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纯禽记者 >

第597部分

纯禽记者-第597部分

小说: 纯禽记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冷,你居然跟我盯上了同一块肉啊。”突然,苏素抬起头来看着高冷说道,目光闪烁,举起其中一张资料:“这块肉我也想吃的,不好意思啊,我可是会抢走这块业务的,你还是展别的吧。”

    自信、傲气,如头狼一般,苏素将那张资料往旁边一放。

    头狼看中的猎物其他狼休想染指,这是属于苏素的强势,显然,高冷和苏素看中了同一个项目。

第1110章 成立集 团!

    成立集团!

    头狼看中的项目,其他狼休想染指,显然,高冷和苏素看中了同一个项目。

    “贺岁片。”苏素裂开嘴一笑:“跟我想到一块去了,贺岁片最赚钱。”

    “我只是未来有这个打算,现在拍了贺岁片也没能力在年关的时候上档啊。”

    原来,高冷和苏素盯上的市场都是贺岁片市场,环泰集团涉及很多领域,可影视领域却一直属于战略空白,这几年来影视发展异常迅猛,这种肥肉也挑起了苏素的嗅觉。只不过她的盘子自然要比高冷大很多。正如她会见泡菜国的编剧,花一千多万在编剧手里买下剧本,却不仅仅是为了拍这么一部片子,而是要通过这个编剧的某种关系,让触角渗入到泡菜国某个媒体企业当中去。

    她的目的是打入泡菜国某个媒体企业并夺得他们部分股份。

    她盯上贺岁片自然是有更大的算盘,高冷心想,说道:“你要投资贺岁片轻轻松松吧,国内几个大导演随叫随到,环泰的投资谁不想要?”

    名导固然厉害,可最终还是要有集团投资片子,片子才能运转的。

    “对啊,这几年我要垄断贺岁片市场,至少要占80%,会大量投资。”苏素将手中一叠资料放到一边,说话毫不客气:“你要是盯上了贺岁片市场,到时候可别怪我把你打的落花流水,亏本的买卖你最好还是不要做。”

    高冷投资一部贺岁片,苏素投资五部,光刷票房,苏素就能碾压死高冷,毕竟她的财力摆在那。

    可苏素这一句话真的太噎死人了,这意思就是你杠上我就只有亏本的份。

    高冷心中忍了忍,这话没法跟别人吐槽,跟别人吐槽别人都只会来一句:当然啊,拜托,环泰的老总啊,你跟她抢项目抢得赢?

    总有一天我会赢你,高冷心想。

    ——————

    成立集团有些繁琐,一些资料需要时间才能落实,按照苏素点拨之后高冷再次将业务方向分了分。集团成立名为:帝国星光传媒集团,旗下企业三家:星盛、高氏农业、星风行。

    风行改成星风行,老总为杨鹏,星盛依旧保持原名,老总为简小单,吕亚军和杨鹏都占了这两家的部分股份,而简小单则并没有分给她公司股份,高冷直接给的集团的股份。

    老杨、杨鹏、老吊、胖子、简小单都占了集团的部分股份,只是数目很小很小,但是集团一旦发展起来,若上市的话,哪怕1%的股份都是钱。其中简小单和吕亚军两个人,高冷给了数额可观的股份。

    高氏农业老总为高冷自己,副总为老吊并赠与他部分公司股份。因为绿色农业刚刚得到风险投资,几十个亿的投资不是小数目,担心老吊稳不住,所以高冷亲自管理。

    老吊虽然能力还不足以担起高氏农业的担子,可是刚刚起步的公司,忠心比能力更为重要,尤其是面对这么多亿的风险投资时,若有异心的很可能从中弄走部分钱财。

    而老吊,是值得信任的。

    帝国星光传媒集团的业务方向主要分三个方面:星,围绕娱乐圈、影视、文化产业展开,包括星风行、星盛杂志;光,围绕其他产业展开,如现在发展中的绿色农业和部分占据的钩子村地皮股份。

    将风行的业务进行了大规模的变更,以往风行是一家专门的娱乐杂志,除了娱乐之外其他都没有,按照老杨的计划是风行将变得和星盛一样多元化发展,所以他才做了峰会,而高冷把这条路彻底改了。

    “高总,为什么要砍掉风行杂志社峰会上获得的财经专访,把风行杂志社的财经资源都挪到星盛杂志社去?”高冷的办公室里,杨鹏显得很不理解。

    马上就要峰会了,集团虽然还没创立,流程还没走完,可是集团高层的岗位都已经内部落实了下来,在召开第一次集团高官会议之前,高冷把杨鹏叫到了办公室告诉了他这件事。

    星风行将不涉及财经类报道,不但不涉及财经类报道,社会新闻、体育都不涉及,这让刚刚被夺了权的杨鹏怒不可诉,他几乎是拍着桌子跟高冷叫道:“我们风行杂志社办的峰会,凭什么把财经报道都给星盛?凭什么?!”

