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喷神 >

第229部分

喷神-第229部分

小说: 喷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被买便宜货的消费者逼死了。法律没有强制标注的东西,你做好了消费者也不相信的。

    所以,不要做那些没办法留下证据的好事儿,雷feng还特么得写个日记呢我就不信当年没人和雷feng一样做好事,只不过那些人比雷feng更加做好事不留名,已经湮没无闻了,你们连知道他们名字的机会都没有。”

    高穗果并不以口才见长,对此唯有哑口无言,被冯见雄说得愤懑不已。

    “所以,我也不是不近人情,完全是为你们好。核桃,你们要用最好的,可以,只要看得出桃仁很大、或者有特殊光泽,你用了好的消费者能看出来它好。其他杏仁、巴旦木果仁也都是这个道理。

    但是,葡萄就没必要用好的了,甚至买葡萄糖浆和果糖浆按比例调配、试一下口感差不多就行,最多稍微加一些真葡萄提提特殊的果香,大部分用糖浆反正糖浆又不含有害物质,安全性还是很好的嘛。

    最后,枣泥也绝对不要用和田大枣,那玩意儿多贵?差不多和小核桃一样贵了,你都打成泥当黏合剂用,枣子大小能看得出来?用普通小枣榨成泥还不是一个长相?除非你放整颗的果子,那可以拿几颗正宗的点缀一下。当然配料表上我们也不能骗人,写得别太显眼就好,消费者买糖从来不看配料表的。

    黑心的生意我劝你们别做,比电三轮车上那些人良心个三倍就够了,别良心太多。不然,你们迟早会被那些只比电三轮车卖家良心一倍的后来跟风者干掉的。玛仁糖说到底是给好奇炒作的人尝个鲜,并不是国人的消费升级潮真的来了。”

第98章 价值洼地

    “我有点相信冯学长的钱是怎么来的了……”

    厨房里,当天晚上,当第二锅用小得多的枣子制的枣泥、以及葡萄糖浆、果糖浆作为辅料制成的玛仁糖出炉时,马和纱的内心是沉重的。

    她心目中的家乡传统美食,还是被改成了个四不像。

    葡萄、枣泥这部分的成本被下降了三四倍之多。另外玉米饴的饼底也比原来更厚实了一些。甚至田海茉还考虑把玉米饴和枣泥直接混合做饼底,进一步增大廉价的玉米饴的百分比。

    一斤糖的材料成本,也从一开始的七八十块,降低到了四十几块。

    虽然相较于寻常吃食,那还是挺昂贵的。但对于国人对其售价素来有不错耐受力、网上都将其吹捧为土豪食物的玛仁糖而言,那已经很便宜了。

    至少这已经是国内最良心,比三轮车上那些宰一刀是一刀的生意要物美价廉得多。

    不过这依然没有达到马和纱的本意。

    几天前她还感激地说冯学长是个好人。

    现在看来至少不是一个纯粹的好人。

    “嗯,这个就差不多嘛,基本上吃不出来和昨天用和田枣马**葡萄做出来的第一批有多大差别,我看行。”

    冯见雄尝了一下马和纱端给他的新糖,赞不绝口。

    马和纱听了都快急哭出来了:“怎么会差不多呢?学长你再尝尝啊!好吧,我承认,葡萄糖浆和果糖浆配出来的糖蜜,跟马**葡萄熬煮的是差不多。但和田大枣的枣香和现在这种枣泥香完全不一样啊!这种枣泥只有甜糯没有香啊!”

    “是么?你尝得出来?”冯见雄下意识地反问。

    “当然!很明显啊!”马和纱一边说一边挺起胸膛,似乎那样可以提升自己的说服力和诚信度,但实际上除了一阵乳摇外再无其他效果。

    冯见雄没跟她一般见识,转向田海茉和高穗果:“你们呢?真吃的出来?”

