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647部分

天下珍玩-第647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定还有一处仿古建筑群,荣国府。这是三十年前为了配合《红楼梦》的拍摄修建的。本来就是一个古城,荣国府修的是相得益彰,知名度由此大大提升。

    吃饭的时候,唐易本来想提出去正定看看,但是看着唐无心和灵洪子,似乎都想早点儿到燕京,便就此忍住没提。唐无心是惦记着丁丁,灵洪子是想早点儿安定下来。

    他们吃饭的地方,是酒店附近的一处烧烤店,这是文佳提出来的,想吃烧烤了,众人便遂了他的愿。这处饭店没有包间,大厅很大,都是那种方桌和矮条凳,桌子摆着长条炭炉,烤好的串子送来就堆在上面保温。

    他们点了肉串鸡翅腰子板筋骨髓,还有花生毛豆拌黄瓜什么的。其实吃什么不重要,坐了一天车,主要是放松下。

    快吃完的时候,文佳去洗手间。他还没回来,唐易他们隔壁桌出了点儿事儿。

    有一名中年男子,是自己来吃的,东西不多,也只要了两瓶啤酒。可是临结账的时候,发现手包丢了!

    服务员看了看这名男子,打扮不差,相貌厚道,不像是想赖账,“先生,我们这里支付宝微信都行,您用手机支付也一样。”

    “我手机也在手包里啊!”男子开口道,“我可不是想赖账啊,我进来的时候你看到了,一个棕色手包,吃饭的时候,我压在衣服下面放在条凳上,现在衣服还在,手包没了!指定是被偷了!咱先报警吧!”

    “这?”服务员确实看到他进来的时候是拿着手包的,不过报警的话,警察来店里,毕竟不算是好事儿,“那你等等,我先去和老板说说。”

    “不用说了,这里呢!”这时候,文佳突然回来了,伸手将一个棕色手包扔给了中年男子,“看看东西少了没有?”

    而文佳的另一只手,则捏着一个贼眉鼠眼的小青年的手腕,“尼玛,上个厕所还有人想偷我手机!”

    不一会儿老板就来了,没办法,只能报警了。警察来了之后,常规手续,得带人去派出所,文佳和那个中年男子作为当事人,也得去做个笔录。

    好在都吃完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唐易让唐无心和灵洪子先回酒店休息,他陪着文佳去了。文佳也挺配合,笑道,“全当消食儿了。”

    派出所不远,文佳和中年男子都做完笔录,就可以走了。中年男子在派出所里就从手包里拿出一千块钱,非要塞给文佳。

    文佳自然不会要,而且唐易也帮着推挡。中年男子终究没把钱送出去,不过,相互聊了几句,却发现居然住在一个酒店,便一起走着回去了。

    男子自称姓王,是本省曲阳来石门做汉白玉生意的。这手包里,其实也就一千多块钱,还有身份证丢了也能补办,不过最要紧的是有一份生意上的合同,丢了可就麻烦了。

    曲阳的石刻比较出名,出产汉白玉。不过,唐易一听曲阳,首先想到的就是定窑,定窑的窑址就在曲阳。

    听唐易说了句定窑,王姓男子立即接口道,“没错!原来你们喜欢古玩。巧了,我手头有个刻花的高仿净瓶,本来是要送给客户的,送给你们吧,怎么也得让我表达下谢意,这个可不能推辞了!”

    唐易听后干脆直接说道,“王老板,我确实是做古玩生意的,正因为这样,对这种现代工艺品实在是不感兴趣。”

    没想到,王老板一听,立即又道,“我老家有个表弟,农村的,我来石门之前,告诉我说挖地窖的时候挖出两个大白碗,也是刻花的,还托我找人鉴定,找买家呢!你们要是感兴趣,我明天下午就往回走,一起看看?”

    “定窑刻花很珍贵么?怎么都是刻花?”文佳倒是先问了一句。

    “别看我是曲阳人,可这隔行如隔山,也不是很懂。”王老板应道,“不过挖出来的东西,应该是老的!”

    唐易想了想,“这样吧王老板,现在不早了,咱们先休息,明儿一早再说。反正就住一个酒店。”

    回到酒店,文佳直接去了唐易的房间,“你觉得靠谱么?还有,刻花是怎么回事儿?”

