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喷神 >

第224部分

喷神-第224部分

小说: 喷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泛的农村户口。

    他寝室里的室友黄大磊和赵海,也是贫困生,小时候也生长在农村,但那仅仅只是户口,他们的家人早就离乡打工去了。

    而高穗果家里却是实打实的农民她们家在钱塘远郊、靠近临an的小村里,父亲是村支书,开了个小炒货厂和子铺,就收本村村民的核桃香榧笋干炒制加工转卖。

    在钱塘,这样的人家很多。比如龙井那边产茶的,或者临an产核桃笋干的,都是村支书开个厂,把本村的农产品消化了。

    “难怪她爸会给她起这么又吃货又乡土的名字,又是穗又是果的,开始还差点儿以为不是中国人的名字。不过有这种接地气的经历,对于这种创业来说也是好事儿吧。”冯见雄在内心默默地官方吐槽了一下。

    冯见雄想得有些深入,便微微沉吟走神了一会儿。

    高穗果说着说着见对方没了反应,还以为冯见雄是对她的出身有看法,不由有些局促和自卑。

    她跟田海茉一样,都是金陵师大四年电子商务学下来,在学校里遇到过看不起农民的肤浅有钱人也不少,所以内心敏感是难免的。

    冯见雄看起来也是年少多金又帅的“霸道总裁”,高穗果有此误解也就不奇怪了。

    幸好,田海茉对两人都很了解,氛围中那点细微的变化,她都体察到了,连忙拿胳膊肘捅了捅冯见雄,说了几句力挺同学的场面话:“聊正事儿走啥神呢。快说,我找合作伙伴的眼光是不是很好。”

    冯见雄这才回神,连忙肯定道:“啊,确实很好。我觉得高姐的经历和见识,再结合你们学的专业,确实很适合。刚才我只是想事儿有些好奇,走神了,没有别的意思。”

    高穗果却未能疑心尽去,以为冯见雄只是说说漂亮话,用略自嘲的语气叹道:“冯总平时一定是不屑认识农家出身的朋友吧,所以才会好奇。”

    场面一度尴尬。

    幸好,冯见雄口才通神,什么话题都能扭转过来。他想都没想就说:“怎么会,我认识不少农民出身的朋友,我觉得和他们交往也能学到不少有价值的东西,真的。”

    听闻此言,连田海茉这种素来知道冯见雄颠倒黑白能力的妹子,都有些鄙夷:心说你就算想打破尴尬救场,也不能说这种睁眼瞎话吧。

    这年头,因为政治正确而在人前歌颂农民、或者至少不敢歧视农民的人很多。

    但能真心说出农民在才华上的可敬之处的,可谓是万中无一。

    那些同情农民的人,包括某些号召了几十年的乡土作家、文化人,那也只是同情而已。说白了,就是只强调他们的受苦和付出,但走遍华夏也见不到一个真正能说出农民能力上独到优势的。

    高穗果更是表情有些讪讪,把冯见雄当成了满嘴跑火车的,信任度骤降。

    她生硬地反问:“那倒是要恭聆高论了,冯同学此言,当真是闻所未闻。”

    冯见雄本来不想展开这种无意义的话题,不过看出了妹子们眼神中普遍的不信任,他也只好浪费一些时间了:

    “我觉得,十年浩劫的时候,让学生下乡务农,荒废学业,那固然是不对的。但是这并不是说现代人就不该学务农而是应该浅尝辄止,体验那么一到两年,然后劳动之余也该继续念书,不能荒废了学业。

    因为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爆炸、技术的专业细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精细,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能够统筹全局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99%的人类都异化为一个分工的零件,无法自己做成哪怕任何一件大事。

    一旦科技继续进步、岗位调整,那些被磨合淘汰下来的人,就会面临中年危机。哪怕光鲜如华为中兴的资深工程师,总有一天也要面临‘知识结构老化、掌握的具体细分技能失去市场价值、又爬不到研发管理岗位,35岁就要劝退’,或者干脆跳楼自杀的下场。

    而务农,好歹是这个时代仅有的回归人的社会性最初本源,锻炼人全局观的好方法了。”

    田海茉和高穗果听得一阵匪夷所思。

    哪怕田海茉是素知冯见雄喷技的,也被其反应速度和脑洞角度给折服了。

    “这……这叫什么逻辑?我怎么听不明白里面的因果关系?”高穗果不懂辩论,也就不觉得直白追问有什么丢脸。

    冯见雄从书桌上掏出一支白板笔,顺手在桌旁的白板上边说边画起来:“你可以这么想:这个时代,为什么早期美国那边的流水线工人拿的是周薪。

    为什么临时的快递、送餐小哥更惨,是一日一结计件算钱?

