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289部分

天下珍玩-第289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等唐无心回答,唐易已经有点儿着急了,“唐老先生,你不会都拿出来了吧?”

    这也难怪唐易着急,根据之前蒋英年提供的消息,陆知行已经破解了至尊柴窑的秘密,那就是在调制釉料的时候需要加入散尾火甲,这要是都弄巴干净了,那还了得?

    “我当时只是觉得散尾火甲会不会和天理紫龙图有什么关联,走的时候不甘心,进去折了两支茎叶而已,一棵也不曾损坏。”唐无心如实解释道。

    文佳倒是奇怪道,“唐易你很紧张那八株散尾火甲么?”

    唐易含糊道:“我是怕以后还会派上用场。”

    本来,这事儿八字还没一撇,确实不宜提前张扬开来,而且又是在外面。唐易心想,以后有机会,肯定是要告诉他们的。

    唐无心没有多想,“的确可能派上用场,所以我折的时候也很小心。”

    文佳看了看老槐树的根部,的确没有留下痕迹,便笑道,“多谢师叔了,您这忙乎了一晚上,咱们回去早早休息吧!”

    唐无心点点头,“我对这个人也很感兴趣,后天一定要会会他!”

    三人正待离去,那个穿着大红羽绒服的中年女摊主突然起身绕到了树后,“你们三个在大树后面嘀嘀咕咕说啥呢?不会是看上我摊上什么东西了吧?想买直接问就是了,难不成还想欺负我一个女人,商量好了演戏捡漏?”

    这个中年女子嘴皮子很利索,一通话如同机关枪,说得三人面面相觑。

    “大姐!”唐易回过神来,指了指文佳,“我们俩呢,是区林业局的,这不是有人提供线索,说这棵老槐树是一棵古槐,我们请了著名的植物学家来研究下么?”说罢,又指了指唐无心。

    文佳绷住没笑出来,心想唐易有时候还真是太特么机智了,这种无比贴合的理由居然张嘴就来!

    “噢!”中年女子一听,顿时觉得像这么回事儿,“那啥,你们继续研究吧!”

    三人走到中年女子的摊前,唐易顺势低头看了起来,“研究完了,正好我也爱好古玩,我顺道看看大姐的东西吧?”

    一听这话,中年女子眼中又起了一道狐疑,看了看文佳和唐无心。

    “那我送唐老教授回去,你在这看吧!”文佳不愿和这中年女子多啰嗦,便朝唐易使了个眼色,和唐无心先走了。

    唐易点了点头,在摊前蹲下身来。既然这样了,那就看看吧。

第588章 青石砚台

    中年女子的摊位上,基本都是些做旧的现代工艺品,有一块和田青白料的牌子倒是民国的,还缺了一个角。一眼打到底,整个摊子上基本没有能让唐易伸手拿起来的东西。

    唐易本想起身就走,但又觉得有点儿突兀,便笑了笑,“大姐,你干这行多久了?”

    “七八年了,我老公在潘家园摆摊,我们租的房子就在附近,所以我有时候分一部分货在这里卖。”

    唐易心想,怪不得!“你这里的货,都是你老公挑剩下的吧?”

    “你怎么说话呢?就是说我这里没好东西了呗?”中年女子有点儿不悦。

    “咳咳。”唐易有些尴尬,只能掏出烟点了根,想了想,又递给了中年女子一根,“还有别的东西么?没有我就不看了!”

    这中年女子居然接了过来,麻利地点上,冲着这根烟,语气和缓了不少,“大兄弟,听你这意思,对自己眼光挺自信啊!”

    唐易抽了口烟,“我眼光确实不行,就说你这摊上吧,我是一件都没看明白!那什么,你先忙着,我走了。”

    说罢,唐易站起身来。

    “别忙,大兄弟,确实还有一件东西,是老东西,不过品相差点儿!我没好意思摆出来。”中年女子摆手道。

    唐易头上的黑线稀里哗啦,品相差到你都不好意思摆了,你还提什么?

    正待转身离去,中年女子突然从屁股坐的一摞书底下,抽出了一块砚台,“我老公说了,不是端砚,不是歙砚,就是块普通的青石砚台,但是有年份啊!就算材料一般,品相不好,也能挣个年份钱!”

