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升官决 >

第330部分

升官决-第330部分

小说: 升官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明轩刚才的一番说辞,多少让原小生有些不高兴,好像自己已经变成了**分子一样,只是碍于面子,没有反驳,但心里也有些郁郁,却不曾想,田明轩会突然提起田晓蓉,急忙哦哦哦地应了几声道:“是,我和田晓蓉是党校同学……”往下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处了,总不能说,我对你家田晓蓉印象不错,如果你老人家没什么意见的话,就给我做媳妇吧。

    田明轩显然也看出了原小生脸上的窘态,就哈哈笑了起来道:“蓉蓉对你印象很不错,在我跟前不止一次提到你,对你是赞不绝口啊。要不然,我对你不了解,也不会找你来谈话嘛。”停顿了一下,忽然话锋一转道:“有空来家里一块吃个饭吧。”

    这算是邀请吗?原小生的心里崩然一跳,靠在沙发上的脊背,不由自主地正襟危坐了起来,笑了笑道:“好吧,就是怕打扰你。”

    田明轩摆了摆手道:“打扰什么嘛,我倒是很希望整天跟你们这些年轻在一块,有朝气,有活力,活的也精神。就是怕你们嫌我这个老家伙啰嗦哩。”

    田明轩刚才还一副公事公办的架势,现在马上变身成了慈祥的老人,这个角色的突然转换,让原小生一时真有些难以适应。原小生只好顺着田明轩的意思道:“您的教育让我受益匪浅,哪儿能嫌你啰嗦呢。”

    田明轩脸上阴气一扫而光,慈祥地笑着道:“好好好,只要你们不嫌我啰嗦就行。”说着站起来有了结束此次谈话的意思:“那好,那咱们今天就到这儿吧。”

    从田明轩办公室出来,原小生总感觉哪儿不对劲,却也说不上具体是哪儿不对劲。

    下午散会的时候,付颖悄然在原小生的耳旁嘀咕说,晚上要到原小生的住处。原小生当时并没有听清楚,愣一下,反应过来时,付颖已经飘然离去了,想拒绝都不可能了,但也没当回事,反正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习惯便成了自然。

    今天天气不错,虽已是初冬,却感觉暖洋洋的,阳光挥洒在这座不到二百万人的地级市的每个角落,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楼宇在阳光下褶褶生辉,街道上一片喧嚣热闹的气氛。来市里工作三个多月了,原小生头一次真正有心情体会一下都市的生活,跟县里真的很不一样。国情所致,市里和县里虽然一样的拥挤,一样的车水马龙,市里却更容易让人体会到现代生活的气息。

    原小生忽然感觉自己又仿佛回到了活力四射的大学生活。

    然而,这种感觉只在转瞬间便消息的无影无踪了。情况毕竟大不相同,他现在已然是这座中型城市的副市长,不会再跟大学时候那样悠然自得了。

    刚刚走出市委大楼,市政府秘书长谷维清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说兰老板有请,让原小生尽快过去一趟。原小生愣了一下,一时没明白谷维清嘴里的兰老板是何许人也,旋即用不客气的语气道:“谷秘书长,你这称谓用词得改一改,兰市长就是兰市长,怎么能是兰老板呢。从中枢到省委,三令五申,不让这样称呼了,你怎么还这样叫。”

    谷维清大概没有想到,原小生一个小毛孩子竟会用这样的口气教训自己,就卡在了那里。

    原小生也不想让谷维清过分难堪了,只是觉得谷维清对自己这个副市长,似乎有些不当事,故意整整他,就缓和了一下语气道:“当然了,我们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这样叫无所谓。要是在外人跟前也这样叫,很容易授人以柄。你说是吗?”

