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喷神 >

第428部分

喷神-第428部分

小说: 喷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网页,指点给罗胖子看的。

    罗胖子也是搞传媒出身的人,虽然此前不接触视频网站,但眼下来n站探路,肯定也要提前做点功课。所以对于每个广告位的流量价值,基本上心里有数。

    “那……我刚才跟冯总聊的《逻辑思维》节目,也可以得到这样的优待?”他有些不敢置信。

    因为条件太优越了。

    “这就要看罗老师签的是不是高老师那种模式的长约了。对于拿了我们重点资源捧起来的媒体人,我们的约束也会比较多。”周天音一改此前的随和,连明眸善睐的眼神,都变得犀利和公事公办起来。

    “呃……能说下高老师大概答应了些什么条件么?”罗胖子急切地问。

    周天音先下马威地说:“首先,签了之后就得达到一定的成绩,如果成绩不达标,网站方有权酌情减少广告投入。但制作方不得以此消极怠工,或者违约提前结束节目,除非是我们要求你这么做这点可以理解吧,节目做得收视率不好,是制片人的责任,应该承担全部不利。”

    “这是当然。”罗胖子答应得很爽快,因为这些都是合理的。普天之下也没有你扑街了还要求东家给你投广告的道理。

第242章 没有雄哥看走眼的时候

    周天音见谈判节奏掌握得不错,便继续七七八八说了不少额外条件。有些条件罗胖子微微有些为难,但考虑到做到后的丰厚回报,这些风险他也愿意承担。

    然后,周天音终于说到一些关键的戏肉了。

    她继续摊牌道:

    “另外,你的节目在制作方式上,可以选择自己只负责选材、做内容、脱口秀表演这三个环节;然后,把录制和后期剪辑等技术工作外包给我们网站方的团队,将来如果有其他需要‘剧组资源’的,也可以找网站协调。但这种模式,你的广告费分成也会比较低,只能拿到10%。

    另一种模式,则是你自己成立剧组,不光提供内容和录制,也包括一切其他开支,最后向我们交付成片。这样的话,你的广告费分成我可以提到20%。但如果流量不大,不能把剧组工作人员的开支赚回来,你就要承担风险自负盈亏了。

    最后,如果对自己非常有信心。那么我们还可以给你额外10%的广告费分成,但是在这种模式下,你得到的网站任何推荐资源,都是必须按照内部资源折算价购买的,官方除了保底推荐之外,不会再给你免费宣传。如果你需要别的节目的片头贴片给你引流,那么那部分广告费就必须从你的节目的片头广告播放量,按1比1扣除。

    总而言之一句话,承担风险越高,成功大火之后的收益也越高。看你对自己的信心了,我们n站是很透明的,没有任何猫腻与潜规则。”

    罗胖子听得心跳微微有些加速。

    他在央视待了十几年,虽然现在生出一颗跳出来的野心,可毕竟还是没那么大自负盈亏的胆子。

    虽然他自己当过制片人,组织过剧组资源,也大致知道拍访谈类纪录片要多少成本(脱口秀节目,从制作成本角度来看,就跟访谈类纪录片差不多)。

    可是,当年这都是拿着央视制片公司的公家钱,来做这些事儿的。

    现在让他拿出自己的积蓄来创业,甚至是卖房子给剧组工作人员开工资,他还是不敢的。

    “我的个人品牌价值,难道不能折换一些风险投资么?”他不甘心地试探着问。

    他最大的财富,还是自己眼前的名声,个人品牌价值。

    虽然他的知名度如今还远远不如高大松。

    “可以,不过罗老师,恕我直言,你的社会知名度貌似不太高啊。”周天音无情地戳破了这一点,

    “如果你希望的话,我们提前估算过你的个人品牌,算你的名声值300万吧,我们可以给你75万的剧组预算,不能折现,只能给你自己要筹备的人代开工资。然后将来你的个人品牌收益,我们要永久占20%好处。

    当然,考虑到法律不允许以企业商誉和个人名声出资,所以具体的合同形式,冯总会处理一下的你要相信他做阴阳合同的能力。如果这笔钱花完之后,你还不敢自负盈亏,那就回到模式一好了。相当于到时候,你就永远只能拿8%了。”

