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483部分

天下珍玩-第483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是周五,晚上在四合院吃了饭,唐易正在查看毛逐传来的翡翠销售情况,手机却响了起来。

    电话是司马六打来的,“唐总,明天周六,有没有兴趣一起逛逛早市?”

    唐易想了想,是有日子没去市场了。而且,他对司马六印象不错,这个人,精明之中有几分豪气,交往起来还是很舒服的。便答应了。

    第二天凌晨四点,司马六的司机开着车载着司马六,就来接上了唐易。唐易听文佳房中没动静,便也没扰他清梦。

    两人下车走到门口的时候,正好四点半。天色还暗,略有点儿蒙蒙亮,却早就有不少摊主和买家在等着了,大门一开,呼啦啦开始涌入。

    周六的这个早市,有些圈里人喜欢称之为鬼市,不过现在的所谓鬼市,和以前的早就不一样了,其实就是早市罢了。唐易和司马六都是直接称其为早市。

第989章 鬼市出手

    以前的鬼市,有很多名堂,很多讲究。

    鬼市这个称呼,首先是因为时间是凌晨,天没亮,黑灯瞎火的。有人拿着火折子,有人提着灯笼,这鬼没见到,装鬼的气氛倒有了。这种气氛下,土里来的、别家偷的,造假的、做旧的东西倒是占了便宜。

    还有一种说法,晚清时候,国运颓败,很多清朝的破落贵族,开始变卖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过,他再破落也是贵族不是?所以不能折面儿,就趁着天亮前半明半暗的时光卖东西。

    说法很多,但以前的鬼市,确实很多东西来路神秘,而且市场里没有叫卖声,有点儿静悄悄的感觉。买卖东西,都是小声说着行话,搭手谈价不动嘴的也有不少。

    不管怎么样,这鬼市的叫法,听起来比早市要牛逼,尤其是商户和摊主,更喜欢这个叫法,最起码能吸引人不是?

    但现如今,潘家园鬼市开市,都是大把的人涌入逛摊,你想安静也不可能。人多,他就杂,其中很多都不是真懂行的,甚至还有只是来凑热闹的,碰上个便宜的小玩意就买着玩玩,大件古董他们也不敢出手。

    还有,如今这鬼市上,已经是卖什么的都有了,核桃,木质手串,还有蜜蜡松石南红一类的工艺品占了相当一部分。

    这种情况下,除了天没亮不变,其他基本不可能有早些年鬼市的影子了。再说了,如今不比过去,哪有几件真东西啊?

    很多玩家手里都带着强光手电,比以前灯笼可先进多了,比天亮的时候看得还清楚。

    搭手谈价的也不可能有了,没几个人懂这个,不过,基本上也都不是大声谈价。甚至有的摊主准备了计算器,报价的时候在上面按出个数字,买家回价儿,也按一下,一来二去就这么谈价。

    这一开市,摊主很快各就各位,这守箱子的也三五成堆,做好了准备。

    其实,这守箱子的里面,有很多古玩店的老板,到潘家园鬼市抓货,是很多老板的习惯。不管捡漏与否,摊上的东西开价比店里的便宜那是真的。

    唐易其实不太喜欢守箱子,但是司马六好这口儿,早就瞅准了一个红脸膛看起来忠厚稳重的大爷,在他的摊子旁边蹲下等着,唐易则笑着站在他旁边。

    这个红脸膛大爷带着两只大旅行箱,一只灰色的略小,一只褐色的略大。他先把略大的褐色箱子打开了。大爷旁边,还有个同来的小伙子帮衬着。这么多东西,一个人他也弄不了。

    这一看,东西不太多,大部分都是大件,都用报纸严严实实地包着。

    守箱子也是有讲究的,看报纸的形状大体得先估量是什么,该抢不该抢,得先有个数。因为有的人喜欢不等摊主揭开报纸就喊“先拿给我看看!”下手晚了,好东西可能就没了。

    这摊主先拿出的东西,从包裹的报纸上,很容易看出来,是一只碗。之前说过,瓷器里面,趴着的不如站着的,这碗就是趴着的,瓶子就是站着的。

    这东西拿出来,没揭报纸的时候,还真就没人抢先。

    不过,当这报纸一打开,靠着摊主最近的一个精瘦汉子,一下子就抓住了碗沿儿,“这个我看看。”

