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山沟书画家 >

第266部分

山沟书画家-第266部分

小说: 山沟书画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那封《钟氏家信》刚刚名声大操的时候,其实是最好的时机,当时书坛很多老一辈都认可,毕竟之前你就有些名气了,只是这两年来,你杳无音讯,我和长禀他们都还以为你被古山他们给绑架谋害了,本来想要报警,后来被你那个叫欧阳明的朋友给拦了下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你走这么远,就不怕待会儿你爸妈找不到你么?”

    谭咏芝说道:“我跟他们说好了,我跟你要独自活动。”

    “你爸妈还真是放心啊。”

    谭咏芝脸一红,说道:“我都……我都说大学同学了,他们有什么不放心的。”

    钟岳一转身,让谭咏芝有点刹不住车,差点撞上钟岳。

    “那问题是咱们不是大学同学啊。”

    谭咏芝对于钟岳这样钢铁直男的回答有些恼怒,自己都这样跟着了,这人难道还不明白么?非得拿话来挤兑他?

    “那个,黄幼薇说,她是你的妹妹?”

    “嗯。”钟岳看着市中心的飞天建筑,这个陇西的城市真的很小,小到在这里想要迷路都难。沿河而建的城市,更像是几个小镇的集合,总干渠河西河东各有建筑分布,不过总体来说,还是河东较为发达一些。

    钟岳看了看地图,从这里往东南方向,大约还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便准备现在市区吃了饭,再往千佛洞赶去。西北的气候真的很干燥,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的起源之地,出了这市区,就是一望无垠的戈壁滩,烈日骄阳,在这样的环境里,更像是烤炉,要把人给炙熟。

    “你去莫高窟到底是去干嘛的?”

    钟岳吃着当地的面食,也就是风靡全国的拉面兰州拉面,不过这里的兰州拉面就应该叫做牛肉拉面了,他用筷子扫了点辣椒酱,说道:“能去干嘛?采风呗。”

    “你是要去临摹魏碑?那应该来我们洛阳的龙门石窟,那里有不少精品魏碑遗迹,怎么来莫高窟?”

    钟岳吃着面,看着这面汤上浮着的几片比纸还要薄的牛肉,说道:“服务员,再给我来一盘孜然牛肉。”

    他敲了敲碗沿,说道:“我去哪里,自然有我的道理。”

    ……

    ……

    吃完饭后,两人驱车赶往莫高窟。市区内有专门的小面包车,拉活去景区。一路之上,除了一条水泥公路之外,周围就是真正的戈壁滩,没有任何的生机。这种荒芜辽阔的塞北风情,更让这趟出行多了一分意义。钟岳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眼里都是秀绿的江南风景,所以画风也偏柔和,南北两派画家,确实也和地域有极大的特色,北派粗犷豪放,南派秀丽端庄,这不仅仅是人和画,连生活方式、风土人情,都是类似如此。

    嶙峋的荒野戈壁之上,钟岳看着那红柱飞檐的七层佛塔,也是感慨,在这样的风沙大漠之中,能有如此多石窟佛塑蕴藏其中,这些华夏瑰宝怕,传世千年,或许他以画谱的方式奉献出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我要采风作画,你若要跟着,便不要出声打扰我,不然你就别跟着。”

    “……”

    被钟岳这么直接拒之于外,谭咏芝也是有些郁闷,说道:“谁稀罕跟着你!”

    “那样子最好。”钟岳手里拿着一块杉木板,板面用毛毡固定,这样的画板,钟岳专门自己设计,用来方便绘制小幅国画时候,采风带来的难度,毕竟在古代,中国画很少将采风这个词汇,古人作画,很多都是不出门而绘江河大海,三山五岳,讲究一个意象而非物象,当然,时至今日,采风也是无可厚非,尤其是钟岳要以佛窟佛像为主题,展现千百年来工笔人物画的风采,更加不可能闭门造车。

    钟岳站在佛窟面前,用笔和眼,在这里细细勾勒。仅仅就是一支鼠须小毫,仅仅就是用笔墨绘制线条,这样单一的作画方式,乃是在没有出现晕染、泼墨等技法之前,最单一,也是最原始的绘画方式。

    而钟岳画承张僧繇,更是有别于“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之风格,而是中国画四大样式之中,著名的“张家样”。

    画骨八法运用之下,加上张僧繇本身就是画佛的鼻祖,钟岳笔下生花,点曳斫拂,笔法灵动,将线条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个国画已经不再由线条决定关键的时代里,钟岳在做的,就是重塑国画风韵,追本溯源,还原人物画最原始,最精华的本质!

