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纯禽记者 >

第919部分

纯禽记者-第919部分

小说: 纯禽记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法国?

    工作还搞亲戚连坐?

    简直不可想象。

    “没事,少几个人也不碍事,大家一起开个会聊聊,我熟悉一下业务。”高冷只能退而求其次了,这入乡随俗,你也不可能这会子要人回来,你要人回来,人也不会鸟你的。

    “问题是刚刚接到消息,印刷厂那边罢工,他们的代表没法来参加会议……”助理一脸愁容。

    “啊?罢工?!”高冷觉得有些头疼,要知道这杂志是纸媒,印刷这一块是他最想解决的一块,合作的印刷厂那边罢工,那可怎么办?

    怎么办?凉拌。

    “为什么罢工?”高冷问道。

    “这什么原因都有,别说这种印刷厂本来就容易罢工,污染啊,累什么的,平日里什么天气太热了,太冷了,雨天太多了,阴天太多了,反正……动不动就罢工啊。”助理一脸无奈。

    “这倒是,上次我去坐火车,也赶上他们罢工,在国内,这种公共设施怎么可能罢工?害得我折腾了好久才到目的地。”另一人接过话茬:“每年,法国大大小小的罢工近千场,清洁工人罢工,公务员罢工,教师罢工,反正……反正罢工现在是法国的文化了。”

    一个跟四川差不多大的国家,这么多罢工也是醉了。

    这是法国的独特文化,叫带薪罢工文化。

    没错,罢工的时候,是带薪的。

    高冷扶住额头,头疼,也是,公务员都罢工,印刷厂的工人罢个共算什么?

    “我们yoko杂志在过去的三年里,罢工次数是比较少的,才三次,这一次您来了,他们都很听话,没罢工。”助理宽慰道。

    ……

    高冷有一种想逃离巴黎的感觉。

    这样的氛围,让人不敢将钱投入到这里。

    他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环泰企业在欧洲运作失败了。

    每当国内出现法国罢工的新闻的时候,总有很多网民表示羡慕嫉妒。

    哎呀呀,如果是我们国家也有强大的工会就好了。

    我们水深火热啊,看看人家,罢工就能得到好政策了……

    而实际上,理想与现实存在了较大的差距。

    法国的工会举世闻名,他们对劳工的保护堪称天使:每周工作35个小时,等于一天五小时工作时间,每年至少七周的带薪假,老员工终生制,如果你要解雇,赔偿赔到你哭不出来,对,哪怕这个老员工工作效率极低,也是如此。

    这样真的好吗?

    之前底子很厚的法国扛得住,可这几年却不行了。法国的媒体总会在罢工出现的时候出现类似的标题:看看,那群懒汉又上街罢工了。

    画风跟国内截然不同。

    这也导致了外企不愿意来法国投资,而本土企业很难新增员工,毕竟老员工很难开出,腾不出新岗位。所以,现在的法国失业率超过10%。

    而年轻人的失业率则高达25%以上。

    “yoko杂志这么高的福利,要养这么多人,这些人上班还懒洋洋的,这怎么可能扛下去?”高冷坐下来翻看着最新的资料。

    同理,国家也是如此。你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可前提是你要有强大的国民经济,按照帝国人的话来说,底子再厚也是会被败没的。

    一直拥有高福利的前提是什么?是国民更努力地工作,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好在法国有个富人税,从富人身上刮一大片肉下来养着一群人。但是这也导致了大批富豪移民,跑到了俄罗斯,比利时,英国等低税率的国家。

    现在看来,高冷进军巴黎似乎是个错误的选择。

    连要开个会,都困难重重,更别说改革了。

    “怎么了?罢工了?”贾森走了进来,一看桌子上哪些资料就明白了,他苦笑道:“高总,您过来的时间点没赶好,秋天可是我们法国罢工的高峰期,你刚入冬就来了,正好踩在秋天的尾巴上。”

    这玩意儿还分季节的?!

    高冷目瞪口呆。

    “第一呢,复会。”贾森伸出一根手指头。

    秋季是法国国民议会的复会,讨论下一年的政府预算的时间,这个时间点要为自己的福利争取权益,自然要多多罢工。

    “第二呢,心情不好……”贾森伸出第二根手指头。

    “这刚入冬呢……怎么就心情不好了?”高冷问道。

    “你想啊,夏天度假时间刚过,我们这夏天度假期间,大部分公司都是放假不上班的,这度假了一回家,钱也花没了,回家一看,一个多月的账单邮寄过来了,税单,你晓得我们法国的税收有多重吧?”

