反正我是送给大家了,若是再拒绝,可就是几位老师不给我面子了。”

    “哈哈,好。以后钟岳你有什么书法上的问题,喏,这是我私人名片,直接打电话来我家登门来问就是,一般人我可不给的啊。”

    韩琦是里头最痛快的人,直接是收下了这两块上品的墨锭。看得出,他是真喜欢钟岳送的这份礼物。

    “既然小岳说话都这么有底气了,想必一定是好东西了,咱们就来试试这墨锭如何。”

    欧阳开山虽然书法造诣不如这几个老朋友,但是也是爱好这些文玩,拿起钟岳送的墨锭,朝在书房边上,像是个二百五似的,一句话也插不上嘴的欧阳明说道:“去,接点水来。”

    “啊?”

    “啊什么啊,去弄点水来。”

    钟岳笑道:“不用麻烦了,我这里有。”

    他将那白玉玲珑砚滴取出,顿时把几个还在把玩墨锭的老头目光吸引了过去。

    “砚滴?唔,深藏不漏啊。”

    “这成色……”

    书房里开着灯,然而这白玉玲珑砚滴凑近台灯时,那种透光度,放在钟岳手里,简直就像是一盏出水芙蓉。

    “绝非凡物。”

    欧阳开山有些惊讶地接过砚滴,茶壶难控制水流量,但是欧阳开山往石砚上滴水时,才真正体会到,这东西设计得太精巧了。

    “你们看这水滴,真的是滴下来的,钟岳,你这砚滴可否割爱给我,我出五十万。”

    “五十万?你当烂白菜啊,这玉的成色,还有雕工,两百万估计都难拿下。”

    “老韩,你上个月刚给你儿子买了套别墅,没钱就别吭声,拆我台做甚?”

    韩琦乐呵呵地说道:“我就是实话实说嘛,收了人家的礼,总不能还看着钟岳被你们几个老鬼坑吧。”

    站在角落里的欧阳明更加凌乱了,这……怎么的就值两百万了啊,几位大爷,你们不会是这小子的托吧?

    钟岳微笑道:“几位实在不好意思,这砚滴是祖上传下来的,不能卖。”

    “那真是太遗憾了。你要收好,还有这东西别轻易乱用,要是加了有杂质的水,将口子堵塞了,很难清洗的。”一位老书法家又爱又恨的样子,满脸的忧虑挂在脸上,生怕这存世量稀少的东西给钟岳弄废了。

    今天钟岳给他们带来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

    欧阳开山开始研磨。

    “好墨!研磨无声,看来制墨人也是个高手,没个三十年的功夫下不来,我想一定是七八十的老师傅制的。”

    钟岳有些脸红,不好意思,不才二十一。

    “嗯,色泽黑润,馨香浓郁,的确好!不知道上笔如何?”

    欧阳开山取下一只大毫,看了眼在一旁嘀咕了半天的席琪昌,“来吧,还等什么呢?早就看你手痒难耐了吧。”

    席琪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写点啥好呢?”

    “席老,实不相瞒,今日赠墨,确实有个不情之请。大家手上的墨,是我的师父生前所制,无名无气,今日赠墨,就是想请诸位给这方墨提个名,若是在有些题词,那就更好了。”钟岳终于露出了坏笑,自己铺垫了那么久,吹捧也吹捧了一桌饭的时间,送墨也送了,你们几位总不能啥事也不干吧。

    韩琦眼睛一睁,“好啊,你小子在这里等着我们呐。”

    “哈哈,好小子,有心机,这套路给咱们吃的,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现在咱们不写也得写了。”

    这几个书法家,在沪上也是有很大名气的,一般这样商业性的作品,他们是不接的,一来怕麻烦,二来怕自己名誉受损,所以基本能免则免,甚至有些干脆直接定规矩,广告不接。

    席琪昌问道:“你方才说,是你师父制得的墨锭,那冒昧问一句,这墨方你继承了?”

    “是的,制墨手艺,也略懂一二。”

    “嗯,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且让我试试这上笔如何,真的是好墨,那我就破例替你提名题词,也算还上欠你的人情,如果用起来不好,就抱歉了,毁声誉的事情,恕难从命了。”

    钟岳说道:“席老放心。若是我敢拿您的墨宝招摇撞骗,这尊白玉玲珑砚滴您来取走就是。”

    席琪昌眉头一挑,“你的意思,我的名誉就值这两百万么?”

    欧阳开山道:“行了,老席。钟岳信不过,你还不信我么?”

    席琪昌将毛笔往墨碟里一按、一提,眉头一挑,“好墨,浑厚内敛、深沉古拙。你师父有没有和你提及,此墨何名?”

    “五百斤油。”

    席琪昌握笔的手一颤,“当真?”

    “自然。”

    “可惜了。此名已经被注册了。”

    钟岳点头道:“所以才让席老赐名。”他自然知道这个商标已经被人注册,不然也不会没有头绪。凭他手里的一张古方,要证明他手里的方子就是当年金农的五百斤油古方,那简直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若是不用五百斤油,显然以钟岳的名气,很难开拓这张墨方的市场。

    一旁的韩琦拿过另外一支笔,舔了舔墨水,在宣纸上写了几笔,“入纸不晕,舔笔不胶,墨色黑亮有神,钟岳,汝师大才也!”

    “太神奇了!钟岳,你师父生前还有多少这样的墨,我都要了。”

    “诶诶诶,你要不要脸呐,趁火打劫啊,当我们几个站一旁死的?给我称一斤!”

    “先给我来三斤!”

    几个老头想起钟岳的老师傅逝去了,这墨锭用一块少一块,如今要找到这样品质绝佳的墨锭,实在是太少了,纷纷跟菜场大妈抢白菜似的,你要一斤我要一斤,看得一旁的欧阳明已经怀疑人生了。

    这……这些还是他前一天意识里的那些僵尸脸老古董吗?

