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89部分

天下珍玩-第89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这一个沉淀,霍达又打开盒子想了一会儿,一下子明白了,要是真的喜欢自己,盒子可能还会送还,但是却会留下挂坠。现在是盒子挂坠一起还了,说明她在拒绝自己。

    其实,许一琳真不是想拒绝他,盒子该还,挂坠是b货,顺手就一起还了。本来还想提醒他带b货伤身体,不要自带或者送人了,但为了给他留面子,一时之间没提。

    霍达家境一般,但是凭借个人的努力,应该说工作稳定,衣食无忧,而且作为省台的记者,出入还有很多人敬着。他也知道许一琳的身份,否则他也不会如此费力去追。他当时说了一句:“你是不是觉得这挂坠太便宜了?”

    这话说得很没水准。

    许一琳不是一个贪财的女孩,否则知道盒子值钱,不告诉他就是了。他却来了这一句。归根到底,不是智商问题,是心理问题,他和许一琳出身差距太大,他的心理又不够强大,所以问出了这样的问题。

    许一琳本来是给他留了面子的,但是霍达这一句让许一琳感到了贬损的意味,她当时也没憋住,来了一句:“再便宜也不要紧,天然的就好!”许一琳没说“假的”,已经是很有涵养的表现了。

    霍达一听,心想我跑了好几个店,比来比去挑的翡翠挂坠,你的意思不是天然的了?本来想发火,但是却压了下来,“一琳,我这挑了好几家店铺,肯定是天然a货翡翠,你是不是误会什么了?”

    “没什么,我还有事,先走了。眼力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许一琳回答完,就直接走了。

    当时,霍达的心情可想而知。他记住了一个人,一个本来他应该感谢的人,但是却被他怀恨在心。

    这个人自然就是唐易。

    霍达想来想去,又托关系找熟人弄来这一件同安窑的青瓷碗,本想当众灭一灭唐易的威风,可没成想唐易一点儿漏儿也没让他捡着。

    许一琳又岂能看不明白,所以追了出来。

    霍达面对许一琳,脑子迅速转着,脸上重新挂起了笑:“你不是说他眼力好嘛,我正好插个片段,给他添添彩!”

    许一琳突然之间对霍达产生了一种厌恶感。

    若是霍达承认错误,说都是因为太喜欢许一琳,犯浑吃干醋一时糊涂,许一琳或许还能原谅他。但是这种看似机灵的掩饰,却让许一琳猛然间看透了一种东西,那就是霍达的人品。

    “你以后不要再联系我,就当我们没有认识过!”许一琳冷冷说了一句,随后转身而去。进门的时候,差点儿和刚拍完空镜的摄像撞上。

    霍达显然没想到,居然直接出现了一拍两散的结果。本来他虽然没占着便宜,但也没吃什么亏;许一琳出来质问,他也没觉得自己的解释有问题,正在想进一步怎么说呢,结果许一琳直接走了!

    而且,临走前的话,似乎没有挽回的余地。所以,他直接愣在了原地。

    “哎?你不说你先走不等我了吗?怎么还没走?”摄像看着站在院内路边的霍达,很不合时宜地问了一句。

    霍达一句话没说,转身向外走去,如果眼神能够杀人,唐易估计早就死了一万次。

    这边消停了之后,那边的发布会也结束了。众人散去。

    方老和匡海生要留下和几位领导聊聊,唐易不是很喜欢这种场合,打了招呼,推说家里有急事,先行一步。

    穿过省图书馆的大厅时,唐易突然发现了坐在一角闷闷不乐的许一琳。

    “怎么了?”唐易笑着上前。

    “没什么。今天的现场和那天采访的人物特写,明天一起见报。”许一琳轻声道。

    “嗐,别扯这些没边没沿的。我是问你怎么了?谁惹你生气了?”唐易继续问。

    “唐易,你有女朋友吗?”许一琳突然抬头,看着唐易问道。

    唐易略略有些吃惊,但是转而一想,便明白了个七七八八,“送你翡翠挂坠的,就是那个男记者吧?你退还给他了?”

