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651部分

天下珍玩-第651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给你们打电话,我都是关门一个人在屋里打的。”

    “那就没事了,别想了。”

    王老板又一连串道谢之后,才挂了电话。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终究还是没挡住诱惑。”文佳摇摇头。

    唐易却再度拿起手机,拨通了鱼泳的电话,“鱼兄,方便说话么?”

    “刚吃完饭,准备眯瞪一会儿呢!兄弟你说。”

    “有一对北宋定窑白瓷刻花笔洗,有可能会在津门出现。”唐易接着说道。既然王老板说大头经常在津门卖东西,地头儿熟,而且津门古玩之风浓厚,也容易卖大价钱,那么大头就可能到津门出手这对笔洗。

    “唐老弟,这样的好东西,你这是?”电话那头儿的鱼泳顿了顿,意思自然是你既然知道消息,怎么不收?

    “我是让你别收!”

    “啊?烫手?”

    “东西倒是真的,但是被人下过符咒,做过风水上的器物,大凶。”

    “这么说,你和文大师都见过了?”

    “对,我没收。是一个农民手里的,结果他卖给了一个长跑津门的古玩贩子,今儿上午刚出了车祸。”

    “得,我记住了。”鱼泳痛快说道,而后忽然又道,“听说你在长安又开分店了?”

    “刚回来,还没来得及告诉你呢!恰好有几个长安的朋友有意向。”

    “什么时候打算在津门也开一家啊!”鱼泳笑呵呵说道。

    唐易一怔,转而大笑,“有老兄你的知鱼堂在,我开什么分店?老兄的帮衬就足够了!而且现在山州、燕京、沪海、杭城、长安这么多地方都有生意,揭州还有翡翠合作伙伴,中原省还有单老爷子合作铜器,瓷都我也入股了窑厂,已经力有不逮。”

    唐易说这么详细,无非是想让鱼泳明白,他们之间是“战略合作”,不会插手渔利。实际上,唐易对鱼泳,只要是能加盟五古封灯古玩研究会就可以了。毕竟,他是水门长老鱼水星的后人。

    鱼泳也是哈哈大笑,“你的摊子铺得是太大了!”

    笑归笑,鱼泳的心里还是颇为震动的。当时他结识唐易,唐易从他店里捡漏了一件缺盖儿的成窑天字罐,他只是惊叹眼力过人,后来在征集办的撮合下合作,兄弟相称。但是如今,他的知鱼堂变化不大,而唐易却已经是如此规模!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便挂了电话。

    “行啊,这顺水人情做的。”文佳笑道。

    “鱼泳算是自己人,毕竟有渊源。”唐易没什么胃口,干脆不吃了,点了一支烟,“这次我在燕京多待一段时间,等蒋主任有了消息再说。”

    文佳忽而说道,“这长谷横草那边,有没有必要让刁钦一再去探听一下,看看是不是打开龙纹紫匣真是空的?”

    “我看长谷静真不似说谎,而且如果让刁钦一去,势必是刁钦三‘带’着,漂洋过海变数太多,我看算了。”唐易应道。

    文佳点点头,“嗯,这事儿听你的。如果你真要去万国展览大典,带着‘柴窑’笔洗,说不定还能和长谷横草会面。”

第1332章 年窑菊瓣

    唐易看了看文佳,“说实话,没了传国玉玺的线索,就是高仿,我也不想给他。”

    “但是,如果和他交易,有他在倭国,你多了一道护身符。就算是为策万国展览大典的安全,也是好的。”文佳接口道。

    “算是个备用。这事儿看情况吧。”唐易道。

    文佳此时也放下了筷子,“走吧,去看看灵洪子?”

    两人随即便一起出门了。

    给灵洪子找的住的地方,是一处还不错的小区,两室一厅,顶楼。这个顶楼,是灵洪子自己要求的,本来还有更好的小区,但都没顶楼出租。

    进门的时候,灵洪子脸上有点儿尴尬,唐无心虽然笑了笑,可是也不怎么自然。

    文佳直接问道,“都是自己人了,难得我师叔能和一个陌生人有这么多交流,老洪,这是怎么了?”

    灵洪子吞吞吐吐,唐无心道,“这孩子,想拜我为师。”

    文佳笑起来,“我说他老是粘着你。师叔,你这一辈子,还没收过徒弟吧,干脆收了得了。”

    唐易也在一旁说道,“这是好事儿啊!”

