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582部分

天下珍玩-第582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饭店之前,唐易问了问,葛成章知道侯如海,有些场合碰面也会点点头,但是不熟。画廊的事儿主要是侯如海张罗,认识葛成章这样的腕儿很有必要。所以,征得葛成章同意之后,唐易又打电话把侯如海叫来一起吃饭。

第1191章 启程赴岛

    侯如海没想到,唐易来了燕京没几天,居然就和葛成章相熟了,而且人家还请吃饭!这让他对唐易不禁又敬佩了几分。

    虽然算是初次见面,饭局倒也没什么太过拘束,都是古玩圈里人,聊得话题还是比较融洽的。这个不意外,几个陌生人,只要是一个行业,或许很快就能聊开;但要是各有各的圈子,就不容易放得开。

    饭局结束后,葛成章和司马六分别走了,唐易推说和侯如海有店里的事儿要商量,没让司马六的司机送。

    两人沿街溜达了一会儿,侯如海很高兴,“唐总替我搭实了葛先生这条线,实在是太好了。”

    “画廊的业务,都是你在忙乎,我也不能什么都不干啊!”唐易应道。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怎么能说什么都没干呢?”侯如海性子油滑,这拍马屁还是张嘴就来。

    唐易摆手,“老侯,跟我就甭来这一套了。”

    “哈哈哈哈。”侯如海大笑,“习惯了。”

    和侯如海分开,唐易回了四合院。一个人往回走的时候,他一直在琢磨要不要见廖沫儿一面,但是思来想去,犹豫不决。直到进了院子,才最后决定,还是从“元宝岛”回来再说吧。

    这日子说慢也慢,说快也快,一天天就好似流水,有时候听不到水流声,也过了一天。转眼,就到了启程的日子。

    他们是从山海省的海州出发的。

    根据倭国的政策,指定了华夏的十几艘游轮,在华夏的五个港口享有签证的便利政策,有的是免签,有的是落地签。海州就是其中之一。到了之后,再办理相应的其他需要的手续就可以了。

    唐易、文佳、司马六,还有司马六的两个靠得住的手下,单独乘坐了一艘游轮。王导和剧组是另一艘,当然要更大一些。但是旅行社接单,是按照两艘游轮一个剧组团体来的,至于为什么那几个人单独一艘,很简单,老板呗。

    就这么五个人,单独一艘游轮,着实是够奢侈的。但是司马六也不管那么多,这样说话自由,也方便。到时候万一弄到什么东西,也能避人耳目。同时呢,面对倭国的一些个检查,却又可以用剧组的道具来说事儿。

    司马六这两个靠得住的手下,都会倭国语,一个精通快艇驾驶,到时候游轮靠港,放下携带的快艇,需要他来驾驶探查“元宝岛”;另一个呢,长于野外探险,当过侦察兵。本来司马六只想找一个精通快艇驾驶的,如果找到“元宝岛”,不让他登岛,但是想了想,又加了一个人。至于到时候如何不让他知道宝藏的事儿,再具体安排,反正他听司马六的。

    游轮下午出发,第二天中午靠港。算是海上走了一夜。

    因为拍摄一共也就五天,所以直接走的是旅行社,旅行社安排的是一周的行程,西表岛拍摄完毕之后,还有两天冲绳的旅游时间,就是工作之后的纯粹放松了。

    西表岛也属于冲绳县,不到三百平方公里,人口两三千,不大。住处和场景早就联系好了,倒是省事儿。

    这次一起拍摄的,有个身材一流的女明星,和王导挺腻乎。司马六一看挺高兴,这样王导在拍片之余,就没太多精力关注他们了。

    吃完了午饭,唐易、文佳、司马六三个人在岛上转了转,商定第二天剧组开工之后,带着两个靠得住的手下去探查。

    这件事儿,得给导游说说,不过说的就是在附近兜兜风,导游嘱咐了一下,别超出冲绳县的管辖范围就行。

    西表岛的自然气息很浓郁。别看岛子不仔大啊,有山有水有速棱。

    而且,原始森林面积很大。很多游客来,主要是划船、钓鱼、野炊、泡温泉。

    下午逛的时候,司马六特地叫来了一个靠的住的手下,向本地具名打听了下,附近有什么不大的岛子。

    结果问了两个年纪比较大的人,说的似乎也是倭国语,结果这个会倭国语的手下却听不懂!

