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344部分

天下珍玩-第344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邹宁这下子对唐易的话是彻底相信了,而后却吞吞吐吐地说道:“这东西,这个,市场上······”

    唐易明白,邹宁这是想打听下市价儿,便笑道,“战汉时期的的剑璏,一般都不便宜。这一件的工艺算是比较简单,胜在玉质好,比较白,保守估计也得十几万,如果能上拍,二三十万的价儿也有可能出来。”

    没想到,老谭此时突然说道,“这只是单个的价格,要是配好了,都是汉代的东西,恐怕要翻几个跟头!”

    唐易见老谭的神色似乎有点儿变化,正要询问,老谭此时已经拉开了小旅行箱,“这古玩一行,有时候不得不服一个寸劲儿,你们看看!”

    从旅行箱里,老谭拿出了三个报纸团儿。

    这一打开,唐易立即站了起来!

    这三样东西,居然都是汉代的玉剑饰!一件白玉饕餮纹剑格,一件墨玉剑珌,还有一件青玉勾云纹的剑首!虽说颜色有些不同,纹饰也不一样,原先肯定不是一套,但毕竟都是汉代的,而且形式上凑成了一套!

    “汉代墨玉的东西比较少见,剑珌又比较简单,这件我纯粹是捡漏儿;这青玉勾云纹的剑首,价儿也不算高。不过,这件白玉饕餮纹剑格,我是最后发现的,这东西大开门,基本上是市价儿拿的,我只讲了一点儿价儿下来,可放在店里盈利是没问题的!”老谭介绍道。

    唐易笑道:“这一套东西要是凑出来,再请人打造一把汉代制式的古剑,配上剑鞘,那市价儿的确是能翻几个跟头!”

    老谭向来比较直来直去,此时竟对邹宁说道,“怎么样,把你那件剑璏让给我们吧?”

    “老谭。”唐易连忙跟了一声,但是老谭已经说完了。老谭这种浸淫古玉几十年的老帮菜,很容易忽略一个古玩爱好者第一次捡漏的那种心理。唐易却早就从邹宁的眼神中看出来了,这东西,他现在还没热乎够,怎么舍得轻易撒手呢?

    “这个,谭,谭老师,这个。”邹宁果然有些不太自然。加上他又不能像唐易一样称呼‘老谭’,叫谭先生吧,又觉得老谭年纪太大,叫老伯之类的又不合适,憋出了个‘谭老师’,便没了下文。

    “老谭,咱们做生意的,应该向邹教导推销其他三件,赚钱才是,你怎么反而想收人家的东西了!”唐易赶紧半开玩笑地接了一句。

    “我是觉得邹教导是你的朋友,所以刚才,这生意嘛。”老谭这次倒是没直言快语,但是意思也很明显了。他刚才已经把收东西的底价儿说了,加上又是唐易的朋友,这三件玉剑饰要是卖给邹宁,那肯定赚不了太多啊!

    其实,邹宁根本就没有买下这三件儿的意思,玉剑饰这样的东西,一般的古玩爱好者肯定没有太多的想法,他们就是玩玉器,也更倾向于挂件、牌子、手把件什么的,这成套玉剑饰,想收的,那应该都是很会玩儿的老虫儿。

    所以,邹宁不愿放手,只是因为无意中捡漏的兴奋感。实际上,等到兴奋期一过,如果有人出高价,他一样会脱手。

    “我就是随便玩儿,也没有凑成套的意思,而且这三件东西,我要是买了,老婆本就没了!”邹宁挠挠头。

    哈哈哈哈!众人一起笑了起来。唐易边笑边琢磨了一下,邹宁应该是个很清廉的警察,单凭工资,花个几千收藏点儿东西还能接受,要是一下子拿出六位数,肯定吃不消。加上他和吴永功一看关系就不一般,吴永功秉公执法,那邹宁也错不了。

    这两个人,都值得结交。

    同时,唐易又有了一个主意,“邹教导,刚捡漏的东西,肯定不想出手,不过,我觉得你对这剑璏的兴趣,维持不了几天。你看这样行么,我刚才在店里看了看,我这里有块白玉籽料雕瑞兽的五七大牌,虽然是现代玉器,但是玉质和工艺都不错。店里的标价是三十八万,实话实说,进价只有二十万。你看看能不能换着玩玩?”