    这碗之所以引人注意,是因为这是一只龙纹碗,五爪龙。青花,碗的外壁是双龙同向赶珠。

    明白人上眼就能看出清晚期,但再晚,它这纹饰,也是宫里的东西。如今在地摊上碰到这样的东西,已经是很难了。

    精瘦汉子把碗拿手里,先翻底。翻底之后,边上有眼明手快的立即拿手电筒晃了晃,不少人都看清了,六字双行楷书:大清宣统年制。

    不知道这精瘦汉子是不是觉得宣统的年份不够,看了一会儿竟然放到了摊上。司马六这挺麻利,就手就第一个抄起来了。精瘦汉子看了看他,笑了笑,又盯上了摊主手里拿出的另一样东西。

    这东西是一件老木雕,司马六不感兴趣,专心看起手里的碗来。

    看了一会儿,觉得没问题,宣统本朝的官窑器。不过在问价之前,还是看了一眼唐易。

    唐易微微摇了摇头,给了一个否定的眼神。刚才司马六用手电看的时候,他已经顺带看过了。更何况,他还有“特殊能力”辅助。

    司马六犹豫了一下,还是又把碗放下了。唐易的眼力和学识,他已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且唐易不是个草率的人,如此肯定的“不要”眼神,那就是确实不值得买。

    这碗一放下,就又被人拿走了。这时候,正在看老木雕的精瘦汉子,却瞥了一眼司马六,而且微微一笑。那笑容的意思,让人感觉是:你也看出来了?眼力不错!

    好像是这碗有问题一样。

    不过,这时候,司马六还得继续看看有没有其他好东西,再说人也多,所以没法问唐易为什么,便转而继续盯着摊主往外拿的东西。

    可惜,接下来的东西,不是仿品,就是司马六不感兴趣的。

    最后,摊主的褐色大皮箱里,只剩下了最后一件东西了。这皮箱里,基本都是大件,只有两件小东西,一件就是最初拿出来的那只宣统青花龙纹碗,再一件,就是这件东西,比第一只碗还要小。

    摊主刚把裹着报纸的这件东西拿出来,唐易居然出手了!他快速绕过人堆,走到摊主的旁边,不等摊主把报纸揭下来,就伸手托住一侧,“这件我先上眼看看!”

    摊主一看唐易,微微一愣。首先,这摊子前的人里,就属唐易最年轻。再者,只看报纸包着的器型就出手,不是个行家就是个冒失的人。不过,唐易一直在看他拿东西,动都没动,这最后一件,却动得比谁都快,显然不是个冒失的人。

    他当然不知道,唐易透过报纸,已经看到了浮动的宝光投影!

    摊主对唐易产生了兴趣,而且第一个箱子里的东西都拿完了,他也得缓一缓,不由笑着问唐易道:“这位老板,您觉得这是件什么东西?”

    “看器型,像是文房里的水盂。”唐易应声直说,同时揭开了报纸,结果,里面还裹着一层白色卫生纸。

第990章 很难捡漏

    其他的东西都只有一层报纸,一看这里面还有一层卫生纸,边上的有的人已经瞪大了眼。保护得更仔细,最起码说明摊主认为这是件好东西。

    唐易继续将卫生纸拿掉,露出了一只茶叶末釉的敛口弧壁圆水盂,口径不到十厘米。

    茶叶末釉,就和茶叶末一样,绿中泛黄,釉面不透,隐约可见点点黑斑。这种釉,有的人不喜欢,比起艳丽的釉色和彩料,的确是有点儿灰头土脸的感觉。

    不过,也有人很喜欢,因为显得肃穆沉静。关键是清代皇廷很喜欢,包括茶叶末釉在内,还有鳝鱼黄釉等,被称为厂官釉,多有烧造。

    而且,这只茶叶末釉水盂,不是单纯的茶叶末釉,上面还描了金。描金的内容,有朵朵祥云,还有八只翩翩起舞的蝙蝠。这蝙蝠,用“翩翩起舞”听起来有点儿别扭,可这八只蝙蝠的姿态,的确是很优美。

    底款很清楚,六字三行篆书款:大清雍正年制。

    唐易有些郁闷。

    这东西是雍正本朝的精品不假,可是,比较开门。也就是说,水平高一点儿的人,都能认定为真品。这意味着,也就很难捡漏。

    虽说这年头在地摊上遇上这么一件精品,本身就是撞大运了,可是唐易捡漏捡惯了,多少会有一些落差。

    摊主见唐易看得差不多了,“这东西,本来应该走拍的,不过我急等用钱,今儿就一并带来了。”

