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喷神 >

第34部分

喷神-第34部分

小说: 喷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丁理慧那独有的萌音,是个人听到之后都会惊呼“声优都是怪物”,翻遍整座金陵城,乃至翻遍整个江南省,都找不到第二个有她这样软萌嗓音的妹子。

    “唉,我还以为丁理慧推荐了我们,面试就过个场呢,没想到还要被筛这么多。早知道就不来了。”虞美琴微微垂着脑袋,用只有冯见雄才听得见的声音碎碎念。

    冯见雄却不觉得意外:“选拔是肯定的吧,我们目前哪来那么大牌。好了别说了,老师看过来了。”

    他刚刚收声,会议桌对面居中而坐的那个老师给了丁理慧一个眼神,丁理慧就站起来,开始介绍与会人员:

    “感谢各位同学今天应邀前来,人到齐了我们就开始吧。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评选老师校台的戴台长、广电传媒系的顾教授、还有研究生院的王艳学姐……”

    丁理慧每提到一个人的名字,那人就点点头,也不用站起来,毕竟都是“领导”。

    戴台长是个三十来岁的学校行政干部,顾教授也年近四旬。这俩人一看都有些精力不济,像是要忙活的事情太多,对这种招人的工作不太上心,就随便听听,凭经验拍板。

    倒是第三个评委、那个姓王的女研究生,看上去是跟着顾教授混的,属于帮导师打工,手上还准备了厚厚的一叠材料。冯见雄一看就知道她才是负责具体做事、筹备今天招新工作的人就像领导的讲话稿都是秘书先写好的,一个道理。

    而丁理慧则是一点决定权都没有,只是个主持会议的,加上可以利用自己的职权推荐几个人选,仅此而已。

    介绍完评委之后,丁理慧又示意每个应聘者用15秒钟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来历,包括院系专业、年级、此前成果。不过三分钟时间,所有人都算是相互认识了。

    冯见雄并没有注意到,他和虞美琴起身自我介绍的时候,那个名叫王艳的女研究生评委眼神中闪过了一丝警惕。

    过场走完之后,戴台长慢条斯理地又打了几句官腔:

    “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要么是此前已经有了相当的专业素质,还通过了笔试。要么就是在校内各项活动取得了成就,得到了推荐。大家能来到这里,已经是十里挑一的人才了。我也很感谢各位对我们校台工作的支持。

    但是,名额有限嘛,我们筹备的这档话题节目,只需要一男一女两名主持。希望一会儿大家好好表现,踊跃答题顾教授,要不您开始问吧。”

    “好的。”顾教授一口答应,开始翻阅提问大纲。

    坐在顾教授身侧的王艳,内心略微恍惚了几秒,想起两天前翁得臣来找她时的情景。

    ……

    王艳是新传院广电传媒系一名研二学生,跟着顾教授混。

    她的情况跟教冯见雄民法学的邱雪其实差不多都想研究生读完后,谋求留校任教。

    她的样貌也算是个七分美女,中规中矩。但要是进入娱乐圈或者传媒圈,肯定是不会出挑的,这辈子也没啥红的机会。能够在母校捞一份旱涝保收的教职、甚至是行政工作,也比出去混要靠谱。

    顾教授是支持她留校的,但顾教授手下也不需要人,也没编制空缺,所以那种支持没什么用。

    前天,一个此前她完全不认识的大一男生联系到了她,正是翁得臣。她完全想不通对方是怎么找到她的。

    当时,那个翁得臣还躺在病床上静养,等待每天1点5毫升的脑溢血自动吸收,看上去可怜兮兮的。

    然而那家伙说出来的话,却是一点都不让人觉得可怜。

    “王学姐,你肯来,咱也明人不说暗话你出门后可以打听打听,翁良卿是我什么人,他夫人左玉梅又在哪个部门。

    听说你在校台处理一些日常工作,包括周末的招人有一个叫冯见雄的小人会去应聘,你想办法把那家伙给我弄臭了,回头我帮你说和你留校的事儿。”

