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588部分

天下珍玩-第588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再精也是民窑,单从市场行情上来说,官窑民窑当然不能同日而语。

    能看到的情况,老板自然不会骗人,看了底部之后,就和他说的一样。

    唐易看了看司马六,司马六也回了唐易一个眼神,看这意思,是挺想买的。

    “釉色有点儿不通透,倒像是民窑的精品。”唐易掏出烟,分别派给司马六和老板。

    老板摆摆手,笑道,“嘉靖官窑青花主要看发色,釉色在晚期出现稍微粗点儿的工,也正常。而且,不带款儿的官窑,也不是没有。”

    司马六立即接口道,“要是官窑,老板也不会就这么摆着吧?”

    “实不相瞒,本来是摆在这里的!”老板伸手一指旁边的立柜,果然,中间最显眼的带玻璃封锁的格子是空着的,“有个客户,本来说下午来详细看看,所以我就提前拿出来了。”

    “人家定了,我们还能买么?”唐易抽了一口烟问道。

    “他只说详细看看,也没说买,也没交定金。”老板微微一笑,接了原先的话题,“我们在这里讨论官窑民窑没有意义,就算我承认是民窑,但开价太高,您一定也不会买。如果我认定是官窑,但是价钱合适,您也同样会买。不是么?”

    唐易听了,也是微微一笑,但没有说话。这个老板不仅懂行,而且很会做生意。这时候唐易不能问价,因为很显然是司马六想买,唐易是个帮手,这个得司马六来问,到时候唐易还可以“质疑”或者“阻拦”一下。

    司马六想了想,却也没有直接问,“听老板这意思,价儿应该是不高。”

    老板笑容不变,“这葫芦的瓷器制式,是嘉靖开创的,这一件器型大、发色好,是难得的精品。高与不高,都是相对的,再就是要看您有多喜欢这东西了!”

    老板说的没错,明代葫芦瓶的官窑瓷器,是嘉靖开创的。虽然他们还没有对这件葫芦瓶是官窑还是民窑达成一致。

    官窑瓷器,是很正式的,开创新样式也是很严肃的事情。弄一个葫芦样的瓶子,的确是显得有点儿不够端庄雅正。

    但是嘉靖是皇帝,他信道重道,葫芦是道教的典型器物,所以一声令下,必须来点儿葫芦样式的!同时呢,嘉靖还追求吉祥用语,瓷器上也要来上一些。这个葫芦瓶上的国泰民安、万世清平,就是这么来的。

    一个这样的皇帝,在瓷器上反应出来的风格,除了葫芦瓶,纹饰上还出现了许多八卦、灵芝、云鹤之类的东西。

    就和清代很多皇帝信佛,瓷器上出现了很多与佛教相关的纹饰一样。

    一般来说,信佛的人信来生,信道的人讲现世。嘉靖皇帝不是皇帝的儿子,而是前面说过的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堂弟,他叫朱厚熜。因为朱厚照没儿子,所以本来应该是王爷的他被迎进京城当了皇帝。

    所以他之前,根本没想到过自己可能当皇帝,结果现世就得来了突然间的黄袍加身。

    同时呢,他不仅没有思想准备,实际上也没受过要当皇帝的“训练”。他父王的封地,是在楚地,靠着武当山很近,道教繁盛,他从小受到了道教的影响。

    嘉靖皇帝本来就信道,而且在嘉靖二十年的时候,还出过一次事儿,很离奇,有宫女竟然想用绳子勒死他。不过倒是没完全得逞,嘉靖只是晕了过去。这事儿正史没说原因,野史乱七八糟,很难说清楚。但是有一点,这个差点儿死了,不管是对什么人,影响都是很大的。

    从此之后,嘉靖皇帝移居西苑,也不上朝了,主要干什么呢?炼丹。

    之前他是个重道的皇帝,此后简直就成了皇帝身份的道士。

    当然,唐易早就看明白这东西了。但他没想到司马六没直接问价,听完老板含糊的回答,不由朝司马六咳嗽了一声。

第1204章 断腰葫芦

    司马六一听,笑了笑,看着老板问道,“那您直说吧!这葫芦瓶,最低多少能出?”

    老板却又看了看唐易,他知道最后的坎儿在这个人身上呢!而后才笑着对两人说道:“只能比官窑的行价儿低三成。最低了!多了就不必说了!”

