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548部分

天下珍玩-第548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交税。

    如果有人敢欺负持有鸠首手杖的老人,那罪名就大了!怎么处理,以蔑视皇帝罪处理!严重的行为,那是要砍头的。

    有好处,就有动歪心思的。汉代的时候,地方政府统计老年人数,有不少人虚报年龄,那时候又没有身份证,又测不了骨龄,作假相对简单。同时呢,地方政府不管,还会更进一步,在有人虚报年龄的基础上再虚报人数。

    结果呢,皇上对此却喜欢睁一眼闭一眼,并不严查。仔细想想,这其实也是个皇上的脸面,古代过了七十就算是长寿了,长寿的人多,这是皇上治国有方啊,预示着国运兴隆啊!

    手杖鸠首,这作为一个礼制传了下来,到明清依然存在。乾隆皇帝八十大寿,就有臣工送了一幅寿联:鸠杖作朋春宴饫,莺衣呈舞嘏词新。

    其实民间给老人做寿,也有用此作为寿联的,比较有名的有一幅:坐看溪云忘岁月,笑扶鸠杖话桑麻。

    不过,一旦说到长寿,一般会想到龟这种动物,鸠鸟并不长寿,怎么会以此作为老人常用的手杖的杖首呢?

    鸠鸟作为杖首的来历,说法很多。其中有个比较有意思的小故事。

    说当年楚汉相争,刘邦和项羽开干,刘邦一开始势弱,有一次被项羽之军追击,仓皇藏在丛林之中,恰好旁边就是个鸠鸟的窝,里面还有刚出壳的小鸟。

    追兵追到此处,发现有鸠鸟在丛林上方来回盘旋,就觉得里面不会有人,不然鸠鸟早就吓跑了,于是刘邦躲过了一劫。其实鸠鸟是因为顾念雏鸟才不肯离去,算是刘邦运气好。

    于是,建立大汉帝国之后,刘邦就给鸠鸟提高了地位,从鸠鸟护幼,引申到也应该尊老。

    类似的民间传说是有很多的,看多了,就会发现,其实很多是很牵强的。古代科技手段落后,信息也不是很发达,很多东西没法考证。而如今根据考古发现,其实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出土过青铜鸠杖。

    所以,鸠杖这东西,一开始,可能是出于对鸟图腾的崇拜,象征权力,后来此功能弱化,又多是老人使用手杖,所以尊老的意义就衍生了。汉代天下初定,休养生息,重视这个,拔高象征意义,也就顺理成章。

    这年轻人说想配个手杖当成礼物,十万英镑的礼物,想送给的人,那也肯定非常重要。

    唐易本来也想就此挑选礼物,但是这样的东西,他是不想送人的。倒不是钱的事儿,主要他手头没这样的东西,很想收藏。

    十万英镑不是个小数。可惜,年轻人挑错了对象,相比于收藏此物,十万英镑打动不了唐易。

    唐易摇摇头,拉着文佳就走。他拉着文佳,是怕文佳因为厌烦年轻人而出手。

    文佳见唐易这样,心下虽然还是不快,但也就忍了。

    不料,年轻人又跟了上来,拿出了一张名片,“不知道朋友怎么称呼?如果改主意了,还望能联系一下。”

    说实话,年轻人除了争买的时候有点儿着急,后来还是很客气很讲礼貌的,唐易也不好太过无礼,接过了名片看了看,“霍先生,幸会。我姓唐,来英国办点儿私事。后会有期。”

    名片双面,一面英文一面华文。春秋拍卖行艺术总监,霍峻。

    春秋拍卖行的名气不小,主营的就是东方艺术品,唐易倒是听说过,不过他们的总部在英国,举行拍卖会主要是在欧洲,在华夏,也主要是征集部在活动。换句话说,主要是从华夏收了东西,往欧洲卖。

    唐易和文佳走了,霍峻不再跟着,看着两人的背影,他突然眉头紧皱,“此人眼力很高,看来在飞机上看我,不是因为皮包,而是认出了良渚文化的锥形器。”

    走远之后,文佳却道,“你老是拦我,我真想教训这小子一下。”

    “其实他也没干什么,就是想买这件鸠鸟杖首,而且还开了高价,被拒绝之后也没太死缠烂打。”唐易应道,“只是我没想到,他这么年轻,而且应该是华夏移民,就做到了春秋拍卖行艺术总监的位子,的确是不简单。”

