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611部分

天下珍玩-第611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弟两人一时兴奋不已,话也多了起来。

    不过,文佳眼见时间已经不早了,便也没太客套,直接让他们先回去,这三天好好休息,养足精神。

    走的时候,他俩看都没看那个箱子,唐易和文佳这个时候也不好追问账号什么的,便先由得他们走了。

    “想不到漠北双鹰居然是这么个情况,看似无人敢惹,其实原来其中一人已成鬼魂。”唐易点了一支烟,微微叹息。

    文佳也有点儿唏嘘,“很久没出手了,本以为可以活动活动,没想到最后成了帮忙了!不过,这兄弟两人重情重义,的确可交,而且很有用。对你来说,正缺这样的帮手!”

    “如此说来,这箱东西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我一旦给刁钦一附魂成功,有些咱们干不了的事儿,有他们兄弟出手,何愁不成?这也是一个天赐的造化!”

    唐易想了想,忽又说道,“这一次,毕竟是廖沫儿带着来的,这些东西?”

    “你看着办吧。对我来说无所谓。如果她要,让她给钱就是了。”文佳接口道。

    “让她决定吧。不过我得让她答应我,这些东西,不能再流出国门。”唐易其实基本已经想好了。

    唐易和文佳拎着箱子,又来到了廖沫儿的房间,此时,老a已经在了。

    文佳先让廖沫儿和老a看了看箱子里的东西,关于这件元顺帝的玉玺,唐易又把之前的推断说了说。

    这件玉玺,在价值上,自然比不上有名的君王玉玺,而且玉质一般。但,毕竟是一件元代的玉玺,价值也不低,不是一般古玩玉器能比的。

    廖沫儿想了想,“这些东西,全靠文大师,你们如果想要,我这边就算了。”

    “你们俩不要推。”文佳接口道,“不管是谁要,都不能再流出华夏,这是我和唐易商定好的。廖小姐你也不用客气,实话实说,对唐易来说,相比这些东西,漠北双雕兄弟要重要的多。”

    唐易也跟了一句,“确实如此,你来是做生意的,不用太委屈自己。”

    廖沫儿沉吟片刻,“这样吧,我先保管着,回去之后再决定。”

    “行。”文佳点头,“我们至少还要多留三天,你们呢?”

    “一起回吧。”廖沫儿看了看老a。

    老a刚才已经听廖沫儿说了漠北双雕的事儿,还没缓过劲儿来,连连点头,“自然是和文大师、唐先生一起最好!”

    “那好,太晚了,早休息吧。”唐易说完,便和文佳告辞离开了房间。

    唐易本来以为,这次有可能得到关于和氏璧传国玉玺的线索。结果,半点儿不沾边!

    现在回想一下,是他自己当时发现龙纹紫匣是空的,情急之下过度联想。只是现在,这线索更加缥缈!万一是长谷横草打开之后拿走了传国玉玺,但是他秘而不宣,想见到基本是不可能了。

    但是,这一趟也没有白来。如果文佳给刁钦一附魂成功,那岂不是干什么真是“神不知鬼不觉”?如果让他帮忙去探知消息,成功的可能还是很大的。

    只不过,这件事太过隐秘,可不可以让漠北双雕知道,也不是能轻易下决定的事儿。

    还是只能边走边看。

    眼下在蒙古国,倒是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大致知道了所谓起辇谷的方位。那三个盗墓贼交易的时候,笼统对漠北双雕说过,自然不会太详细。但是位于不儿罕山的什么方向,旁边有什么河流,还是有说的。

    不过,三个盗墓贼被击毙之后,当地警方怀疑四名男子被杀也和他们有关,所以正在对有关地点进行搜查。现在那地方肯定是不能去的。

    而且,一旦警方找到埋尸地点,就有可能发现墓葬,如此一来,一时半会儿是不能过去探查了。

    这件事儿,只能先放下。

    这一天过得有些疲惫,唐易回房后,倒是很快就睡着了。

    起来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吃了午饭,真的是没什么事儿干。四人商量了一下,虽然没听说乌兰巴托有古玩市场,但是其木格说过有旧货市场,还是去看看吧。