    为什么网上的无数扑街小说写手心理素质比快递小哥都崩,会脆弱到刚码完一章就去后台查查有多少订阅了?

    而略有恒心的基层白领,拿的才是月薪?再往上,负有一定团队绩效目标的中层管理者,他们还要拿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只有最高层的c某o级别高管,才是年薪制?

    如果自己是董事长,大老板,你有可能从1999年创业到现在都没碰过钱、没拿过工资,你赚到的只是自己公司资产的升值。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什么?越是有远见、有全局观的人,有长期规划、对长期目标负责。他才有毅力和担当去拿间隔周期特别长的收益。因为他们目标感强烈,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年没物质激励两年没物质激励,也不会懈怠。

    而越是只扮演一个社会细化分工中零件角色的人,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乐趣,他们的毅力会薄弱的多。他们工作的唯一乐趣,就是干完活马上有钱拿。所以工作性质越是卑微的人,结薪周期才越短,这样企业才能留住人。

    而这种激励,同时消磨的就是一个人的定性。

    在人类还是早期智人的时候,我们没有农业,所以人类的动物本能是没有毅力的,人们等不到春播秋收才有得吃。所以现在的某些非洲部落依然不种地,他们觉得就该当天打猎当天烤,上午采集下午吃。如果人口繁殖多了野果野兽不够吃那就人吃人杀掉一些。

    人类用务农,培养了‘至少为一年后才看得到奔头和收获的事情而努力’这种可贵的品质。但现在,又因为社会分工的细化和资本主义的激励,让人类进化出来的那点耐心和毅力又渐渐消磨了。

    站在一个历史宏观的角度,今天我们看一个拿周薪的流水线装配工,和一个务农的农夫假设他们的基础学历水平一样,差别的只是具体工作技能那么,你觉得随着技术的变革,哪一种人会先被历史的车轮碾碎淘汰呢?

    毫无疑问,是那个富士康的流水线装配工。因为等rethink…rebortic这样的公司发明一套新的工业机器人,碾掉一批操作技能的市场价值时,那个富士康装配工所有的能力都会失去市场价值。

    而那个农夫,虽然他的技能也随时可能被新的农机灭了,但他至少还有一颗‘我能够忍一年才看到收获’的毅力之心。而装配工可能只能忍一个月。

    所以,不要小看农民的耐心,他们在这一点上,至少是和拿年薪制、考核年度绩效的企业高管持平了。他们盈亏自负,是自己人身的老板,所以,我从来都相信农民只要稍微读点书,他们去创业至少不会比中层白领创业差。”

    高穗果听得目瞪狗呆。

    地球上居然还有人能说出这种举重若轻的翻案文章来。

    偏偏冯见雄看起来只是随口瞎扯,为了缓和场面的尴尬而已。

    太浪费了!为什么拿了世界冠军之后,就没有新的比赛可以随时参加了呢?

    “别浪费了,晚上你把刚才随口瞎说的故事发博客上吧。”还是田海茉比较懂他,贴心地提醒道。

第92章 逆向思维

    “老实交代,你到底是一直就这么想过,还是刚才为了让果果心里舒服些,才临时捏造这么安慰她的?”

    趁着高穗果感激涕零、把冯见雄引为知己、然后起身去拿零食招待冯见雄的当口。

    田海茉轻轻扯了下冯见雄的耳朵,附耳过去轻声拷问道。

    冯见雄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给了一个眼神:“你觉得呢?”

