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613部分

天下珍玩-第613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亮的时候,兄弟俩也没回来。唐易和文佳知道可能是想多待一会儿,便也没去找。他们俩住的窑洞,不是刁家老宅,是刁钦三安排的村里的另一户人家。老宅多年没人住,刚回来也来不及收拾。

    在这户人家吃了早饭,唐易和文佳出去走了走。

    在村口道儿上,碰到一个红脸膛的老汉,赶了一群羊,拿着个烟杆,一边走,一边吧嗒吧嗒抽着旱烟。

    和唐易、文佳照面的时候,老汉还笑了笑。

    唐易也点点头。不过,就在这时候,他却发现老汉的烟袋上,系着一块黄白色带沁的玉石!

    像是玉猪龙。

    “大爷!”唐易也点了一支烟上前,略加思忖,没有绕弯子,“您这烟袋坠子卖吗?”

    “啥?石头坠子你也要买?”老汉一听,竟然直接解了下来,“你是外地来玩儿的后生吧,送给你了!”

    唐易接过一看,没错,就是玉猪龙,红山文化,高古玉,上面还有土沁。

    “大爷,这东西是玉,不是石头,不能白要你的!”唐易连忙说道。

    “值什么钱?我从对面山上捡来的,一共捡了仨,还有两个青色的石头片子给我孙子玩儿了。你要过意不去,买我一只羊吧,这东西算送你的!”

    唐易一听,对面山上捡的?这东西又不是柴火,哪能说捡就捡?

    “这样吧,大爷,我买你两只羊,再给你钱,你带我去对面山上看看,看能不能再捡到?我就喜欢这样的石头!”唐易接着说道。

    “啊?那行。你住哪儿?我先把羊赶回家,然后牵两只羊去找你!”老汉略加犹豫,接着便痛快说道。

    唐易说了所住的这户人家。

    “噢!老歪家啊,行,我知道了!这个你先拿着!”老汉把玉猪龙拍到唐易手里,“后生你姓啥?我姓李!”

第1254章 石盒藏玉

    “我姓唐,李大爷,那我回去等你了啊!”唐易便也没有再推脱,接过了玉猪龙。

    “我住在邻村,你得等我一个钟头。”李老汉说着,便赶着羊走了。

    唐易拿着玉猪龙,对文佳说道,“还挺大方。”

    “他不是大方,是他觉得这东西不值钱。他要是大方,还用这么费力,把羊赶回去,再牵着两只羊找你,直接先留下两只羊不就行了?在他眼里,羊要比这块玉值钱多了!”文佳笑道。

    “还是旁观者清。”唐易也笑了笑。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回原先那住户老歪家里。老歪是个老光棍,嘴巴有点儿歪,打小就和刁家兄弟一起玩儿,所以才安排到他家里住。要说家里要是人口全乎,安排俩陌生人也不合适。

    “红山文化的玉器,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唐易心里自然一直在想这件事儿。

    红山文化玉器,是新时期时代的产物,主要是指在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的玉器。最早发现的地方,是东北偏西的地方,后来在辽省西部到蒙内东北部一代多有发现。

    红山文化出土的成批玉器,主要是动物造型,比如现在唐易手上这件玉猪龙。这个名字有点儿奇怪,主要是既像猪又像龙,笼统来看,算是猪头龙身。

    再就是还有一些神像神人的玉器。

    但是红山文化的发现地,和这个陕北黄土高坡距离相距比较远,这里的山上,怎么会出现红山文化的玉器?而且李老汉还说是“捡的”。

    文佳接口道,“待会儿去看看就知道了。”

    他们回到老歪家里,刁家兄弟俩还没回来。

    过了一个钟头,李老汉真赶着两只羊来了。

    唐易对老歪说,这是刁钦三买的,这两天多有叨扰,送给他的。

    老歪很高兴,当即表示下午就杀一只,晚上炖个羊肉,另一只可以先养着。而且,老歪认识李老汉,说李老汉的羊好肉好,四里八村都知道。

    唐易按照李老汉说的价儿给了钱。李老汉一拿到钱,便就要领着他去村子对面的山上。

    说是对面,是因为隔了一个条小山沟。这条小山沟很容易就过去了。对面的山上,草木稍微茂盛一些,所以李老汉常去放羊。

    过了山沟,李老汉带着他们上了山。山不高,坡也缓,就在山腰处,有一块类似梯田的大平地,野草丛生。李老汉走到平地和山体相交的地方,指着一条土沟说,“就是这里面捡的!”