    法国的税收确实重,连看个电视,还有电视税。

    “再说了,收假了后堆积了这么多的工作,这心情能好吗?所以罢工啊,你这刚入冬更惨了,正好是罢工的顶峰,工作了一个月了,心情差到了极点。”

    ……

    高冷再一次扶住额头。

    真他娘的头疼。

    “第三,这是我们的文化,罢工文化。你看看,我们的罢工跟其他国家的罢工不一样,我们可没有悲情,没有什么人喊什么口号,也不愤怒。大家就开开心心地,蹦蹦跳跳地,就跟庆祝节日一样,一伙儿街上走一走。”

    “高总,这次开会要是没搞好,搞不好yoko杂志就要罢工了。”助理补上一句。

    ……

    高冷直接无语了。

    “那什么季节来最好?”他问道。

    “春天,只有春天,我们的工作积极性最高。”贾森微微弯腰做了个礼让的姿势,笑道:“有一句俗语,春天工作,夏天度假,这秋天罢工,到了冬天……我们过节!”

    春天工作,夏天度假,秋天罢工,冬天过节。

    这俗语虽然有些夸张,可确实是从现实中提炼出来的,优雅的法国人为何优雅而从容。

    高冷算是明白了。

    可巧了,他赶上了喜欢罢工的秋天的尾巴和庆祝节日的冬天的开头。

    “不管了,明天照常开会。”高冷将资料放到一边,他就不信了,缺几个人,应该也能把这公司的底子摸清楚,至于印刷那边,到时候邀请几个人单独聊,喝喝下午茶什么的。

    “hana在度假……”贾森叹了口子坐到高冷的身边,拿起酒杯喝了口酒润了润继续说道:“不过虽然她没说邀请您过去玩,但是她明儿晚上会参加一个派对,您要是感兴趣,也去参加那个派对,我能弄到邀请函。”

    高冷点了点头,感激地看了贾森一眼,以前,他对gay总抱着偏见,觉得娘里娘气的有点恶心。可贾森却让他对gay有了改观,这哥们除了兰花指有点娘,做事还是很仗义的。

    “那今天晚上您是倒倒时差呢,还是见我几个朋友?这几个是帝国通,有媒体这一块的,也有其他。”贾森问道。

    “我不累,他们倒时差,我跟你见见朋友吧。”高冷看了眼站在门口疲惫不堪的翻译,他看了眼助理:“还给我另找个翻译吧,我员工今儿都休息。”

    “翻译?我给你找。”贾森一听笑了起来拍了拍胸脯:“我带你认识认识正统的巴黎妹子,这妹子很喜欢帝国,在帝国交流学习了一年,她还认识您呢,很崇拜您啊,她去帝国的那一年说是看了您一个什么报道,什么报道来着?”

    贾森边说边翻了翻手机,抬起眼问道:“您看可以吗?可以的话,我给她电话。”

    “谢谢,太好了。”高冷连忙同意。

    到了巴黎这地界,有巴黎本土的姑娘做翻译,还有贾森一群朋友喝喝酒,能快速地让高冷进入到这个国家,尤其是还有媒体的朋友,这能了解到他想了解的东西。

    “安娜,高总邀请你来我们派对了,嗯,对,派对主题是东方派对,记得要穿得很东方哦,这是你成年礼后第一个派对。”

    才十八岁?!