    “一看就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文佳摆摆手,“罢了,别让我再遇上他。”

    两人一直逛到中午,再也没遇上什么心仪的东西,便就此离开了。

    在附近找了家饭店吃了饭,唐易又在一家酒行买了四瓶红酒,准备给沈松岳和怀特一人两瓶。又想了想,怀特他倒是无所谓,但是来英国只给沈松岳红酒,虽然他买的红酒不便宜,但总归还是有点儿单薄。

    后来经过一家店面,唐易又选了一条手工高档围巾。想想也就这么着了。这鸠鸟杖首不光他不想送,而且就像霍峻说的,不配个手杖,送人不像回事儿。他现在也没空去配手杖。

    两人随后回酒店休息,沈松岳仍旧没有打电话过来,唐易想想,既然到了,明天该和他说一声了。

    结果,下午的时候,怀特居然来电话了,“唐先生,你说要来英国,不知何时能到?”

    唐易干脆也没说谎,“怀特先生,我这刚到,碰巧今天是周末,没好意思联系你呢。”

第1122章 霍家父子

    “你太客气了!”怀特笑道,“华夏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你来了,我很高兴!晚上如果没事儿的话,我安排下晚宴如何?”

    “是您太客气了,我和朋友一起来的,所以也不能光顾着我自己。”唐易应道。

    “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晚上一起吧,让我一尽地主之谊。”怀特没问唐易来是什么事儿,唐易既然说和朋友一起来,那也有可能是朋友的事儿。

    唐易捂住手机看了看文佳。这事儿,文佳可去可不去。文佳不愿凑这个热闹,摇了摇头。

    “怀特先生,我的朋友恰好今晚有事儿,我单独去拜会吧!”唐易应道。要不是因为可能有求于怀特,唐易也不会答应这么痛快。

    “好啊,你住在哪个酒店,我让人去接你。正好,今天也有老朋友想拜访我,我想在家里搞个小型派对,你不介意吧?”怀特说道。

    唐易没想到居然还有其他人,也没想到怀特这时候才说,但是现在拒绝,就不太好看了,便只好笑着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的朋友不觉得尴尬就行。”

    “怎么会尴尬。”怀特笑了,“他们也是华夏人,而且都是古玩行的人!”

    挂了电话,唐易对文佳说道,“我今晚先去一趟,暂时不说什么事儿,算是接上头了。明天再联系下沈先生,根据具体情况再做打算吧!”

    文佳点点头,“怀特这边,作为备用。”

    文佳本想再问问这《金云翘传》的锦面书封里是否藏了什么东西,但见唐易事儿比较多,想想这个也不着急,便也没再提。

    傍晚的时候,怀特的贴身助理托尼开着一辆老爷车来接了唐易。

    唐易本以为怀特应该是住在相对幽静的别墅里,没想到却是一套顶层的豪华公寓。当然,怀特未必就这一个住的地儿。

    这套豪华公寓是四居室,不过,因为是顶层,还拥有一片楼顶的敞开式娱乐性区域,面积也不小。唐易就被带到了这个区域。露台的长桌上,已经准备好了酒水和一些食物,旁边还有圆桌和椅子,并未摆放东西。

    唐易把红酒递给怀特,怀特看了看托尼,托尼回了一个眼色。这意思自然是看唐易是不是临时在路上买的,一看不是,那说明唐易有心,早就准备好了礼物。

    寒暄之后,怀特和唐易各取了一杯酒,站在护栏一侧,边看风景边聊。

    很快,又有人来了,是个六十岁上下的华夏样貌的男子,西装笔挺,发型整洁。怀特迎上前去,两人还礼节性地拥抱了一下。

    紧接着,男子身后跟上了一个年轻人。

    居然是霍峻!

    “唐先生,我介绍一下,这位是春秋拍卖行的最大股东霍云良先生,这位是他的公子霍峻,也是春秋拍卖行的艺术总监。”怀特向双方介绍,“这位,是华夏大名鼎鼎的收藏家唐易先生,名下有阁宝多艺术品公司。”

    唐易笑了笑,对霍云良说道,“久仰霍先生大名,今天托怀特先生的福,幸会幸会。”

    “霍某也是不胜荣幸。”霍云良也是微微一笑,他对唐易并不怎么熟悉,但怀特如此推举,自不能小看。

    “唐先生,又见面了!”霍峻接着说道。

    “是啊,的确是很巧。”唐易点点头。

    怀特略显惊讶,“怎么,你们认识?”霍云良也是面色稍稍一变,显然霍峻没有对他提起过唐易。

    “噢,上午在诺丁山的波特贝罗市场碰过面。”唐易解释道,“霍先生眼力过人,我也是受益良多。”

    怀特呵呵一笑,“华夏有句俗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嘛!”

