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山沟书画家 >

第202部分

山沟书画家-第202部分

小说: 山沟书画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一旁的秘书附耳道:“主任,这位就是之前写《黄酒帖》的那位华美的学生。”

    “对,记起来了。怎么跑来这里了?还是仇闻贞的徒弟,这有些出入啊。”

    这个一旁的秘书就有些无法解释了。毕竟他也就掌握一些媒体报道的资料,至于这个问题,他只能看向邵社长了。

    然而邵守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以微笑掩饰尴尬。

    台上的钟岳已经开腔了。

    “本来今天我仅仅想提议筹划一个项目,不过在我听完诸位印坛前辈们的发言稿之后,我觉得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值得与大家探讨和深思,那就是我们今天究竟干嘛来了?”

    底下的声更加响了。之前发言,都是一片死气,然而钟岳登台不到两分钟,这场内气氛完全就改观了。

    “这人什么意思啊?”

    “什么情况,他是来搞事情的么?”

    邵守云准备站起来,这样发展下去,到底会出什么乱子他无法估量,而且以他对钟岳的了解,这货不是个善茬,之前饭桌上已经领教过了,那是私底下,他可以包容,但是这是西岭峰会,还有领导坐在边上,他绝不容许有人破坏这次重要的会议。

    章康山拉住邵守云。

    “主任,有什么指示?”

    “坐下来,听他把话说完。”

    邵守云皱着眉头,“可是……”

    章主任做了一个嘘声的动作,摇了摇头。

    邵守云与那边带着保安,已经跃跃欲试的纪伯昶眼神交流了一下,同样摇了摇头。

    “我也想不明白,我们究竟来干嘛来的,呵呵。是来领略西岭百年风采的吗?那似乎去孤山下的旧址,在那里采风更为应景;是来探讨深奥玄妙的古典哲学的么?似乎也不太对味道。”

    底下有些人已经面露不爽了,这话,听着满是嘲讽啊。刚才这州派的老先生才引经据典地讲述了道家哲学与治印人文的关系,现在居然被当成了钟岳口中的否定例子,这年轻人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赵志民已经收起了手机,抬着头看着钟岳。

    他倒是不很在听钟岳讲的是什么,而是在回忆,当初那个攥着那方石印,求他解开来的少年,到底是如何的语气,让自己答应帮他解开那方印章的。他眉头一挑,长吸一口气,好像就是这种自信的样子,仿佛非常十分以及坚信那里边就是有料的神情,是的,没变。

    “我想,更加不是从天南地北赶飞机过来,无聊到去听那些百年发展史,这些资料网上随便一搜就查得到,何必呢?”

    毛江河的脸涨得通红,眼睛肃然地盯着钟岳,两只手紧紧地抓着衣袂,仿佛想要冲上去将这个混球撕碎!

    “所以我们到底干嘛来了?大家真的想过这个问题吗?时间不多,那么我来告诉大家,我们是过来求同存异,正如之前文化中心的章领导说的那样,是来对华夏印学的继承和发展寻找方向和出路来的!”

    “如果大家顺着这个思路来思考,试问之前几位前辈的发言,还有什么意义吗?是道家古典哲学能拯救华夏印学,还是说掌握某个流派的百年历史发展就能挽天倾?如果真是那样,那简单多了,大家人手发一份资料,啥事情都不用干,规规矩矩坐在这里,给我背书就好了。”

    “……”

    会场内噤若寒蝉。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出言反驳钟岳,这样的会议发言,简直就是华夏任何会议的通病,典型的“空、大、假”。一个会可能开上个好几小时,结果什么都没解决,大家还要乐呵呵地握手演戏,最后再来一句圆满谢幕。

    事实呢,什么都没解决,什么都没落实。现在上面的会议风气有了很大改善,然而诸如这样的民间组织亦或文学会议,风气依旧。谁都怕担责任,所以谁都想含糊了事。

    “这是病,得治!”

