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喷神 >

第405部分

喷神-第405部分

小说: 喷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恶意揣测,质疑,此起彼伏。

    当然,为冯见雄说话的、力挺他的也不少。毕竟他此前的2000多万粉丝,那都是实打实的真爱粉(也有僵尸粉)

    所以诸如“雄哥凭什么不能去西湖论剑?人家是实打实有干货的!一个n站大佬的身份,就不知道比你们这些喷子高到哪里去了”之类的反击言论,在微博评论区也随处可见。

    纷纷攘攘之中,冯见雄迎来了峰会的日子。

    ……

    峰会举办地在滨江新城的某高档国际酒店。整整50层的酒店,足以容纳全国的与会者。

    平素相对鬼城的江南大道上,豪车络绎不绝,各路媒体也纷纷上阵。

    “是马风来了!”

    从早上7点半,记者们就开始蹲场了。随着人群中一声惊呼,几百个记者“哗”地往中间涌,把长枪短炮从维持秩序的安保人间肩膀、腋下伸过去,嘈杂不堪的提问声此起彼伏,根本无法让人听清或回答任何问题。

    但记者们也不肯善罢甘休,只求把视频拍全,或者把别人提的问题、马风的自言自语都录进去。

    嘈杂了足足四五分钟,人群才归于寂静。

    不过,也就静了十几分钟而已。而且还不是那种彻底的沉静,而是总有悉悉索索的小动静一旦有小咖进场,也会有毫无所获的记者因为不甘心,而过去采访几句,只是声势没有大佬来时那么宏大。

    事实上那些小咖们态度反而随和得多,说话也好听。他们是巴不得自己掏钱来博关注的。

    每隔十几分钟,李老板,小马哥,周红衣,雷俊……这样段数的大佬一出现,都能复制刚才马风进场时的喧闹。人群的激昂程度,无形地评估着每个人的江湖地位。

    眼看已经一个小时过去,距离峰会开始还有20多分钟,记者们渐渐有些不耐烦,收拾东西准备收摊、挪去主会场重新出摊。

    主会场里每路媒体都有自己安排好的坐席,所以不像在大厅里这般需要抢位置,竞争也不激烈。

    正在一些记者收拾东西的时候,大厅门口又喧闹了起来。

    “是冯见雄!快去怼他!问问他今天来做何感想!”

    轰地一声,大多数比较敏感的记者都涌了回去。

    剩下一小撮刚入行的、迟钝的、正在收拾东西的,略感摸不着头脑。

    “谁?什么大佬?”

    “没听清啊!不过看声势,也就比李二马低一些吧。好像跟周红衣、雷俊都不相伯仲了!”

    “原来是冯见雄!”

    但不管怎么说,短短几秒钟后,那些萌新记者就认识清楚了行情:冯见雄至少是目前国内“被采访价值排名前五”的互联网大佬!

    不管他生意到底做多大,他的社会话题价值就是这么高!

    冯见雄本人,对于这个结论当然是不意外的。

    被无数人把话筒伸到面前,他也一点不在意,依然是那副和蔼可亲的表情。

    他一边缓缓走过保安人墙之间的甬道,一边轻轻挥手,在心中默念着“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同时,他也不忘偶尔优雅地回头看一眼,确认自己身后并没有其他嘉宾跟着进场。