    下午的阳光不错,其木格带他们去了一处旧货市场,这个市场是露天的,除了旧家具旧电器,还有些图书和小玩意,甚至还有卖狼皮和狼牙的,但就是没看到古玩。

    在这里,他们还看到了几个来自华夏的人,到这里买狼牙。这里有点儿像“黑市”,买卖这种野生动物制品好像没人管。狼牙这东西,算是一种另类文玩,这些年不少人开始玩。但是国内不容易买到真品,就有些人到蒙古国来“进货”。

    主要是上下各两颗獠牙,一共四颗。一般是尺寸越大,形状越饱满,就越贵。名称上也有讲究,处理过的上牙,称为苍峰,处理过的下牙,称为拔天;没处理过的上牙,称为血凌,没处理过的下牙,称为血刺。

    唐易对这种文玩制品,一点儿兴趣都没有。老a却很感兴趣,他之前来,没见到过有人在市场里兜售,这次正好相中了一棵上牙。上牙比起下牙,齿尖部分更长一些,齿根略显圆润。

    老a花了一千多块买了一颗尺寸将近六厘米的上牙,这价钱卖牙的人还能帮着清理包银,确实比华夏国内便宜多了。

    “这旧货市场,可真是旧货了,没什么像样的玩意儿。”文佳逛了逛,也是兴味索然。这个露天市场很大,唐易和文佳都不想继续逛了。

    结果,这时候,其木格居然也买了东西,是一本蒙文版的关于苏麻喇姑的传记,也可能是小说。是本旧书,看来现在是买不到了。

    “你对这个也感兴趣?”唐易不由问了一句。

    “对啊,她也是蒙古族的,而且还是康熙皇帝的红颜知己,有个华夏的朋友给过我一套光盘,就是电视剧康熙王朝,很好看。”其木格付了钱,把书装进了兜里。

    “这本书如果是按照历史来的,肯定不可能写她是康熙的红颜知己,没想到华夏的电视剧,都误导到你这里了”唐易无奈地摇摇头。

    “我还没看呢,怎么知道?”其木格疑惑地看着唐易,“怎么,她不是康熙皇帝的红颜知己吗?康熙皇帝想娶她,但是她还拒绝了。”

    “她比康熙大四十岁,康熙的口味有这么重么?”唐易苦笑。

    “啊?”其木格一愣,“你是研究历史的学者吗?到底怎么回事儿,你给我讲讲行吗?”

    文佳哭笑不得,“得,又要开始了。我说你去干个说书的算了!”

    唐易提出离开,边走边说,廖沫儿也没看中什么东西,老a和其木格都买了东西了,也就都同意了。

    苏麻喇姑这个传奇女性,不少人确实是通过电视剧了解的,但是电视剧和小说一样,肯定不会那么严谨。

    事实上,苏麻喇姑本是生在科尔沁草原的一个穷苦牧民家里,因为长得确实不错,被科尔沁贝勒府看上了,招进府当了贝勒家二小姐的贴身丫鬟。

    这个二小姐,名叫布木布泰,就是后来无人不知的孝庄,也就是康熙的奶奶。

    后来,布木布泰嫁给了皇太极,苏麻喇姑作为贴身丫鬟,自认跟着去了盛京。清军入关的时候,孝庄已经是皇太后了,苏麻喇姑又跟着到了京城。

    一个人的见识和水平,天分很重要,努力很重要,但这些都是基础,而决定进步速度的,是看和什么人在一起。苏麻喇姑是和孝庄朝夕相处,加上很聪明肯努力,很快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而且据说一手满文写得漂亮至极。

    她和孝庄的关系自然非同一般。当孝庄的孙子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出生之后,孝庄让她“手教国书”。

    康熙几岁的时候,苏麻喇姑就是四十多了,又是康熙的老师,这个“红颜知己”的说法实在是太离谱了。

    康熙三十多岁的时候,孝庄病逝。这时候苏麻喇姑七十多岁了,康熙皇帝又把皇十二子胤祹交给她抚养。

    苏麻喇姑很长寿,活了九十多岁。她的贡献不用说了,太大了,所以,康熙皇帝是按照“嫔”的礼仪为她办理丧事的。这恐怕就是“红颜知己”“终生不嫁”之类的说法的由来。但是康熙表达的不是自己的嫔妃的意思,而是突出一个重视,而且她的灵柩最终是和孝庄安放一处的。

    “原来这样啊!”其木格听完,“那我好好看看这本书。”

    此时,已经走出了市场。文佳看了看其木格,“这市场没意思,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第1251章 一块矿石

    其木格想了想,“古玩市场我真不知道,好像私下交易的多一些。”

    唐易一听,便打算回去了。这时候,一直在想的其木格突然又说道,“倒是有个玉石市场,比较偏,要不要去看看?”

