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5部分

天下珍玩-第5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易?”方承恪轻敲着额头,似乎对这个名字有印象似的,“你有什么事儿吗?”

    “是这样的,方教授,今天本来是我论文答辩,结果家里出了点事儿······”

    “噢,我想起来了,你的论文我看了,进来坐吧。”方承恪好像终于想了起来,招手示意唐易进屋。

    女孩见状,立即让开了一条道。

    换了拖鞋,进了客厅,唐易和坐在沙发上的另一位老人不约而同地“哎”了一声,原来正是老爸怀疑是秦老的那位老人。

    “小伙子,想不到一天之内,竟然能见面两次。”老人笑了起来。

    “老秦,你见过他?”方承恪略显示惊讶,转而对唐易说道,“随便坐。”

    唐易在沙发一侧的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这一声“老秦”,让唐易断定,在方承恪家中的老人,定然是秦伯毓无疑了。

    “何止见了他,还见了你梦寐以求的宝贝。”秦伯毓笑得更得意了。

    “您说的是这只瓷壶吗。”唐易反应倒快,顺势抓住了秦伯毓的话头儿,打开了锦盒,拿出了瓷壶。

    “怎么,信不过我的眼力,还得让老夫子再看看?”看到瓷壶,秦伯毓的脸上虽然仍旧挂着笑容,但眼神微微一变。

    “不是,其实······”唐易正待解释,却被方承恪打断:“我以为你是来找我说论文的事儿,也罢,我先看看这件瓷壶。”

    拿起瓷壶略一端详,方承恪立即戴上了老花镜,认真审视起来,翻过壶底,看着刻着的“王尊”两字,方承恪突然说道:“就这两个字,够写一篇论文了。”

    “方教授,这两个字有什么讲究?”唐易接口问道,当时,秦伯毓因为时间匆忙,并未提及这两个字,而老爸更断不出这两个字的来历,对这只瓷壶,唐易最大的疑问就这两个字了。

    “东汉青瓷底部刻字,是一个关键的特征,一般都是两三个字。但是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人说是工匠的名字,有人说是定制者的名字,但是,奇就奇在,刻在器物底部的字,一般都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比如‘王尊’这两个字,哪像个普通人的名字?”一谈及专业,方承恪立即滔滔不绝起来。

    “会不会是器物的级别?比如这件越窑青瓷,如此顶级的工艺,这在当年,一般人哪能用这么好的东西?”唐易就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方承恪的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双眼向上越过老花镜片,盯着唐易说道:“你和老朽想到一起去了。只不过,目前能收集到的器物太少,所以不能妄下定论。”

    “这只瓷壶我就是来送给您的,在我手里糟蹋了。”唐易心想,今天说话间出现了这么多顺坡,自己之前费劲想了许多搭话的方式,居然全没用上。

    “送给我?”方承恪一把摘下了眼镜,如同盯着一个外星人。而秦伯毓也露出惊讶的表情,这只壶虽说不是什么顶级的珍玩宝器,但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也算一笔不小的财富了。

    “唐易,你知道这壶价值几何?”方承恪轻轻放下瓷壶,正色问道。

    “市场价值,能有几十万吧。”唐易小心答道。

    “市场价值!市场价值!”方承恪突然一按沙发,站起身来,回头严肃地对秦伯毓说道,“文物界这潭水都被你们这些古玩商给搅混了!”

    “哎,老夫子,你别借机打击报复啊,上大学的时候,你不是也偷偷卖过一块玉佩吗?”秦伯毓并不气恼,反而提起陈年旧事,直戳要害。

    “我当时穷得快没饭吃了。再说了,那是块普通的民间佩玉,和这种文物能相提并论吗?”方承恪突然转过身来,正色对唐易说道:“唐易,这只壶我不能收,如果你真想给文物研究做点儿贡献,我建议你捐给古代史研究所。”

    唐易也慌忙站起身来,“方教授,这事儿我听您的,捐给研究所我当然没意见。我今天来主要不是因为这只壶,确实是因为毕业论文的事儿,壶只是附带的。”

    “嗯。”方承恪脸色缓和了一些,坐下身来,“你能有此举动,让我很欣慰。哦,都忘了给你介绍了,这是秦伯毓秦老,这是他外孙女林娉婷。”