    司马六一看居然是雍正官窑,而且从唐易的态度也能判定,必是真品无疑,心下一阵躁动。别看他有钱,可有钱未必能买到雍正官窑的东西!眼力是一方面,运气也是一方面,有钱只不过是个基础,有基础未必有机会。

    说到瓷器,还是那句老话,明看成化,清看雍正。而且,这是一件文房里的东西。

    清三代,康雍乾三个皇帝,都算是圣躬勤学。现在故宫里藏有的文房器具仍然很多。这其中,水盂是一个大项。尤其是雍正一朝,单是瓷制水盂的造型就很丰富,什么圆的方的,六边八边,瓜的蛋的,马蹄的海螺的,都有。

    这釉也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釉种。由此看见,雍正皇帝对水盂的喜爱非同一般。

    水盂这东西,现在用不着了,可在古代,被称为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外的“第五宝”。想要磨墨,得给砚台加水,水盂就是干这个用的。

    而且这个东西,和笔墨不一样,可以长期用,除了实用,它又很立体,制造时能加入很多艺术元素,摆在案头,观赏陈设价值很高。

    这只雍正官窑的水盂,茶叶末釉上描金,更有点儿低调的奢华的感觉。

    唐易还没接摊主的话,司马六却忍不住先接了,“什么价儿?”

    这东西还抓在唐易手里呢,摊主没说话,而是看了看唐易。

    这到地摊上看东西,尤其是人多的时候,看上什么,一定要先抓在手里,再谈价。不在手里谈价,只要被人抓起来,那就成了别人优先谈价。

    反过来,看到别人手里拿着东西谈价,再喜欢也别着急,等别人放下了再谈。有的新手有时候不管这个,看着没有成交,人家还抓手里呢就插一杠子谈价,这可坏了规矩,一般会遭人冷眼,让人笑话。

    还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看上的东西不止一件,不能都拿,这怎么办?有经验的玩家,这时候常常会拿着马扎从对面坐在摊主旁边,看上几件东西,顺手拿报纸什么的一盖,一件一件地谈。这路过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俩熟人在聊天呢。

    唐易笑了笑,“一起的,说说吧。”

    摊主这才开口道,“一口价,过了这村没这店,如果有耐心有门路,转手走个大拍,那就是翻番赚钱。”说着,把一个摁了数字的计算机递给了唐易。

    唐易扫了一眼,把数字清零,略略琢磨起来。

    这计算器上的数字是五十万。这个价格,确实不算高。虽说这东西有瑕疵,就是有几处描金剥落得很明显。可就是算上这瑕疵,要是上拍,百万左右的价儿还是有可能的。

    看摊主这意思,态度挺坚决。唐易最后在计算器上摁了个三十万的价儿,把计算器递给了摊主。虽然看出来了,但是不还价是不可能的。不过,连一半都没砍掉,已经非常有诚意了。

    摊主看了,摇摇头,“一口价就是一口价,谈价就不用在摁了。”说着,还朝唐易伸了伸手,意思是要是不买赶紧拿回来。

    这时候,旁边有俩人已经有点儿蠢蠢欲动。别看五十万的不是个小数,但这雍正水盂的实际价值摆在哪儿,只要价儿有的赚,总会有人买。何况地摊上居然出了这么件开门的东西,实在是引人注目。这逛摊的人里,不差钱的有,古玩店的老板也有,都知道碰这么一件不容易。

    司马六就在唐易旁边,拍了拍唐易胳膊,低声道,“唐总,你要真不想要,千万别撒手。卖我个人情算了,我书房里要是摆上这个,那档次绝对秒杀那几个只知道名车名表的朋友。”

    唐易其实不是不想要,只不过是犹豫了一下而已。但是司马六这么一说,搞得他有点儿不好意思了,人家都开口了,而且自己确实在犹豫,这如果接着拍板买下来,好像故意不想让人买似的。

    “我要了!”唐易冲摊主点点头,而后将东西直接递给了司马六。

    想法只在一瞬间。

    这东西是好东西,不过现在唐易眼眶高了、嘴巴刁了,要说纯收藏,描金有几处剥落得很明显,带着遗憾。要说抓货转卖,利润确实也不算很大。既然司马六开口了,大男人也别那么磨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