    当时王艳几乎想甩门而出,但是渐渐被世故打磨的心灵,让她比小女生多了几分忍耐。

    回来之后她打听了一下,才赫然确认:校档委组织部的翁处长,竟然就是翁得臣的父亲。

    而翁处长的妻子、也就是翁得臣的母亲左玉梅,则是校人力资源部的一名科长,分管传媒公管法学商学四个院系的人事。

    国内的大学,行政级别千差万别。有北大清华这样中央直属的省部级大学、校长/档委书记享受省部级待遇的;也有金陵大学这样的教育部直属大学、副省级待遇;也有金陵师大这种江南省属的大学、厅局级待遇大多只进211、不进985的大学,都是这一档。

    还有更多更差的大学,那就没下限了,副厅级乃至县处级的都有。

    所以金陵师大的档委组织部部长,比校长、书记低半级,副厅级待遇。大学的组织部,部长往下就是各个处长,副县处级待遇所以翁得臣的老爹还算是挺给力的。

    组织部只管档的干部,所以大学里那些民主档派教授乃至无档派人士是管不着的。但王艳想要留校,已然是入了档。再加上一个左玉梅直接统管几个院的人力资源,怎么看怎么撞到人家手上。

    认清了形势之后,王艳便决定就范了。

    不就是坑一个素未谋面的应聘学生么?而且又不是赚大钱的正式工作,和自己的留校前途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姐干了。

    不过她也知道,她本人并没有什么权力。她在校台这块一切的话事权,都来自于导师顾教授的“忙”、管不过来。

    如果哪天导师想亲力亲为,她什么都不是。

    换句话说,她是不能明目张胆逆着顾教授的意思来的,甚至都不能不给顾教授解释就直接作出决定。

    所以她没有选择直接无理地黜落冯见雄,她需要让冯见雄输得心服口服。

    幸好,这次来面试的人名单中,有一个王艳的老熟人她的某个备胎、一个名叫付成才的大四学弟。

    这个学弟比王艳低两级,当年王艳还在读本科的时候就追求过她,被她轻而易举地闪过、转为云备胎。

    付成才不像是能混学术的样子,估计最大的愿望就是毕业后找一家电视台或者电台做那个编导助理或者说是综艺编剧,揽一些节目策划类的幕后文案工作。他如今大四,在校外找不到充足的媒体单位实习机会的情况下,在校内电台做点事,也是很自然的积累资历选择。

    于是,作为这次面试命题人的王艳,选择了把题目透露给了付成才面试题目是王艳帮顾教授出、出好之后交给顾教授看过点头,才拿来用的。

    王艳还交代付成才:这次有个颇为棘手的新生对手,名叫冯见雄,如果不阻止那家伙,他肯定没机会。而且那个叫冯见雄的家伙人品不太行,还有如此如此的黑材料……

    付成才刚拿到泄题时,内心是非常激动的,还以为是女神小姐姐突然关心自己了。

    “那是不是意味着还有机会?听说王学姐的前男友,在大四毕业之后就去外地工作、分手了,貌似王学姐这两年也没听说有交新男友……”

    ……

    王艳和付成才都在那儿脑中乱哄哄地意淫回忆时,顾教授的提问把他们拉回了现实。

    也让所有面试者的注意力提了起来。

第47章 在哥面前你帅不过五分钟

    “提问之前,先感谢一下戴台长的信任、让我主持今天的面试。校台即将新增的这档节目,名字暂定为‘此刻观点’,相信各位同学有的都听说过了。

    设置这档新节目的目的,我在这里也说一下:我们也有感于近年来新媒体的冲击,校园时事类广播节目的受众渗透率下降明显。想看时事热点的同学,也不会等广播这种没时效性的媒体模式。

    所以,拼时效是没有前途的。在这个大环境下,这档新节目算是我们试图提供差异化价值的一种尝试。比如提供媒体人和听众之间更好的互动,展示更多的本地化观点、增加受众的参与感

    因此,今天面试的主要问题,就是请大家各抒己见,谈谈对这方面的看法,如果你们当了这档时事评论节目主持,会如何想办法提供这种差异化的价值?”

    顾教授提问的时候有些嗦,一看就不是经常给人面试的人,不过学术阐述倒是很清晰透彻。

    他洋洋洒洒说了几百字,所有应聘的同学好歹都get了他的意思。

    顾教授问完之后,大家相互观望了几秒钟,颇有点面面相觑。

    然后其中一个相对愣头青些、似乎本来就觉得自己没啥机会的男生举手,提出了个疑问:“请问,我们就直接这样一个个当众发言么?那后说的人岂不是吃亏?”