    “秦老好,林妹妹好。”唐易连忙打起了招呼。

    林娉婷咯咯笑了起来,“方爷爷,您的学生挺有意思的。”

    唐易这才意识到,林妹妹这个称呼确实有些不合适,不过,林娉婷最初给他的惊艳感觉,确实有点儿“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意思。

    “他的论文也有点儿意思。”方承恪随即看着唐易说道,“当时是一位老师拿着你的论文给我看,说你接了个电话就跑了,连论文都忘了拿,落在了答辩现场的桌子上。说实话,我看了之后,根本不相信这篇论文是一个本科生写的。”

第7章 画中有画

    “呃······”唐易有些惶恐不安了。因为这句话有歧义啊,一个意思是,以本科生的水平,写不出这么好的论文,应该是研究生写的;但另一个意思是,这论文水平太差了,根本达不到一个本科生的基本水平。

    “《试析清宫珍玩流出的社会意义》,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论点:加速了民国高仿品的泛滥。这个论点不好阐述,取巧的话会多用些事例性的论据,但你却很有逻辑地提出了很多观点性论据,还是很能站得住脚的。”方承恪说着,突然话锋一转,“不过我现在凭你认出这把壶的眼力,就能确定十之**确实是你写的了。”

    “说吧,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方承恪说着,走到了唐易的身边。

    唐易急忙站起身来,调整角度,正对方承恪,“方教授,当时我都准备上台了,但是突然接到我妈的电话,我爸突发急病。”

    说到这里,唐易的心头又浮现出了今天所经历的一系列的事情,不由略略有些走神,目光定格在了墙上挂的一幅画上面,不知不觉集中了精神。这一看不要紧,他突然愣住了。

    方承恪一听,以为触及了唐易的伤心事,心里也知道了大概,连忙安慰道:“别着急,慢慢说,令尊现在没事了吧?”

    其实,唐易愣住,完全是因为他调整了角度之后,目光集中到墙上挂的一幅画上面,这幅画上,浮起了一片青绿色的宝光!如果说先前出现的深黄色,深红色都是偏深的颜色,这片绿色宝光却是相对正常的青绿色,但是却明显要比前两次出现的宝光要厚得多,简直就是一块方块!

    “突发心脏病,经过抢救没事了,晚上已经能下床了,我在医院病房吃的饭。”唐易回过神来,继续说道。

    “你这也算是特殊情况,而且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本来就是抽答,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参加,这样吧,你对研究所捐宝有功,论文就算通过了吧,明天我给系主任说说,85分入档,你看怎么样?”方承恪大手一挥,竟然一句话就把这事儿定了下来。

    论文答辩通过有三个等级,60分到70为及格,70分到85分为良好,85分以上为优秀。唐易没有参加答辩,能及格已经烧高香了,没想到不仅不用补答,而且直接拿了优秀,脸上登时笑开了花,连连向方承恪道谢。

    他知道,方承恪所言绝非诳语,现在的历史系主任,就是方承恪当年带的第一个博士生。

    不过,高兴之余,唐易仍旧忍不住瞟了那幅画好几眼。

    “喜欢这幅画就过来看。”方承恪为古代史研究所争取到了一件珍贵文物,心情大好,也看出了唐易的眼神所向,拉着唐易就走到了这幅画跟前。

    “外公,这幅画很珍贵吗?”林聘婷坐在秦伯毓身边,悄悄问道。

    “这幅画在客厅了挂了十几年了,设色山水,大开门的东西,一眼就是清末民初的一般画工,你看,画面太满,而且无名无款,这怎么能算得上珍贵?”秦伯毓不以为意。

    “不珍贵,方爷爷怎么会挂在客厅,而且那个唐易怎么这么感兴趣?”经历瓷壶一事,林娉婷似乎对唐易的鉴宝能力很肯定。

    “这幅画,我听说是你方爷爷也是无意中得到的,画的是你方奶奶老家蜀地的山水,所以挂在客厅。至于唐易,虽然看起来懂瓷器,但却未必懂字画。”秦伯毓最疼爱这个外孙女,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看他看画,多半是想讨好老夫子。”

    说完,秦伯毓走上前去,林娉婷见状,也跟了上去。

    “我能摸摸看吗?”此时,唐易问了一句方承恪。

    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唐易用手指轻轻摩挲画纸和装裱的绫子,不过并未发现什么特别之处。

    “刚卯上出现了深黄色宝光,东汉越窑上出现了深红色宝光,都是一等一的古玩文物,这幅画也有宝光,但是,感觉不出什么特别之处啊,也太普通了!”