    章康山忽然站了起来。

    啪。

    啪。

    掌声在会场内单调微弱地响起来。

    邵守云跟着站起来鼓掌。

    啪啪……

    随后,会场内的掌声,排山倒海地涌来……

第三七六章 别,你继续

    掌声渐渐平息。

    钟岳看了眼时间,“给我的时间是八分钟,我想,就说到这里吧,谢谢大家。”

    章主任和邵守云在台下耳语了几句。钟岳伴着再次响起的掌声走向原来的位置。今天虽然还没有提组建华东青年书画联盟的事宜,但是钟岳觉得,这个比组建联盟更为迫切。

    邵守云走到了台上,习惯性地拍了拍话筒,说道:“请钟岳同学继续。”

    在场之人本来已经有些惊讶了,听到邵守云这么说,更加震惊了。首先是对于这个称呼。同学,恩,他们是有多久没有听过这个称呼了。其次是邵守云的态度,这分明就是纵容和惯着钟同学啊,这怎么觉着像是慈祥的爷爷对孙子的溺爱啊?

    钟岳也有些惊讶地转过身,他也有些意外,邵守云是个稳中求进之人,没想到居然会让他继续讲,他也识趣地摆了摆手,示意不再占用时间了。毕竟能让他上台,钟岳自己觉得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钟岳坐回到了位置上,赵志民目不斜视地在底下伸出一个大拇指,朝着钟岳,“服。”

    邵守云见到钟岳不上来,则是为难地看向章领导。

    章康山大步流星地走了上去,说道:“容我耽误各位一分钟。刚才那位钟先生的话,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是啊,我们到底干嘛来了?如果真的想之前几位印学专家的发言一样,我想,至少我这趟是白跑了。”

    可能之前钟岳有些嚣张的话让前面几位的面孔挂不住,不服气,然而章康山这么一说,则是让他们感觉到老脸火辣辣的。

    “所以,我想再请钟先生发言,不知道大家觉得如何?”

    领导都发话了,底下哪里敢说一个不?邵守云在一旁开始带头鼓掌,钟岳再次感受到现场热烈的掌声,无奈只好哭笑不得地起身再上。

    这时候再推脱,就有点不够男人了。

    邵守云与章康山见到钟岳上来了,便赞许地朝他点了点头,随后自觉地走到了台下。

    再次上台的时候,钟岳反而是心平气和起来了。至少能再次上来,他是没有想到的。

    “感谢章主任以及邵社长给我再一次上台发言的机会。”

    纪伯昶看着“小人得志”的钟岳,眼里尽是厌恶,喃喃道:“马屁精!”

    “我在来临安之前,一直在呆在徽州,徽墨,想必在座的各位都不陌生。是的,我们这个时代,大概也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还在保留和维持着古老的技艺,徽墨的现状,比起印学来说,更加不容乐观,我所作的一切,说实话微不足道,但是我相信,只要去做了,哪怕再困难,我都会坚持做下去。

    或许在座的不少前辈都不以为然,认为印学如今的现状还很乐观,但是比起三十年前,五十年前,或者说一百年前呢,大家还会觉得处境很乐观吗?至少在提出继承和发扬这个命题的时候,就证明它已经不容乐观了。我目前还没听说过,对于煮饭吃饭这套延续千年的流程,有人提出过继承和发扬。”

    不少人都会心一笑。印坛处境,怎么说呢?比起那些即将消亡的技艺来说,是还活着,但是真的细分起来,至少好多流派目前只能说是存在于纸上了,后继无人很是现实。如今印坛活跃着的,也就是皖派、浙派、州派等大的流派。

    “我这么泛泛而谈,可能有些前辈觉得,依旧假大空,那么我就直言不讳了。一月多前我就向邵社长倡议过,计划筹建一个华东青年书画联盟,现在我认为,不光是书画,印学也可以作为一个分支加入进去,毕竟如今高校的书法系就是涵盖篆刻的。华东青年艺术家联盟,我想这就是我这次来的目的!

