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喷神 >

第181部分

喷神-第181部分

小说: 喷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正方应该是赢了,关键是正方对‘如何限车’的具体依法行政方式方法,研究得太透彻了。反方想靠意识形态进攻抹黑,基本上没戏。”评委中的北大张教授和复旦蒋教授,都差不多是这么想的。

    “对攻很具体,很精细,有议会辩论的风范。金陵师大那个冯见雄,要是肯去从政,而且是去外国从政,估计前途不小。不过华夏国内不需要接受议会质询,这种功夫就浪费了。”这是两位诗人评委俞秋雨和北岛的想法。

    众人各持己见之间,随着羊薇薇略显有气无力地坐下,主持人萨贝宁终于宣布:

    “现在我宣布,双方总结陈词结束。请大家稍事休息,等待本场评委嘉宾对双方进行最后提问,然后给出评审结果。”

    “请评审团推选提问嘉宾!”

    “我来吧,我对行政质询比较了解。”评审团中,自封作家的绿营死八婆陈文倩,自告奋勇地卖弄资格,试图说服另外四名评委让她提问。

    不过,她做过湾湾的宣传部长,政坛经验也确实比另外四个纯学者丰富得多。她已经如此不要脸地把这个架子端起来了,也没人好反对她。

    陈文倩早就看冯见雄不爽了。当初在华夏国内的时候,她就恰好有两场做过冯见雄的评委,当时她都投了反对票。

    主要她是一个资深慕洋犬兼美分兼脑残果粉,要不当初也当不了绿营宣传部长。

    当初冯见雄狂喷乔老贼的时候,她就已经有些意气之争受不了了。

    今天这场比赛上,冯见雄虽然张口闭口只是在谈架空的限车施政可能性,并没有言及“目前大陆的政府在面对这一实际问题时,到底有没有可能做得像我说的那么好”。

    但是,这番话听在陈文倩耳朵里,却说不出的难受,就好像冯见雄在为大陆政客站台了一样,拿一些他们根本做不到也不配做到的事情吹牛逼。

    “我湾湾民猪自由受监督的政府都做不到,你们能做到?”陈文倩脑子里,此刻就是这么个想法。

    这让她很像把大陆菜的遮羞布撤下来,显示一下自己的文化优越感。

    在主持人和观众们的瞩目中,陈文倩摆个亲民的姿态,拿过话筒慢条斯理地,先问了反方一个不痛不痒的问题主要是关于“如果反方不支持政府通过行政手段限制城市私家车数量,那么又该如何具体解决城市拥堵、污染等问题”。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又不能说它错的问题。事实上在辩论过程中,正方已经零零碎碎多次攻击过这一点了,反方也陆续回答过。

    陈文倩如今这样问,显然是问到了一个反方已经有充分准备的方向上,纯属给反方一个再次系统整理思路的陈述机会。

    其余四个评委听了微微皱眉,心说这特么不是送分题么?

    这种拉偏架,虽然形式上不明显,但是从“喂招”的角度来看,简直昭然若揭了。

    羊薇薇连忙抓住这个机会,再次老生常谈陈述了一遍,趁机把反方的体系整理得更加顺帖。

    陈文倩点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厉色。

    “下面,我也问正方一个问题:你们,刚才在辩论中说,‘政府完全可以在绝对满足依法行政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两大先决条件的基础下,推行限制私家车数量的政策’,还特别强调了政府规划、引导的作用,认为这可以取代行政强制。

    我想问的是:你们觉得不具有行政强制性的、仅仅只有规划、引导等杠杆效果的政务措施,真的能解决这些复杂的城市治理问题么?据我所知,洛杉矶政府当时在规划城市时,规划了一堆可以自给自足形成工作、生活、消费闭环的卫星城社区。

    可是结果呢?目前需要大范围跨区的通勤依然存在,城市拥堵苦不堪言。政府靠自己的预测搞引导,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如果不能解决,到时候你们是不是又要上那些‘不依法行政’的额外手段了呢?”

    “嘶……”“这个问题,问的啥?”