    “不对,前两次出现的宝光,见到实物后,总会有一丝光进入眼睛,微微发凉,这幅画的青绿色宝光,为什么没有一丝光进入我的眼睛?难道······”

    唐易苦思冥想,倒把一旁的方承恪和秦伯毓看得有些郁闷了,这幅画虽然有点儿年头,但是不过是一幅普品,这小伙子这是要闹哪一出?

    “这幅画有问题。”唐易突然说道。这句话,完全是他在思考中无意识的一句话,说出来之后,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在两位大家面前,没头没脑地说出这样的话,这可是犯忌讳的。

    “嗯?”秦伯毓此时竟然也发出了惊讶声,因为,细瞅之下,他也发现了问题。他一生鉴宝无数,但却偏偏应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老话,这幅画一眼望去,开门的民国普品,所以他从未细看过,直到唐易说出有问题,他又凑到了近前,这才细究起来。

    “这装裱用的是顶级的好绫子,裱工是大师级的,用在这么一幅普通的画儿上,确实有问题。”细看之后,秦伯毓眼中突然闪出着惊奇的光。

    唐易没有想到,自己的这句话,竟然得到了秦伯毓的肯定。其实他只是根据前两次宝光入眼的经验,猜测并没有直接看到发出青绿色宝光的本源,所以猜测这幅画里面是不是还有什么玄机?

    听了秦老的话之后,他更加笃定了自己的想法,这幅画里面,很可能夹藏了另一幅画!

    “画中有画!”唐易语声铿锵。

    听唐易说出此话,秦伯毓眼睛一亮,随即看了一眼方承恪,方承恪点点头,秦伯毓便把这幅画从墙上摘了下来,开始摸索画的背面。

    “装裱用的是加厚的云鹤丝绫,果真是名不虚传,里面多出一层,画面居然还如此平整!”秦伯毓说话的声音陡然大了几分,他中气十足,听得唐易耳中一震!

    “走走走,到书房来!”方承恪也很激动,把众人拉进了书房。

    硕大的书画桌上,这幅画被平铺开来,方承恪拿起了裁纸刀。

    “老夫子,我看还是找一个专业的装裱师傅来吧,原画虽说不济,但好歹也是一幅民国的画作。”此时,秦伯毓反而比方承恪要冷静几分。

    “等不及了,没事,我从边上开!”方承恪比量着,就要下刀。

    “几十年了,你这臭脾气总是改不了。也罢,大不了再补。”秦伯毓其实也很着急想看看内中乾坤,但是与方承恪相比,他的心性要沉稳一些。

    方承恪按住画,用裁纸刀轻轻划开了画的侧边,果然,此画是用两幅绫子衬底,划开结合处,绫子中出现了一个夹层。方承恪继续下刀,将画的侧边完全划开了。

第8章 中正是谁

    方承恪将划开的侧边撑开,发现里面果然藏有一张古画!

    秦伯毓搭了把手,方承恪从里面慢慢将这张古画抽了出来。

    厚重的青绿色的宝光浮动在古画上方,又有一丝飘进了唐易的眼睛。唐易心跳加速,胸腔内咚咚咚地响了起来。

    这幅古画,是宋代常用的绢本,微微泛黄。画面是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山水。雪山,孤亭,山下有河,水面上,有三两小舟横卧,河边一渡口,有三五人求渡。

    入眼此画,唐易觉得如同进入了画中,仿佛一阵寒意袭来,差点儿忍不住打一个哆嗦。而后,又忽然想起现在正是大夏天,忍不住失声笑了起来。正在欣赏古画的方承恪和秦伯毓一愣,随即竟也跟着大笑起来。他们误解了唐易笑的原因,还以为是面对宝物的无尽欢喜。

    “后生可畏啊!”方承恪笑道,这显然是在夸赞唐易。

    “老夫子,你这算是拾人牙慧。”秦伯毓摇了摇手。

    “这怎么算是拾人牙慧?”

    “在看到东汉越窑瓷壶的时候,我已经对唐易小友说过了。哈哈哈哈。”秦伯毓又笑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