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山沟书画家 >

第72部分

山沟书画家-第72部分

小说: 山沟书画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还没成名,就开始沾满了铜臭味,不过钟岳没有这样的腐儒虚伪之气,齐白石、郑板桥、金农都是卖画卖字为生,也不见书坛画坛有人以此嗤之以鼻。

    作为一门手艺,半个匠人半个文化人,自然是要以此谋生,不谈钱,难道还谈感情么?

    从张来福家中出来,钟岳走在乡道上,琢磨着到底是何人的手笔。

    真的想捧红他,应该事先打个招呼啊。这么突如其来的头版头条,万一自己不接受怎么办?

    打招呼?

    走在乡道上的钟岳拿出手机,忽然想起个人来。

    俗世庸人?

    会是他么?

    直到现在,消息还停留在昨天,钟岳怀揣着好奇,想要问一问是不是他,不过还是收手了。这么问,多少有点落于下风,既然有人想玩,钟岳也想看看到底玩什么把戏。张来福说得对,不管对方玩什么把戏,自己守得住本心才是真。

    回到家中,钟岳先进入笔法系统观摩了一遍神人九势。

    灵飞经能写到如此水平,全仰仗此法。

    每一次观摩,钟岳总能领悟到不一样的心得。尤其是那一笔,墨韵落而万物生,到底什么意思呢?

    到如今,他都还无法参透。

    神人笔法,稍纵即逝,钟岳坐在残垣上良久,最终走进了金农聊天室。文征明如今化作一道黑影,看这意思,和之前漆书未大成之时一样,不到熟练度百分之百,这位衡山先生是不肯露面的。王希孟呢,钟岳与他聊得很投缘,但是年少有年少的好,也有不好。

    王希孟整天给他灌鸡汤。

    也是,一个生活在大宋未衰亡,天子门生,翰林图画院,十八岁的年纪,风华正茂,按照今天的标准来讲,算得上是事业有成的青年精英了,这样的人,不给你灌鸡汤,难道还灌农药么?

    相比较王希孟,钟岳还是乐意和金农谈心。

    小院有些破落。

    上次过来老金在吃鸡,这次钟岳过来,小葱拌豆腐,一碗稀粥放在案上。

    “冬心先生。”

    “钟小友。”

    “先生名声显赫,为何窘迫至此?”

    金农小辫后甩,憨笑道:“豆荚青,豆花白。豆荚肥,秋雨湿。想见田间午饭时,此中滋味,问着肉食贵人全不知。”

    “先生年少之时,游历山水,不知何以支撑?”钟岳之前听金农说过,大半个华夏,都有他的足迹,总不会是穷游吧。

    金农看着钟岳,说道:“全靠老爸。家有田几棱,屋数区,在钱塘江上。”

    “……”

    富二代。

    金农笑道:“家境富裕,广交好友。也做些文人买卖,选些能书善画的巧匠揽活接生意。之后家道中落,又不善经营,所以过着过着就穷了,所以重操旧业,卖书画糊口。”

    “先生既然交友甚广,为何沦落至此?”

    金农哂笑道:“老朽若是要做生意,州的盐商与我提鞋都不配,只是不惜的花那功夫罢了。”

    “那先生觉得,钱财重要吗?”

    “有钱时视之粪土,没钱时,需知一点,不是为钱而书,是为了书画而赚钱,这样就可以了。你是知道的,书画,它费钱。”

    钟岳又问道:“那先生画什么最挣钱?”

    “板桥说我的山水不如人物,人物不如瓜果,瓜果不如花鸟,花鸟之中,梅花一绝。所以我画梅花最挣钱。”

    “再冒昧问一句,先生可否教我画梅?”

    金农一副老气横秋的姿态,皱眉道:“系统不让啊……”

第一三七章 热闹的小荷山

    年轻人基本不看报。

    但是昨晚的头版头条,着实引起了徽州书坛不小的轰动。

    标题噱头十足,主要还是钟繇后人这个身份和灵飞经横空出世,这二者联系在了一起,产生了微妙的关系。

    书法界讲究传承有序。近代更是分派别类,吴昌硕与“吴派”;康有为与“康派”;郑孝胥与“郑派”;李瑞清与“李派”;于右任与“于派”等等,这些以书法大家为核心,延伸开来的书法体系,到了如今,依旧有些威力。

