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俗人一枚 >

第62部分

重生之俗人一枚-第62部分

小说: 重生之俗人一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分钟后,一碗抄手和水面端在了王勃的面前。王勃毫不客气的拿起筷子,开始了试吃。

    此时的曾凡嵩,心头无比紧张的看着自己的外甥。在将成品拿过来之前,他已经在家里跟他从王勃店里拿回来的样品反复对比了数次,无论是从外观,还是从口感这两个方面,他已经看不出有什么差别了之后,他才敢将最终的成品拿给自己的外甥品尝。

    不顾曾凡嵩也很清楚,他一辈子都没玩过什么格,也没吃过什么好东西,他这张嘴尝起来好的东西对于好吃的人来说不一定就觉得好。比如,现在的妻子钟晓敏,几乎就已经吃不下家里做的饭菜了。

    王勃先吃了两个清汤的抄手,再吃了两筷子红汤臊子面,用心品尝,仔细体会两者之间的差异。很快,王勃就发现自己小舅做的小面跟外面的供货商比,无论是卖相还是口感,都已经差七不差八,至少他这张嘴巴是尝不出什么区别来了。但是小舅做的抄手皮,虽然卖相上跟外面的已经不差,但口感上面似乎还差点爽滑的感觉。

    王勃这个人,外表上看起来有些大而化之,好像对什么都不太讲究,但是本质上他却是个精益求精,对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求甚高的人。他的不讲究,是对别人不讲究,是一种礼貌跟宽容;但一旦事情落到自己的头上,他就会想法设法的做到尽善尽美。

    比如,前世的王勃有几次在自己的家中请客,从头天晚上起他就在研究第二天要准备几个菜,每个菜的主料和配料需要买哪些,家里的作料齐不齐全,需不需要补充,他都会提前想个一清二楚,然后一五一十的列出清单,第二天早上去超市或农贸市场照方子抓药。而且他端上桌子用来宴请宾客的菜,都是他最拿手,最擅长的招牌菜。如果有什么菜他自己都不满意,他就绝不会拿出来招待客人。

    而一旦他去对方家中做客,人家问他想吃啥子,他通常就会说无所谓,随便弄点啥子能填饱肚子就行了,他没什么讲究。

    但实际上,他却是个很讲究的人!只是不想麻烦人家,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一个难伺候的家伙!

    他现在开店,虽然不是招待亲朋好友,但是以王勃的个性,他还是希望“曾嫂米粉”端出来的每一碗东西,面也少,米粉也好,能都尽善尽美。可是王勃用余光一看自己的小舅,一张饱经风霜,又黑又黄的脸上,是一种无比紧张跟期待的表情,这表情,让王勃感到十分的心痛和不忍。

    一边是心中的坚持,一边是难能可贵的亲情,该如何选择?

    前世的王勃,恐怕就是要铁面无私,坚持心中的正义和道德了;这一世,他只是稍微过了一下这念头,就让其随风而逝。

    王勃的脸上浮现了让人安心的满意的表情,他停下手中的筷子,对曾凡嵩道:“小舅,你做的水面已经很不错了,完全可以拿到店里来卖。抄手皮子的外观,摸起来的质感也跟农贸市场里面的老太婆搞出来的差不多,就是在爽滑度上稍稍差了那么一点点。不过也不存在,只有我这个好吃狗才有这么挑剔,一般的食客哪里吃得出来?从明天起,你就给店里供货吧。每天到底应该供多少,你和小舅母商量着办,店里每天水面和抄手皮子的用量,她最清楚。至于价格,同样比照市场价执行,该多少就算多少。你觉得怎么样,小舅?”

    在王勃吃面和吃抄手的过程中,钟晓敏心头的紧张和担心并不比自己的丈夫少多少。王勃的话一说完,她就拍着胸脯的大松了一口气,一脸堆笑的说:“要得,勃儿。我会跟你小舅好好商量的,你就放心好了。”

    王勃的小舅曾凡嵩听了王勃的话后,悬在心头的那口气也掉下去不少。但很快,他就摇了摇头,说:

    “勃儿,小面我可以给你供,但是抄手,你既然说还差一点爽滑度,那我就再回去研究一下,等研究好了,完全跟外面的没什么区别了,我再跟你拿过来。我想可能是鸡蛋用少了,或者扑面的时候淀粉没用够。今天一回去我就马上去做实验。至于价格,不可能跟外面一个价,每斤便宜三毛钱吧。如果你同意,我明天一早就给你拿,不同意,那就算了。”