    至于为何要组建这样一个联盟呢,我想理由有以下三点。其一,年轻人的创造力是无限,也只有不断的薪火相传,华夏民族的古法技艺才能延续下去,在座的各位四下看看,今天与会之人的年龄段分布,就会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断代与老龄化。可能有些前辈不以为然,只是觉得是年轻一代没过来罢了,那么问题来了,年青一代为什么没过来,为什么这样重要且罕见,关系到印学未来的会议,不让印学未来的接班人与会,或许这才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确实,整个会场来了将近五百人,然而望过去,头发花白的占了大半,剩下的人里,地中海秃瓢的有不少,油腻的大叔、掉粉的老阿姨也有不少,赵志民这样的油腻大龄青年,已经算是这个会场的“小鲜肉”了,至于像钟岳这样年轻的人,可能也就剩下四周的保安以及服务员了。

    这就很现实,很能说明问题了。如果年轻一代垮掉了,谈什么印学的未来,但是都不给年轻人一个平台和展示的机会,那么就是这个时代的问题了,或许有些深思熟虑的老印学家要等到年轻人成长起来,等他们也有资历了,再过来,或许道理上说得通,但是年轻人熬得起吗?印学熬得起吗?

    “我要说的,就到这里。至于具体的筹建事宜,我想在这样一个开幕式上占用大家太多时间也不太合适,尤其是会场太大,光我一个人说不像回事,得坐下来,慢慢磋商。在这里,我仅代表年轻一辈,向诸位前辈们致敬,请给我们一个自己的平台!”

    下面的掌声响起来。不得不说,抛开之前那些有成见的话,第二次上台,钟岳这些话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只不过一直以来,没有一个优秀的年轻人可以引领时代潮流。

    而相比娱乐圈,虽然可比性不大,但是不得不说,那个圈子,早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年轻就是最好的资本。

    章康山再次起身鼓掌,侧头对秘书说道:“查一查这个年轻人的具体资料,我晚上要看。”

    邵守云也跟着站起来,“章主任,您觉得钟岳说得靠谱吗?”毕竟也是一个老社长了,邵守云也要领会一下领导的风向,不然拿主意总归有风险。

    “先不说想法成熟不成熟吧,这么年轻,敢站出来说话,总是值得赞扬的。对了,他之前说是仇老的弟子,真的嘛?”

    “额……真是真的,不过据我了解……”

    “有话直说。”

    “一个月前才认识。”

    章康山皱眉道:“这样啊……那挑得起大梁嘛?”

第三七七章 示好?【第二更】

    西岭峰会并不是一个下午就结束的,不然也不会办到阳明山庄。晚宴则颇具杭菜特色。临安本帮菜,口味偏清淡,喜酸甜。西湖醋鱼、东坡肉,这些特色菜,对于钟岳来说,就不是那么合乎口味了。

    不过宋嫂鱼羹还有笋干老鸭煲,这类主鲜闲口味的,还是很合钟岳口味的,当然这场晚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个交际的舞台。不少人端着酒杯,游走在各个餐桌上,敬酒成了华夏餐桌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钟先生今天下午的这番肺腑之言,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啊,好,真是好。我敬您一杯。”钟岳虽然会喝酒,但是照这么个灌法,估计还没招架几回合,就会喝趴在酒桌上,只好找了个借口,改喝椰子汁了。

    即便是这样,钟岳中途都跑了好几次厕所。

    我干了你随意,这是钟岳听过最无语的话了。

    “钟老弟真是年轻一辈之中的翘楚,百闻不如一见,之前就听说钟老弟书法一绝,没想到居然还是仇老的关门弟子,明日一定要展露身手,让我等开开眼啊。”

    钟岳笑了笑,并不说话。

    “小钟同志。”

    钟岳侧目望去,看到章康山身后尾随了一大帮趋炎附势的人,当中自然有东道主邵守云以及纪伯昶,另外怎少得了毛江河。

    见到章康山和邵守云联袂而至,这一桌还留在座位上的六七人都站了起来。

    “章主任好。”

    “邵社长好。”

    章康山挥了挥手,“都坐,都坐。”

    虽然章康山让坐,但是不会有人坐下。钟岳也换了个杯子,倒了些红酒,说实在的,下午对于章康山的坦诚相待,他还是比较有好感的。

    “小钟同志,下午讲的好。”

    “谢谢章主任。”

    “明天小组讨论的时候,我希望听到这个华东青年艺术家联盟的具体方案,而不是一个很模糊的想法。”

    钟岳笑道:“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章康山从秘书手里拿过酒杯,说道:“来,我敬你一杯。也敬在座的所有在印学的工作者一杯,祝我们华夏印坛,万古长青!”

    大家都举杯,笑着一饮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