    杨鹏占的是集团的股份,财经报道给谁,广告给谁其实对他的收入并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他争的是一口气。

    高冷的办公桌被他拍得匡匡直响,杨鹏的脸上写满了憎恨,那种看到过河拆桥的那种憎恨。

    “凭什么?”高冷皱了皱眉眉头:“纠正你一点,现在不是风行杂志社,而是星风行,就凭这个。”

    杨鹏的双手握成了拳头,似乎要控制不住想朝着高冷挥两拳。

    “你放心,峰会上获得的财经报道虽然放到星盛杂志发表,但是所获得的广告费会给星风行,不会影响到你的收入。”高冷说完后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

    “我在乎的是那几个钱吗?”杨鹏一听到这个立刻炸了,他这个富二代自然从来没有缺过钱,高冷这番话在他听来就是侮辱他。

    杨鹏可不是那种你是上司我就会乖乖听话的人,他这辈子就没受过气,风行被吞并后他一路都没蹦跶就已经给足了高冷的面子了,可高冷居然要把风行杂志社财经方向的业务给砍掉。

    他不能忍。

    风行杂志社以前只发展娱乐新闻,好不容易弄了一个峰会发展财经报道却被高冷把后路砍掉,杨鹏不能理解也无法容忍。

    “峰会是我辛辛苦苦弄的,直播和明星导入也是我一手操作的,现在风行人少,简总带了队伍入驻了我们峰会是没错,可是大头都是我在操作的。”杨鹏双手撑在办公桌上瞪着高冷:“高冷,你别欺人太甚!”

    高冷抬起头来看着他,笑了笑:“我们已经拥有了星盛杂志社这么一个全面发展的杂志,目前不再需要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杂志。”

    按照老杨的规划,风行的下一步和星盛是一模一样的。

    “还有,不是风行杂志社,是星风行。”高冷将手中的纸放到桌子上敲了敲:“我的星风行。”

    砍掉风行杂志社原本的规划似乎就砍断了风行的发展,怒气冲天的杨鹏看着高冷显得有些无能为力,高冷说得没错,现在风行已经变成了星风行,而最大的股东是高冷不是他杨鹏,他老杨家在风行杂志社没了掌控权。

    可他杨鹏,并不会指望高冷给口饭吃的。

    杨鹏冷笑一声,眼里透露出决绝:“过河拆桥,卑鄙。”

    高冷轻轻笑了笑,指了指桌子上那一张纸:“看完后,要么你走人,要么立刻为刚才的所言所行道歉。”

    (谢谢评审材料须知豪赏,谢谢fans76、谋书而已2打赏,谢谢quququ1、肖天雪0815支持)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第1111章 新的业务领域

    新的业务领域!

    杨鹏冷笑一声,道歉?这个词从来没有在他生命中出现过,他瞟了那张纸一样,看到了几个关键字后他的脸色一下就变了。

    立刻伸手拿起那张纸细细看了起来。

    “风行,未来要这么发展?”良久,杨鹏抬起头来看着高冷,眼里迸发出激情。

    “这个方向才你最擅长的,难道不是吗?”

    杨鹏拿起纸张再次看了看:“星风行不往综合性杂志的方向发展?”