    这条土沟正对山体,不长,沟边也有点儿方,不像是天然形成的沟。沟里没长草,主要是土,而且里面有不少鹅卵石一样的石头。按说这黄土高坡的山上,不应该有这样的石头。

    唐易和文佳就地扒拉了一下,都是石头,底下还是黄土,再也没发现什么玉器。

    唐易点了一支烟,问道,“大爷,您当时怎么发现的?”

    李老汉也点了旱烟袋,大体说了一下。

    去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李老汉来这里放羊,累了,就坐在这条土沟的边上吧嗒旱烟,一边看着羊吃草,一边随手扒拉着沟里的土坷垃。结果扒拉了几下,土坷垃和浮土都被扒拉开了,却发现下面有很多鹅卵石一样的石头,挺滑溜的。

    他本来就有点儿无聊,便又开始扒拉这些鹅卵石一样的圆石头,结果发现了底下有个小石头盒子,还有盖儿!不过所谓的盖儿,其实就是一块小石板。

    石盒不大,不到一尺长,不到半尺宽,上面已经凝了不少土锈,疙疙瘩瘩的。打开,这玉猪龙就在里面,同时还有两块青玉片子。

    青玉片子是方的,边缘比较圆滑,中间有个大圆孔,大圆孔上面,还有两个并排的小孔。他觉得挺有意思,就全拿回去了。玉猪龙上拴了根绳子,挂在了烟袋上,石头盒子还有两块青玉片子,就给他两个孙子玩儿了。

    “就这点儿东西了。刚才你们也找了,怕是这沟里都是些圆石头了,没啥有意思的玩意了。”李老汉说道。

    根据李老汉的描述,这青玉片子,应该是红山文化的青玉方璧。当然了,李老汉不叫青玉,说是青石头片子。

    “大爷,那俩青石片子,还在么?”唐易接着问道。

    “我回去问来着,石头盒子和青石头片子,都被我俩孙子玩没了,俩小子皮得很,连丢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了!”李老汉应道。

    唐易看了看文佳,文佳会意,点了点头。

    “那好,大爷,看来也找不到什么了,咱们回去吧!”唐易说着,掏出五百块钱,塞给了李老汉,“这个您收着,麻烦您这么远又跑一趟!”

    “哎呀,咋给这么多钱哩?你说让我带着上山,也没找到东西!”李老汉摆手。

    “还有你烟袋上这个玉件的钱呢,大爷您别客气,这东西我喜欢,有钱难买喜欢不是?”唐易把钱硬塞到李老汉手里。其实对于这件玉猪龙来说,五百块钱真是九牛一毛,但是他也不敢多给,给多了李老汉要是一宣扬,容易出事儿。

    他和文佳的眼神儿交流,那就是回头再过来仔细探查。

    李老汉最后还是拿了钱,和他们一起下山了。临了还不忘对唐易说,“再买羊我给你们便宜。”

    这次回到老歪家里,刁钦三已经回来了,见了唐易和文佳,连说不好意思,呆得时间有点儿长。

    “跟我俩客气啥。”文佳摆手,随后朝刁钦三使了个眼色。刁钦三会意,和文佳走到一边。文佳便把刚才的事儿说了说。

    这时候老歪有点儿感兴趣地问唐易,“李老汉带你们去干啥了?”唐易笑笑,说李老汉带着去看羊吃草的地方了。老歪一听,并没有多想,“这买他两只羊,他还挺来劲!”

    这边刁钦三听了文佳说的,也有些意外,略加沉吟,“放羊一般都是上午,这样,吃过午饭,我带上工具,咱们下午去详细探探!”