    文佳看看天色还早,便问唐易,“蒙古有什么玉石产出?”

    “主要是戈壁的矿料。不过,不管是什么矿料,都有好有坏,你想去看看咱们就去看看。”唐易应道。

    文佳想了想,“去看看吧,来了一趟,正好加深下我对玉石的认识。”唐易知道,自从知道到了张储关于五行阵法中关于玉石的论断,文佳在这方面的兴趣大大提升,尤其是对不熟悉的玉石种类,也想研究一下。

    廖沫儿和老a的兴趣不大,可是想想去一趟也行,闲着也是闲着,市区确实也没什么感兴趣的了。

    结果,到了玉石市场一看,好家伙,除了蒙古产的一些戈壁玉料,其他的像“南红、绿松、和田玉”,居然都有!不过,这些都是蒙古所产,其实和华夏所谓的“正宗”不是一回事儿。但是,这里华夏商人却不少,来这里采购玉石,回国倒手。细想一下,带回去不是没有鱼目混珠的可能。

    这里的南红玛瑙,产地就是蒙古。

    华夏的南红玛瑙,产地主要是保山和凉山,保山料有历史,老南红一般都是保山料。凉山料呢,发现时间不长,但是有一段时间炒得很厉害,现在价钱也不低了。

    但是这个蒙古南红,也就是这两年才出现在国内市场上。颜色倒是和凉山玛瑙有些接近,主要是柿子红和柿子黄,但是料性比起来还是不行。最大的缺点就是偏干,而且石纹比较多,有的还和白水晶共生。

    “这个要是上油上蜡,迷惑性很强啊!”文佳现在对玉石也算有些见解了,悄声对唐易说道。

    “嗯。”唐易点点头,“有些不良商人,弄回去估计就会混充凉山南红卖。”

    市场里不光有蒙古南红,还有蒙古绿松石!

    蒙古的松石倒是也有品质好的,但是太少了。而且,蒙古松石有一个和蒙古南红一样的问题,偏干。不过,蒙古松石倒是硬度比较高。

    同样,有些商人采购回去,估计也是会上一些手段,混充华夏所产的松石出手。

    同时,也有一些白色、青色的玉石,与和田玉略有相似,同时也有一些碧玉,和俄罗斯碧玉相似。但是差别要比南红和松石明显。

    “这些白色的玉料,就是行里所说的和田玉‘蒙料’?”文佳指着一些白色玉石又问唐易。

    唐易摇摇头,所谓的和田玉“蒙料”,根本就不是天然的玉石,“你可能不知道,所谓蒙料,其实就是仿真度很高的乳化玻璃制品!”

    而市场里的蒙古所产的白色戈壁玉料,虽然质地不怎么样,但毕竟是天然的。

    “啊?”文佳确实没有深入了解过,“我倒是在市场里见到过,也听说很多人追捧,还以为是产自蒙古呢!”

    “和田玉料中,从产地上来看,有产自和田的籽料、山料、山流水,有青海料,有俄罗斯料,有韩国料,但是就是没有‘蒙料’。这个名字是炒作出来的,有些商家居心不良,专门忽悠外行!”唐易进一步解释道,“而且玻璃制品白度好,没杂质,只要做得好,很多新手容易上当!”

    文佳点点头,这个他知道,天然的玉料,要是看起来一点儿杂质都没有,那就应该特别注意了。

    “我去,这蒙料,不是蒙古的蒙,倒是蒙人的蒙啊!”文佳笑道。老a也跟着笑起来,他之前也不知道这回事儿,心想特么的这帮坑人的奸商,起个名儿还挺能绕!

    这个市场里,除了产自蒙古的玉料,还有些来自俄罗斯的玉料,就是平常所说的和田玉俄料。

    如今,产自和田的和田玉资源,尤其是籽料资源,基本已经枯竭了,玉龙喀什河两岸,天天被一帮挖掘机专业的人折腾,很难挖出什么来了。而俄料的价格,也早已经水涨船高。

    逛这个玉石市场,因为没打算买,众人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全当散心了。

    走着走着,唐易看到了一个出售矿石标本的摊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