    另外两个作家、诗人评委,或不明觉厉,或不寒而栗。

    而北大张教授和复旦蒋教授则是这么想的:“握草,这种问题拿来问应届大学生,也太欺负人了吧?要是能解决这么细化这么具体的城市治理行政问题,人家直接去取代阿诺施瓦辛格当加州州长好了,干嘛还在大学里念书啊!”

    “作为一个资深政治家,居然拿这么操作性的问题来给大学生挑刺,过分了啊,太不要脸了!”

    观众们则并未觉得有什么问题,反而只是觉得这个问题好脑洞,好有趣,精神病人思路广。连反方队员当中,也有三个只是乐呵呵地看着陈文倩提问,却并没体会到其中拉偏架的意境有多深。

    中s大学这边,只有羊薇薇一人感到了羞愧。

    “这陈作家也太帮我们了……怎么有种‘真要是靠这个赢了,实在是胜之不武’的感觉?”

    “不行!怎么能这么想!现在的形势还是我们明显占劣势!要是不靠这种盘外的意外之喜,我们怎么赢得了!”

    羊薇薇并没能脑内活动多久,因为冯见雄仅仅想了几秒钟,就开始回答这个问题了。

    “我不知道陈女士为什么会有这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想法。

    依法制定的政策,无法实现预期目的,这是很常见的情况。怎么能因此就恶意揣测政府会突破依法行政的范畴、擅自动用侵犯公民权利的强制措施呢?

    何况,在我看来洛杉矶的城市问题,完全是当年加州相关政府决策无能导致的嘛,他们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别人也做不到。”

    啪!啪!

    喀啦!

    一地的下巴,假牙,眼珠,眼镜片儿。

    冯见雄仅仅用两句开场白,就让满场惊得错愕不已。

    还有谁?

    国际大专辩论赛开赛十八年,还有谁敢喷得如此狂妄?

第37章 你对喷的力量一无所知

    陈文倩算是一个资深政治家,作为mj档当年的头号喉舌,她曾号称湾湾政坛最能挑gm档错的人。

    所以陈文倩提的政治细节问题,一般都是刁钻得不能再刁钻,连myj或者lz/scy听了都要头疼的。

    今天的辩题涉及到治理城市拥堵。尤其是涉及到“政府的非强制性行政规划和干预,究竟能不能起作用、起多大作用”这个问题。

    所以陈文倩深思熟虑地举了洛杉矶的拥堵城市病例子,来作为攻击点。

    这个攻击点,选得非常的好。

    可以说,如果只允许提问者举出地球上的一座城市,作为“政府行政治堵失败的反面教材”。

    那么,只要这个提问者确有见识,那么她就一定会选洛杉矶来上这个耻辱柱。

    或许洛杉矶并不是地球上最堵的城市。

    但它确实是这个地球上因为自己“作”而变得最堵的城市。

    跟很多不了解米国的华夏人印象中的不同。

    真正去过洛杉矶的人,都知道那儿简直形似一座大农村或者说得好听一些吧,是一座“覆盖数千平方公里的连绵不绝的城乡结合部”。

    作为全米第二大城市,洛杉矶核心都会区拥有1300多万人口,但这座城市和东部的纽约相比,却几乎没有高楼大厦,整座城市都是平坦放纵地任性铺开。

    这导致这座城市的市区面积,比纽约要广大好多倍;也导致居民要想通勤穿过城市,需要行驶的路程也非常遥远。

    当初洛杉矶县政府如此规划时,想法是很好的:那个年代的米国大西部,地广人稀,土地便宜。盖房子的主要成本是建筑成本而不是地皮成本,地皮可以随便挥霍。所以不起高楼大家住着舒服宽敞,成本还廉价,何乐而不为?

