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62部分

天下珍玩-第62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居委会玩······”沈岸芷话说一半,一扭头,就看到站起身来的沈松岩。

    四目相望,沈岸芷愣了一会儿,突然对唐易说道,“你说的专家就是他?!”

    “是啊,你看这对碗,也被看出来是仿品······”唐易小声开口,还没说完,就被沈岸芷打断了。

    “不用说了,仿品?他还能把真品也变成仿品!不用理会他说的,有事儿咱们再联系!“沈岸芷说完,反身就要离开店面。

    “哎,沈老师,来了不忙走,我好不容易才把专家留下,让他和你谈谈呢!”唐易直接挡到了沈岸芷的身前,急忙说道。

    沈岸芷看着唐易,压抑住起伏的心情说道,“唐老板,你可能不知道,我不想见到这个人,实在不行,这件瓷器就不卖了!”说罢,用手轻轻一探,想隔开唐易往外走。

    唐易本来想的是,沈岸芷一开始会很生气地和沈松岩辩解两句,然后沈松岩认错,接着再深入下去。结果,沈岸芷直接不给沈松岩机会,转头就要走。这一时也没了主意,本想抓住沈岸芷的胳膊,可想想又不礼貌,简直有点儿手足无措了。

    “岸芷!爸爸错了!”一声低沉却清晰的声音传来。

    沈岸芷的手停住,脚步也停住了,进而身体微微一晃。

    “喂?我调震动了,没听到。啊?这么严重!你等着我!”唐易见状,立即装模作样掏出手机,假装来了电话。挂了之后,对沈岸芷大声喊了起来:“对不住了,沈老师,我有点儿急事,你千万不能走,就当帮忙看看店,盯一刻钟,一刻钟就好!”

    说罢,唐易拉开门跑了出去。

    离开阁宝多二三十米,唐易停住了脚步,长出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沈先生啊,我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随后便掏出手机,给毛逐打了一个电话。“甭打了!这儿呢!”毛逐拿着响着铃声的手机,从一家店面走了出来。

    “给我说说这个牛人是谁!我给你说说那个老宅子。今天只是探探路,只给我看了这对碗,我猜肯定有其他好东西!”毛逐带着兴奋嚷道。

第121章 掏老宅子

    “沈窑,听说过吧?”唐易也点了一支烟。

    “卧槽,你是说这个人是传说中的沈松岩?”毛逐抓住了唐易的胳膊。

    “嗬,知道得不少嘛!”唐易笑道。

    “别装逼!这样的人谁不知道,只不过他太神秘了,从不抛头露面。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你看他,瞄了几眼,随手一翻碗底:民国仿品!太牛逼了!”毛逐说着,就要往回走,“不行,我得去请教几句。”

    “别着急!”唐易拉住了毛逐,“现在不行!”

    “哦,对了,刚才是有事儿是吧?到底什么事儿?”毛逐倏然停住了脚步。

    “我给你说,你可千万保密啊。”唐易一看,要是不说,毛逐指定得缠死自己,便简要说了一遍,没说得那么细,只说沈岸芷嫁到山州,父女之前有点儿矛盾,现在找机会让他们冰释前嫌。

    “好吧。既然你说他可能在山州多呆一段时间,那我找机会再请教。”毛逐虽然点了点头,但脸上仍带着饥渴的样子。

    这痴迷古玩的人,见了这种大师级的人物,就好比追星族见了明星一般,只不过不是那种简单的狂热,而是想请教的强烈冲动。

    古玩的鉴定,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有时候面临阶段性提升时,就好像只有一层窗户纸,若想自己捅破,不得其法捅窗户棂子上。但是,有时候大师的一句点拨,却可能噗的一声就吹开了。

    “好了,说说那个老宅子吧!”唐易拍了拍毛逐的肩膀。

    “我今天早上馋了,想去吃老马家肉饼,就跑去了老商埠区那个肉饼店去买,结果发现有个宅子正在往外抬东西,我当时就看到一个大花盆不错,不过这个大花盆有买主了。”毛逐一提这事儿,劲头儿又起来了。

    当时,毛逐上前询问,得知这个老宅子是民国年间建的,主人是个30多岁的男子,听说祖上在清代还当过大官,爷爷也曾经是民国年间的大绸布商,但是后来家道败落,男子的父母过得也就是普通人的日子。

