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山沟书画家 >

第70部分

山沟书画家-第70部分

小说: 山沟书画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位老大爷推了推老花眼镜,虽然从他这个角度看下去,看不清钟岳写的是什么,但可以确定并不是什么大字,叹气道:“小伙子还是年轻啊,这种大赛,时间紧凑,还写这种小字,篇幅长还不讨好,真不知道他是咋想的,参赛经验不丰富啊。”

    不管其他人如何理解,钟岳对于灵飞经的把握,有自己的思考。

    唐人在眷写此书的时候,绝对不是以书法创作的形式而作的,就是简简单单的抄写经文。道家,由于老子的关系,在唐朝发展到了鼎盛。所以一些盛唐时有名的书家都笃信道教,譬如魏征、吴道子、贺知章等等。

    所以钟岳同样不是将它当成是书法作品来临摹,而是将它切切实实地看做是一篇道家经文来写,虔诚地书写。

    场馆之内开着空调,让燥热的空气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进入了尾声。

    落款,盖印。

    钟岳同样已经写到了落款。他比其他人少了将近一个小时,又是如此紧凑的篇幅,足以见他行笔之快了。小楷,并不是说要慢工出细活,该快的地方就要做到行云流水。

    四十三行本的灵飞经并不是很长,钟岳临摹了无数次,早已经烂熟于心,加上系统全息投影下,结构布局都在眼前清晰浮现,这才快得离谱。

    呼。

    钟岳放下手中的小毫。手腕微微发酸,看了眼时间,才半个小时的功夫,确实写得挺快的。

    他将印章盖上,检查了一边是否有什么不妥之处。

    事实上,这一步也就是得个心理安慰,书法不同于其他的,错了,再去改就画蛇添足了。写好了该是如何就如何了,去修修改改,有碍观瞻。

    钟岳就这样坐在位置上,等着评审过来。

    陆陆续续,不少人已经完成了作品。钟岳看向观众席,发现了顾秦疑惑的眼神,钟岳回以微笑。

    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是对于钟岳来说,还算是顺利。

    墨迹渐渐干了,钟岳用纸镇压着。侧目看过去,评审席上的书法家们,已经走下台来,开始评分了。

    钟岳转了转发硬了脖子,有些疲惫地打了个哈欠。

    这种比赛,还真是无聊啊。

第一三三章 拓版之上

    评选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这种赛事,既然要现场来比,自然得分个高低。

    终于是轮到钟岳了。

    一群书法评委们围在长桌旁边。

    “是钟岳啊。”

    钟岳起身,虽然之前有点不愉快,但是作为后辈,礼貌是应该的,他站在一旁,“请几位老师指教。”

    “之前你那幅青春的创作,我不是很喜欢。好好的作品,为什么非要用两种书体?这不符合传统的章法。”

    钟岳微笑道:“规矩是死的,我只是在寻求书法作品间的自然平衡,达到一种协调。”

    一位稍年轻的书法从事者点头道:“张老,钟岳的观点很前卫啊。咱们现代书法创作,不就是一直在讲艺术表现力嘛。”

    “不好,我觉得还是欠妥。创造归创造,有些基本的原则还是不能变的。”

    钟岳也不生气,每个人的审美态度不一样罢了。就像是穿衣风格,有些人接受得了混搭,有些人非成套的衣饰不穿。

    作品还没看,几个人惊鸿一瞥,桌上的几样东西,已经将他们的眼球吸引住了。

    黄花梨的纸镇,木料的色泽和纹饰,不用什么过于的语言去描述,绝非凡品!那位张老眼皮一跳,小伙子年纪轻轻,看到实力底蕴在的啊,这一大块的黄花梨纸镇,用来车珠子,应该能车出好几串手链吧,奢侈,真是太奢侈了。

    “那个……你这纸镇,卖吗?”

    “咳咳,张老,别忘记正事!”

    “哦。看到好东西,走神了。”

    钟岳微微一笑,回道:“这个不卖。”

    “这方端砚也有点名堂,我好像记得几年前淞沪德佳拍卖会上见过。应该是出自名人之手。”

    钟岳笑道:“几位是看砚给分吗?”

    众人的目光有些不舍地收了回来,嫉妒地看了眼钟岳,这小伙子,不懂事啊,知道东西是你的,怎么的,给看看还不行啊。

    “嗯?”