    罗胖子在内心心算了一下,如果他可以在75万风险薪水花光之前,试水出自己节目的流量价值,那么将来无非就是永远拿20%*0。8,也就是16%的广告分成收益。

    比10%多些,比直接自己出启动资金的20%少些,但风险也是折中于两者之间的。

    至于那种“连推荐位都要花真金白银问网站买、但可以得到30%广告分成”的最高风险模式,他是想都不敢想了。

    “那就这种模式吧,我自组剧组,但需要你们承担天使轮风投。”罗胖子做出了决断。

    周天音点点头,最后邪魅一笑:“可以,那我们说说最后一点注意事项吧这也是高老师跟我们签订过的。那就是节目制作者不得以本站内容、为第三方平台引流,否则一经发现,视作违约,本站有权扣押全部未到期广告收益,并追究法律责任。”

    “蛤?什么意思?”罗胖子不是法律专业的,本能有些紧张。

    冯见雄终于伺机接过了话头,随和地解释:“唉,别紧张,天音就是爱板着脸公事公办。我给你翻译一下吧,用人话来说,就是你不能拿着在我们网站的出镜机会,给你的其他平台自媒体账号打广告,更不能引诱别人去那儿看独家内容我指的是微信公众号,未来说不定会放宽。

    至于微博么,你还是可以留的。但我要你确认,跟节目相关的东西,你不许只在微博上发而不在n站发,必须得确保n站的内容是最全的。”

    如今,已经是2011年6月了,微信这个产物已经诞生了小半年,而且微信公众号这个功能也刚刚上线了。

    本来,腾云公司是不太重视公众号这个功能的,连开发日程都是今年临时提出的。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去年二季度的时候,腾云才刚刚推出腾云微博。

    在腾云看来,一切跟社交分享相关的东西,只要别人做了,并且成功了,看起来很有前途。

    那腾云只要抄抄抄,就能把歌命果实窃取过来。(所以腾云微博的出现才刚好比新浪晚了九个月,基本上是观察半年,然后开始抄,三个月抄完)

    但偏偏这次看走眼了,腾云微博扑得不要不要的。

    而且,要确认自己已经扑街了,那也是要观察期的,所以腾云基本上是观察到今年,才确信自己凉了

    然后才匆匆想到把新出的、而且貌似很有前途的微信,给加上个公众号功能。

    一来一去,公众号的出现,也就比微博晚了将近两年。

    眼下,已经有些人在微信上开了公众号专栏了,连冯见雄也有开。

    但罗胖子还没想到开,他也暂时没太看清这玩意儿有多大价值倒不是他不知道腾云的流量大,他只是没看清公众号和微博的影响模式差别,所以不敢下注。

    “只要我答应不开微信公众号引流,你们就没有别的条件要求了?就可以全盘按给高大松的宣传条件、来宣传我的节目?”他优点不敢相信,因为这貌似并不难做到。

    “当然,这是最后一个条件,答应了你明天就能开始筹备剧组。一切照旧”冯见雄非常大气地表态。

    “干了!那就按这么说定了!”罗胖子唯恐冯见雄反悔,连忙答应了。

第243章 公共厕所

    历史上高大松的《晓说》为什么最后没有跟《逻辑思维》一样,成长出一个巨头级别的平台型app呢?(我指的当然是“得到”。)

    说到底,除了两人的定位、禀赋不同之外。

    更关键的一点,还是高大松压根儿就不能算是个“完全体”的自媒体。

    《逻辑思维》的强大,历史上并不是完全靠在优酷网站上引流的,他只是把优酷当成了自己的渠道和棋子,在优酷拉到了人之后,立刻转移到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

    (当然,中间还有一年多过渡期借助了喜马拉雅,我那时候上班开车就听喜马拉雅。音频产品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抓住精英人士眼睛不能看东西时的学习需求。估计罗胖也是在喜马拉雅得到的数据反馈好,才自己搞了“得到”。

    澄清一下,我不是精英人士,我只是说这类产品的设计目的、是奔着解决精英人士的需求。我就是个扑街,凑表脸地蹭上去跟精英人士用了一样的产品而已。)