    “当然了!”高穗果捏着小拳拳一边塞吃的一边说。

    “可能稍微有一点吧。”田海茉要含蓄一些。

    不过田海茉都说吃得出来了,那应该是真有区别的。

    马和纱好像突然找到了希望,神色都点亮了起来,热切地看着冯见雄。

    “咳咳,你们别看我啊。我又不是教你们做坏人!用这种眼神看着我干嘛?”冯见雄居然被那种傻白甜的废萌眼神看得有些心虚,居然装模作样地轻咳了两声,

    “我还是那句话,做好事要留名,不要做没有证据能证明的好人和好货。如果你们觉得枣确实有区别,那就这样吧:

    首先,要自己想办法寻找宣传资源,把你们的东西好告诉大众,让大众也相信。而且这种宣传靠广告还没用,要靠第三方新闻机构或者纪录片之类的权威机构为你们站台。

    其次,你们如果真要加和田大枣,那就不要100%绞成枣泥了,留点儿仅仅去核不去皮的整颗枣子在里面,要让食客看得出你是这么大颗的,不要媚眼抛给瞎子看记得在产品包装上到时候得醒目标注一下,这里面放了正宗和田大枣!如果做不到就别干了!”

    冯见雄说完这番话,那些几乎要站到他对立面的高穗果、马和纱才换了一副表情,似乎对他恢复了几分信任,也听得进去他剩下的话了。

    冯见雄的心情也松懈了一些,但随后却是深深的自责:

    “我不是冷血无情灭绝人性的**师么?怎么可以有同情心?太失败了!我懂了,我还是不太习惯接待白人小姑娘客户!看到那种天池一样碧蓝清澈的眼珠子,因为罕见,我容易动摇!以后一定要多多锻炼,把自己练到360°全方位无死角无波动的内心!”

    不过也就只是自责而已。

    冯见雄毕竟还是人类,还没到发现自己内心有弱点、就得杀妹证道的变态程度。

    他走神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一群妹子在那儿窃窃私语地讨论。

    田海茉显然是中立派,她只想作出一个受更多消费者认可的品牌,至于档次高地,并不是特别在乎。反正她的良心底限就是:既然做吃的,就不能出现安全问题,至于口味、营养的档次高低,那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根本没法标准化,追求也是永无止境的,不如顺其自然。

    马和纱想坚持,但是胆小。

    所以讨论的结果,只能是高穗果厚着脸皮来求教:“冯同学,您看这样行不行,第二点呢,我跟小马两个想办法搞定,顺便改良工艺。但是第一点我们真是没办法,你要上电视台采访,我们哪来的资源?你能不能帮忙联系一下?”

    “联系当然可以但是我们要明算账。我并没有在你们公司入股,也不想入股。你应该知道,我和茉茉姐采用的是‘利润三明治’法律架构,也就是把你们卖l干妈辣酱的毛利,用‘经销权授权费’的方式从松鼠果业抽取出来。

    现在你们卖切糕,利润跟我没关系,营销费却要我去卖人情,这不合适吧?”

    冯见雄倒不是出不起这几块钱。如果是为了田海茉,他既然心里都当对方是女朋友了,那她的事儿就是自己的事儿。

    但冯见雄知道田海茉有自己的自尊,希望证明自己。

    何况,这方面田海茉的动机并不强烈,是高穗果和马和纱想要坚持,他没道理无原则地帮外人。

    这点小钱小人情不算什么,但开了口子,以后就搞不清楚一团稀泥了。

    “那……你是要我们出广告费?”高穗果还算懂点行,试探着问。

    马和纱那种刚刚大一的废萌,则根本已经听不懂他们聊的模式了,一点插不上嘴。

    “算了,果果,这事儿我搞定吧,我做主。”田海茉插话打断了高穗果,然后转向冯见雄,“公司现在现金流不宽裕,我相信你找媒体业不用真出多少真金白银,主要还是人情关系。你就按评估价折算入点股吧,我跟你私下谈。”

    田海茉毕竟是上过央视、见识过各路传媒运作状态的人,眼界比高穗果开阔得多。

    冯见雄口中的宣传,更多是“有偿新闻”或者“纪录片”,人情的成分比直接塞钱更多,也更难估量。

    而田海茉说跟冯见雄私下再谈,高穗果自然以后要在公司里100%听从田海茉对引入外部投资方面的决定了,这也是田海茉树立对外权威的一点小作料。

    相当于是宣示:公司的外交权,姐一个人说了算,谁都别哔哔半句。对外代表公司的,就只有姐一个人。

    “既然茉茉姐都这么开口了,我没意见。你们去改良工艺吧,我要看到成果,值得拍纪录片了,才好联系媒体要是我把电视台的人请来了,你们这边给人看的东西不像样,那就别怪我了。”