    等吃完了午饭,稍事休息,唐易、文佳和刁钦三再度上山。

第1255章 鸟居龙藏

    路上,唐易把玉猪龙给刁钦三看了看。

    刁钦三也很奇怪,关于红山文化,这个大部分圈里都知道,主要是辽省西部和蒙内的东北部。这个说辽省西部容易理解,说蒙内东北部有点儿不太准确,因为蒙内的走向本来就是向东北偏斜的,如果只看蒙内的东部地区,发现红山文化遗址的地方,应该是蒙内南部。

    但不管怎么说,距离陕北是很远的,怎么会在山上发现这个?关键还有个石盒,好像是刻意藏在这里,还有点儿留下线索的意思。

    不过,石盒现在找不到了,而李老汉水平又有限,说不清楚石盒上“土锈”的具体情况,没法推断有多久。而且他说的“土锈”和那种考古所讲的“土锈”未必是一回事儿。

    到了地方,刁钦三先是把这条土沟,或者说比较宽大的土槽里的鹅卵石和土坷垃清理干净了。

    而后,刁钦三拿出了一根探针,直直地扎了下去,这时候,就听到了很沉闷地“叮”的一声。此时,探针扎进去了一尺多。

    “下面是块石板!”刁钦三这方面的经验很足,接着就判定了。

    这山上除了李老汉来放羊,平时基本没什人,三人一起动手,很快就挖了出来。

    的确,下面是一块很光滑的一米多长、半米多宽的石板。

    石板的不厚,三人很容易就掀开了。下面,是一个用石头砌成的“开”字形的石坑,因为朝向山外是封闭的,用石头垒死;朝向山体的,是开口的,似乎延伸到了山体里面。

    石坑里,摆放着一对深绿色的龙头“钩子”。

    “c形龙!”三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红山文化当中,最有名的,怕就是c形龙和玉猪龙。这一对c形龙体量不小,都有个一尺多长,部分地方还带有白色的沁斑。

    “我明白了。”唐易点头道,“这是有人藏在这里的!”

    刁钦三点点头,“从这一对c形龙的沁斑来看,原先肯定是包裹着厚重的土锈的,这是经过了去除土锈的初步处理,而且被人上过手,才能露出本来的青玉质。”

    唐易又看了看这个“开”字形石坑,“通向里面的石槽,没有封死,看来这是一个暗示,这山体里面,应该还有东西!”

    文佳道,“石盒只是埋在石头下面的土里,接着下面又用石坑藏了一对c形龙,接着还有暗示,这个藏东西的人是想干嘛?”

    “开了就知道了。抓紧时间,争取天黑前弄清楚!”刁钦三说着,便开始顺着通向山体的石槽挖掘。

    结果,往里挖了不深,又碰到了硬物。

    刁钦三干这个是轻车熟路,很快清理掉了周围的土层,黄土也相对容易清理,里面,又露出了一块石板!

    这块石板的边缘很快也被清理了出来,接着就被刁钦三放倒了。

    里面,露出了一个石洞。

    其实,不管是石板下的“开”字形石坑,还是眼下这个石洞,都比较简陋,不然刁钦三也不会这么容易就弄开。

    石洞不大,里面也就是一米见方,但是却摆放了九件红山文化的远古玉器!

    玉猪龙和c形龙占了大部分,其中三件玉猪龙,三件c形龙,还有一件玉鹰,一件箍形器,一件玉神人。

    从玉质来看,主要是青玉和黄玉,黄玉有的颜色深,有的算是黄白玉。所有的玉料,都是和河磨料类似的老玉。之前说过,河磨料的成分,与和田玉很相似,所以这些玉器的玉质都很不错。

    连同唐易从李老汉处得到的玉猪龙,还有外面石坑里的一对c形龙,一共是十二件玉器,如果算上李老汉的孙子弄丢了的一对青玉方璧,那就是十四件。

    这个石洞很干燥。取出这些整齐摆放的玉器后,贴近内壁,还放着一根涂了漆的竹管!

    拿起竹管轻轻晃动,里面好像有东西!而且很轻。竹管两头竹节自然封闭,原先应该是从中间破开的,三道铁丝固定又涂了漆。

    “打开看看?”刁钦三看了看唐易和文佳。

    唐易和文佳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

    唐易看这个竹管和铁丝,最长不过百八十年。这说明这些红山文化的玉器,的确是被人后来藏到这里的。本来,这黄土高坡上,也不可能出现红山文化的玉器。

    刁钦三比较小心,拧开铁丝之后,用了一个防御性的姿势,把竹管敲开了。不过,并没有什么危险,因为里面只是一卷纸。

    打开之后,一共有五张笺纸,上面写满了蝇头小楷。都是繁体字,最后落款时间是宣统元年。

    宣统元年,也就是1909年,这些东西,藏了果然才百年左右。

    “你快!你来!”文佳把五张笺纸递给了唐易。

    唐易拿起来,这一开始,写的就是“东胡遗存玉器一十四件”。

    “先把坑和洞埋了吧,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