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喷神 >

第314部分

喷神-第314部分

小说: 喷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下的观众席都没有坐满,除了央视摄制组和赛事组委会的人之外,就都是为母校加油助威的夏大学生了。毕竟眼下距离过年也就个把星期的时间,就算喷子在这个世界的地位再高,也不能让观众不回家睡大觉等过年。

    也就些夏门本地的学生,才能空了随时抽个空过来看热闹。

    因为预算和重视程度的问题,金陵师大的校友一个都没来夏门旅游、现场助威的。

    所以冯见雄入场的时候,都没有人呐喊,但是有不少人在那儿窃窃私语、指指点点。

    “看,就是这个人!刚刚在博客上喷了青华大学的学风问题。”

    “后来好像遮遮掩掩收敛道歉了,但我特地看过详情来龙去脉。绝对不是受到压力服软的,是确有隐情啊!听说是青华出了软骨头的败类教授!”

    没办法,眼下冯见雄可是博客上500万粉的公知大v,而且刚刚闹了两场大事,眼下热搜指数还火辣辣地摆在那里呢。

    大学生里不乏喜欢指点江山、抨击砖家的。冯见雄在“常开申”事件里怼完青华大学,又打了一把壮烈被封后不屈不挠、被泼脏水又反转的大起大落剧情。所以哪怕是敌对方的学生,也有对他暗暗注目的。

    虞美琴南筱袅西门甄姬虽然有所心理准备,也依然被冯见雄在圈子里的名声激起了感慨。

    主客场队都入场后,就是比赛主持和评审团入席。

    主持人是央视。至于五个评审团,也都是些国内的媒体人,有“东方时空”的女编导、参考消息的特约撰稿人,还有某些评论杂志的总编,等等。

    当然,档次肯定不能跟未来的国际赛相比。

    属于把五个人的博客粉丝总数加起来,还没冯见雄一个人多的那种。

    冯见雄来参赛之前,详细了解过赛制。

    他知道这次比赛比上一届微有调整,把交叉提问环节去掉了,只留下两段式立论、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另外,还把原本放在总结陈词之后的“评委互动提问”提前,插到了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之间。

    也就是说,评委交叉提问的分量比原来更重了,因为要提问完之后才能总结陈词。

    同时评委的发挥强弱,也会对参赛队伍造成一定的影响,要是其中一方摊到一个口才牛逼一些的提问评委,明显是占便宜的。

    虞美琴这阵子比较空,全心全意在准备比赛,所以她有时间看过此前预选赛的每一场电视转播,也知道一些不成文的规定。

    她瞥了一眼评委们的座位,就悄悄对冯见雄说:“坐在最右边、靠近我们这边的评委,一会儿就是要帮反方向我们提问的。坐在最左边那个美女编导,应该是帮我们向对方提问的。”

    冯见雄从来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所以那个“己方第五人”的美女编导,他看都没看,只瞅了一眼即将成为对手的那个平顶中年油腻男。

    对方居然也在用余光偶尔斜视他,看起来还有些跃跃欲试。

    反正那眼神让冯见雄很不舒服。

    “这家伙吃枪药了?什么来头?总觉得有点太想表现了。能来当评委的,平时发声机会应该不少吧,至于看起来像憋着一肚子话要喷么?”他微微一皱眉,跟虞美琴小声讨论。

    虞美琴也是何等聪明灵透之人,顺势看了两眼,心领神会地提醒:“小心点儿,如果过会儿他就盯着你提问,那多半就是……”

    “什么?”

    “来蹭热度的。”

    “蛤?”冯见雄还没反应过来。

    虞美琴略带无奈地冷笑:“你想想,你现在已经比五个评委都更加出名了。所以他们面对你的心态,和面对其他辩手是翻过来的。

    其他辩手在场上的时候,是巴不得语不惊人死不休,最好喷赢一个知名媒体人评委,然后自己好踩人上位。而面对你的时候,是那些评委反过来想踩你上位。”

    冯见雄一愣:“我现在有那么值得踩?”

    虞美琴好悬没气死:“你以为呢!我看你最近是打官司打多了,不问窗外事,都不知道你的名声又大了多少!”