    高穗果连忙答应:“一定一定,我们一定好好收拾,迎接领导里临时差!要不,生产就先放到我们家的厂子吧?我让我爸收拾地方出来,重新挂个招牌。

    反正那些炒货的包装线机器都能用,先从我家借一些好了。其他专用的机器,我们调试一下看看,估计花个几十万就能把生产线全部添置好了,而且也不用一步到位。”

    那些骑着电动三轮车出来卖糖的人,压根儿有几口锅就行了,哪需要什么机器。即便是马和纱演示做样品的时候,也就一个大厨房就搞定了。

    不过高穗果也知道外面那些糖,大肠杆菌超标不知道有多少倍,多的估计有几十倍。

    既然要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而且质量卫生稳定可控,初期几十万的设备投入还是不能省的。

    ……

    国庆假期剩下的日子,高穗果和马和纱都没闲着,就靠俩妹子,以及高穗果家里那个炒货厂的几名技术师傅,把产线工艺调整、设备需求罗列了出来。还查询了相关行业的行业技术标准、卫生检验标准,查漏补缺一番。

    冯见雄没空跟她们玩过家家,过完节就回校了。

    两周后,田海茉给他打电话,聊起高穗果那边的准备工作已经差不多了,请冯见雄这边可以开始联系媒体。

    冯见雄满口答应,翻了翻自己的名片夹,随手抽出一张。

    要不,就先再上一次金陵零距离?找孟哥提供点素材?

    他和孟哥没什么太深的交情,不过毕竟上过对方的节目,当初通过权此芳搭上的关系。

    “少s民z女大学生,为了防止地方特产被污名化,不图赚钱只为民族团结,毅然创业卖糕。”

    这个标题,应该很符合政治正确的宣传口径吧?

    何况还是个美女大学生。

    而且,如今卖糕的社会舆论炒得那么火,哥这是在给宣传和唯稳部门提供好素材呢。

    应该不用费什么人情,就能合则两利地把这事儿弄下来。

    一旦这边搞定,其他方向还可以让网络媒体跟进炒作。

    大不了找点儿seo公司,买刷出来个百度热搜词。(要是如今有微博,冯见雄还敢买刷微博热搜,只可惜没有)

    以2007年大部分实业界公司品牌广告部门的眼界,那是很少想到直接上百度seo买热词的买关键字竞价排名的倒是已经不少了,但也远不能和后世比。

    最后根据销量可以考虑阿狸直通车。

    能够想到别人受限于眼界而不敢重用的廉价宣传资源、价值洼地,那就是创业成功的极大助力。

    冯见雄在脑中盘算明白计划,然后拨通了孟哥的号码。

第99章 请客不开票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产品都还没正式上市,渠道都没铺开就直接找顶级的、全国性的媒体,那叫傻叉因为那样做的唯一下场,就是发现这种生意有可能有利可图的跟风者,立刻砸钱投入,弯道超车。

    那么,先行者对这个行业的预热炒作,就全部是为人作嫁了。

    创意是不受法律保护的,那玩意儿既没有专利权,也没有著作权,如果创意被一个没有实施能力的弱者掌握,就只会像一个幼童手持黄金行于闹市,怀璧其罪了。

    冯见雄毫无疑问是一个传媒理论研究的达人,知道怎么炒热点,怎么吸眼球,怎么帮客户利益最大化。

    个别少s民z女大学生刚刚把东西做出来、准备放到网上卖的这个时间点上,找个本省的地方电视台,作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来报道一下,这个节奏就再好不过了。

    因为专业人士普遍不容易警觉,只会把这玩意儿当成是“小孩子过家家,要不是有少s民z、女大学生创业这些关键字在,电视台根本看都不会看一眼”的货色,从而产生轻视。

    而等他们发现这个披在人畜无害外衣下的商业策划真正的赚钱潜力时,渠道已经铺开,用户心智已经先机占领。再想跟风,就会难上不少(当然杜绝跟风是不可能的,跟风永远都有)。

    ……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嘛?孟先生正在开会,我是他的助理。”

    冯见雄拨通孟哥的手机,居然接听的都是一个妹子的声音,着实让他有些意外。

    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