    而历史上的高大松,则是打着浓厚“阿狸系”烙印的文化人,所以他没法去在微信公众号上大肆扩张圈粉,最多就是运营一下自己的微博(新浪微博跟优酷土豆都是阿狸系全资收购掉的,所以选边站队方面没问题)。

    一个不能用微信公众号为自己圈粉的自媒体人,是不完整的。

    高大松在优酷上的粉丝,都不能算是他的彻底粉丝,只能算是“他的粉丝和优酷粉丝的共同合集”,质量和黏性都很差。

    这些用户是看在优酷的内容价格便宜份上,才来看的,没有忠诚度可言。

    这才是历史上高大松最后不得不在平台型竞争上,明明起步早,却落败的最重要原因。

    当然,由于被阿狸系绑定的问题,后来马风也赏了高大松一个阿狸大文娱ceo的头衔弥补,所以也不能算完败吧。阿狸大文娱的掌舵人,虽然不能跟“得到”创始人那样自己做大老板,但也是很值钱的。

    事实上,罗振宇相对于高大松赢得比较优势的这一招,历史上后来也被所有优酷头部up主学到了。

    几年后,优酷上凡是个50万粉以上的up主,几乎都会在优酷up内容时,删减关键要素,然后留言说“把这段干货放在了微信公众号上了,请关注此公众号,回复xxx获取相关内容”。

    弄到后来,优酷就成了个内容的公共厕所。

    别说微信公众号敢欺负优酷,连b站也来欺负很多同驻多站的up主,放到b站去的内容好歹不敢yan割,怕掉粉,最多在最后留个个人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链接画面。

    说到底,是优酷运营官方粉丝经济做得太烂的缘故。大家都觉得其在优酷的粉丝不值钱,不忠心。

    哪怕优酷用户在评论区和弹幕骂千百遍“不关注,滚!爱做不做”,也挽不回优酷up主们的滚滚作死狂潮。

    因为优酷up主压根儿就不把自己在优酷的粉丝当人看。

    优酷没有粉丝,只有贪你家资源卖得便宜的交易。

    哪怕一只鸡,如果被某个恩客买了几百次,估计都买出感情来了吧。可惜优酷却没有,不得不令人叹息。

    不过这似乎也是阿狸系的通病,毕竟电商出身么,商的成分太浓,就没什么交情可言,只是一笔买卖。

    而且阿狸系做大文娱,因为自己不懂,没这个基因,又怕被内容审核者骗,拿回扣。那就只能单一看大数据做决策,不敢有拍板者的担当。

    最后的结果就是无论做什么内容,都做不出那股“义”的气质来,只是看着大数据。

    连高大松自己都在跟吴宇森的访谈节目中感慨:投了电影之后敢作敢当承担风险的,那才叫“大老板”,是有一股子江湖气在那儿撑着的,就像旧时代的港片大佬。

    而只敢看大数据决定投什么的,那就没资格用“大老板”这三个字了,他们只配叫“投资人”。

    投资人是投不出革命性的大创新的。

    拿了自家文学的剧本,也只能拍出《xx追凶》或者n种花式女表的女子图鉴之类数据层面的神作、口碑层面的侏儒。

    拿一句后世段友抖友们的台词,这叫“大数据决定的电影,是没有灵魂的电影”。

    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是因为有它不高效、不划算的地方。

    如果处处追求最高效,还玩个鸡疤的艺术,直接滚回家开网红店卖a货吧。

    而冯见雄深谙这段历史。

    所以,他一方面不可能容忍另一个时空优酷身上的悲剧历史,在他的n站上重演。

    任何一个投靠他的自媒体人,如果敢打“在n站引流,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添砖加粉”的事儿,那他是要严格禁绝的。

    n站决不能变成没有粉丝忠诚度的公共厕所。

    今天,他先摆平高大松、罗胖子,为未来投靠的自媒体人、潜力大v级up主树立一个“跟n站合作就得按这个来”的标杆,便是在解决这一方面的危机。

    另一方面,这也是冯见雄之所以去年找杰克马的时候,坚持表态即使两年后他资金链不足、要找上市成功后的阿狸融资时;也只许入股、不许收购,否则宁可跟杰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