    譬如如今国内一线大师,都是有师承关系,弟子,再传弟子,这些都是身份的象征。然而提及钟繇,对于书家而言,那就像是进厨房拜灶王爷一般,无论是哪个流派,都是公认的书法鼻祖。

    关键是钟岳的这手灵飞经,太过神秘了,居然已经超越了拓版,直逼原迹。

    小楷不能代表整个书法造诣,但是真正能够将小楷写得有如此水准的,还是屈指可数。钟岳的神人九势,自然是旁人所无法触及到的笔法。

    钟岳被先是被手机振动吵醒,之后又是一阵门铃声。

    他有些不爽了,大清早的,是谁扰人清梦?

    电话显示的几个未接来电都是黄明川的。

    钟岳挂了电话,走到屋外的时候,门铃声又消失了。他一想,可能是哪个调皮捣蛋鬼吧,大清早的瞎胡闹。

    昏沉的意识醒了大半,他简单洗漱了一番,默坐在客厅中,等着小灶上滋滋煎着的荷包蛋。

    这回,门铃声又响了。

    他关掉了卡式灶的小火,走过去开门。

    他有些意外。

    两个女人。

    “柳先生?”

    穿着素色中式开衫的柳梢娥身上透露着知性的古典女才人味道,“这么早,叨扰到你了。”

    这样一位文化大家到访,有些让钟岳受宠若惊了,“哪里,两位屋里坐吧。”

    “年纪大了,老人家起得早,二十分钟前过来按门铃,没响应,我和小敏就在附近的山上转悠了一圈,你要是再不起来,我们可就要无功而返了。”

    钟岳微微一笑,端来两杯茶水,“睡得太沉,一般家里也没什么客人,所以以为是放暑假的孩子瞎胡闹,按着玩的。”

    柳梢娥转头望了望,“你这布置得倒是挺舒适的,难怪了,能够写得如此不沾烟尘的清秀小楷来。”

    “您过奖了,这位是……”

    中年妇女伸手和钟岳握了握,“我叫康敏,是华东美院的校长。”

    “康校长你好。”

    柳梢娥说道:“前些日子,我和小敏还在说你的事情,没想到,昨晚,你又炸出了个平地惊雷,轰动了整个徽州书坛。”

    “惭愧了。”

    柳梢娥说道:“之前只知你漆书笔法奇绝,没想到还藏着这么一手小楷,似文征明小楷,然风骨笔法,又在文之上,看来你的漆书如此超然,是有源头的。”

    很多人学书法,都想独树一帜,有从魏碑入手,有从行草入手的,但最后都败下阵来,规规矩矩地从唐楷、汉隶一步步学起,为什么?没学会走就想跑,只会摔得更惨。一开始钟岳露出这手漆书的时候,柳梢娥就觉得钟岳的功底很扎实,如今在这篇灵飞经上找到了源头,只是这位文化大家可能做梦也想不到,钟岳是先学的金农漆书,后学的小楷。

    “只是钟岳,我这次特地过来,是想告诉你一件事。”

    “您说。”对于这样一个无关功利的学者,钟岳觉得德高望重、高风亮节,在柳梢娥身上得到了十足的体现,这样的大家,才值得尊重。

    柳梢娥有些担忧地说道:“伤仲永可读过?”

    “您的意思是……担心我膨胀了?”

    一旁的康敏笑而不语,膨胀这个网络热词,可能柳梢娥还不是很理解其含义,便低声解释了两句。

    柳梢娥恢复神情,说道:“我看过太多年少成名的书法天才。他们有些都是名师高徒,关门弟子。一举成名之后,便醉熏于功名,不务正业,到最后,书道荒废,泯然众人,把他们老师的话当耳旁风。你没有名师提携,我担心你会走弯路,所以看到报纸,第一时间就赶过来,希望你能明白我的意思。”

    “我明白,可是这报纸头条,连我也不知道是谁登上去的,更何况我自己也没有这个脸面,稍有些建树,就拿出来炫耀。”

    柳梢娥和康敏眉头一挑,脸色略显惊讶,不过很快就恢复了神情,确实,从之前钟岳的行为举止来看,看不出年少得志那种沾沾自喜,有的却是谦虚。

    “你能保持这个心态,那是最好了。我这次过来,还有另外一件事。”

    “您讲。”