    司马六面色一变,唐易也是如此。这老板叫的太高,口气又太死。

    这种尺寸的嘉靖官窑青花葫芦瓶,如果是带款儿的开门的精品,那是很容易过千万的。这一件虽然纹饰比较简单,釉色有些问题,但青料发色好,而且所带的文字也很不错,也能进入精品的行列,多了不敢算,七八百万的行家是可以叫出来的。

    当然,这是说如果是带款儿官窑的情况。而要是这么算着低三成,最低也得是五百万。

    但是,如果是民窑,就算是大开门的东西,一两百万拿下是很正常的。

    这里面,差的钱就大了。最关键的还是这一点,这东西不带款儿,如果带款儿,唐易和司马六的表现就不会这样了。

    当然,唐易是看出来了,这东西的确是官窑,之所以不带款儿,很可能是嘉靖赏赐给大臣的东西。对于喜欢的大臣,嘉靖是很喜欢赏赐东西的,比如给过严嵩等几位重臣道教的香叶冠。这样的葫芦瓶,又带着吉语,赏赐给大臣也很有可能。

    唐易对老板笑了笑,“我们再商量下!”

    老板点点头,“不着急,慢慢看,不过真的不能再落价儿了。”

    这件葫芦瓶,既然还有别人要看,而且本身东西不错,老板不落价也很正常。唐易也看明白了,这东西在老板这里,就是一口价的东西,哪怕他是捡漏来的。

    唐易和司马六走到僻静一点儿的地方,开口道,“是官窑没错,可是没款儿,而且纹饰简单,釉色略略发暗。五百万有些高了。这样的实价买,总觉得有点儿亏。”

    司马六想了想,“不买也罢。我刚才也想了想,嘉靖的葫芦瓶,碰上带款儿的官窑,要是运气好,五六百万拿下也不是没可能,何况不太款儿的。”

    这东西有点儿鸡肋的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谓“无味”,并不是说不喜欢,是价钱上太高,以这个价钱,四处打听,用心寻找,带款儿的官窑未必找不到。当然,他们也不是因为差钱儿,收藏心理有时候就是这样。

    “你能这么想最好,有些东西不能强求。”唐易点点头。

    两人商量完,看了一眼老板,老板便又走上前来。

    “太贵,算了吧,我们看看别的。”唐易对老板说道。

    老板却摇摇头,“不贵了。用不了几年,这样的东西也会翻个跟头。”

    司马六笑道,“我再找一件类似带款儿的,也未必能用太长时间。”

    老板听他们这么一说,也不再勉强这个瓶子,却忽又说道,“我倒真还有一个类似的,就是小点儿,可是带着款儿。”

    司马六一听,心想好嘛,合着有好的不摆出来!

    “那就麻烦老板拿出来看看吧,我们也不是逛灯的,有好东西该出手会出手。”唐易接口道。这古玩店里的好东西,其实很多是不摆出来的,往往是遇到熟客或者有眼力的客人,“对症下药”才拿出来。

    老板把他们让到茶几旁的木椅上坐下,让伙计倒了茶,随后亲自去了内室。这时候,文佳也凑上前来,“你俩还真上劲儿了。”

    司马六应道,“他主动提了,那就看看。”

    老板拿出了一个锦盒,里面果然也是一个葫芦瓶,不过这个就小多了,只有二十多厘米高,纹饰更加简单疏朗,是云鹤八卦纹。

    司马六翻看底款儿,果然带着“大明嘉靖年制”。

    司马六拿在手里来回看,唐易就一边扫了扫这件葫芦瓶。葫芦的上下两个球形上,都带有八卦纹!他顿时觉得有点儿奇怪。不由得又仔细看了看腰部的接口处,顿时明白了。

    司马六看了半天,是一点儿毛病也没找出来,心说看来是嘉靖官窑青花的精品啊!刚要开口问价,结果却听到唐易咳嗽了一声,便闭了口,看向唐易。

    “这这小器型的嘉靖青花葫芦瓶,少有上下都带八卦纹饰的。老板你这个,有点儿罕见了!”唐易看了看老板。

    老板一愣,略略琢磨了一下,笑道,“您的意思是,这东西看上了?”

    “收起来吧,我们不买这类东西。”唐易手指轻轻敲了桌子两下。

    老板刚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试探了一下,确定唐易这是真看明白了,一边把葫芦瓶装进锦盒,一边道,“这件便宜,而且小小的问题不算什么!”