    有句谚语是怎么说的来着?响鼓不用重锤!王勃是这种类型,他母亲,他小舅,他的几个舅舅娘娘差不多都是这种性格的人。所以,从小到大,王勃的母亲从未骂过王勃一句,连重话都很少说。因为他母亲嘴里的重话还没出口,王勃就已经敏感的从曾凡玉脸上的表情和语气中感受到了她的不满、失望,生气等等情绪,他自己也会变得垂头丧气,耷起脑袋来,严重一点时还会默默的落泪。所以,这种类型的人一般都异常的敏感,有时候也会很小气(脆弱),跟谁都能好好的相处,轻易绝不跟人吵架,然而一旦和谁吵了起来,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会处于一种记仇的状态中。跟那种上午吵下午和,今天吵架明天和好的人是两种绝然不同的性格。

    曾凡嵩的话无端的让王勃生出了很多的感慨来。坦白讲,小舅的话让他很高兴,觉得他没看错自己的小舅。但同时他又希望自己的小舅不要太过老实了,因为这个社会吃亏的总是老实人。现在的王勃,和重生之前的他已经有了不少的区别,比如,现在的他,就经常告诫自己让自己有时候不要太过较真,太过理想化,水至清则无鱼嘛。他同意让曾凡嵩把在他眼里“不合格”的产品上架,除了亲情方面的考量,也有性格方面的某些转变。重生后的他,某些方面变得更圆滑跟世故了。

    “唉,小舅,你没必要这么较真,真的!至于价钱,你其实也没必要跟你外甥客气。你外甥不会让自己吃亏的。”尽管知道他说服不了自己这个“倔强”的小舅,有些话王勃还是说出了口。

    “你不用说了,勃儿。就照我刚才说的做吧。你这是拿来卖的,又不是自家吃,开不得玩笑。如果你不同意的话,那就算了。”

    王勃的小舅仍旧大摇其头,坚决不同意,让一旁看着的钟晓敏恨不得用一钉锤狠狠的给自己丈夫一钉锤!为了怕好事变坏事,让自己榆木疙瘩的丈夫给搅黄了,钟晓敏急忙站出来开腔:

    “勃儿,你就按你舅舅说的办嘛。让你舅舅先提供水面,抄手皮子等他回家研究两天后再给你供。价格也按照你舅舅说的来执行。你能够把卖水面和抄手皮子的那两个老婆子给推了,把这生意让你舅舅做,我和你舅舅已经感激不尽了,哪里能够不知好歹,得寸进尺?”

    钟晓敏一开始对于丈夫不跟她商量一下就主动降价还略微有些不满,但想到要是店里突然不从那两老婆子那里拿货,那两老婆子为了不失去“曾嫂米粉”这个大客户主动降价,到时候自己和丈夫又该怎么说?与其到时候被动,还不如现在化被动为主动,自己先把价格降下来,这样也好在外甥一家的心头留个好的印象。

    小舅和小舅母已经把话说到了这种份上,王勃也就只好点头同意。小舅两口子这么会做人,以后找机会补偿回去就行了。

    “唉,我算是说不赢你们两口子了。要得嘛,一切就按小舅说的办。从明天开始,小舅先提供水面,抄手皮子过几天再提供。”

    ——————————————————————————————

    感谢身影,依旧落寞,西云磨老沈两位兄弟的倾情打赏!

101,曾水面(第二更)

    王勃的小舅并未让他“再等两天”,实际上只让他等了一天,第二天就把他重新制作的抄手皮给王勃送了些样品过来。王勃当即叫人包了十几个煮了一碗,才入口了一个,王勃就忍不住大声叫好。

    “好!就是要的这个味道!这爽滑,这细嫩,比张大娘的抄手皮都还要好吃!小舅,你真行!从明天开始,张大娘那里我就把她推了,从今以后,水面和抄手皮就由你来给米粉店供货吧。”

    王勃的肯定和赞许让曾凡嵩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他用手抠了抠光光的脑门,憨厚的笑着道:“还是你说得不错,勃儿。昨天一回家,我就做了几个对比试验,使用了不同的鸡蛋配比,扑面的时候又特意增加了些淀粉。昨晚我自己煮了几碗尝了下,好像是要好吃一些。”

    “小舅,我给你出个主意:除了我这里,你还可以去农贸市场上写个小摊子,学张大娘和单大娘一样卖水面和抄手皮。你的东西比她们的好,只要坚持一段时间,积累人气,不愁没有生意。对了,你还可以在摊子上挂个招牌,上面就写:‘曾嫂米粉’特供的水面和抄手皮!我保证不出半月,就能让你的生意火起来!”