    如今,男子的父母都去世了,他也没个正经工作,好容易找到个女朋友要结婚了,有这么一套房子院子也算个产业。只是未婚妻嫌家里的装修和东西太老旧。

    这不,男子是要彻底清理老物件,然后重新装修,好当婚房。不过,此前,家里的东西已经被他卖过一部分了,看着毛逐又眼生,只拿出这一对碗来,毛逐两千块就拿下来了。毛逐知道第一次不可能掏得太狠,临走时告诉男子,他的老板有钱,再来时准备点儿好物件。

    不料,毛逐看好的光绪官窑,拿回来恰好碰上沈松岩,一下子被鉴定出是民国仿品,虽说民国仿品也能值个三五千,不亏,但小失落还是有的。这让他更加渴望下次去掏点儿好东西。

    “虽是仿品,但毕竟是民国仿的精品。”唐易点了点头。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正说着,唐易的手机响了起来,一看,是沈岸芷打来的。

    唐易拿起电话,停了几秒钟,只说了一个字:“好!”

    随后,他对毛逐说道,“我先回去,你等沈岸芷走了再进去。”

    唐易回到店里,沈岸芷已经站在门口,而沈松岩却站在柜台旁,看着沈岸芷。

    “那瓷器照常上拍吧。今天的事儿,你费心了,我先走了,有事儿再联系。”沈岸芷说罢,又对沈松岩说道,“爸,我先走了。”说罢,便走出了阁宝多。

    “叫你爸了?怎么个情况?”唐易一阵惊喜。

    “她说我能认错她想不到,她也想原谅我,但是说服不了自己。她还说,父母的养育之恩她不会忘记,也不会不认我这个爸爸,但是,也绝不会再回燕京。”沈松岩的脸上喜忧参半,缓缓说道。

    唐易苦笑着摇了摇头,“沈先生,恕我说句不敬的话,你们爷俩儿还真有点儿像。那么,她让你见外孙女吗?”

    “她倒是告诉了我,她家里的地址。唉,要不是她妈去世得早,当年就有可能不出这样的事儿了。”沈松岩似又有些失态。

    “事不宜迟!我看,您准备下,今晚就去,一家人吃顿饭。不接受原谅你,今之一时想法,但有了接近的机会,时间,必能把这道坎儿磨平。”唐易说道。

    听了唐易这句话,沈松岩一惊,这话说的,竟像阅尽沧桑,与唐易年轻的面容真是太不搭调了,“唐易,我感觉你很像一个老人,我年幼时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家父也很尊重他。”

    “哎呦,您可别开玩笑了,令尊沈重远老先生,年轻时就是民国收藏界鼎鼎大名的人物,他尊重的人,可不能拿我一比!”说出“沈重远”这个名字的时候,唐易不知为何,脑中似乎有一下闪动的感觉。

    沈重远,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生于燕京,一个名动收藏界的古玩大家。不到十岁便在城南琉璃厂的古玩铺子里学徒,后来曾为国家在民间征集了大量文物。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沈重远开始写书,一本《古玩收藏史话》几乎成为古玩圈里的必读之物。

    见唐易连连摆手,沈松岩便不再多说,“好吧。今天先这样,我给你留个电话,有事随时联系我!”

    唐易将沈松岩送出店外,马闯迎上前来。“这是我的助理马闯,这位是唐易唐老板,以后但凡他找我,不管什么时候,一律立即告诉我!”沈松岩对马闯说道。沈松岩给唐易留了两个号码,一个自己的,一个马闯的。

    有些时候,比如研究烧制瓷器的时候,比如不想被打扰的时候,沈松岩是关机的。而马闯,看似只是一个保镖兼司机,但实际上是沈松岩的好友“托孤”,平时就住在沈松岩的家里,基本上是寸步不离,是沈松岩最信任的人之一。

    沈松岩这样给马闯说,让马闯大吃一惊,除了沈松岩的几个至交好友,还没有人能享受这个待遇。

    这时候,毛逐也趁机走上前来,唐易又向沈松岩介绍一番,“好,有机会一起探讨一下。”沈松岩对毛逐笑笑,便离开了。

    毛逐看着沈松岩离去的背影,有点儿出神。“别愣着了,吃饭去吧,下午咱们一起掏老宅子!”唐易推了推他。

第122章 两只大柜

    “这瓷器方面,伪专家太多了,很多人不过是熟悉器型和纹饰特征,就敢出来充专家,这沈先生自己烧窑,那才是真正的瓷器专家。”毛逐应了唐易一声,又兀自说道。

    “你这对碗他还看了看圈足,屋里沈岸芷送来一只康熙青花竹林七贤盘口尊,他瞟了几眼就直接说是康熙民窑!”唐易道,“对了,那只尊你还没看吧,走,先看看。”

    “好。”毛逐一边走一边说道,“泛古堂那个清三代瓷器拍卖的预展,到时候别忘了叫我一起去啊,好东西肯定不少。”

    两人回到店里,唐易拿出了康熙青花竹林七贤盘口尊。毛逐顿时也被吸引住了,“你们商量的上拍价儿是多少?”