    高冷吃了一惊。

    还以为会是三十几岁的熟女。

    “这是她成年礼后第一次派对,她很高兴能见到你,你可不要觉得她还是小孩,成年了,你要是觉得她是小孩,她会感觉受到了侮辱的。”贾森站了起来:“那高总你先休息一下,我去派对现场看看。”

    “辛苦你了。”高冷见贾森这么周到,有些不好意思了。

    “应该的,你是苏素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贾森挥了挥手,戴上帽子离开了。

第1557章 西方和东方……

    法国的派对跟帝国的派对差不多,与其说差不多,不如说如今帝国高层的一些派对几乎都西化了。

    以前旧时代,我们的派对是做什么?雅一点儿的是饮酒吟诗作对,俗一点儿的是斗蛐蛐儿或小赌怡情,人多一点的商业派对则是帮会成员聚在一起开开会,医有医帮,药有药帮,行走江湖有镖局帮。

    最重要的,女子不入帮。

    所以,以前但凡商界人士聚会,是不会带自己婆娘的,如果非要带的话,也只是带风尘女子。真正的深闺少女不会以进入这种场合为荣。

    如今的派对不一样了,西方传过来的唯有一定身份的女子才能参加的派对在国内也兴起来了;西方平民百姓私底下开的派对,尤其是酒吧为了迎合顾客刻意浓的主题酒会,也在国内遍地开花。

    这是高冷第一次参加国外的派对。

    星光集团过来的团队整个都在房间里倒时差,高冷精神抖擞呆不住又到了街道上逛了逛,一条短短的街道,他踩到了一坨狗屎,看到两坨狗屎,不由地纳闷,难道环卫工人罢工了?

    好在贾森的解释,这会子刚入冬,估计赶上最后一波罢工,也就见怪不怪了。

    巴黎是一座很奇怪的城市,哪怕踩到了狗屎,却依旧觉得这座城市浪漫得不行。高冷环顾了一周,金发的法国女郎其实并不算多,更多的是栗子色的,可能是因为每个人的穿着比较有档次,看上去品味很高,也可能因为骨子里透着一股子悠闲的味道,会让人觉得这个城市的人似乎是真的为了自己在活的,是可以慢下来享受爱情的。

    也可能,是因为这条街的书店很多,高冷才走了二十分钟,就看到了大大小小五家书店,而咖啡馆里坐着边喝咖啡边看书的人也很多。或许是这种氛围吧,文化的氛围。

    附加有一个旧书摊,在国内也有,一般都是一些盗版书,什么《乡下村长和五十个女人的故事》,《xx战争秘籍》之类的。可在这个旧书摊上的书似乎不同,高冷虽然看不懂法文,他挑了几本英文书籍看了看,赫然发现居然是哲学书。

    不得不感叹,法国人对哲学的喜爱远超国人,什么样的哲学类别都有。其实帝国也有这种哲学书,什么类别的哲学书也都有,可是看的不多。

    不像这里,围在旧书摊挑书的有很多年轻人,也有一些中年人,穿着考究却沉迷于其中。

    而另一大类则是数学书,这类书籍看的人也非常多。

    这也不难解释,毕竟法国人数学好,是众所周知的。

    翻开微积分的教材,查一查里边的定义,定力,公式设计的数学家的国籍,你会发现大部分是德国人和法国人……

    而且在法国,向来有数学家从政的传统,可以说,如果你想从政之路走得还不错的话,那么你的数学一定要好。数学怎么可能不学呢?那几乎等于没有了空气;数学怎么可能没有用呢?这种想法在法国人的眼里更是匪夷所思。

    就拿电影来说吧,好莱坞的大片很多是运用了数学的原理才能够完整地制作出来并震撼全球。典型的例子,如电影《地心引力》,影片中所有事物都得通过计算来重现。方程式、等式、包括像演员的脸都是通过数学算法模拟出来的。

    是数学让这个电影成为可能。

    更不用说《阿凡达》之类的了。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好莱坞大片一直走在我们前面的原因,我们关于数学,哲学等方面的大师太少了。

    “以后星光集团招募人员,数学系得捞一批。”在去年,高冷在星光集团招募人才的要求中就加上了这么一条,数学系出来的孩子聪慧,这是人力资源部反馈过来的数据。

    “妈妈,我要买这本。”一位法国小男孩伸出手从旧报摊上拿过一本数学书。

    “好的。”

    高冷虽然听不懂法文,可他看在了眼里,而这位母亲随手拿了两本哲学书一起放入布袋。

    在酒桌上有个笑话,说帝国人数学好,别说1+1等于几了,一个学前班的孩子能知道很多数学知识,而你问法国小朋友1+1等于几,他很可能会摇了摇头。

    可是,接下来一句话却会让人汗颜:“虽然我不知道1+1等于几,但我知道整数和加法构成交换群。”

    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