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喷神 >

第16部分

喷神-第16部分

小说: 喷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我的看法和史同学差不多。这场比赛估计会比较沉闷,各打各的。最后只能跟‘计算技术得分决定胜负’的拳击赛一样,看谁拿到的印象分更多了。要想和上一场那样直接在对方的主攻方向上,当面反击对手,恐怕不现实。”

    虞美琴听了大家的观点,眉宇之间微微有些忧色,但旋即就隐去了。

    看来大家都有些轻敌,不过现在就提前暴露出来,也未尝不是好事。

    冯见雄见状,也不等虞美琴点他名了,直接开口反驳:

    “我说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吧我觉得,如果像陈思聪或者妮可这样想,恐怕在我们自认为必胜的‘不利于创新’这个角度上,也会吃大亏的。新传院的人肯花影响力去左右组委会命题,可见这个题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准备这场比赛的时间说不定也比我们多两天……”

    史妮可有些摸不着头脑,插话道:“诶?可是……是你在笔记里写了,‘传播’这个角度新传院略占优、‘创新’这个角度我们占优的呀。”

    冯见雄并不以为忤,继续循循善诱地启发着队友:“我是这么说过没错,但略占优不代表对方就毫无还手之力。轻敌的话,依然是要吃大亏的。

    这样吧,我举个例子好了。就拿文学创作领域来说,大家都知道,2000年之后,国内刚刚出现网络上那些自由开放的散文、小说的时候,作品都是自由分享,不收费的。两年多之前,国内有些文学类网站开始小说收费了。去年连网游界的巨头、盛达网络的陈天乔都注资入股进场了。

    可是你们觉得,网络小说领域,在收费之前和收费之后,究竟是哪段时间更加百花齐放呢?、”

    “网上的小说这些收费之后,创作内容不是应该越来越丰富的么?肯定是有利于创新的啊。”史妮可照着自己的常识回答,却总觉得哪里有些不自信。

    或许是因为她这几天自己都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对冯见雄的盲目信任吧。

    似乎只要冯见雄觉得有问题的观点,那就一定是有问题的。

    “你太不了解网络文学了,”冯见雄“怜悯地”摇摇头,“事实上我可以告诉你,现在的人回看四五年前国内网络文学刚刚诞生那几年时的行业情况,大多都会说一句‘当年那真叫百花齐放,现在剩下的都特么套路文’。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目前就处在网络文学最黑暗的时代,实际上再过五年,那个时候的人回看现在,也会说‘05年的时候真是百花齐放,看看现在10年,都是些什么狗s,爽是爽了,毫无深度千篇一律’。到15年、20年……我今天就把话撂这儿了:每个时代的人回看往昔,都是这样的。”

    “为……为什么?”史妮可有些茫然,直接问了为什么。

    幸好,一直很冷静的虞美琴打断了她的失误:“你应该先问‘是吗’,然后再问为什么。”

    任何不问有没有,直接问为什么的做派,据说在逼乎上都会被称为耍流氓。

    冯见雄早就料到虞美琴会这么严谨:

    “不信?那也好证明,你们可以去网上的相关论坛翻翻。几年前猪的大地论坛上可没那么多怨气冲天的喷子和扑街对了,我让你们查的这些数据还可以摘录下来,作为论据,如果辩论的时候新传院那边真的像我这样举这方面的例子驳斥,说收费不一定带来内容的繁荣,你们可要想好对策。”

    史妮可赶紧拿出笔记本记下这些要点。

    虞美琴则是翻出她的笔记本电脑,插上联通的cdma无线数据卡,就地上网翻论坛。

    史妮可写完,也凑上去看了几眼,发现查资料需要一些时间,她便很信赖地追问:“在结果出来之前,你能说一下‘如果真相真的如你所说,那么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吗?”

    冯见雄瞥了一眼虞美琴,见美女队长这次没阻止他“耍流氓”,才智珠在握地回答:

    “很简单,因为文艺创作和科技发明不一样。科技发明本来就是奔着纯粹的商业目的去的,就是为了奔着钱去的。而文艺创作本来完全是可以奔着理想、兴趣和爱好而去的。

    如果生搬硬套《著作权法》、《专利法》那种思维模式,就陷入片面的误区了我要是新传院的人,一定咬死了这个点辩。”

    史妮可眼前一亮,显然颇受冯见雄视角的启发。随即又露出了深深的忧色。

    “是啊,如果新传院的人也看到了这一点,我们怎么办呢?”