    后来问了第三个人,是个比较年轻的小伙子,才知道之前那两个人说的是八重山方言,这也是这个岛上的一种原始语言。

    好在这个倭国小伙子能交流了。一听他们问岛子,还以为他们说的是旅游景点,张口来了个“由布岛”,不过司马六一听,游人多去,那就应该不是“元宝岛”。便只得又问,有没有无人居住的岛子?最好往南走,想了想又加了句几个朋友喜欢探险。

    没想到,这个倭国小伙子听后便连连摆手,说西表岛已经基本算是倭国最南端的岛屿了,再往南怕是要出倭国海域了。

    这个中间有人翻译,表达起来就费劲,司马六只得又补充说,不算很远。

    小伙子想了想,突然一拍脑袋,他所知道的最南边的情况,的确有个没名字的小岛,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儿,那个小岛每次来台风,都特别猛烈,而且岛上没有淡水,植被也很少,就是渔民也不愿意停靠,并建议他们最好不要去。

    根据小伙子说的,他之所以有印象,是因为跟着父亲出海打渔时路过过。这个岛倒是容易找到,因为不大,直径不足一公里,而且因为植被少,颜色基本是岩石的褐黄色。最重要的,是因为这个岛的形状,像个半圆上加了一个小圆。

    司马六一听,有数了,谢过小伙子之后,又让手下先回去了。

    三人走到了一处僻静处,司马六开口道,“半圆上加一个小圆,不就像个元宝么?看来那藏宝海图上画个元宝,还真不是随便画的!”

    唐易想了想,“既然如此,那就先去了再说。这个地方应该是差不多了,而且如果真的像他说的那样,没人,倒是方便了。”

    文佳点点头,“到了地方之后,别着急登陆,我先看看有什么情况没有,别特么有什么风水上的问题!这个徐海选了这么个地方,估计也不是没有讲究。”

第1192章 隐居老人

    三个人商量完了便回去了,再也没有出去溜达。

    第二天剧组拍摄的地方,要到原始森林边缘,而且走得挺早。

    而他们三个加上两个司马六的得力手下,早上9点才开动快艇出发,毕竟人生地不熟,自然是要选个好时候。

    好在当天天气真不错,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海波平缓,微风阵阵。

    快艇出海,先是围着西表岛转了转,显得像是游玩的样子,随后便瞅个机会一路向南。

    驾驶快艇的小柳,根据司马六的指示行进,一路上不光没有什么问题出现,而且顺利得出奇,大约十分钟后,真就看到了一处小岛。

    正如那个倭国小伙子介绍的那样,植被很少,不见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些苔藓和野草。围着岛子转了一圈,形状的确是有点儿像元宝,不过比元宝更圆一些。

    周围还有渔船和游轮经过。

    因为文佳嘱咐在先,快艇先是在距离小岛几十米的海面上停住了。

    “卧槽,这也太不隐蔽了!”文佳低声骂了一句。司马六的两个手下,只当是这几个有钱的大佬喜欢探险刺激,不约而同的笑了,驾驶位上的小柳还扭头接口道,“文先生,要真是隐蔽,也不好找啊!再说这是倭国,我看岛上没人,也挺刺激了。”

    唐易想了想,一语双关,“太隐蔽了,也确实不好找,古时候就更难找。”

    刚才转了一圈的时候,文佳已经观察过了,并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就是一个普通的荒岛。但越是这样,他越觉得不对劲儿,就算是不具备居住条件,但是在少台风的季节,万一有人停船靠岸,上去转转还是发现了藏宝怎么办?