    说完这话,虞美琴也意识到继续窃窃私语台风不太好,便打住了。

    坐了几分钟之后,观众席上的灯光暗了下来,主持人也开始说开场白,然后介绍了一番本场评委。

    因为都不太有名的关系,冯见雄也是直到此刻,才知道各评委的身份

    帮师大队的那个美女姓吴,是个东方卫视的著名编导。

    而那个即将成为敌人的家伙叫陈杰,是个中央人min广播电台的评论员,此前也在些标榜公益、法制类的报刊当过编辑。

    因为场内无法拿出手机来百度,所以冯见雄并不知道这个陈杰更多的劣迹信息,也就不知道他是一个逮谁喷谁蹭热度的家伙。

    主持人介绍完,比赛就正式开始了。

    因为冯见雄这一方是正方,立论可以先发言,所以完全可以提前准备,因此一辩理所当然地安排了最菜的新人西门甄姬。

    她没有参加过国家级大赛。而且因为金陵师大队今年是卫冕,前面三轮预选初赛轮空了,所以紧张多多少少是难免的。幸好正方一辩稿都是背得滚瓜烂熟的东西,有个半分钟适应,也就能进入状态了。

    “众所周知,信用卡是一种简单的信贷业务,其与传统借记卡的区别,主要在于有透支信用额度。信用卡消费,也是一种比较便捷的非现金交易方式……”

    尽管正方开场前两句话肯定是废话,但在辩论赛上也不能不讲,众所周知的事实判断定义,都得尽量简明扼要地把篱笆扎牢。

    西门甄姬的节奏控制得不错,只用了几十个字,就把定义限清楚,然后很快进入了利弊分析。

第95章 比惨王是没前途的

    西门甄姬抑扬顿挫的声音,在演播厅里回响:

    “我方认为,信用卡的出现和普及,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信用卡消费行为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整体绝对是利大于弊。下面我方将具体陈述信用卡之利:

    首先,信用卡消费并不是从第一天透支起就要手续费和利息的,因此自控能力强的人完全可以得到50多天的免息期,这对于资金紧张的个人和贫民是一种极大的扶助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几乎毫无积蓄刚刚从农村进城务工,想做点小生意的人,却需要为了‘这个月的五千块钱究竟是拿来交房租并且供一家人生活,还是忍饥挨饿睡两个月天桥,省钱先买辆电三轮和灶具,开个煎饼果子摊’而纠结痛苦,那么如果他可以合理使用信用卡来支付某些生活消费品甚至投资性购物,岂不是能熬过最初起步的难关?

    其次,信用卡消费不仅有利于个人资金周转,对于社会经济的整体促进也是非常明显的。

    正如国wu院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所说,随着国外金融危机的加深,我国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将不得不由‘投资、出口’的粗放拉动模式,向‘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并进的方式转变。信用卡消费的扩张,正是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

    西门甄姬的陈词比较泛泛而谈,总的来说就是把信用卡消费制度对消费者本人、对社会经济、对国家机器、对金融领域从业者的好处都辨析地罗列了一遍。

    评委和听众们也没什么反应,毕竟这些知识平时大家就隐隐约约知道,只是不这么系统。西门甄姬的陈词,也只是提纲挈领地梳理出一条线索脉络而已。

    陈词的最后,西门甄姬少不了也把信用卡消费制度和现状中,可能被攻击的点罗列了一下。比如恶意透支带来的金融诈骗风险、个人无自控力时沦为卡奴。

    不过陈述之后她都会附带一个统计性的数据,说明这种风险目前的比例是多少,比如信用卡导致的银行坏账率、每年的信用卡案件数量,让人宏观上觉得还是利大于弊的。即使有问题,也都是发展过程中的阵痛。

    “中规中矩,逻辑不错,而且还有即兴发挥的起承转合。再调教调教,等咱几个毕业了,挑起校队的大梁是没问题的。下一届再想拿好成绩是不太可能了,不过以西门学妹为骨干,争取再冲一冲出线还是有希望的。”