    灵洪子这才开口道,“老爷子和我师祖天梧真人有过旧交,是怕我一个歧阳观弃徒,收了之后影响不好。”

    文佳想了想,“这都多久的事儿了。而且既然将你驱赶出门,你和歧阳观再无半点儿联系。就算在古时候,也没什么。何况现在很多繁文缛节都没了,更没事儿。”

    唐无心没说话。

    唐易道,“还是让老爷子再想想吧,毕竟是件大事儿。”

    唐无心点了点头,让灵洪子先休息一下。

    灵洪子自然也不会再说什么。三人离开了小区,唐无心回四合院,唐易和文佳去了店里。

    结果到的时候,老庞正在招呼一位客人,这客人不是来谈业务的,是来卖东西的。按说法器店极少有人来卖古玩,不过这个客人说是对面画廊侯如海介绍的,所以老庞就招待了一下。

    老庞拿着盘子左看右看,文佳直接开口道,“行了,唐总来了,让他看吧。”他知道,老庞是半瓶子醋水平。

    唐易笑着坐下了,和客人打了招呼,客人自称姓周,说最近手头吃紧,这盘子是祖上传下来的。不愿意到市场上瞎卖,通过侯如海打听了一下。侯如海当然直接说阁宝多。不过今儿侯如海有事儿分不开身,他自己来了。

    “多谢周先生捧场。”唐易拿起了盘子。

    盘子不大,直径不到二十厘米,是菊瓣盘,一圈菊花细纹,颜色是很漂亮的湖水绿。不过这个单色釉的盘子没有底款,冷不伶仃这么一看,确实不好鉴定。

    “周先生怎么看?”唐易很快就放下了盘子,递给周先生一支烟。

    周先生点了烟,“我听老辈说,是清三代的东西,具体我可吃不准。”

    唐易点点头,因为是熟人介绍的,所以说话相对直接一点儿,“是雍正年间的东西,不过不带款儿,上拍肯定吃亏。但是我们也是做生意,要是按照市价儿收,也不太可能。”

    “雍正的?莫不是和故宫里的一套十二色釉菊瓣盘是一类东西?”看来,周先生也是做了点儿功课。

    “是官窑,不过故宫里的是一套,而且有的带款儿,有的釉下暗刻款儿。您这个是单只,而且没有款儿,鉴定全凭眼力。我这边说是官窑,但是再出手,没人会当面认。”唐易应道。

    周先生点点头,要不是侯如海介绍,唐易也不会当面承认官窑,这已经算是给了莫大的面子,转而说起价钱来,“我查了拍卖纪录,清三代的单色釉精品盘子,这个尺寸,大体都在百万上下。”

    唐易点点头,“是这么回事儿,你这只是雍正的,雍正的单色釉是清三代最好的,如果当官窑拍,过一百万甚至更高都游可能。但是还是那句话,没款儿,我们收也要担风险,最多,嗯,能出到八十万。”

    周先生想了想,“一百万吧,我就不找其他人了。”

    唐易尚未开口,文佳却道,“周先生,这都是给老侯面子。老侯的画廊,其实背后也有阁宝多支撑,八十万不少了!真的不能再添了。”

    唐易听文佳这么说了,便也没再言语。

    周先生抽了几口烟,又琢磨了一会儿,“这样吧,我回去再考虑下,咱们保持联系。”

    “行!”文佳点点头,“不过周先生,咱们丑话说在前头,八十万是今儿的价儿,也是因为老侯。您要是再来,这个价儿我们出不了这么高了!”

    周先生一愣,面色微微有些尴尬,最后还是笑了笑,“好,那回见了。”

    周先生走了,唐易又点了一支烟,对文佳说道,“这东西一百万可以收,不光是雍正官窑这么简单。”

    “不管是什么,这东西,他卖不出去。”文佳却笑了笑,“还得回来。”

    “嗯?”唐易看了一眼文佳。

    “拿到阁宝多法器店的古董,结果又拿出来了,这风儿放出去,怕是没几个人愿意收。一来这东西你也说了,没款儿,不好断,要是你断不了,其他买家也得小心。二来,法器店不收,这盘子会不会有不吉利?也是其他买家需要考虑的。”

    唐易笑了笑,“这东西是年窑的精品,不好找了。不过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去追他不成?要是他再不回来,你给我去找年窑的东西啊!”