    其实把领导称作老板,只是大家私下里的一种叫法,中枢当然没有说过,省里倒是提过,但也没有再正式会议上提过。

    原小生如此一说,谷维清便骤然觉得亲切了许多,是是是地应了两句,道:“原市长批评的是,我以后一定注意。”旋即低声道:“兰市长的脸色好像不大好看,你注意一下。”

    挂断电话,原小生就觉得这个谷维清真有点不会说话,好像自己这个副市长跟他一样,是要看兰新天的脸色过活一样。

    到了兰新天的办公室,原小生才知道,汾城来了上百号**告状的群众,已经从早上闹到现在了,市信访局局长钱治国都出了面,让他们说明情况,一定尽快予以解决,那帮群众非但不说,还言含讥讽说信封局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摆设,说了也是白说,非要给市领导直接反应。

    受到这样的侮辱,钱志国简直火透了,真想说既然你们认为我们是聋子的耳朵,为什么还要到这里来,话都到了嘴边还是硬生生地咽了回去,只好耐着性子说:“好好好,你们要见市领导也不是不可以,但总要说明来意吧,要不然,我这个摆设怎么给领导汇报。”

    那帮老百姓却说,不是我不给你说,是我给你说了之后,恐怕市领导更不会来了。还威胁说,今天必须把市领导叫过来,要不然就不走了。说着话,竟然真的在市信访局的楼道里打起了地铺。钱志国万般无奈,才将情况给兰新天汇报了上来。

    兰新天说完,笑呵呵站起来,在原小生的肩膀上拍了拍道:“小原市长,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你就给咱们充当一次救火队长,先把**的群众安抚下来再说。一百多号人呢,总不能真的让他们在信访局过夜吧。信访局晚上又不供暖气,万一冻坏了怎么办。谁也负不了这个责嘛。我已经给接待处打好了招呼,了解完情况后,就暂时安排在市政府招待所住下。明天一早再通知县里过来接人。你看怎么样?”

第494章 情况变扑朔迷离 4

    第494章情况变扑朔迷离4

    这种事情,原小生不是没有见过,一般情况下,都是上面先给下面打电话接人,然后再视情况处理,兰新天却让他先了解情况,再让县里来接人,就让原小生有些弄不清兰新天的意思了,斟酌问道:“兰市长,为什么不现在就给汾城打电话呢?这样的话,如果他们能过来,我们也能剩下晚上的招待费嘛。”

    兰新天指着原小生呵呵笑道:“小原市长,你可有点官僚哦。汾城的老百姓既然跑到我们这儿来告状,说明说明呢?说明县里不给解决,或者无法解决。要是我们连情况也不了解清楚,就把他们打发回去。我估计啊,他们的问题照样还得不到解决。下面那些人,你又不是不知道?”

    原小生是从乡镇公务员一步步走上来的,对下面的情况自然非常清楚,但兰新天话说出来,就有点不是味了,嗤笑一声道:“你说的也是,我这就过去。”说着转身离去。

    已经是下午快下班的时间了,信访局依然是人声鼎沸,从一楼大厅到三楼钱志国的局长办公室,几乎被堵了个水泄不通。

    钱志国一见到原小生,就跟见到了救星一样,诉苦道:“原市长,你终于来了,你再不来,我这儿就要炸锅了。我这个信访局长也干了五六年了,什么样的**群众没有见过,多大的阵仗没经历过,比这个人数多十倍的时候都有,却从未见过如此刁民。对政府工作机制的熟悉程度,好像比我这个信访局长都还要清楚。”

    原小生做了个按压的动作道:“钱局,你不要着急,先把情况给说一下。另外注意一下你的用词,什么叫刁民,这不是明摆着歧视老百姓嘛。难道老百姓有了问题向政府反映还有错了吗?”

    钱志国在脑袋上抓了一把道:“是是是,原市长批评的是,我以后一定注意。”检讨完了接着道:“不瞒你说,问题的关键就在这儿,这帮刁……不是,不是,这帮老百姓,实在是太难缠了,我和几个副局长费尽口舌,他们就是什么也不说,非要见领导。我这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才给兰市长汇报了上去。”

    原小生想了想道:“这样吧,你让他们派几个代表过来,我跟他们谈,另外,我刚才进来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在啃馒头,想必中午还没有吃饭,你立即安排人订三百分盒饭,再想办法弄点热水,让大家先填饱肚子再说。”

    钱志国惊讶地看着原小生道:“原市长,让他们吃饱喝足了,他们不是更有精神闹了吗?”

    原小生瞪了钱治国一眼道:“就你这种思想,老百姓不跟你闹才怪!”