    “宋代的五大名窑,定窑是比较特殊的。首先,颜色就不一样,其他的都基本是青瓷为主,定窑呢,白瓷为主。再一点,就是这刻花了。其他四大窑口,刻花的很少,相对也模糊,表现力基本靠釉色。但是定窑刻花就很多,主要是定窑的釉比较薄,好动刀。”

    “汝官哥钧定,定窑排在最后,是不是价值也最低?”文佳又问。

    “不能这么说。在北宋后期,定窑地位的确是下降了,其他四大名窑也是北宋后期才出现的。可是,定窑却在五大名窑中出现得最早,至少北宋早期就有了。而且,就当时的历史条件,白瓷的烧造难度比青瓷要大。所以,有的历史记载,还把定窑排在五大名窑之首,仅在柴窑之后呢。”

第1324章 刻有官字

    唐易说到点儿上,一时兴起,点了一支烟:“以前定窑绝对是老大地位,但是后来宋徽宗喜欢青瓷,定窑的地位就下降了,不过这个纹饰工艺却更为丰富,刚才王老板说的刻花,也可能是印花,估计他也分不清楚。到了南宋的时候,北方是金人统治,定窑的刻花印花就没了,改成直接用模制。”

    “金人也喜欢用模子?我记得你说,元青花也是用模子。”文佳摆摆手,“瓷器的纹饰工艺太复杂,我也弄不清楚,不过手工的,比模制的,那肯定更好。”

    “这主要是为了产量,再就是游牧民族、狩猎民族等等,对艺术的欣赏也和农耕定居民族不一样。不过,乾隆挺喜欢定窑的,写过三十多首咏定窑的诗。不过我这只记得其中一首诗的两句:北定州陶佳制多,白如脂玉未经磨。”唐易一支烟抽完又点上一支。

    “你看你,说得兴头儿这么足,那就去看看吧!”文佳道。

    唐易微微皱眉,“五大名窑,我当然感兴趣。不过,这地里挖出来东西,现在都成了常用噱头了,就怕白跑一趟。”

    “反正往北走,也绕不了多少路!”文佳接口道,“如果是假的,那看一眼就走。如果是真东西,咱们也速战速决。”

    “这样,明天我再问问他,还记不记得什么细节。如果有管用的,咱们就去看看。”唐易道,“我是看老爷子这一路出来,惦记丁丁,想早回去。”

    结果,第二天一早,唐易他们四个一起正准备去吃早饭,王老板就来找唐易了,手里还抱着一个老大的盒子。唐无心和灵洪子没多说话,先去吃饭了。文佳留下了。

    唐易把他让进屋里。他打开了盒子,露出了一件定窑净瓶,“你看看,虽然是高仿工艺品,但是绝对上档次!”

    王老板不懂古玩,这个工艺品嘛,大多都是很漂亮的,但是在行家眼里,没了那种感觉,都起不了多大的兴趣。

    根据王老板的眼神,唐易也明白了:昨天说了要送他,虽然他说不要,但是毕竟要表示感谢,既然说了,就拿过来看看。昨天王老板说是要送客户的,这么早送过来看,就是想确定下唐易是不是真的不要,如果不要,上午再给客户还来得及。

    这件净瓶,高达六十厘米,是白瓷刻花牡丹唐草纹龙口净瓶。瓶身和普通净瓶差不多,但是颈部和顶端很长,颈部中间还有伞式结构。当然了,还有一个工艺很繁复的“龙口”。

    这件净瓶是很出名的,因为是四十多年前在定州出土的。当时出土了大量定窑的瓷器,基本都是北宋初年的东西,这一件净瓶,是其中尺寸最高的一件,现在在定州博物馆里呢。完全可以说是顶级的定窑珍品。

    既然如此,那这样的仿品,基本就成了纯粹的工艺品。因为蒙不了人,造型、尺寸、纹饰,和博物馆里的那件都一样嘛。这就好像那些个名画的印刷复制品似的,用来摆设而非收藏,要的只是一种感觉罢了。

    唐易既然明白了王老板的意思,立即表示不能要,还是送给客户为好。文佳的态度也很明确。

    王老板一看,顺坡下了,收好东西之后,说中午无论如何要唐易和文佳赏脸,他做东请吃饭,顺便商量下要不要去看看那两件白瓷大碗。

    虽然知道王老板上午有客户,但是唐易还是顺嘴问了一句:“王老板,那两只大碗,你的表弟还有没有说有什么比较明显的特征?”