    “年窑?”文佳倒是没听说过,“我只听说过唐窑和郎窑红。”

    “其实都是清代官窑,但是在某一个时期,利用人名加称窑口,清三代有这么四个人。有两个你已经说了,唐英的唐窑,郎廷极的郎窑。另外两个,知道的稍微少一点儿,一个是臧应选的臧窑,剩下的,就是这年窑了,年希尧。”

    这时候,老庞在一边不由叹道,“我看倒是像清三代的,但是没想到这么讲究!”

    “拉倒吧!”没外人,文佳也没客气,“要不是我们正好来了,你还得给我们打电话。”

第1333章 十年一剑

    唐易接着说道,“雍正的单色釉瓷器,是清三代水平最高的,当然了,雍正瓷器本来品色就高。年窑单色釉,又是其中的极品。”

    这个瓷器的发展,最初就是单色釉。不过最开始,只有青瓷和白瓷。后来的青花,釉里红,再就是什么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这些,自然都不是单色釉了。

    清三代,是个很繁荣的阶段,这时候瓷器的种类已经相对很完备了。这个时候,出现了大量的仿古,特别是仿制宋代五大名窑。

    但是清代仿古,可不是造假。怎么说呢,现在的高仿,追求一模一样,为了蒙人啊。而清三代仿五大名窑,追求的是意韵,而不是形似。而且当时的出现了很多更高明的技术,所以实际上呢,清三代仿五大名窑,反而比实际的五大名窑更漂亮一些。

    当然了,漂亮归漂亮,价值还是没法比的。

    五大名窑多是单色釉,清三代的单色釉的发展,除了仿古,也出了很多新品。比如光是绿色,就有什么湖水绿,瓜皮绿,葱芯绿。

    周先生之前说的故宫里收藏的十二色菊瓣盘,十二种单色釉,颜色都不一样。

    雍正时期的单色釉,技法纯熟,水准很高。这个可能和雍正皇帝有关系,他对艺术品的欣赏水平很高;欣赏水平高,往往是喜欢造就的,清代瓷器看雍正。而单色釉,在雍正朝相对也多。

    喜欢归喜欢,皇帝毕竟不能亲自具体去管烧窑的事儿。要说这单色釉,主要靠的还是年希尧。

    “年希尧和年羹尧是兄弟关系?”文佳随后问道。很显然,听名字就听出来了。不过年羹尧的名头自然大一点儿。

    “年希尧是年羹尧的哥哥。”唐易应道,“不过,年羹尧倒台,他一点儿都没受到影响。”

    这时候,老庞已经弄好了茶水,“来来来,今儿没事儿,慢慢说。这年希尧也就是华妃的哥哥了?”别看他一把年纪,却很喜欢看甄嬛传,前后看了三遍,一听年羹尧,立即想到了所谓“华妃”。

    唐易笑了笑,“历史当然不是这样,没华妃这个称号。不过的确有年妃,是年羹尧的妹妹不假。但她不仅是大家闺秀,而且根据史料上的记载,雍正对她的评价是:秉性柔嘉,持躬淑慎。也不是没生过孩子,她生过三子一女,年羹尧案她的确受到牵连,不过也没那么差,最后是病死的。”

    “年羹尧功高盖主,那这个年妃能混成这样,可比‘华妃’聪明啊。”老庞接道。

    “根据史料,应该是这样,年羹尧自恃功高有点儿昏头了,但是年妃比较清楚自己的处境,对皇上恭谨,对周围的人宽和,好评还是比较多的。电视剧里‘华妃’,我就不评价了。再说了,雍正是什么人?能让甄嬛最后给玩了么?”

    “就是!”文佳接口道,“重点说年窑。老庞一把年纪了,整天盯着后宫剧看来看去,有点儿沉了。”

    老庞此时没接茬,正拿着手机查“年世兰”呢。

    唐易喝了口茶,便接着说了说。

    雍正三年,年羹尧被办了。谋逆这顶帽子太大了,本人要被砍头不说,年希尧是他的哥哥,按说是要一并被砍头的!

    雍正怎么说呢?他说,年羹尧谋逆,虽然查实了,但是还没有广泛散布。而且年羹尧青海一战有功,别砍了,还是让他自裁吧!

    至于他父亲年遐龄和哥哥年希尧,都是很宽厚的人,曾经多次劝说年羹尧,但是年羹尧对他们如同草芥,都革了职就行了,罪就免了。

    年希尧从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