    钱志国见苗头不对,尴尬地嘿嘿笑了两声,转身去了。

    不一时功夫,钱志国领着五个人进了小会议室。五个人有四个人年龄在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一个看样子已经六十岁开外了。一旦让他们脱离开群体,便显得有些拘谨,进来后,五个人一溜站在门口,脸上挂上了怯生生的笑容,冲原小生点了点头。

    钱志国介绍道:“这位是副市长原小生同志。”

    几个人便欠了欠身体,问候道:“原市长好!”

    原市长急忙从椅子上站起来,过去拉了为首的老人,坐在椅子上道:“老人家,辛苦你们了。让你们大老远从汾城跑到市里告状,首先是我们的工作出了漏洞,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你们道歉。”

    老人恐怕没有想到原小生会对他如此亲热,脸上一直带着僵硬的笑容,拘谨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半天才拉了身边的一位中年人道:“原市长,他叫闷娃,是我们的头。有什么事儿,就问他吧。我、我、我……我啥也不……”

    老人的话没有说完,就被那位称作闷娃的中年人瞪了一眼。老人急忙止住了,眼睛胆怯地看了闷娃一眼,往旁边退了退。

    这让原小生感到大为诧异。按说老百姓过来**,即便是有组织的**,自发的成分也占了大多数。这位老人怎么会对这个叫闷娃的中年人如此惧怕呢?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可一个老百姓**告状,又会有什么问题呢?老人刚才说“啥也不”是什么意思,明显是要说啥也不知道。可既然他是来**告状的,怎么会啥也不知道呢。而且还被派出来当代表。这不合情理啊。

    原小生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对那位被老人称作闷娃中年人笑了笑道:“既然这样,那这位老乡,你据把你们要**的问题,给我说说吧。”

    不想那中年人却没有丝毫的怯意,鼻子哼了一声道:“别怪我说话难听,我怕给你说了,你这个副市长也解决不了。”

    这让原小生更感到意外了。一个老百姓面对一个副市长,竟会用如此口气说话,而且很显然,面前这个叫闷娃的中年人对体制里的权利关系非常清楚。

    原小生淡淡地笑了笑道:“没关系,我解决不了还市委市政府嘛,再不行,还有省委、省政府,请你放心,只要你的问题合情合理,我们一定予以尽快解决。你看好不好?”

    闷娃并没有因为原小生的话受到多大的鼓舞,神色镇定叙述了起来道:“我们是汾城县下马乡的农民,前年一场大雪,把我们的蔬菜大棚全压垮了,全乡几千户菜农,每一家的损失都在十万元以上。我们听说省里给了专项救灾资金,可是到现在,我们连一分钱也没有见到。我们跑到乡政府问,乡政府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这回事。我们跑到县里问,县里的头头们非但不管还把我们臭骂了一顿,说我们是刁民,挣钱的时候理都不理政府,现在遭灾了才来找政府。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当时种植蔬菜,是在乡政府的鼓励下才开始的,基本每家都向银行贷了款。这些年虽然赚了点钱,可是遭了那场雪灾之后,把我们几年的积蓄全赔了进去,现在再也无力种植了。本指望着国家救灾资金下来重新开始,想不到,一拖再拖,直到现在还没有见到一分钱。原市长,我想问,这事你能解决吗?”

    原小生没有想到问题会这么严重,根据闷娃的叙述和省里的一般救灾标准,按照农业损失救灾的最低标准百分之三十进行补偿,按一千户菜农计算,每户损失十万元,每户补偿损失三万元,就是三千万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现在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省里究竟有没有给汾城下拨这大约三千万元的救灾资金,如果下拨了,这笔钱到底去了哪里。

    根据闷娃叙述,这三千万的救灾资金省里已经下拨了,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过来**告状。既如此,那么他们告状对象无疑就是汾城县政府了。这也难怪,刚才他们非要坚持说要见市领导了。不过,就算是见了市领导,他们的问题也未必能得到解决。

    这里面还存在一个资金的使用问题。下马乡的情况,并非汾城这一个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农业扶持、救灾等资金,因为是白给的钱,所以灵活性比较大。而且近几年国家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可以说每个地方政府都把它当成了一块肥肉。无论是什么样的扶持资金下来,从省里到地方,必然是雁过拔毛,横加盘剥,往往一万元的扶持资金,真正落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