    田海茉很认真地盯着冯见雄的双眸看了几秒钟,不得不服气地叹息:“果然你是信口拈来的估计当时要是让你说一番农民如何如何辣鸡的大道理,或者是吹捧别的某个社会阶层好话,你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四平八稳。

    你这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口才,我是领教够了。说不定连乞丐都能被你说成缓解社会竞争压力、为他人提供同情心心理服务的好人。”

    冯见雄微微一笑:“知道我的实力就好,如果必须站在真理那边才能喷赢别人,那我活着还有什么价值?当然是要不管真理在哪一边,老子都能把人喷服。”

    两人并没有闲话多久,高穗果已经拿着一大盘干果零食回来了,幕后话题也就打住。

    大伙儿吃着坚果,把话题重新切回生意上。

    不得不说,冯见雄刚才那一番歪理,着实把内心微微有些自卑的农家少女高穗果感动得不行,将其引为知己。聊天时的信任度也随之爆棚,有什么就说什么。

    冯见雄静静地听着,不一会儿就总结出田海茉和高穗果如今刚刚起步的困难所在。

    光卖辣酱,利润实在是太薄。“l干妈”的创始人也是一群小农思想的人,加上产品不愁卖,所以厂家品牌方给经销商留的毛利并不多。

    大包装的一瓶花生辣子鸡,超市里卖16块,出厂就要12块多。算上物流和财务成本,超市这种跑量的渠道也就一瓶净赚不到一块。

    而对于电商来说,这么廉价的东西,要给用户包邮费,负担就太沉重了。算下来还不如超市里的仓储成本花的少。

    毕竟田海茉这边不是厂家直接快递发货,而是先铁运集中送到钱塘市郊的物流基地、周边有好几个快递集散站。然后每天单子打出来后再统一从那里快递出去。所以在前端进货方面的物流开支,是不比商超渠道低的。后续发货段的物流,则是纯粹相比传统渠道的额外开支了。

    这样做对田海茉而言已经是最省钱的方式了,因为她事先还调研过市场,以如今07年的电商普及率,会在网上买调味品的,主要就是“江浙沪包邮区”的消费者。

    而西南嗜辣地区的人虽然消费量大,但商家铺货也彻底,随便一家卖可乐卖糖盐的社区小店都有l干妈的辣酱,谁还耐烦上网买。也就江浙沪包邮区,本地人不吃辣,而外来嗜辣务工人群流动性、不确定性大,实体店铺货不彻底,才有网购需求。

    一言以蔽之,田海茉虽说做的是电商,却无形之间选择了吃辣市场深度不够的相对空白区开拓,自己的成本摊销自然不易。

    如果不是稍微烧点钱撑渠道,她的公司要想自负盈亏撑下去着实不容易。

    在冯见雄眼里,这些问题倒还不算很严重以他后世见识过的程唯、张旭壕那票“倒贴烧钱先撑用户量”的疯子的经营手腕,先靠风投支撑赔三五年再谈盈利,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可田海茉的三观,却还不能接受那种过于超前的思想。

    退一步说,就算田海茉内心够强大,作为“风投”的冯见雄也没那么多钱给田海茉烧渠道烧流量。

    “必须得找一点别的附加值高的产品一起做,把已经挖掘到的客户在今年年内就尽量充分利用起来,我们的资金链才能勉强维持。否则,就只有想办法追加投资了,还不知到哪儿去拉呢。”

    田海茉最终的结论,就是如此。

    或者说,她和高穗果早就商量好了这个出路,只是如今再分析给冯见雄听一下。

    冯见雄在给人咨询意见的时候还是相对持重的,他想了想,提醒道:“已经充分考虑从成本方面挖潜降本了么?你们现在的物流包邮条件是怎么定的?”

    田海茉想都么想,就封死了这方面继续挖潜的可能性:“已经是一次性买小箱6瓶装的才给包邮了,我们算过,这是平摊下来单位重量快递费最省的方案了。而客户那边相当于一次买100块的辣酱,考虑消费者心理的话,这种东西也不可能会囤更多。”

    冯见雄点起一根烟,想了想:“所以,你们一开始就把副业的主意,打到了核桃类坚果上了?就是高姐她们家的私货?”

    高穗果腼腆地接茬儿:“这是我自己一点不成熟的建议……也不一定是我家的私货,只是我比较了解这些产品。”

    冯见雄点点头,继续诱导着往下问,就像是一个向委托人了解案情的律师:“那后来你们尝试时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