    在这个大师隐没的时代,在画坛还在追逐和怀念二十世纪画坛巨匠的时代里,钟岳跨出了这一步,承魏晋南北之古风!

    塑佛,更是钟岳在塑造自己的画风。

    以书入画,钟岳的手法之内,不仅仅是简简单单地去以某些书法用笔藏于画中如此简单,然而将画骨八法,完完全全地融于画中!

    塑佛三千,钟岳只取一法!

    然这一法,便可绘千百佛陀!

第498章 经变画

    钟岳在石窟内采风作画,有些佛像钟岳采用精笔勾勒,有些则是寥寥几笔,他不是在追求自己这本画谱要有多精致,而是在将自己的笔意记录下来,即便是寥寥几笔所勾勒的佛像,都是悲天悯人之相。

    当然也有很多是佛像塑造时,工匠本身就存在差距,以及时代变迁,审美上的改观。忽然前边拉起了警戒线,将钟岳的去路给阻断了。

    “先生,您不能进去。”

    “是石窟在修缮吗?”

    “不是,是有专家团队在考古,暂时封闭了。”

    钟岳眉头一皱,“后面的石窟都封闭了么?”

    “后面的倒是没有,不过你要通过,还得从这七十二窟通过,所以要么您在前边其他石窟逛逛,要么就在这里等着。”

    钟岳好奇地朝里边张望着,“这石窟里的壁画都已经研究很久了吧,难道还有其他发现?”

    “这个不方便透露。”

    钟岳轻笑一声,离远了一些,开启了墨韵天地,朝石窟内望去。

    在石窟壁画之前,不少带着手套的老头拿着文献在推敲着壁画上的禅意。还有一位僧人站在一侧提供着意见。

    “按照这经卷上的内容,此画应该就描绘了弥勒菩萨下生成佛时,弥勒世界的美好景象。”

    钟岳墨韵望壁画,,弥勒佛端座于莲座上,周围簇拥着众多的听法菩萨和天人。平台楼阁屹立其间,平台下方绿水荡漾、莲花盛开。下方剃度图中,比丘尼或立或跪、或交头接耳、或窃窃私语、或含首凝思、或翘首张望,把那种紧张的神情,复杂的心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这里的壁画内容比之前钟岳观摩到的几个石窟要精致太多了,难怪会被有团队过来考究。这种富丽堂皇的色彩和精致细腻的线条,大致可以推断是盛唐时期所留的壁画,不然画风绝对不会如此盛大。

    钟岳还在盯着壁画,忽然那位僧人转过身来,好像隔着石窟,和钟岳隔空凝望着。也仅仅是一瞬之间,钟岳便收回了墨韵天地。

    这些邪门吗?就在刚刚一刹那,他分明看到那个穿红衣服的僧人不像是在看石窟,就是和他超越时空地对望了一眼,难道他看得到自己的墨韵?

    钟岳觉得有些不妥,便准备离去,想着等考古团队离去后,自己再过来绘制画谱。

    “这位先生,留步。”

    钟岳回头,看到那位年轻的僧人理着寸头,看样子是一位藏传僧,便双手合十回礼,“小师傅您好。”

    “您是位画家吧?”

    钟岳看了眼自己手上的画板,这再说不是,那就是自己打自己脸了。

    “是的。”

    “不知道能否请您帮个忙?”

    “您说。”

    “我叫吉旺,是敦煌学的成员之一,特地过来协助考古团研究这七十二窟内的经变画,不过这石窟内一处重要的壁画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模糊不堪了,我想请您帮助修复一下。”

    钟岳微微一笑,“对不起,我并不是专业的壁画研究员,所以这活不敢接。”

    “我相信您可以的。”吉旺盯着钟岳的眼睛,“刚才您不是看到了么?”

    钟岳听到吉旺玄之又玄的问话,也是眉头一挑,这话,意思是他也透过石窟,看到自己了,是透露出来这层意思?