    “嗯。”许一琳点点头,“刚才闹翻了”

    “这人我看不地道,不搭理他也好!别想了,走,我请你吃饭!”唐易这话说的,居然当着人女孩的面儿说追求者“不地道”。虽然是实话。

    许一琳却没接这茬,接着说道:“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唐易笑了笑,“有啊,她是珠宝设计师。”

    许一琳点点头,这才站起身来,两人一起向外走去。唐易一边走一边说道:“你问我有没有女朋友,就是想问问你和他的事儿吧。其实我觉得,你现在感到郁闷,关键是因为一种落差,他现在表现出的人品,和你之前感觉到的,差距太大了!我说他不地道也不是信口开河,你想想,他本来应该感谢我的,结果却恩将仇报!”

    许一琳一听,有道理啊!便有些释然了,脸色和缓了很多。

    一边吃一边聊,快吃完的时候,唐易见许一琳已经基本翻过了这一篇,这才问道:“当时送给你绣春刀的长安的老先生,现在还能联系上吗?”

第177章 上门斗宝

    许一琳突然道,“好啊你,我还以为,请我吃饭是因为好心安慰我,原来是有事儿要问!”

    “我这不是碰上了你了吗?不碰上我怎么知道你需要安慰?再说这事儿我就是问问,有没有结果还不一定呢!”唐易顺嘴解释了两句。

    “什么结果?”许一琳一怔。

    “我又发现了一把绣春刀。”唐易接着就把从冯青山那里发现绣春刀的事儿,给许一琳说了一遍。

    许一琳搞明白之后,说道:“好吧,我帮你问问吧,我问比较合适。我就说在山州采访遇到了一把,问问他知不知道这两把刀是否可能是子辰双刀;如果知道,看看他对双刀合璧的事儿清楚吗?”

    “好,那就拜托你了!”唐易点头。

    “你看吧,你这顿饭又没有白请。”许一琳笑了笑,心情似乎好了很多。

    吃完饭,唐易回家休息了一下,下午三点半才来到阁宝多。

    一进门,毛逐就嚷道:“卧槽,你现在大发了,唐眼,这名头够响亮!”

    “啊?”唐易一愣,心想这是上午发布会的事儿,下午难道就传开了?

    毛逐把唐易拉到电脑前,点开一些网页,“你看吧,什么《青年才俊捐出宋刻本,现场识宝获誉唐眼》,什么《唐眼识宝,山海收藏界闪耀后起之秀》······”

    唐易一看,正是上午的现场新闻。如今,新闻的传播速度和以前自然不能同日而语,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型兴媒体,都会尽可能早地将新闻通过各种渠道第一时间发布,除了网站平台,还有微信、微博等诸多形式。

    在网上,不仅有文字,还有大量图片,甚至还有一小段唐易鉴定同安窑青釉卷草纹斗笠碗的视频。这些新闻,又迅速被古玩论坛,古玩圈同行和爱好者朋友圈转发。

    阁宝多开张之时,唐易展示的几件宝贝已经令不少同行刮目相看,这一下子,名声更是广为流传。

    “人怕出名猪怕壮,我看你消停不了喽!”毛逐笑道。

    毛逐的话音刚落,阁宝多的门就被推开了。

    进来的是一个年轻男子,留着利落的短发,身材挺拔,黑色t恤赭色裤子,本来算得上气宇轩昂,可是他带了一副蛤蟆墨镜,就显得有几分痞子气。

    “你好!”唐易上前。

    “你就是唐易?”男子摘下了墨镜上下打量着唐易。眼睛细长,却有几分神采。

    唐易点点头,还没等说什么,男子就道:“听说你是山海省古玩界后起之秀,年轻一辈的翘楚,我下午正好没事儿,特地来瞻仰瞻仰。”

    尼玛,死人才用“瞻仰”,这男子不仅来者不善,而且口无遮拦。

    唐易反而稳了起来。他微微一笑,就这么看着男子。

    男子并不犹豫,直接从左边裤兜里掏出一个瓷质的小鼻烟壶,稳稳摆到了柜台上,“咱俩年纪差不多,我叫你一声小唐吧。我叫呼风,你不是上午刚鉴定了一件瓷器么?我这里也有一件儿,你这店收不收?”