第22章 差距

    “请注意,我上一句话用的词,是‘科技发明’。也就是说,所有的‘发明’都是为了商业目的,但这个论断也仅限于‘发明’的范畴,不能随便再往前一步。

    我没说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为了商业目的‘科学研究’的成果,有很多是不能申请专利的基础性研究。其成果可以形成论文,可以形成科学发现,但是却没法具象化地形成可以申请成专利的产品或工艺、方法。

    从《专利法》诞生的那一天起,其实这部法律就是在鼓励了‘可以形成有商业价值的发明专利’的同时,略微抑制了科研人员们对无法申请专利的基础研究的投入。这一点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了,我不想浪费太多篇幅赘述。

    同样的道理,文学作品的商业化收费,并不一定就能导致文学创作品类的百花齐放。免费的时候,有很多人可以为了兴趣和爱好而写出独到的、不媚俗、不刻意考虑‘读者兼容性’的有个性作品。

    而付费之后,虽然付费制度本身并不坏,却会让大多数没有节操的网络文学写手陷入‘互相借鉴大数据,看什么题材火就跟风写什么’,文学创作的多样性是会被严重伤害的,而且产业越发达,跟风猪的现象就越严重,最后就跟好莱坞商业大片一样,统统剩下撸管求爽用的精神垃圾。当然,精神垃圾不是说不好,至少它们还能提供量大管饱的纯爽。”

    冯见雄一气呵成,把新传院一方有可能在“收费不一定有利于内容创新”这个角度的辩论纲要,提纲挈领地抽取了出来。

    史妮可和陈思聪彻底没有反应了,完全处在快速堵漏新脑洞的心理阶段。

    幸好,虞美琴还是一贯的犀利,她几乎瞬息抓住了反驳的点:

    “资源倾斜,不代表就抑制了多样性。只是把那些本来就没有理想、兴趣和意志的摇摆创作者拉到了跟风猪那一边。要想仅仅通过这一点就引申到‘劣币驱逐良币’理论,就有些武断了。

    我们完全可以引用郭小四反喷冯导时的那段话:‘我的观众就这点素质修养了,就算我不拍《小时代》,贾璋柯的电影也一样没人看。我本来就只是在服务一群没文化低素质的、被主流文艺圈抛弃的、本来都不会走进电影院的人,碍到你们什么事了’?”

    冯见雄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世界的郭小四提前几年开始ip运作了,但是他就是这么干了。反正也是小四自己的小说改编剧,不用太大的蝴蝶效应就能促成此事。

    如今,这个案例倒是为虞美琴提供了反驳的论据。

    史妮可终于也反应过来了:“对啊!跟风的纯爽文也好,《小时代》也好,吸引的都是原先都不会看网络文学或者电影的小白进场。这根本伤害不到文化多样性啊!还是炮姐犀利!”

    虞美琴依然冷静:“别高兴得太早,新传院在这一点上有无数种具体的进攻打法。我那套说辞,只是恰好可以应对冯同学刚才那个解读角度而已。”

    冯见雄欣慰地道谢:“谢谢理解我只是希望启发一下大家,免得轻敌了。这方面可以做的文章还有很多,我们一定要准备充分。”

    于是,一队人一边翻书,一边在虞美琴的thinkpad笔记本上查资料,相互讨论辩驳,把“免费策略对于互联网内容创新”的利弊细细抠出来,一点一点地啃。

    尤其是有了冯见雄和虞美琴这两个思维和洞察都很敏锐的队友直接对抗、碰撞思想火花,全队的讨论效率简直在飞速提高。

    辩论千古无同局,要想提高,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喂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辩论队只靠一个单一的大神carry全场c不动的原因。

    一个人单打独斗、在脑中“左右互搏术”所能想到的策略,终究是很片面、有局限的。也就对付对付初级对手。

    而冯见雄和虞美琴这对搭档对抗起来之后,法学院队的实力,已然比前三场小组赛的时候,强了一倍都不止。这绝对是1+1大于2的共赢。假以时日,这支新的队伍完全有把握挑战金陵师大的最高水平。

    ……

    全队花了大半个下午的时间,把原本认为对己方有利的那半个辩题做扎实了,而后“宜将剩勇追穷寇”,继续发掘原本认为完全属于新传院主场的那半边辩题。

    免费,是不是真的有利于内容的“传播”呢?