    “我看六十万到八十万没问题,这样的民窑真是很少见,拍出百万以上的价儿来,不是没可能。回头让秦老定定吧。”唐易说完,便把这只尊收了起来,“抓紧吃饭,下午去一趟老宅子,明天还得谈捐赠仪式的事儿,接着拍卖预展还得去看看,最近有的忙了!”

    两人出门,找了个拉面馆随便吃了点儿,稍事休息,便直奔毛逐说的那个老宅子而去。

    到了院门口,毛逐正要按动门铃,唐易突然摇了摇头,“不对······”

    “怎么了?”毛逐放下了手。

    “要是祖上清代为官,民国的后人又是大绸布商,怎么只住这么个一进的四合院?”唐易说道。

    这院子,正房四间,左右厢房各三间,一个门楼,院子的大小约五六十平方米。虽然看起来也算不小了,但是相比“大绸布商”的身份来说,还是寒碜了点儿。

    “先打听下!”唐易说着,便走向巷子里其他的住户。

    “原来如此!”唐易和毛逐,以打算买老宅子为名,打听了几家附近的老住户,这才知道,这一处老宅子,确实是当年的大绸布商置下的,不过,只是用来养了一个喜欢的女人,也就是那个男子的奶奶。既然这处宅子只是一个外室用的,自然大不了。

    同时,唐易和毛逐还打听到一个信息,这大绸布商的祖上不仅是清代的官员,而且还喜欢收藏瓷器,在破四旧的时候,还从正房那里挪了部分瓷器到这院里想办法隐藏。

    “怪不得,上午运走那大花盆,我看像钧窑的,紫红色,带窑变,奶奶的,来晚了!”毛逐有几分懊恼。

    “行了,光绪的碗都是民国仿的,钧窑花盆,你知道是哪个年代的钧窑,保不齐也是民国仿的!”唐易一边和毛逐走回老宅子,一边说道。

    “宋代钧窑是不可能了,捞着一个明代钧窑也发了啊!”毛逐还沉浸其中。

    “好了,抓住眼前的机会就行。”说着,已经走到门前,唐易按响了门铃。

    “来了!”过了一会儿,门打开,一个剃着寸头的三十多岁的男子打开了院门。大汗衫子大裤衩子,手里还端着一碗米饭,看起来正在吃饭。

    男子一看毛逐,“是你啊!”

    毛逐笑道,“我们老板来了,有好东西给你个好价钱!”

    “进来说吧!”男子将他俩让进院中。院里有个葡萄架子,葡萄枝叶舒展,刚打出嫩绿的果儿,架子下一张小桌,三个马扎,桌上还摆着一盘番茄炒蛋,一盘红烧茄子。

    “生活不错啊!”毛逐说道。

    “不错个弹弓啊!半点儿荤腥都没有。”男子又扒了一口饭,把碗放到桌子上,抹了抹嘴说道,“我跟你们说,来晚了,东西基本都出去了,我给你看的那对碗,万寿无疆好彩头,本来是我想送给老丈人的呢!”

    “那你还卖?”毛逐挑逗了一句。

    “这不是价儿还凑合嘛,两千块,我花一千块买别的他一样高兴。”男子嘿嘿道。

    “合着我们白来了!”毛逐有些扫兴,掏出了烟盒,但转念一想,不对啊,要是这没东西了,他把我们让进来干嘛?便立即又笑着拿出一支烟,递给了男子,“还有剩下的吧?留着也没用,让我们看看吧。”

    “要不说你们做古玩生意的都贼精呢。确实还有,不过这可是剩下的最后的东西了。一对大柜,我跟你们说,明代的,老红木的,太笨重,所以暂时还没出手。看看?”男子接过烟,从大裤衩子的口袋里掏出打火机,点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