    康敏微笑道:“还是我来讲吧。钟岳,徽大的艺术系早已经分到了美院,所以你在徽大得不到艺术类的熏陶。我和小姨商量了一下,作为华东美院校长,我想让你作为交换生,到华东美院接受系统的书法教育体系,你应该知道,写好书法和成为一个书法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这一点,钟岳很早就明白了。这也是他想要转去中文系的原因。

    书匠和书法家有着本质区别。

    “华东美院的资源,要比徽大好得许多。”

    “这个……我考虑一下吧。”

    康敏微笑道:“如今大学生毕业都不好找工作,你来华东,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毕业之后就可以留校当研究员。小姨的意思,就是把你当大师来培养。如今书坛断代很严重,即便是一些国级大师,门下弟子都良莠不齐,所以你来华东,会有更好的资源。”

    “冒昧地问一句,华东在哪儿?”

    按照地理位置的话,华东,好像徽州也属于华东吧。

    柳梢娥莞尔,这种率真的天性,总比不懂装懂好。

    “在淞沪。”

    “淞沪啊……”

    “怎么了?”

    钟岳喃喃道:“听说淞沪物价高。”

    “……”

    “以你的水准,拿奖学金是最容易不过的。按照你的家境,可以替你申请国家助学金,到时候,不仅不花钱,反而会让你觉得读书是在赚钱。”

    钟岳听完康敏的话,说道:“那也行。”

    “学籍的事情我会替你处理好的。”

    “那就麻烦康校长了。”说实话,这对于钟岳来说,是个很不错的机遇。

    屋外忽然传来王大山的呼喊,柳梢娥微笑着起身道:“看样子这阵有你忙的了,我也就不逗留了,我们先走了。”

    “那我送送二位。”

    钟岳看到王大山身边隐约站着个人。

    小荷山,一时间热闹起来了……

第一三八章 忧虑(为雨夜流星雨未见加更)

    王大山与柳梢娥、康敏擦肩而过。等两位女士走远了,才凑近了小声问道:“你妈娘家那的亲戚?”

    “不是的。”

    王大山点头道:“那就好。之前恨不得撇干净关系,现在你发迹了,要是再死乞白赖地凑上来,那真是太不要脸了。”

    钟岳看向王大山身后的黄明川,明白这二人组,准又有什么事情。

    “黄老先生这次上门,有何指教?”

    黄明川自从那回魏碑的事情后,一直都是心中有愧,无奈地笑了笑,“钟岳,先前老朽也是被赶鸭子上架,魏碑的事情,还望担待。”

    石碑的事情,绕了一大圈,黄明川说出来自己老脸也挂不住了。把人家祖传的石碑弄断了不说,最后兜兜转转,还让物主把钱款都吐了出来,可以说,在捐赠这件事上,钟岳是最大的输家。

    但是呢,人家一点也没有要把事情闹大的意思,不然文化馆乌龙这件事,他是经手人,面子上也挂不住。

    “黄老先生不必介怀。”

    说实话,如果没有笔法系统这个意外收获,魏碑这件事上,钟岳绝对会对黄明川有芥蒂的,包括王大山。之后失而复得,总算是最好的结果了,有些秘密,是不能说出口的。钟岳索性就懒得再小肚鸡肠地斤斤计较了。

    王大山也露出了微笑。

    说实在的,魏碑捐赠这件事上,他是有私心的,之后一连串的事情,让钟岳一个人担着,他这个做乡长的,确实有点没样子。之后钟岳还帮着乡里小学的教评工作出力,再回想过来,是对不起他这个“大侄子”。

    “小岳,那事王叔也有错。王叔想着一块石碑而已,也就没多想,没照顾到你的情感。”

    面对两人站在门口认错,钟岳也是哭笑不得,“这都怎么了?黄老先生,你不会上特地过来和我说这件事的吧?”

    黄明川说道:“也不全是。你在大奖赛上的那幅灵飞经作品,我也看了,很不错。”

    “那您……”

    “如果不出意外,这次斩获一等奖是不成问题。”

    吴中贺费尽周折,想要遏制住钟岳的创造力,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钟岳的临摹底子更胜一筹,还不是擅长的漆书,一手灵飞经,惊艳到了全场。

    “您这是来跟我道喜的?”

    黄明川坐在沙发上,接过茶水,看着桌上剩下的茶杯,问道:“柳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