    “要是本来是一件,接了算是修补,问题还不能说大。可是,两件拼一件,再便宜也没意思。”唐易见老板还想多说,干脆直接点破了。

    葫芦瓶这样的样式,做胚的时候是要分开做的,上面一个球,下面一个球,做好了再把胚接起来,然后施绘青花,上釉,入窑烧制。

    这个拼接上下的技术很重要,如果当时就没处理好,成品再受什么碰撞,亚腰部分就很容易断裂。这样的官窑,断裂了,自然有人千方百计想修补起来,而且也不乏高手,能修补得不露痕迹。

    如果只是原来的葫芦瓶断裂了,原器接上,那也只能算修补。如果原来的葫芦瓶只剩一半,找类似器型的另一半甚至仿造另一半,那就是作假了!

    这和瓷器的“接底”道理差不多。

    这个葫芦瓶,就是拼接起来的!上下两个球形大致类似,却本来不是一个葫芦瓶上的!但是,因为都是嘉靖官窑青花,所以迷惑性很大。本来这种小型的云鹤八卦纹葫芦瓶,大多只有一个球形上有八卦,两个都有的情况有是有,但是很少见。这一点,引起了唐易的进一步审视。

    老板听了唐易说的,脸色不太好看了,收起了东西,“几位慢慢看,我还有点儿事儿。”随后又对伙计喊道,“好好招呼客人!”说罢,便回了内室。

    唐易看了看司马六,“走吧?”

第1205章 又见黑漆

    古玩行里这种明坑暗坑的事儿太多了,唐易早已习以为常。有便宜赚的时候春风满面,被看透了随时可能甩下冷脸,这个老板拿出个“断腰葫芦”,被揭穿之后的表现算不错了,毕竟没失了礼数。

    “走吧,我看这店就是个绣花枕头。”文佳随即接了口。

    司马六一看呆着也没意思了,便点点头,三人一起走出了通古行。

    “怪不得这家大店开着门,原来是有客户,先前有两个,还有一个要来看那个葫芦瓶。”司马六边走边说。

    “在比较大的古玩店里捡漏,基本是不可能的,一般都是冲着东西全或者有些说好的真品去的。你看这个老板,那是相当懂行。”唐易接口道,“就是不太地道,弄了个拼起来的瓶子,想糊弄我们。”

    文佳摆摆手,“就这么点儿工夫,随便逛逛就行了,老想着碰上好东西,心态不对。”

    “哎?”唐易看了看文佳,“说得挺到位啊!”

    “这叫旁观者清,司马兄那个喜欢的样儿,我是老板我也坑他!”文佳呵呵。

    古玩行里,因为价格不透明,加上真假难辨,买家和卖家都是较着劲的。虽说买的不如卖的精,这是因为卖家知道底价,但是从买家这个角度讲,不管多喜欢,都不能露出来,所以才常有指东打西的问价儿。要是一开始就表现出喜欢,那就落了下风。

    同时,那些有问题的东西,卖家要掌握好技巧。就比如这件拼接的云鹤八卦纹葫芦瓶,不能摆出来。因为一摆出来,来来往往的客人都看,难免有行家,看出来了,出了店,没准儿就露了嘴。也不能来个问的就拿出来,要掐好时机,司马六感觉那件国泰民安葫芦瓶价儿不合适,接着再拿出来,就是最好的时机。

    几人又往里走了走,在一个拐角处,发现一个小店还开着门。这家小店从外面看店面不大,但是弄了个挺大的招牌灯箱,上面的字儿挺唬人:古今中外各种玉器。

    文佳现在喜欢古玩,是被唐易带的,玉器东西小,好把玩,他最初到手的好东西,就是一串雪巴珠。所以在古玩里面,他还是偏好玉器,尤其是顺手把玩的东西,看到这家店,便提议进去看看。

    三人进了店,一看,基本是以和田玉和翡翠为主,说是古今中外,其实大多是现代工艺品,也夹杂一些老的玉件,但是都很一般。

    店主是个卷毛的高个儿男子,做派透着那种摆出来的精明干练,“几位想要点儿什么?”

    “随便看看。”文佳应道。

    “慢慢看,今儿人少,看好了我都给进货价,全当走量了。”

    这种话稍微精明点儿的新手也不能信。不过有时候在古玩市场也能见到这样的买家,老板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