    “也罢,上去看看吧。”文佳接着说道。

    快艇停靠在了“元宝”的一处凹陷的地方,司马六想了想,对两个手下说道,“这样,你俩先在快艇等着,我们先上去玩玩,如果需要帮忙,再打电话。”

    这两个人自然是司马六说什么听什么。本来,他们在司马六的公司,退伍侦察兵小高是保安部的主管,快艇驾驶员小柳是外联部的副部长。

    他俩之所以懂倭国语,其中小高在军校里是学英语的,必须修一门第二外语,修的就是倭国语;而外联部的招聘,要求精通两门以上的外语,这个副部长小柳是自学的倭国语,驾驶快艇也是他的爱好,自己报名学习考的证儿。

    小高和小柳都还不到三十岁,能深得司马六的信任,自然都有过人的地方,

    停靠的地方,恰好有一块凸出的岩石,三人从此处上了岛。

    这个小岛,中间有一座不高的小山,其他的地势都比较平缓,散布着不多的野草。

    “因为多有台风,又没有水源,这岛子没有大树也正常。”唐易四下看了看,这个岛的直径不超过一公里,岛子中间的小山也很普通,比较光秃,从他们登岛的这一面来看,没有山洞。

    这样的地貌,没什么羁绊,很便于行动。文佳也仔细看了看,仍旧没发现什么异常。

    他们是从南面登岛,接着绕着前行,准备道小山的另一面看看,也就是北面。这很快,走到了北面,却发现这个小山有点儿向北倾斜,而且北面山脚下中央凹进,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不大的“山洞”。

    这个情况,可能和台风基本都是从南而来有关系。

    “有人!”文佳上了一块高高的岩石,却发现“山洞”底部居然有一个搭建的棚子,整个棚子外面,都有一层塑料布,远看塑料布,鼓鼓囊囊,里面像是填充了什么东西,有可能是保暖的材料。之前快艇绕岛,视野恰好挡住,没看到这个棚子。

    唐易和司马六立即也上了岩石。这个棚子不大,也就是长宽大约都是两米左右。

    司马六掏出望远镜,“哎?棚子旁边还有炉子桌子藤椅,好像有个人在煮东西!像是个老头儿!”

    唐易和文佳也先后接过望远镜看了看。

    “这里没有淡水,又没发现船,他怎么可能一直住在这儿?”文佳疑惑道。

    “既然咱们是游客的身份,上去问问不就行了!”司马六说着,给小高打了个电话,“小高,你来一下,到北面那块最高的岩石来,让小柳自己守住快艇就行。”

    他们三个倭国语都不大行,要想上去问,就得需要小高了。

    等四个人走到近前,嚯,真就是个老人在煮东西,两鬓斑白,一脸风霜之色,看起来得有七十多岁了。这时候,文佳也发现了,远看看不出来,近看这棚子后面,还有个不小的空间呢,放着一艘小舢板。看来,他应该是隐居于此,但不算与世隔绝,而是定期用舢板来运送淡水和食品。

    小高上前向老人大致介绍了下情况,老人说的并不是八重山方言,能和小高自由交流。

    “华夏人?我说呢,本国人谁来这里?这里没什么好玩的,你们转一圈就知道了,不过却是我的养老院。”老人见到生人,还是外国人,但是却很淡定。

    小高问,老人答,几个人很快就明白了情况。

    老人今年已经七十二岁,早年间在歌舞伎町工作,后来还干过一些杂七杂八的,用他的话说,这个世界很阴暗,所以退休了,就应该找个远离尘嚣的清净之地。

    这个小岛,在倭国属于尚未命名的荒岛,虽然属于国有,但是也没有任何部门和人员前来。就像之前那个倭国小伙子介绍的,没有淡水,没有资源,靠着西表岛也很近,就连渔船也没有停靠的。

    老人在这里其实很清苦,食材主要是钓鱼得来,也有一些腌制食品;淡水呢,在雨季就接雨水,旱季就用舢板从西表岛运输,同时还会买一些粮食和果蔬,算是半隐居的状态。

    他在这岛上已经住了十年了,一开始住帐篷,但是台风来袭时很遭罪,后来便搭建了小棚。而这个凹陷进去的“山洞”也是他开挖出来的,本来小山虽然倾斜,但是东西两侧的日光能够炙晒,他这么一弄,便可以遮阳挡风了。

第1193章 巧妙阵法

    “刚来的前两年,我的确很不适应,毕竟以前是生活在城市里。不过,现在习惯了,倒有一种难得的清净。”老人举止自然,表达流畅,可能是隐居得久了,真有点儿世外超脱的怡然感觉。

    老人没说自己的名字,他们自然也不会多问。

    了解了情况之后,唐易、文佳、司马六的想法大体一致,这个老人在这里十年了,但是看他的样子,不像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