    这一点上,不仅史妮可不看好,连虞美琴都陷入了沉思,完全像遇到一只刺猬不知从哪个角度下口。

    “同样的资源,一个免费一个收费,肯定是免费传播得更广,被更多人看到,这点没什么好说的。”虞美琴的基调,就定得有些沉闷。

    史妮可赞同道:“确实,除非还是回到拿盗版说事儿,否则这点没什么可以抵抗的了。唉,新传院影响组委会出这个题目,实在是太阴险了。摆明了不让我们拿盗版说事儿。”

    “确实很难辩,但我们也不能放弃捞分的努力辩题说的是‘免费策略对互联网内容传播的利弊’,既然是‘利弊’,那就不仅仅是‘速度、范围’这些比量的指标,更有比质的指标。质、量兼顾,才能综合评判利弊。

    在传播的‘量’上,我原则上同意你们两个的观点,没什么好抵抗的了,让新传院嚣张去好了。但是这个‘质’字,我们还大有文章可做。”

    冯见雄轻描淡写几句话,再次把士气鼓舞了起来。

    连素来自矜的虞美琴,也第一次彻底生出了敬畏之意。

    此前,无论是和数科院的比赛,还是这场比赛的前半部分辩题准备,虞美琴一直自问水平见识不在冯见雄之下,或者说难以看出明显的差距。

    然而这一次,终于看出差距来了。

    “不会吧?这个角度你还能辩出花儿来?我倒是想听听。”虞美琴忍不住心中的好奇。

    冯见雄也不为己甚,他之所以能看得这么远,并不是他的敏锐和洞察真的比虞美琴强那么多,完全是因为他多了十五年的见识,知道未来的传媒发展走向罢了。

    他如此如此说了一番,终于让妹子们的眼神彻底点亮了。

第23章 这种比赛还用得着美女主播?

    一周的时间很快。

    在上课、练手刷专利、准备辩论赛、参加社团活动跟同学混脸熟的忙碌中,很快就混了过去。

    冯见雄练手的那两个给工程师们凑职称用的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也已经如期交到了刘渊明教授那儿。

    按照惯例,这种合作的回款是很慢的,总要等找好下家、申请通过审核,对方才会给钱。有些抠门的主儿,甚至会等自己单位的补偿奖金发下来,才给专利事务所钱

    在大学、科研院所和国企,工程师/研究员**文和拿专利,那都是可以得到本单位几千块(省级论文/实用新型)到几万块(国家级论文/发明)不等的奖金的。

    不然,那些职称蠹说不定还真没钱写论文了毕竟那些号称“职称仓库”的辣鸡省级期刊,如今可都是不仅没有稿费,还要明目张胆收两千块一页的“排版费”的。

    然而,这一次刘教授却是很敞亮。

    看过东西觉得没问题之后,都还没敲定下家,就直接结了4000块给冯见雄按照2000块一个职称数据算的。虽然不是很高,但考虑到结算的干脆程度,也是很难得了。

    或许是因为刘教授看出了冯见雄这厮的前途不可限量吧。一个刚刚大一就有这种敏锐程度和业务能力的学生,总是值得被笼络一下的。

    在冯见雄眼中,他也不准备真靠做这种事儿来多少钱,或者说就算想,这门生意在金陵师大这个大环境下也跑不起量来。他更看重的是在自己还毫无执照、根基的时候,搭上刘教授这层关系。

    拿到钱之后的冯见雄,一边想着存下来,国庆回家的时候顺便向老姐证明一下自己能耐了,让老姐支持自己买电脑。

    另外他也抽出几百块钱,买了套新西服。虽然牌子不好,只是国产的杉杉,好歹能让他在后续的辩论赛上看起来更加倜傥冷峻一些。

    这也不是专门为了辩论赛,以后总归会用到的。

    ……

    眼看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