    “大姐你倒实诚。”唐易顺势瞥了一眼。

    这是一块抄手砚。抄手砚一般为长方形,底挖空了一块,两边像墙一样,顾名思义,用手托底能够抄起来。

    从历史上来看,抄手砚是宋代所特有的。但是呢,后世对于宋砚的高仿和做旧成风,所以这种形制在古玩地摊上其实经常见到。

    砚台这东西,相比于其他古玩大类,玩的人相对不多,主要是文人墨客的偏好。有的古玩摊上摆一两块,主要是凑个门类,看着全乎。

    唐易重新蹲下身来,拿起砚台看了看。品相的确是不怎么样,上眼是普通的青石底子,而且太脏了!有一层灰腻腻的东西,还有些墨迹和油漆。

    不过,唐易的眼力岂是表面就能蒙蔽的?从露出的些许底色来看,这青石不同于普通的青石,似乎有几分深沉细腻。

    “这真是一块宋砚,这不是普通的青石,这是一块洮河石。”仔细看了之后,唐易心头暗喜。原来,这块垫屁股的青石砚台,居然是她摊上最好的东西!

    而在左右砚侧,还能隐隐看出各刻了一行字,砚侧的脏污相对少点儿,唐易费力辨认还能认出字迹。右侧是:洮州绿石含风漪。左侧是:能泽笔锋利如锥。这也辅助证明了,的确是一块洮河砚。

    若说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除了澄泥砚,其他三种都是取自天然石材。尤其是洮河砚,矿物岩层比较险峻,而且三面环水,水流又急,产量并不是很大。

    洮河砚相比端砚歙砚,名头稍微小一点儿。而且,就算大部分人听过名头,能准确认出的却不多。同时,洮河砚以青色居多,在外行眼里,很容易被看成是普通的青石。

    至于砚台的断代,那就更难了,传世精品还好说,要是一直闲置蒙尘,那就只能根据形制、雕工、铭文来判断了。关键是,很多古砚上面光溜溜,什么都没有。

    中年女子的这块砚台,脏兮兮的,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没有清理了,同时,只有两侧的刻字,的确很难引人注目。

    “怎么样?是好东西吧?”中年女子看唐易看了这么久,高兴问道。

    “是块老砚台,不过不好断代。虽然抄手砚是宋代典型形制,可光是民国和现代,就仿得够多的了。而且没雕工没铭文,只有侧边随便刻了字,正面什么都没有。实在是不怎么样。”唐易说罢,将砚台放到了摊子上。

    唐易当然不是不想买,欲擒故纵基本上是常用的招数。宋代的洮河砚比较少见,能在地摊上碰上也算烧了高香了。虽然形制普通,只有侧边刻字,也没有突出的来历特征,但是要卖好了,几十万还是有的。

    砚台这东西,坑口和年代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雕工、铭文和来历。就算是宋代的端砚歙砚,如果形制普通,那也比不上乾隆御书房里的一块雕工精美、铭文确凿的其他石材的砚台。

    “谁说正面什么都没有?这里刻了字!”中年女子拿起砚台,又找了一块木片,在砚额上刮了起来。(注:砚额,也叫砚头,就是砚台正面、砚池四周比其他三边更宽的一边,一般雕工刻字都会在这个地方。)

    唐易一看,原来砚额位置不仅有脏污,脏污下面还附着了一层黑乎乎油腻腻的东西,中年女子用木片挂了几下之后,果然露出了三个影影绰绰的字,而且还不小。

    “你看,真有吧?”中年女子高兴说道。接着,手上加快了动作,很快就把刻字周围基本清理干净了!

    “大姐你怎么知道下面刻了字?”唐易心想,没道理啊!知道刻字应该早清理出来,这样才好卖!难不成她是真当成是普通的砚台,故意做上的油污和脏灰?

    “嘿嘿!”中年女子咧嘴,“本来我也不知道,刚才你拿起来看,正好一个角度对着我,借着太阳光,才看到有点儿刀痕似的。看你不想买了,我就觉得万一是字的笔画呢?就刮刮试试,没想到真有!”