    这样,他就可以稍微耽误一两分钟,挑个别记者朋友,和蔼地回答一个问题。

    正在那儿胡思乱想时,冯见雄赫然发现面前有一个老熟人。

    原来是央视的女记者权此芳。

    作为央视的记者,权此芳在今天这个会场里还是有点特权的。

    她跟其他两家头部港媒的记者一起,可以站在保安人员围成的人墙里面,直接拦嘉宾问个别问题。

    那些被围在人墙之外的同行,哪怕眼红不甘,也只能憋着。

    权此芳当然更早就看到冯见雄了。当冯见雄目光与她接触的时候,她立刻鼓起勇气迎了上去,把话筒也伸了过去。

    另外两家港媒的记者几乎同时伸了话筒,并且作势要提问。

    但冯见雄虚点一指,示意权此芳问,其他两个妹子也只能按捺一下。

    “冯先生,能了解一下您今天参加峰会的讲话内容会是什么吗?”权此芳激动地问。

    虽然她采访过冯见雄好几次了,但哪怕是此前最后一次时,冯见雄的江湖地位也远没有现在这么高。

    真是一个每一次重逢都会飞黄腾达的恐怖存在啊。

    让女人激动也就难免了。

    “这个不用着急,轮到我的时候自然会知道。问点别的吧。”冯见雄云淡风轻地婉拒。

    他也知道,权此芳本意并不是问这些。只是她真心想问的问题有些失礼,这才拿套话先客套一下。

    权此芳也心领神会,连忙改口:“那我问个别的好了:对于您前段时间在博文上发表的、对‘国内互联网免费经济现状’的抨击言论,所引来的争议,您有什么看法呢?您为什么不作回应?最近您都在忙些什么?”

    听了权此芳的连珠三问,港媒女记者也消停了些,静静地把录音笔打开。

    因为权此芳要问的,跟她们本来想问的,基本上差不多。那她们直接录也就是了。

    冯见雄很风搔地撩了一下自己前额的头发,沉稳地回答:“我最近在干什么?这个问题有点**呢。不过,既然是公众人物,我大大方方告诉你好了最近,我在帮一个密友料理一些官司上的业务,所以没什么空。

    至于我对自己此前言论引来非议的看法么,我想说:那些非议大多数都是零敲碎打、毫无营养的情绪宣泄。我之所以不马上作回应,是因为我认为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多言无益。

    现在,我已经有了充分的证据,随时可以展开深入的、有价值的讨论。欢迎一切同行与我分享看法。”

    “能说具体点吗?”权此芳急切的追问。

    冯见雄耸耸肩,看也不看身后,只是握起四指,用大拇指指指那个方向。

    他听得见,背后有噼里啪啦地阵阵急促脚步声。

    “记者小姐,您看,时间仓促,我们还是别在走廊上耽误别人进场了。具体的问题,有机会可以一会儿开幕式后,坐下来聊。”冯见雄随口扯了一句遁词。

    权此芳心领神会,连忙很上道地说:“那就等你,我会去申请一间小会议厅的。如果有不适合在大会讲话上发布的内容,欢迎您跟媒体分享。”

    ……

    上午的开幕式,并没有冯见雄出场讲话的机会。

    毕竟,这种会议除了行业大佬之外,还得有中科院的相关院士啦、本省的正邪副主席啦、国家网信办的某局长啦、公…安部网…监局的某些要员啦……之类的人出场。

    所以,第一个上午除了一两个东道的行业大佬之外,其余讲话机会都是这些官员的。

    冯见雄的出场,本来要排到明天下午,有一个15分钟的机会,主题是谈谈他对流媒体产业的看法。至于那些不和谐的话,肯定是不能在主会场演讲期间说的。

    场内的氛围,也是谈不上热烈。

    所有的记者都知道,这种报道只是完成政治任务,但网民是不可能会去看的。

    看热闹的人,是来看李二马说了些啥,不是来看官的。

    提问环节,点名了几家对搞事情乐此不疲的媒体来完成,比如港媒的《南华早报》。

    事实上国内媒体都懒得问了。

    会议开到12点整,才是皆大欢喜的午宴,可见上午的内容还是比较足量。

    这种大会的午宴相对比较简单,大多数人都是自助餐形式,菜色倒是不差的。

    只有晚宴,因为时间充裕,才会隆重操办不过晚宴并不会宴请媒体,就只是业内与会者参与。

    应付差事的记者,就会在自助餐厅里吃饱后打一杯咖啡、然后坐上两小时,顺便靠椅子上假寐。(记者是不提供酒店住宿的)

    各路大佬们,如果下午有讲话,就回房小睡一会儿,调整好状态。

    至于没有讲话的,便可以端着酒杯随便走走,交交朋友,了解点儿行业动态。

    记者们或风卷残云、或优雅自如地吃着鱼排、刺身时,一个消息快速在人群间口口相传流散开来:

    “听说央视的记者组给冯见雄单独申请了一间小会议室,听他说些不准备在主会场演讲提的私密话题!一共只有50个位置,快去抢啊!”

    “什么什么?”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劲爆干货!”