    唐易看着呼风拽成二五八万的样儿,心里暗骂,我管你呼风还是唤雨,这是上门斗宝来了,而且满嘴牛逼味儿,我要是不应,看你这样儿,估计该在店里撒尿了。

    斗宝,在古玩行里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各自拿出物件,比试高低优劣,价值大小,这是名副其实的斗宝。而呼风这种斗宝,圈里还有种说法,叫做斗口。所谓斗口,是两人面对一件宝贝,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一般是拥有者拿着东西去找另一人,摆明了有上门挑衅的意思。两人若当场对结果互相不服,还得再找德高望重的前辈高人评判。

    呼风独自前来,想是对这件鼻烟壶有极大的把握。毛逐冷笑一声,心想别人不知道唐易的本事,我还不知道么?呼风啊,你回去的时候恐怕得哭成唤雨了。

    唐易本来是站在柜台前一侧,此时稳步走到柜台里侧,面对呼风,用手轻轻把住了鼻烟壶。

    这就是应了这次斗口。

    呼风见唐易应了这次斗口,眼神中略略有些变化。“来的都是客,坐吧!”毛逐大大咧咧搬了一把椅子放到呼风旁边。

    唐易拿起了这件鼻烟壶,审视起来。

    这鼻烟壶是青花瓷制,高约七八厘米。形制上通俗点儿来说,有点儿像军用水壶,其实就是扁式背壶。青花发色淡雅有致,壶身画的是婴戏图。壶上圆帽型小盖,则是碧玉质地。

    翻看壶底,四字青花款“成化年制”。其中的“年”字,又斜又草,有点儿像“多”字。

    稍微有点儿常识的人,就知道这个“成化年制”做不得真。为什么呢?因为鼻烟壶是华夏艺术品出现得最晚的一个门类。鼻烟壶出现得晚,是因为鼻烟出现得晚,在明代晚期,鼻烟才作为贡品开始进入华夏。

    鼻烟进入华夏之后,才逐渐有了鼻烟壶,所以说,明代成化年间,是不可能有瓷器鼻烟壶的。

    从呼风拿来的这件鼻烟壶的基本特征来看,符合康熙晚期瓷质鼻烟壶的特征,那就是康熙仿成化。不过,唐易审视良久之后,直接把鼻烟壶又放到了柜台上,轻轻往呼风面前推动了一下。

    “这件‘多年儿’不是康熙本朝的东西,收不了!不过,这碧玉壶盖,倒是康熙年间的东西。”唐易冷冷说道。

    “有两下子!”呼风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奇,“你好像还没说完呢!”

    唐易这“两下子”,一下子是因为唐易先点破这鼻烟壶叫“多年儿”。为什么叫多年儿?康熙后期,青花瓷鼻烟壶出现了一种新的仿制款“成化年制”。就像前面说的,“年”写得像“多”,所以被称为“多年儿”。本来这个意思很明确,不用加儿化音的,许是燕京的口音特点,就这么叫起来了。

    “多年儿”鼻烟壶一度风靡,所以后世仿品很多。

    另外一下子,自然是唐易认出了碧玉壶盖是康熙年间的老玉制。

    同时,呼风又说唐易还没说完,这是因为“斗口”本身就是一种较劲,你不能只说出真假。

第178章 古法提油

    如果只说出真假,随口一蒙,那就有一半儿的命中率,那还算什么“斗”?干脆叫“猜口”得了。所以,你得说出真品为什么真,假货假在什么地方!

    唐易笑了笑,“你这鼻烟壶有点儿烫手,非要我说?”

    呼风咬了咬牙:“请讲!”

    唐易从柜台后面走了出来,“康熙晚期青花,胎体偏重,釉面光泽含蓄深沉,你这件虽然胎偏轻了些,釉面偏亮了些,但是说出来你肯定不服,这细微的差异在烧制时确实也可能出现。”

    “最关键的问题是,你这件是仿成化青花。成化青花用的是平等青的青料,淡雅。在这种情况下,晕散就很难掌控,一旦晕散大了,画片就会模糊难看。你这一件,想必仿制者怕的就是这个,所以收敛过度,晕散效果根本没体现出来!”

    唐易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柜台上的鼻烟壶,“清晚期和民国的仿品,都是晕散偏大。你这件,虽然做出来的时间不长,但总归是形似,运气好了倒也能蒙出去!”

    呼风一把抓起鼻烟壶,紧紧攥在手里,胸口似有几分起伏,“行,果然厉害!”

    毛逐则在一旁笑道:“你那碧玉的壶盖还是真的呢,回头最好找个老壶配上,现在是老牛吃嫩草,太不着调!”

    呼风瞪了毛逐一样,复又把鼻烟壶放在了桌上:“这个算是彩头了。碰上个棒槌,也能赚上三五千。”

    “拿走!”唐易一边说一边暗暗后悔,这小子来得太突然,话说得又急,居然忘了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