    搞其他买卖,王勃没什么经验,不敢乱指点,但是搞跟小吃相关的东西,以“曾嫂米粉”目前在四方的地位,让小舅沾沾自己的光,搭个便车赚到钱,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至于在这过程中被他这个“馊主意”殃及的前供货商张大娘和单大娘,王勃就只有在心头对两人说句“爱莫能助”了。肥水不流外人田,何况是前世把他像自己孩子一样看待的小舅。而且优胜劣汰,市场竞争就这么残酷,丝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什么同情心就更不消说了。

    曾凡嵩的眼睛一亮,觉得外甥的这主意不错,但是他这辈子都在田里种地,从没做过生意,对于走出农田出来闯荡始终有种畏惧感。而且,他还面临一个很实际的问题,那就是每天给店里供货这件事就消耗了他大量的时间,要是还出来摆摊,那家里的几亩地谁去种?何况现在的他还种着王勃家的几亩地呢。

    曾凡嵩把实际的困难给王勃摆了摆(讲了讲),王勃还以为是啥子大不了的事让小舅瞻前顾后,原来是自己的小舅舍不得田里的那几亩地。他当即就说道:

    “舅舅,我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你种一年的地能够赚多少钱?一年除干打尽,算上能得到的粮食,能落下三千块钱不?”

    曾凡嵩想了想,摇头。“有点悬火(悬乎)。”

    当农民种田其实落不到什么现钱,有的只是粮食。想要得到钱,就只有卖粮食,或者搞点经济作物,比如种菜。但是以建国后国家重工抑农,压制农民补贴工人的政策,或者叫国策,粮食价格长期处于一种极其低廉的水平,加上不菲的农业税,当农民真的是要好苦有好苦。这也是为什么长期以来农民都极其羡慕居民的根本原因。

    只有再过几年,等农业税取消,农民没有了“上粮”的压力,开始选择更多的种植经济作物,农民的日子才会慢慢的有所好转。

    但是总体上而言,在家务农,除非搞“土地兼并”进行大规模工厂化种植,否则像小舅这种传统农民一家两三亩,三五田的小作坊经营,始终比不上外出打工或者做个什么小买卖。

    “那好,小舅,我就算你一年可以种出三千块钱的粮食和蔬菜出来,一年365天,你一天才挣多少钱?八块二毛,十块钱都不到!而现在,光是你每天给我提供水面和抄手皮子,你赚的都不止八块二,两个,甚至三个八块二都有了!如果你能去农贸市场写个铺子,一旦生意走上正轨,一天又是两三个八块二进账了。你说说,这能不比你种田安逸和舒服?你伺候田里的那几亩地,一年到头累死累活,未老先衰不说,钱又看不到啥子!何必嘛!你现在可以问一下我老汉儿,看他还愿不愿意回家去种田!”王勃继续给曾凡嵩算账,分析弃农经商的好处。

    曾凡嵩还没最后下定决心,站在一边听两舅甥摆谈的钟晓敏早已被王勃口中的那几个“八块二”刺激得心跳加快,双目泛红,忍不住用手一敲丈夫的脑袋,道:

    “曾凡嵩,你个榆木脑壳,就听勃儿的!挖泥巴有啥子挖头嘛!你挖了一辈子的泥巴,也没见你挖个金娃娃出来!”

    王勃的老汉儿王吉昌也在旁听两人的聊天,他听继子提到了自己,就插话道:“种田?现在打死我也不切种!泥巴里头有黄金老子也不想切挖!挖了一辈子,挖伤了!”

    王勃绝对相信这是他老汉儿的肺腑之言!

    王勃见小舅似乎还有些犹豫,也不想过于逼迫,让当了一辈子农民的小舅一下子转变观念也太快了点。等他给自己当两天供货商,尝到了甜头,他自然而然就会改变观念的。

    小舅老实,但并不迂腐。

    曾凡嵩回家后,没过两天,就又进城来找王勃,扭扭妮妮的说他考虑了两天,决定听从外甥的建议,去农贸市场写个铺子,开始卖水面和抄手皮。

    让曾凡嵩下定决心的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当然是直接的经济利益。两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