    张老忽然觉得自己有点老眼昏花,低头凑近了一些。

    “小楷啊……”

    一旁之人收回对黄花梨纸镇不舍的目光,也看向钟岳的这幅作品。

    清秀工整的蝇头小楷,给人眼前一亮。

    张老弯下去的身子一哆嗦,弓着腰抬头,看向钟岳,“这幅作品是你刚刚写的?”

    “正是。”

    “不可能!之前我看过你的作品,小楷绝没有如此精妙深厚的功底。”

    钟岳笑道:“张老师,我这是刚刚写的,你用手摸摸这墨迹。”

    虽然墨迹已经干了,但时间不久,摸上去的手感还是不同的。

    “嗯,确实是刚写的。这灵飞经小楷,笔法如此精妙,乍一看没什么出彩之处,然而细看,整篇大作,笔法灵韵,勾丝万千,简直就是难得的精品之作啊!”

    一旁有人也学着张老的样子低下头来细看。

    “这幅四十三行本的临摹之作,依我看,已经超越了渤海拓本之作,虽不及唐人灵飞经,但是我这些年所见之佳作了。”

    灵飞经存世版本有五。

    望云楼本、哈弗燕京学社藏本、滋蕙堂本、渤海刻本以及原帖墨迹。前四种均为刻本,不同的是,望云楼本,是嘉靖年间直接从原本墨迹刻成,渤海本是明末所刻,其余两个版本,皆为翻刻,由于刻工上的差距,望云楼最为接近原本、渤海本差距较大,至于另外两个翻刻版,那就差到十万八千里了。

    那人所说的渤海拓本之作,也算是不错的拓本了。

    “依我所见,这幅作品的高度,能和望云楼拓本比肩了。”张老抬起头,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钟岳,心里想着,这个出人意料的少年,究竟师从何人,居然有如此水准。

    几个书法家在一块儿议论纷纷,后头主持大局的吴主任过来了。

    “张老,这个钟岳是不是又闹出什么乱子来了?赶紧的,把红桌布还回去,成何体统?”

    “吴主任,先别忙着说桌布的事情,你看看这幅灵飞经如何?”

    吴中贺眼镜一推,低头觑了一眼,皱眉道:“这幅作品谁写的?好字啊……”他立马反应过来,这些人围在钟岳身边,还能有谁?有一种喝了胶水,张不开嘴的心境,有些不悦地看着钟岳,“你写的?”

    “吴主任,我写的,是不是就不好了?”

    吴中贺如鲠在喉,说不出什么其他的话来,这么好的小楷之作,总不能睁眼说瞎话吧,何况之前都已经把话说出去了,便长叹一口气,“好!写得好!”

    钟岳微笑着看着吴中贺,“吴主任,瞎说什么大实话。我还不够您的一根小指头呢。对了,毛毡运来了没?是不是从国外进口空运来的?比赛都结束了,要不是这块诸位老师借我的红桌布,我还真就没有今天这个水准了。”

    “小楷写得好之人,大有人在,你这么狂妄,哪来的勇气?”

    张老严肃道:“写得好的确实大有人在,不过吴主任,你在好好看看这幅作品的细节。数老朽眼拙,如今国之大家中,能够做到此等高度的,不过十人吧。”

    张存礼的这番评价,则是让原本有些怀疑的人更加质疑了。

    一篇灵飞经,真有这么神?

    吴中贺笑道:“张老,虽说您是书协的中流砥柱,但这也仅仅是您一家之言。国之大家,还是一个天一个地的。”

    张存礼眯缝着眼,“吴主任,敬你是美院书法系主任,所以才给你留点面子。老朽说的,仅仅是对于这灵飞经的把握程度。既然你不要面子,那老朽也就直言不讳了!今天这次比赛,临时换题也是你拿的主意,缺块毛毡迟迟拖延也是你的作为,想干什么?真当我们这群老家伙是睁眼瞎,还是说没本事将你这个高校主任搂倒,就可以看着你为所欲为?”

    一群人憋着偷笑,气得吴中贺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张老,说话可得讲证据啊。”

    “呵呵,老朽没权没势,就一手字,一根脊梁拿得出手,今天丢人现眼了!吴主任,做人可得有个底线,之前你做了什么事,我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这幅作品如何,得我们说了算,你说了不算!”