    冯见雄一直在那儿听,也听出西门甄姬并不是简单的背诵,而是结合临场氛围做出了聪明的微调的,尤其是考虑到了现场观众组成和预想的不同观众这种东西,是最容易被扇动和道德绑架的,所以哪怕是先发言的正方,也不能一字不变按照辩论计划陈词。

    打个比方,如果下面都是没文化的暴民,那正方就该想到:反方只要举出一两个血淋淋的因为卡奴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极端个例,大伙儿的节奏就会被带得飞起。

    美国人那边,每次总统竞选人去铁锈州拉票的时候,不都这么干的么不是某个档,而是两个档都这么干。

    西门甄姬的陈词结束,主持人稍微说了两句,就轮到夏大的一辩开始说。

    太阳底下果然没有什么新鲜事儿,对方反驳的点,跟西门甄姬刚才一笔略过提到的弊端,基本上一样,只是要细得多,还有很多血淋淋的例子。

    “……我方认为,信用卡消费弊大于利,即弊是主流。如果不对信用卡消费进行进一步的规范,那么弊将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经济学里‘心理账户’的概念告诉我们,那些无现金支出的消费,容易使人产生‘个人财产并未减少’的错觉,从而导致非理性的过度消费行为。

    其次,站在消费者层面,信用卡消费的普及,也导致金融风险的泛滥,信用卡冒用、诈骗层出不穷……”

    ……

    短短3分钟,夏大这位一辩涉及到的点倒是不少,几乎把能够攻击的信用卡消费弊端都提到了。

    但是冯见雄和虞美琴这种段数的高手稍微一听,就知道对方的底气不是很全面:在具体展开方面,那家伙几乎只着重描绘了“卡奴”和“刺激过度消费、不健康金钱观”这两个问题,最多对“金融坏账风险、失信”也带到一些。

    而其他弊端,他只是列举了一个名字,连具体是怎么导致的都没有展开。

    所以金陵师大队这边,立刻就知道后面该怎么重点反击了。

    耐心地等待夏大这边立论结束,比赛主持也说了几句过场话尤其是强调了“请各位注意,本场比赛的观点立场是抽签的结果,并不代表双方辩手本人持这种观点,请勿过度解读”。

    然后,才宣布进入第二阶段。

    这种话,也是近两届大赛以来不得不反复强调的,而且每次都是放在立论结束后强调。

    因为很多辩题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普通人都能插几嘴,加上如今的网络喷子越来越发达,容易带上强烈的民意和道德绑架色彩。只有强调了抽签立场并不代表辩手本人立场,才能更好地保护辩手,防止网路暴民抨击那些为冷静站台的辩手。

    主持人说完,冯见雄就施施然地站了起来。

    “对方辩友刚才大致说了几点信用卡消费的主要弊端,从声势上来看,倒是真可谓声振林木。可惜,我们从逻辑上细细推敲,就不得不觉得那种言论实在是遗憾。

    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信用卡消费对国家而言,‘会导致虚假需求、造成国家经济决策失真,是某些国家信用和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之一’而我不得不告诉你们,导致这次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垃圾债的泛滥和其他复杂金融风险的过度包装。

    即使要和‘消费’强行扯上关系,也该怪美国人为不良偿付能力的低收入人群发放了过多的房贷。你见过世上有哪个国家,连买房子这种大钱,都可以用信用卡透支来借到的么?如果有,请对方辩友一定要告诉我,我立刻去那个国家买房。

    再退一步讲,稍微懂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买房不能叫‘消费’,其经典定义属于‘投资’。消费过多从来不会导致泡沫,只有投资过度才会导致泡沫。

    因此对方辩友刚才过度强调的这个信用卡消费弊端,其实并不能归罪于信用卡制度独有,而是只要这个世界存在金融信贷,哪怕是要抵押的信贷,就都会有超发、风险、过度投资……等等弊端,除非对方辩友觉得应该取缔整个现代金融工具体系,否则不是罪不明责么?

    其次,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对消费者个人而言,应当抑制过度和盲目的消费、避免透支风险,培养成熟的消费观’,并且举了所谓经济学上‘心理账户’的例子,言之凿凿把上述问题归罪于信用卡消费制度

    那我就不得不为这个制度叫一声屈了,支付宝付钱比信用卡还方便呢,未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