    杨鹏没有说‘风行’,而是说‘星风行’,这态度说明了他内心的转变,他不再咄咄逼人也收起了拳头,脸上露出了很不好意思的笑容。

    “抱抱歉高总,刚刚我太”要让杨鹏道歉不容易,他支支吾吾地。

    “小事。”高冷连忙打断。

    拍桌子自然是不妥的,被高冷压一把也很正常,可不能压狠了,没那个必要。

    “第一,以后集团壮大了,肯定还会有许多星盛杂志社类似的杂志出现,可是目前不需要同等的杂志业务,所以风行不能复制星盛的路子;第二,你很有能力,但是你并不擅长做全局的规划,你在海外做的企业是粉丝经济,小赚一笔,对吧?”高冷说道。

    杨鹏点了点头,他在海外开的那家公司是一个小型的粉丝经济公司,围绕欧洲那些明星的产业链专门做粉丝的生意,公司不大,但是利润却很可观,这个可观是相对投资和收益而言的,极小的投资获得百倍的收益,对于当时还在读研究生的杨鹏来说是一次极好的锻炼。

    而这一次峰会上,高冷看到了他的闪光点:之前就做粉丝经济的杨鹏特别擅长将名人和直播联系起来,手法娴熟,在欧美做粉丝经济颇有经验的他应对国内发展较为落后的艺人圈,他游刃有余。

    “其实,星风行的发展道路比星盛杂志社要更广,星盛杂志社是奔着国内第一纸质大刊去的,以后会发展出若干杂志、报纸等纸质媒体;而星风行除了做娱乐报道之外,重点放在拓展娱乐圈业务上,这业务包括你以前有过经验的粉丝经济业务,也会有投资影视业务,对了,新增一家艺人业务也是可以,现在做艺人的生意也很赚。”

    如此看来,星风行拓展的方面确实更广,比老杨之前的设定更广。

    “投资一个亿,都给我来支配?”杨鹏有些诧异。

    “对。”高冷肯定的点了点头:“我只做大方向的判断,具体细节你来做。我建议成立一个粉丝经济的业务组,你以前有这方面的经验,帝国的粉丝经济刚刚起步,我们这种正规军和市面上那些黄牛军相比,做这一块肯定是稳赚不赔的。”

    粉丝经济是娱乐圈延伸经济中十分隐形的一项,却是被粉丝们很熟知的一项。

    当我们看到媒体上经常出现在机场接机,清一色的统一服装接机一般都是某家专门从事粉丝经济的公司操作的;现场听明星的演唱会,清一色的服装、手上拿着统一的指示灯、购买的其他收藏品也大多是专门的经济公司合作的。

    经济公司和艺人团队合作,组织入场、接机、推广周边产品,然后与艺人公司分成。

    这是一方面。

    而另一方面是并未与艺人团队合作,而是自行开发一线明星的一些小产品,比如杯子上有艺人的照片啦,挂饰啦等等,正规的粉丝经济公司做出来的产品质量特别好也很上档次,会吸引到大批粉丝购买,也会吸引到艺人公司团购。

    当初杨鹏就是做的第二种,毕竟欧美国家的一线明星并不会跟他进行官方的合作。

    杨鹏已经擅长如何面对粉丝去发展业务,现在只剩下如何与明星去谈合作,而这一点,如今背靠星光传媒,和一些明星谈成合作是容易的。

    “我觉得在国内做粉丝经济肯定做得起来,我也的确擅长,在国内做还可以跟艺人公司直接合作,毕竟我们做杂志社的有部分资源。”杨鹏肯定地点了点头:“当时我刚回国就想做这个,可我爸觉得这种产业不太入流”

    这种产业在年纪大一点的人看来的确不太入流的,这就好比狗仔刚刚兴起的时候很多人都不屑于去做,结果经过几年发展后,现在卓伟都成为了第一狗仔,很多专门爆料明星花边的公司开始成立了起来。

    最初那一个,往往是会遭人质疑的。

    “不,这是一项拳头产业。”高冷显然不这么认为,他站了起来笑了笑:“我们不仅仅是赚粉丝那几个钱,目前国内还没有出现专门针对艺人周边产品、演唱会、见面会等组织粉丝活动的公司,有的艺人公司自己做,可是腾不出手来,所以做得并不规范;有的艺人不做,所以粉丝接机、演唱会等时候出现混乱的场面,而且钱也让黄牛赚去了。”

    目前虽然国内的明星粉丝很多很疯狂,也有很多公司在做着明星的周边产品,可是的确没有任何一家做得特别的大,可以囊括绝大多数明星的周边产品的那种公司还未出现。

    毕竟,帝国的娱乐圈也就是近十五年才开始飞速发展,而粉丝周边市场是近五年才开始出现惊人的井喷。

    “如果有一家公司专门针对粉丝来进行规范化推广,我想艺人公司方都会感兴趣,但是前提是这家粉丝经济公司一定要够专业。”杨鹏接话道。

    杨鹏果然对粉丝经济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