    怎么一个个都这么没节操了?

    钟岳说道:“既然几位都认可此墨了,是不是该履行席老您之前说的话了?”

    “完全没问题,钟岳,你先告诉我,你学到了你师父的几成手艺?”

    “这个……七八成吧。”钟岳这会儿要说这墨就是他做的,估计这群老头会穷疯了似的上来哄抢吧。

    席琪昌点头道:“好。老手艺如今传承不易,老朽也尽些绵薄之力吧。”

    席琪昌大毫沾墨,朝宣纸上挥笔而书。

    走的是于右任一派的碑学小草。

    “一点如漆,万载存真。钟岳,你看叫‘一点漆’,如何?”

    钟岳眉头一挑,“冬心先生监制五百斤油,正是为漆书而创,一点漆,好!多谢席老了。”

    “诶呀,老席这文青病,正是交情。看我的!”

    韩琦也来兴致了,重新拿过一张宣纸,挥笔而书。

    “一点漆真好用。”

    边上几个老书法家眼皮一挑,嫌人家文青,那你这也太实在了吧……

第一六八章 欧阳开山的诚意

    今天这次的晚宴,在钟岳的小算盘下,成了双赢的局面。几个沪上的书法家揣着墨锭,乐呵呵地走了,钟岳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这些名气甚大的书家题词以及墨名。

    有了这些,钟岳相信自己这墨锭,很快就能在沪上打下一片市场了,这比他整天跟个卖盗版碟片似的,东兜售一点,西兜售一点的要好太多了。

    “欧阳先生,今天太谢谢你了。”

    欧阳开山赞赏地看着钟岳,“不,是我要谢谢你。”

    “啊?”钟岳收起了几位书法大家的作品,有些不解地看着欧阳开山。

    “以前这几个老伙计是看在我太太的面子上,才勉强跟我打交道的,这次请他们过来,是为了在几天后拍卖会上,替我掌掌眼,不过今夜这么一番交流,我想和这几个文化人之间的感情也深厚了不少,和这些有文化的人交朋友,你明白的,有钱并不管用。”

    钟岳说道:“但这仅仅是对某些有文化的人成立。”

    “哈哈,我欧阳开山自认为看人还是挺准的。对了,阿明,茶凉了,去换两杯新的来。钟岳,你之前说的,有墨方,还有这个制墨手艺的事情,是真的吗?”

    钟岳心头一凛,“欧阳先生对这墨方感兴趣吗?”

    “你我也算是有缘,这次本来不用你的仿作,如果是其他人,可能我也就不会特地把他请来沪上了,但是我知道,因为当初的事情,你替欧阳国际顶下了多少大的压力,那方面,我是不方便出面的,如果你妥协了,我也只能放弃和你之前约定的合作了,你明白,有些商业场的事情,取舍远比利益更重要。”

    钟岳明白欧阳开山指的是什么。为了顶住张邵林的施压,钟岳不但退了钱,之后一连串的针对,都是因此而引起的,这些他都没说,但是欧阳开山手眼通天,自然能明白,所以这次即便是钟岳的仿作没能派上用处,他也邀请钟岳来沪上,想要提携提携这个不错的年轻人。

    “既然你问我对这墨方敢不敢兴趣,我就开门见山的告诉你,非常感兴趣,我对徽州的墨业、制笔也都很敢兴趣。”

    钟岳暗暗一笑,可以,这很欧阳开山。

    “谢谢您的诚恳,只是我有一点不明白,既然您对徽州的墨业和制笔业都感兴趣,当初为什么要拒绝合作?”

    “钟岳,你得明白一点,时代变了,如果依旧守着传统的方式,你觉得这些古法能够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吗?我很看到文化产业,尤其是传统文化产业,这可以成为欧阳国际进军文化产业的标杆,但是,要在质量得以保证的情况下,以工业化生产代替手工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就必须耗费太多的前期投入。

    我找科研团队做过调查,你会制墨,就一定明白,用人工锤炼出来的墨团,和机器碾压出来的墨团,是有本质区别的。”

    “没有错,z县老墨厂至今保持着这样的古法。”

    欧阳开山靠在椅子上,“但是生产效率呢,你应该明白,随着工厂效益的跟不上,熟悉流程的工人得不到生活保障,就会流失劳动力,你觉得这样的厂子,还能撑多久?我的科研团队花了很大心血才组建起来的,要完成复制出一套仿人工生产流水线,前期的投入资金可能是上千万,然而这样去人工化的流水线,势必不能增加z县当地的就业岗位,甚至可能压垮这些中小型作坊工厂,你觉得欧阳国际入驻徽州,是一件好事吗?”

    “谢谢您告诉我这些。”

    “其实已经有人在这么做了。京北的得一阁,沪上的曹功素,除了化工墨汁外,都在研究仿人工技术在制墨、制笔行业的应用。”

    钟岳问道:“如今用软笔的人越来越少,欧阳先生,这样的量产,有必要吗?”

    “钟岳,你错了。其一,墨业和制笔业的潜在市场,正在慢慢复苏。书法、国画这些文化传承,正在被大力弘扬,以前大家注重物质生活,现在物质上不愁吃喝了,自然会回归到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上,这一点上,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国粹,不可能被丢掉,即便是已经不能当成普遍书写方式,作为一项艺术,也会被大力复兴,这块市场,欧阳国际很早就想要接触,一直苦于没有墨业的古方和传承人。”

    欧阳开山看着钟岳,微笑道:“有时候,人真的得信缘分,钟岳,我觉得你是上天派给我的福将。你又让我看到了希望。”

    钟岳没有被欧阳开山有些煽动的话迷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