    一群人饭也顾不上吃完了,立刻问了路,蜂拥而去。

    那间只有50个座位的小会议室,很快挤进了将近200号人。剩下的百来号,统统只能站着,连摄像机都没地方架,大多数人只能拿便携式的单反拍了。

    “冯先生,能聊聊您早上提到的‘某几个关于互联网免费模式的奇葩变现渠道’相关的案子么?我们可以给你转到法制频道专栏哦。”权此芳坐在冯见雄对面,伸着话筒言笑晏晏地问。

    “感谢大家的捧场,那我就趁着午休时间稍微说几句,但愿不要耽误大家休息。”冯见雄谦虚地对大家点点头。

    “就从这个案子说起吧最近我有一个朋友,打了一场网络诽谤案的官司,成功胜诉了,执行也很顺利,已经让加害人赔偿精神/名誉损失、并且在网上公开赔礼道歉了。

    这个案子,着实让我对免费经济的底层逻辑,有了更多深思。案子的名字,叫‘中华女权qq群主诉xxx名誉侵权案’。”

第214章 被卖SHEN而不自知

    “中华女权qq群主诉……诉那个谁来着?”

    “名誉侵权案?不至于吧,这年头一个网上的qq群主还能起诉别人名誉侵权?既然案子里提到了‘qq群主’这个身份,那起诉的事由肯定是跟她在履行群主职责时的行为有关吧?”

    冯见雄仅仅一段开场白,就成功抓住了场内近两百记者的眼球。

    包括权此芳在内,大多数记者都是像上面那样,主动展开了思索。

    当然,也有些自命老练、见多识广的名记,内心不屑地想道:

    “说不定只是两派网上对骂的喷子,影响闹大了之后就把对方人肉出来、然后线下起诉名誉侵权吧?这种破事儿还敢说‘引起了对互联网免费经济模式底层逻辑的深思?’这冯见雄也太厚颜无耻了吧?”

    幸好,无论哪一方都没有太多的脑补时间。

    冯见雄仅仅吊了她们十几秒钟胃口,就主动解开了答案。

    “这个案子大致上是这样的:有一个名叫‘中华女权’的组织,在qq上组织了几十个群,都是满员的高级群那种。所以,至今为止其成员总量有数万人之多。至于总的群主身份,我就不暴露了,以沪江的a女士为代称好了。

    a女士组织的这些群组,其公开的主要宗旨,就是联络同好、让有女性独立、女性自强思想的网民有一个互相交流、并且在资源上互通有无的渠道……”

    冯见雄说到这儿,稍微停顿两秒让大家消化,也是为了让后面的包袱更有戏剧性。

    女记者们面面相觑,觉得至今为止没什么新奇的。

    这种女性互助、提供心理鼓励的群组,看起来很正能量嘛。

    “然而,大家也知道,做女权的么,总是容易被另一些反女权的人攻击。我并没有以偏概全的意思,事实上我也知道,在网上卖力反女权的,主要是男性中一些没钱又丑的丝,他们觉得女权的存在,哄抬了婚恋交友市场上女性的普遍地位,增加了他们找女人的难度

    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的反女权者都是这样。我本人对这个问题也不持任何立场、也不讨论本案中的女权宣扬者本身态度是否正确。如果你们觉得不合适,可以把这段话剪掉。”

    “到这里为止,相信大家都觉得这肯定是一桩网络上常见的两派人互喷辱骂的小纠纷。可后面的案情出现了转机。

    某个反对a女士的反女权组织人士我们也隐去他的真名,用b男士来指代在一次对a女士线下活动的跟踪、人肉后,发现了a女士利用q群资源变现的一条灰色产业链。

    那就是,a女士通过在‘中华女权’等q群中散播极端女权思想、聚拢受过情伤或者因为别的原因而认为‘中国男人没个好东西’的女性们的关注与人气,然后趁机经营一项中介业务。嗯,大致上就相当于曰本人的‘无料案内所’了

    a女士组织联络了大量在沪的外籍男士,主要是白人和黑人,然后向他们收取中介费。然后自己在各q群里对女性群友发布消息,表示‘对于想体验异国艳遇的女生,我可以提供介绍交友的机会’。然后,双方就大范围展开了交友。

    b男士在截获了这种‘无料案内所’中介生意的真相后,居然在网上大肆宣扬,并辱骂a女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