    还没等邹宁接腔,唐易又说道,“你也不用着急决定,牌子你先拿走,玩儿几天,什么时候觉得可以换了,就把剑璏给我。如果最后还是想留着剑璏,那就把牌子再送回来。”

    “啊?”邹宁显然没想到唐易会说这个。他愣神儿的功夫,唐易便把一块系有精美挂绳儿的白玉牌子从博古架的拿了下来。

    这块牌子够大,所谓五七,就是宽五厘米,长七厘米,市面上,一般四六的牌子比较多。这牌子白度虽然达不到一级,但也接近了,玉质也不能说顶级致密,灯光侧打能见结构。但话又说回来了,要是玉质和白度都再提升一个档次,那也不是这个价儿了。

    但是即便是这样,二十万拿下,也是赚了。因为这正面雕了瑞兽的牌子,背面是满皮的。

第702章 发年终奖

    和田籽料,表面都有皮和毛孔,这种说法都是很形象,有细密的小坑洼,好似人的皮肤。当然了,很多籽料除了皮和毛孔,还带皮色,像什么枣红皮,洒金皮,秋梨皮,都是因为颜色命名。

    古代玉雕,留皮的少,直到清乾隆以后,留皮巧雕才多了起来,但多也是为了巧雕。现在呢,只要是籽料,能留皮,哪怕是一点儿,玉雕师傅也会尽全力留下。

    所谓籽料不留皮,神仙也不知。现在用山料乃至俄料、青海料、韩料混充籽料的东西太多了,不留皮,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不容易辨识是籽料。而且,现在做假皮的技术已经很先进了,玉件做上一点儿假皮和皮色,混充籽料,就那么一点儿,确实不好辨识。

    所以,市场上的和田籽料玉件,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留皮越多,价格一般越高。这牌子背面,正是留皮的好地方。但是,这么大的牌子,能满皮,的确很不容易。因为籽料是天然形状,牌子却得要求背面基本是平的。这得多大的一块籽料,才能留全这么一块皮子啊!

    邹宁拿起这块牌子,认真看了起来。

    “不上蜡,不摸油,这样的满皮的牌子,市场里已经不好找了!”老谭在旁边瓮声瓮气说了一句。显然,他觉得有点儿亏。

    这剑璏唐易说保守十几万,上拍二三十万,是从一般的买方来说的。老谭自忖,如果让他抓货,即便遇上懂行的货主,十万左右估计就能拿下,但是这块牌子,进价可就是二十万。

    玉器这东西,价格上旧不如新的情况很多见,不似瓷器。这是因为玉料本身就是值钱的东西,一块上佳的和田籽料,即便没加工,也很贵重。不像瓷器的原料是瓷土和釉料彩料,值钱基本靠的是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老谭说的是实话,也都是这牌子的优点,只不过语气不太好听罢了。

    这种玉牌带给邹宁的冲击力,可比看着像抛高光的青海料的形状不趁手的剑璏大多了。

    这就是一个收藏阶段的问题。初入行的人,更喜欢精美的、适合玩儿的东西。但是到了一定境界,追求的层次就变高了,而且审美的情趣也会发生变化。

    比如,入门者见到古玉上有些沁色,特别是感觉脏的沁色,会觉得影响整体美观。但是入行久了,反而能从沁色中体会别样的美。再比如,有些老玉件,古代的工艺可能比较粗糙,入门者会觉得不如精雕细琢的东西养眼,但是入行久了,反而会更喜欢这种古拙。

    “这不太合适吧?”邹宁一边看,一边轻声说道。

    “没什么不合适的,说穿了不过是一笔交易,我把玉剑饰凑成套,赚到的钱会更多。而且我相信,你我都不是翻脸不认帐的人。”唐易笑着说道。

    邹宁看了唐易一眼,他古玩不精通,人情世故可精通得很,唐易肯定不是这个想法,这么说,只是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毕竟,他是个公职人员。

    “不是还有吴大队么?吴大队当年在警院有个同学叫郇江月对吧?我刚从沪海回来,你可能还不知道,郇江月的老公,是我的朋友,也是老谭的侄子!”唐易接着说道。

    这话吴永功并不吃惊,碰上他在沪海工作的警院同学不算什么奇怪的事儿。

    吃惊的是老谭,但是唐易随即朝他使了个眼色,他便压下没问。

    “好吧!”邹宁确实是太喜欢这块牌子了,但是又不能下定决心出手剑璏,便应了下来,“我给你写个收条!”