    没想到这一问,王老板居然立即说道,“你看看,我昨天忘了说了,有个很重要的特征呢。就是这两只大碗,底下都刻了一个‘官’字!不过就是不是篆字,是楷体字,也不怎么漂亮。”

    唐易一听,点了点头,“那好,你先去谈生意,咱们中午见!”

    王老板走了,唐易点了支烟,对文佳说道,“如果真是北宋的定窑,刻了‘官’字,说明是北宋早期的,最晚也到不了宋徽宗。”

    “这就是官窑的意思?”

    “差不多,就是表示是官方制造的,当时汝窑什么的还没有烧,当时的以定窑白瓷作为官窑,也充分说明了定窑的地位。从目前已经发现的情况来看,定窑是刻有‘官’字最多的瓷器。”

    文佳笑道,“这说明北宋早期,定窑就是老大啊!怪不得后人还会把它排在五大名窑之首。”

    唐易接口道,“嗯,只不过后来其他四大名窑地位迅速提升。特别是汝窑,只烧了二十来年,更显得珍稀。”

    文佳想了想,“我看哪,再就是,白瓷给人的感觉,也比较普通,这也是一个原因。”

    “你不知道,白釉需要提纯,现在来看,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是放到北宋,却很难。其实最早的白瓷,是青白瓷,说白了,青瓷它容易烧。工艺不断改进改良,最后才越来越白。只是比起白瓷来,宋徽宗更喜欢青瓷,他是皇帝,由此带动了上上下下的趋势。”唐易解释道。

    “那定窑就没有别的颜色么?”

    “有,不过不如白瓷出名罢了。还有红定,墨定等等。不过,现在叫紫定、黑定,都很稀少。”

    文佳点点头,“既然他说刻了‘官’字,那咱们就去看看吧。走吧,去吃早饭,顺便给师叔和灵洪子说说这事儿。”

    去酒店餐厅的时候,文佳还嘟囔了一句,“要是他表弟发现的是什么红定,那就更好了!”

    唐易笑了笑,“如果是真的北宋定窑,白瓷就烧高香了。红定市面儿上很难见,我是没亲眼见过。苏东坡曾经写过一句诗:定州花瓷琢红玉。就算在北宋,红定也是个稀罕玩意儿。”

    “有多稀罕?”

    “关于红定,我看过北宋的一则小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不过倒是能说明红定的珍贵。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狸猫换太子里面的那个‘太子’,后来的宋仁宗。”

第1325章 这不是碗

    说到这里,已经到了酒店的餐厅,早餐都是免费的,也比较简单,这时候唐无心和灵洪子都已经吃完了。见唐易和文佳过来,他们也便一时也没走,坐在那里一起聊天。

    “正好,有笔买卖,说是有两件定窑的白瓷,我们想去一趟曲阳。”文佳说了这个,不等唐无心应声,便又催唐易,“你先说说红定的事儿,让他们一起听听,巩固下感觉。”

    “巩固?”唐易喝了口小米粥,“你这用词儿,还真各一路。”

    灵洪子笑了笑,“哎?定窑不都是白瓷么?你说红定,我还真想听听。”

    唐易接口,“就是个小故事,说明红定珍贵。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说当时宋仁宗到最宠幸的张贵妃那里,发现了一件定窑红瓷。”

    宋仁宗就问张贵妃,这东西哪里来的?

    张贵妃说,是一个大臣送的。宋仁宗当时就恼了,大骂张贵妃,大体意思就是告诉你多少遍了,不要接受大臣的礼物,你怎么不听?说罢,居然拿起柱斧(水晶小斧),把这件红瓷给打碎了!

    宋仁宗比较简朴,这个很多史料都有记载。同时呢,后宫和大臣有来往,这也是一件让皇上不高兴的事儿。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这定窑红瓷的珍贵。

    要是这个大臣送的只是一件普通的瓷器,皇帝也不会上眼,不会重视。而且面对最喜欢的妃子,立即就动怒了,连详细问都没问就打碎了,那就不是一般的珍贵。

    反过来说,要是普通的东西,大臣也不会送,你送个粗瓷大碗进宫,那不是纯粹找不自在么?

    “这个大臣拍马屁,思虑得还是不够周全。皇上这么简朴,你手里还有这么贵重的东西。估计宋仁宗对他是没好了。”文佳大笑,“他应该学学秦桧,老婆说了要给太后送礼,他还能给找补回来。”

    文佳说的秦桧的事儿,也是个小故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