    唐易心想,这怀特倒真是个华夏通,这样的话都能接上。

    此时,霍峻将手中提着的锦盒捧上,“怀特先生,带了件小礼物,不成敬意。”

    怀特接过,“唐先生带来了名酒,你又送礼物,今天是私人聚会,何必这么客气?”

    “唐先生送的酒?”霍峻一听,“我还以为是什么古玩珍品呢!”

    “怀特先生收藏颇丰,我哪敢献丑?”唐易笑了笑,“看来霍峻先生今天的礼物要让我们开眼了!”

    怀特拿过锦盒的时候,本来就估计霍峻送的肯定是古玩类的东西,“那就一起欣赏欣赏?”

    霍云良点点头,“让怀特先生见笑了。”

    盒子放到圆桌上打开,里面是一件瓷器。想是霍家父子知道怀特喜欢瓷器,特地准备的。唐易心想,霍家和怀特想必是合作关系,而且霍家是偏弱的一方,不过怀特对霍家也应该比较重视。

    怀特的确是对瓷器尤为偏爱,他从锦盒里拿起瓷器,便认真看了起来。

    这是一件高约20厘米的吉州窑褐彩梅瓶。白地褐釉,瓶身密布纹饰,主要是卷草纹、尖叶纹和回形纹。

    唐易在怀特看的时候扫了几眼,心想霍家父子出手果然挺大方,这梅瓶是真品,可比那个鸠鸟杖首市场价值要高不少。

    吉州窑也是一座很著名的窑口。吉州和瓷都同在一省,不过元末就已衰落,所以明清就基本没什么东西了。吉州窑兴起于晚唐,最鼎盛的时候是两宋时期,相比其他窑口,吉州窑的特色主要是黑(褐)色釉,也叫天目釉。著名的“木叶天目”,就是产自吉州窑。

    这个吉州窑还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宋代贸易发达,元代疆域广阔,所以吉州窑瓷器成为对外交流的商品之一。在国外也经常见到吉州窑真品的身影。其中,倭国藏有的吉州窑“剪纸贴花盏”,是当世罕见的珍品。

    这褐彩梅瓶,自然比不上“剪纸贴花”和“木叶天目”,不过,也算是一件精品了。

    怀特看了一会儿,啧啧赞叹,“如此贵重的礼物,让我如何心安哪!”

    霍云良笑道,“怀特先生言重了,说到底,闲趣而已啊!”

    怀特也跟着笑了笑,又看了看唐易,“唐先生,你也来欣赏下?”

    “不用了。”唐易摆摆手,“我刚才已经跟着看过了,这是南宋吉州窑褐彩梅瓶。吉州窑瓷土中含沙量太大,向来重釉轻胎,不过这一件算是少见的好胎质,而且釉质肥厚,釉色深褐近黑,难得的精品。”

    此言一出,怀特和霍家父子,三人都是一惊!

第1123章 我服你了

    他们吃惊,因为他们都算是行家。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唐易的这句话,若是外行,听起来可能只是溢美之词。但是,这不上手便能轻描淡写地断代为“南宋”,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不过,仅凭这一点,还惊不了真正的行家。最关键的是,唐易没有近距离观察,也就是说,基本只看了器型和表面釉层,居然能看出是少见的好胎质!

    这件褐彩梅瓶的胎质,霍家父子自然早知道,怀特刚才仔细看了露胎的部分,也知道了。但是唐易这也太神了,扫几眼是怎么知道的?

    怀特自然不能问,他是主人,一见面又高抬了唐易,再说一问也显得自己水平低。

    霍云良也不能问,身份在哪儿,年纪在哪儿。

    霍峻左右看了看,心说既然我也想知道,那我来问,“唐先生,这胎质上你有何见教?”

    唐易既然说了,肯定会把话说完,“吉州窑含沙量大想必都知道,就是因为这个,致使工匠制瓷的时候,形成了习惯,坯胎制作不怎么上心,而是在釉色方面精益求精,富有变化。同时,釉一般比较厚,掩盖制胎的粗糙。如果制胎很差,那么褐色釉就会泛紫泛红。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