    不做作,有章法。唐易对邹宁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等到邹宁和吴永功离去,店里又没其他人了,老谭忍不住问道:“你和谭千常已经?” 既然连谭千常的老婆的同学都能聊到,那说明唐易和谭千常现在的关系已经不一般了。老谭没想到唐易去了一趟沪海,居然把这事儿办利索了。

    “阁宝多要在沪海再开一家店,不指望营利,其实就是个广告和门面,这个店,谭千常帮忙主持。”唐易看了看老谭,“你怕和他不好相处?”

    “那倒不会,谭千常痛恨的只是燕京谭家,我早就脱离了,而且我们毕竟还有血缘关系。”老谭摆摆手,“我只是担心他城府太深,得了好处之后会把你一脚踢开。”

    “要是好处会源源不断呢?”唐易反问了一句,而后却又笑道,“开个玩笑,要想让这样的人心悦诚服,光有好处是不行的,慢慢来吧。就现在来看,他基本已经服了。”

    老谭想了想,“你能掌握好节奏就行。”

    接着,老谭便开始从小旅行箱里往外拿东西,他逛了一早上地摊,收的东西可真不少,不过除了那三件汉代的玉剑饰,剩下的多是一些小玉件和几样民国的老东西。

    唐易见老谭如此兢兢业业,心里一动,“老谭,如果邹宁愿意送来剑璏,这凑成一套,你留着收藏吧,算是我给你发年终奖了!我记得你那里还没有成套的玉剑饰。”

    “这怎么行!”老谭一下子抬起头,“这一套卖好了能卖上百万呢!”

    “咱们收来可没这么贵。再说了,还有嫌老板年终奖发多了的么?毛逐那边,我也想给他一块上好的翡翠料子。”唐易笑道,“都不是直接发钱。你不要,是不是觉得不实惠?”

    老谭连连摆手,“是太贵重了!”

    “再不要就是看不起我了!”唐易起身,递给老谭一支烟。

    老谭抽了几口闷烟,“行。如果那个警察真的送回来剑璏,我就替你收着。”

    唐易本想说,都给你了,还什么替我收着,但是想到老谭比较执拗,便也没说,只是笑了笑。

    结果,三天之后,邹宁果然把剑璏送来了。时间是中午饭后,邹宁挑了下班的时间。此时唐易也刚吃完饭,店里也没什么人,两人喝茶聊了一会儿。邹宁问了不少问题,唐易都给解答了。

    聊着聊着,邹宁突然有点儿犹豫地问道,“唐先生,你能只通过图片鉴定古玩吗?”

第703章 海兽葡萄

    “通过图片鉴定古玩?”唐易一愣,随即心想,这当然不能了!除非是那些一眼假的东西,图片上就有显著的破绽,直接判定是假货。如果要断定是真品,那非得上手不行,图片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

    唐易并没有往深处想,还以为邹宁在网上看中了什么好玩意儿,“你要是想从网上卖古玩,也不是不行,现在不是都有几天的鉴赏期么?到时候上手看看,也可以拿过来我帮你瞅瞅,不行再退回去就是了,就是麻烦点儿。不过,我还得提醒你,这网上的东西,想捡漏,比逛地摊还难。”

    邹宁却摇了摇头,沉吟了半晌才说道,“唐先生,一开始我不知道,后来我回去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部里有对你的通报表彰,你协助追回过国宝重器。所以,有件事儿我想请教一下你。”

    唐易这才明白,“可是案子的事儿?”

    邹宁点点头,“前天,我们大队从网上截获了一封邮件。发出地是长安,收的地址是咱们山州。不过,发送邮件用的是一处五星级酒店的wifi,暂时还没确定具体发件人是谁。而收件人是用的手机,也是在一处咖啡店用wifi接收的。”

    “长安的发件人我们已经通过部里通知协查,山州的收件人我们动用手段,确定了。这个收件人是个倭国人,叫友田丰二。”

    “友田丰二?”唐易立即接口道,“这不是河野平的助理么?”

    “你也知道?”邹宁一怔,“没错。”

    “河野平现在在沪海,奇怪,既然是电子邮件,为什么不直接发给河野平?”唐易有些不解,“图片是什么内容?”

    “图片共有五张,都是一面铜镜,有正面,有反面,还有细部的图片。”邹宁说道,“我们之前已经通过内部的专家看了,但是专家说,仅仅从图片上,不能判定真假。但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