    这样一解释,唐易就明白了,笑着接过了砚台,看了看这三个字。

    禅月楼。

    行书,古拙苍劲,如乱云飞渡中的老松,却又似对应了这个“禅”字,有一种通透畅达的感觉。

    唐易突然想起刻在砚侧的那两句看起来模糊不清的诗,手上不由微微一抖。

第589章 三位一体

    “还有真有字。就冲这几个字,那我买了吧,大冷天的,你也开个张。”唐易稍微定了定心神,笑着说道。

    “有字就值钱了吧?”中年女子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唐易心里暗自好笑。虽说摆古玩摊的,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是并不是行家,但大部分都是鬼精,毕竟卖家掌握底价,就算被捡漏,其实也是比进货价赚钱的。中年女子却有点儿直,从她到树后质问是不是打她东西的主意就能看出来。

    “肯定比没字值钱,而且这三个字刻得不错,又像是仿照名家书法刻的。我要了吧,你开个价。”唐易干脆也直接了一些。

    “你等等啊。”中年女子掏出了手机,走到一边压低声音给她老公打了个电话。

    唐易心想,幸亏“禅月楼”相对生僻一点儿,不然要是什么御书房的字号,还不得叫破天。

    果然,中年女子挂了电话,似乎没有太紧张,伸出一个巴掌,“你给这个数吧。”

    她带着厚毛线织的手套,一伸手,中指根部的一个破洞露了出来。一阵寒风刮过,中年女子帽子一侧的几根头发晃了晃,隐约有几根已经花白了。

    唐易心里隐隐动了一下,叹了口气说道,“五千?”

    其实,从中年女子不在乎的样子,他已经看出来了,要的是五百。而且,她如此不当回事儿,估计进价也就是几十块钱。但是唐易看到寒风中的小摊子,手套上的破洞,风中凌乱的花白头发,心下突然有了几分不忍。

    在这行里混,最怕的就是听故事和心软,但是唐易这一次却没控制住自己。

    “五千?”中年女子愣了愣,但却也不笨,接着反应过来,“对啊,这几个字很有意境,说不定是名家字号呢!”

    唐易轻轻摇了摇头,心想真是没有得宝的命啊,自己都说了说不定是名家字号,却不去仔细研究下。

    虽然有意让中年女子多赚两个,但是价儿还是得还的,而且五千大大出乎中年女子意料,不还价还指不定她怎么想呢,万一不卖了,麻烦更大,“三千吧,大冷天的,我也不多讲了,身上就带了三千块钱。”

    这一点儿唐易倒是没说假话,当时他的钱包里的确只有三千多块钱。

    “三千少了点儿。”中年女子想做出个拿捏的姿态,但停了几秒钟,还没等唐易说话,她自己就绷不住了,“好了好了,看你也挺实诚的,给你吧!”

    唐易笑了笑,“包上吧。”

    这摊上也没什么像样的盒子,中年女子用一张报纸包起来,卷巴了几下,装进塑料袋里交给了唐易。

    货款两清,唐易拎起塑料袋走回了文佳家中。

    “还真买东西了?”文佳见唐易拎着个塑料袋子回来,不由笑了起来,“你作为一个林业局的工作人员,不用买她的东西堵她的嘴吧?”

    唐易直接走进了卫生间,“真是好东西!”

    文佳和唐无心在喝茶,“这都什么人啊!随便出去趟也能碰到好东西,等他收拾利索了我们再看吧。”文佳对唐无心说道。

    唐易先用清水把脏土冲掉,而后用去污剂浸泡片刻,用刷子刷了一遍。冲洗之后,又从厨房找了瓶橄榄油,用刷子蘸油又刷了一遍。用油刷主要是为了在稍微保养下石质,因为前面用过去污剂。

    看着唐易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趟,文佳有点儿坐不住了,“这是什么好东西啊!”

    此时,唐易已经最后又用清水把砚台刷了一遍,用毛巾边擦边走出了卫生间。

    经过唐易这么一番仔细收拾,恐怕再放到中年女子面前,她已经认不出这方抄手砚了。

    石质细腻,颜色青中透绿,如绵绵远山雨后翠林,又如高天之下无波碧湖。

    “禅月楼”三字,和砚侧的两句诗,显然是采用同一人的书法所刻。“禅月楼”是行书,两句诗却是行草,更为写意一点儿。书法凝练有力,单字结构雄浑奇特,而整体又给人一种隽逸飘然的感觉。

    刻工也端的了得,简直是以刀代笔。

    “北宋洮河砚。”唐易轻轻将这方砚台放到了桌上。

    唐无心和文佳都是玄门中人,对砚台本来是不感冒的,但是这方砚台平中见奇,中规中矩的造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