    吴中贺的脸色阴沉了下去……

第一三四章 当之无愧

    比赛落幕,具体的评奖,则是会下发到各个高校。初审结束之后,作品便同意上交了。张老完成了手头上的工作,走到在整理东西的钟岳身边,微笑道:“你好,鄙人张存礼。”

    钟岳回过头,看向这位仗义执言的老头,伸出手和老头握了握,“张老你好,我叫钟岳。”

    “小伙子,你这手小楷,跟谁学的?”

    钟岳将笔卷入笔帘,“跟我父亲学的。方才多谢张老您仗义执言了。”

    “你就不打算再跟我多聊聊吗?”

    钟岳抿了抿嘴,“时候不早了。”

    “真有意思。”

    楷书写得好之人,确实有不少。几乎所有书法家,都是以楷书起手,当然也有少数从隶书入手的,不过成名之作,皆非以楷书成名。

    为何?

    楷书的法度太过森严。条框之下,笔法缺失,能够做到望其项背已经是难上加难,再想要在此有建树,太难了。

    就连当代书法泰斗沙孟海、林散之、李志敏,皆不是以楷书成名,足以见法度之下,难出盖世之才。

    草书讲究灵韵,篆书讲究筋骨,这些书体,都没有一个系统严谨的书论,更像是一个可以任人塑造的胚胎,但是楷书就不同了,他有自己的一套体系,你要在这套体系之内有作为,甚至是超越前人,这条道路则更加艰难。

    千百年来,行书尊二王,楷书尊颜(颜真卿)欧(欧阳询),仿佛成为了亘古不变的法则,难有与之比肩的人,别说比肩,就是比底下一些成名楷书大家比肩之人,近现代都少有。

    钟岳的这幅灵飞经,已经完完全全超越了当时所有书法大家。

    为何?

    笔法上占据绝对地位!

    当法度森严,不容人跳出规定好的格局时,笔法便成为了重中之重。

    至今唐人一波五折之法,尚未有人领悟其精髓。别说近现代书道落寞的时代,就是明清时候,都没有人得此笔法。

    五百年间,得天独厚者,钟岳一人!

    张存礼今天的心情格外激动,难以想象,这篇《灵飞经》若是公诸于世,会让多少书法大家自愧不如。

    吴中贺这样的新生代书法家可能不以为然,但是老一辈书法家都懂,楷书要做到此等地步,天赋、传承、恒心,缺一不可。

    一场书法比赛,活脱脱地成为了钟岳的独人秀。

    无他,因为在座的所有人,在没有创新,成为仿作之后,皆成了庸作。

    没有笔法的支撑,再形似的临摹,那也是缺少了神韵上的色彩,缺少了灵魂的**,那就是一具行尸走肉。

    钟岳的这片四十三行灵飞经,比不上原贴墨迹,却已经超越了其余刻拓版本,如果不是现代印刷技术如此发达,放在明清之后,钟岳家的门槛想必会被踏破,无数求书之人,会争先恐后都赶来讨要钟岳之作。

    钟岳走出了恒尊体育馆,台上拿着毛毡的黄幼薇想要走过去,却看到有一道倩影已经捷足先登了,便止住了脚步,抿了抿嘴,转身离去了。

    “喂。”

    钟岳余光瞄了眼楼上转角消失的身影,再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看到了顾秦那张傲娇的脸颊。

    “什么事?”

    顾秦有些生气地说道:“你难道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吗?”

    “谢?谢你什么?”

    “没有我爆料,你觉得游明会这么轻易地就放过你?”

    钟岳眉头一挑,“陈萍萍那小胖子干的吧?”

    被钟岳一语中的,顾秦扯了扯嘴角,“那也是我让他做的,不然陈萍萍干嘛帮你?”

    “对我来讲,游明做不做别人的小三,跟我无关,所以我干嘛要谢你?”

    顾秦跟了上去,“他在微博上这么怼你,你难道就不生气吗?”

    “犯不上。”

    顾秦不可思议地看着一脸淡然的钟岳,“我不信。”

    一旁忽然闪出一个人影。

    “顾秦,这么巧啊。”

    钟岳瞥了一眼,有点眼熟,应该是上次文化馆开幕时那位,便道:“你们聊,我先走了。”

    “慢着。”顾秦还没说话,黄旭已经拦住了钟岳的去路,“钟岳,既然都认识,咱们一起坐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