    “那我尝试一二吧。”

    “放心,我们不是让您直接在壁画上修复,也不可能去这样修缮文物,您只要在纸上绘制就好,请。”

    钟岳拿着画板,走了回去。

    “吉旺老师……”

    “这位是我的朋友。”

    “哦,对不起,刚刚……”

    钟岳微微一笑,看着站在警戒线边上的年轻研究员,说道:“没关系。”

    “您叫什么名字?”

    “丘山。”钟岳由于不知道这个吉旺的身份,还是用了化名,毕竟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年轻懵懂的无知少年。

    “丘先生,不知道您是油画家还是国画家?”

    “国画。”

    吉旺目露惊讶,说道:“会工笔吗?”

    “略懂。”

    “那正好。这壁画是盛唐时期所作,就是工笔人物画,若是用素描油画的形式复原出来,就失去原本的味道了,我就有预感,佛祖会指引我找到有缘人的。”

    钟岳:“……”

    这话说得有点玄乎了。

    ……

    ……

    “吉旺法师,这……这就是你找来画家?”在石窟内研究敦煌学术团看着钟岳年纪轻轻的,有些不太相信。

    “这么年轻的画家,能有什么本事?我看,还是把之前那几位研究唐卡的老画家找来吧,毕竟他们有经验。”

    吉旺摇了摇头,说道:“不一样。这壁画的复原,不能按照唐卡的单一形式来复原,必须要有一定国画功底的国画家来复原,这位丘山先生,对于工笔人物画很有建树,所以我才请他过来。”

    钟岳看着这位吉旺和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也是服气,自己这才刚刚和他聊了几句,这就很有建树,还是被他邀请来的了?

    他俩分明五分钟前才认识好吧……

    “是么?我怎么没听说过,国画界有这号人物?”

    “是啊,徐博士。我在甘州工作这么多年了,也没听说过画坛有这号任务。”

    钟岳笑道:“吉旺法师,我看这画壁上的残破痕迹,不知道是不是弥勒经变画?”

    这声询问,顿时让这敦煌学术团内的其他人惊了个呆。他们是经过多少次的资料采集,采访高僧,从残画支离破碎之中,推测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弥勒图只是第一步,至于能够推测出经变画,那更加是有些本事了。

    什么是经变画,就是描绘佛经内容或佛传故事的图画,又叫称变相、佛经变相,所以能断定是经变画的人,本身对于佛经也是有深厚的研究,这样才能知道到底是不是经变。

    “吉旺……吉旺法师,是您告诉他的吧?”

    吉旺法师摇了摇头,说道:“我都还不敢妄下论断,判定这幅画就是经变画呢。”

    这下,敦煌学术团的人对于钟岳立马刮目相看起来了。

    “丘山先生,刚才多有失礼,还望见谅。”

    钟岳眉头紧皱着,“磨墨。”

    “啊?”

    钟岳手里拿着墨砚,眼睛却盯着壁画之上,“磨墨。”

第499章 张面短艳

    听到钟岳“磨墨”二字,那个带头的徐教授短时间内没太反应过来。不过好在身后的助力通识人情,立马接过墨砚来,“我来我来。”

    “丘山先生好大的牌面啊。”由于是吉旺和尚请来的朋友,也不敢将话说得太重,当然徐永年绝对不知道,这俩货相识时间没比他们长那么几分钟。

    钟岳不搭理,而是眼睛转向吉旺和尚,“劳烦小师傅诵读一遍《弥勒菩萨下生经》。”

    吉旺点头道:“好。经文比较长,我就慢慢念了。”

    “没关系。”钟岳本身对于佛教文化是没什么接触,但是他有系统。张僧繇本身四大画祖之一的画道高人,对于佛教文化自然洞悉。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吉旺和尚来回踱步,慢慢诵读着经文。

    经文的内容,大致叙述了弥勒自兜率天下生,以修梵摩为父、梵摩越为母。成道之后,教化善财,并与今世释迦佛同对众生劝说三乘佛法教化的故事。至于经变画,大致就是将佛经讲述的内容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钟岳眼中墨韵流转,随着经文的诵读,钟岳将墨韵附着在了壁画之上,慢慢推演着,以这样的方式,来复原当时画师究竟表达了什么内容在其上。

    “东西十二由旬,南北七由旬,土地丰熟,人民炽盛街巷成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