    顾教授哂然一笑,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刚才没说清楚规则。幸好一直给他打下手的王艳立刻反应过来,补充道:

    “当然不是,为了公平起见,请所有同学在想好怎么回答之前,先在面前的草稿纸上写下自己的答题纲要,然后停笔。一会儿回答的时候,阐述范围不能超过自己的提纲,以免后回答的同学过分‘借鉴’先回答同学的观点。准备好之后,想先答的可以主动举手,不然就按照名单顺序。”

    众人一听,觉得这个方法还比较公平,也就没了“先回答吃亏”的顾忌,略一思忖纷纷在草稿纸上书写起提纲。

    一个猪腰子脸、肤色黑黢的大四男生混迹在总共14名面试者当中他正是付成才。此刻,他的内心是压不住地得意:顾教授提问的方向,果然和王学姐前天泄露给自己的差不多!

    他比其他人都提前两天知道了题目,做了充分的准备,这次的校台新节目主持,还不是手到擒来!

    众人写了五分钟,王艳代替顾教授喊了停笔,所有人齐刷刷放下笔,再写就算作弊一旦有其他人开讲,所有人就不能再“借鉴”前人的回答补充自己的提纲了。

    “有没有人抢答?”

    “我。”

    “我!”

    三四个稍许有些锐气或者书生气的男生女生纷纷举手。

    “新传院04级周欣怡,03级蒋晨……你们按顺序来。”王艳帮顾教授把控着选拔节奏。

    冯见雄和虞美琴也竖起耳朵,认真地听着这些人的回答。

    那个04级名叫周欣怡的女生语速平稳地开始回答:

    “我认为,根据《社会传播理论》,不管什么模式的新闻媒体,都逃不脱追求5个w的基本职业道德和素质,也就是when、who、where、what、why。有良心的公允媒体,应该尽量翔实地复原时事的真相,尽量多作事实判断的描述,少做价值判断的描述,让用户自己去品鉴……”

    她说话的时候,三个评委都没什么表情,既不点头也不摇头,却有一丝微不可查的“鸡肋”表情。

    她花了两分钟阐述自己的态度,随后王艳示意第二个、第三个继续讲,几个人的内容大同小异。

    “她说的怎么像是死读书的?应该文不对题吧?顾教授问的不是怎么提供新形势下的差异化价值么?”连虞美琴听了许久之后,都压低声音对冯见雄提出了如是的疑问。

    虞美琴并没有上过任何传媒学的课程,也就不懂传媒理论。但是仅凭她自己的敏锐和辨析能力,她都能听出这些人没回答到点子上。

    “照抄顶级传统媒体的办报/办广播经验而已,胶柱鼓瑟。”冯见雄毫不客气地批判,只不过音量同样压得很低,几乎是在用鼻息的声音哼哼。

    他也没专门学过传媒理论,但是他见识过未来15年新媒体的发展轨迹,包括各种移动自媒体是怎么博眼球、怎么迎合将来的“中产阶级消费升级”大潮的。

    他只要稍微撷取一星半点儿的见识,就足够理解今天顾教授的困扰,并且完爆在场所有人了。

    趁着那几个人发言的时候,冯见雄继续和虞美琴低声聊着:

    “他们说的这一套套,只能适用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这样面向精英用户的媒体,因为社会精英都有自己的判断、广博的见识,每个人都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意识,也非常讨厌自己‘被代表’。因此给精英看的东西一定要绝对客观、不带主观态度,这样才能讨好到他们。

    而社会底层的人,则需要看哗众取宠骗点击率的东西,古有黄…色小报,今有标题党。他们需要量大管饱又不用动脑子。

    而顾教授今天的问题,明显是觉得精英太少,不够用;抢小白用户又抢不过网络媒体。所以想问我们,如何独辟蹊径迎合‘有发展出中产阶级思维模式倾向的新时代大学生’的品味。那些拿5个w来回答的人,根本文不对题。”

    冯见雄评价完的时候,场上前三个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