    至于城市太扁平、不够立体导致的“城市面积太大、穿城通勤困难”的问题,当时的官员是这么拍脑门的:可以想办法把洛杉矶规划成四五十个社区聚落卫星城,每个社区聚落里面都有工厂、商业体、cbd写字楼区块、居民区、教育医疗……

    然后最好实现“每个区的人民,平时工作、生活都可以不用离开自己所在的那个区,在区内部消化掉通勤需求。那样也就没多少人需要穿越整个洛杉矶市区大范围长途移动,拥堵问题自然就没有了”。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规划完成之后,加州人发现洛杉矶的产业格局变化太快了。

    作为引领全世界文化和传媒产业的龙头,这座城市的工作流动性和社会阶层变化太剧烈。几乎全世界所有创意产业的革m都在这里发生,每年有几百万洛漂黯然离场,又有几百万全球乡下来的洛漂雄心壮志塞进来。

    所以政治家们“希望居民在本区工作和生活”的愿望假设根本就没有实现过。1300万洛杉矶人很快恢复到了“不管住在哪里、不管工作在哪里,还是要经常穿过全城”的生活状态。

    然后城市不可逆的塞爆了。

    在2007年的地球上,还没人想过这种问题政府能否通过规划来解决。

    事实上,这个解决方案跟今天的辩题也并非直接相关。

    但既然陈文倩想用这招,来证明“行政管制不一定有用”。

    那不管这个问题是不是自己的职责范围,冯见雄肯定是要反其道而行之,让她死个明白的。

    ……

    “洛杉矶的问题,并不是‘政府行政管制手段对治堵无效’的证据,那只是洛杉矶当地施政手段不够聪明导致的。

    我可以找一个人口规模、都市面积和行政面积都相近,而且也都贯彻了‘城市分散化’治理政策的同类例子,来作为证明。

    比如德国的北威州北威州拥有3点2万平方公里面积、1800万人口。而大洛杉矶地区有5个县、8点9万平方公里面积、同样是1800万人口。

    只算洛杉矶都会区的话,是12500平方公里和1300万人口。而统计德国北威州各大城市地区的人口和面积,可以看出北威州的城市人口与洛杉矶都会区几乎相当,城市面积却比洛杉矶都会圈还小30%~40%。

    那么,德国人堵车了么?德国人面临特大城市病了么?稍微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并没有。德国是全世界发达国家中治理特大城市病治理得最好的国家。

    那个国家只有柏林有300多万人口那还是因为东德当年有苏联化的规划倾向,导致的历史遗留问题。而全德只有3座过百万人口城市,第二名的汉堡和第三名的慕尼黑这些原西德城市都只有100多万人。

    而邻国法国的巴黎大都会圈有2000万人口、英国的伦敦也有800多万人口,但那些国家的人均土地反而都比德国更加地广人稀。同为欧洲两大金融心脏,对应伦敦的800万人,法兰克福只有50多万。

    那么,德国人是如何通过规划解决‘让每个小城市和区块的人安心住在自己所在的城镇、区块、别无谓地到处跑造成不必要的拥堵’的呢?其实很简单,德国人的物业税收统筹级别比米国人要高至少一级。

    如前所说,在米国,如今房地产税/物业税的征收级别已经下放到了县以下,甚至仅仅是市政府在收。这就面临一个大问题,即大范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投资,米国很多跨区道路都很老旧。

    因为市政府收的物业税,是不能用于建设跨市的道路的,不然本市在洛杉矶问题上,就是具体到某个‘卫星城’的居民就会不高兴,就会投票决定本市不要市政府。

    (注:在米国,人民是可以不纳一部分税、不要本级市政府的,但是那样就由县直接管理,很多市级的公共行政服务也就没了,有些区划不明的地方就归州直接管了。只是这样做很容易治安差的时候不能及时喊到警察。州和县政府是不能不要的。)

    所以,洛杉矶缺乏高度统筹的绕城高架、高速公路。所有城市道路不能为快速穿城通行车辆和短途车辆分出足够的道路各行其道、长途车也只能在无数红绿灯和低限速下行驶,安能不堵?

    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或者说要不要解决,得看加州人民,洛杉矶人民自己的选择。他们不愿意提高物业税统筹级别,对于‘我交的房产税只能用于建设我这个社区,连超出社区一步的地方都不能用’的人来说,他们用自己的自由,自己选择了堵!

    施瓦辛格州长上台后,其实已经给过人民选择机会了,发动过为了改善洛杉矶基础设施而提升物业税统筹级别的议案,但是当地人自己没投过!”

    冯见雄洋洋洒洒,口下千言,把陈文倩的阴招举轻若重地怼了回去。

    虽然耗时有点久,但偏偏按照比赛规则,评委嘉宾提问环节,是没有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