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219部分

天下珍玩-第219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去之后才发现,青石壁后面,是一个“装修”过的大山洞,四周石壁平整光滑,顶上如同穹窿。

    山洞正中的地面上,是一个硕大的太极形的封闭式水槽,里面银光闪闪。

    这个太极形的水槽,挖出的是一个圆圈和中间的s形线,中间两块太极鱼的部分是平地。就在两个太极鱼的鱼眼的位置,各放置了一样物件。

    三人都没有先去看鱼眼上是什么物件,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太极图圆圈和s线的正中。这里,放置了一个一米多高的“仪器”。

    “这不是我梦里出现的那个浑象吗?”唐易的心脏如同打鼓一般,咚咚咚响了起来。

    看上去,这的确像个浑象。

    上半部分是三个黑色的圆圈组成的球体,竖着的两个圆圈呈90度交叉,横着的一个圆圈在正中。

    球体下方,是四条腿的支架。

    支架的形状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玄阴四象。颜色也分别是青、白、红、黑。

    一颗底色是白色的珠子,发出五色光彩,正在球形横着的圆圈上的轨道内缓缓转动。

    整个山洞里虽然不是十分明亮,但也相当于位于充足的月光之下,能把里面看得清清楚楚。这个珠子发出的光,散开去看如同皎洁的月光,但是单看珠子,却又是五色的光彩。

    唐易不由自主地抬了抬头,山洞顶部打磨光滑的石壁穹顶,有着一颗颗的排列成形的小洞。虽然不透光,但却给人一种联通外界的感觉。

    细看小洞的形状,是一把“勺子”。

    北斗七星。

    唐无心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整体打量了一番之后,“这个如同浑象的东西,可能就是玄黄神灯!”

    “嗯?”唐易和文佳一起发出了惊讶声。

    “看来,这灯和传说的不太一样。”唐易思忖道,“这里面的信息量太大了,我们先从哪个开始?”

    “最后研究神灯,先看看这个阵法!”唐无心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太极图水槽前。

    唐易和文佳也走上前去。

    水槽里银光闪闪的液体并不透明。

    “不好!水银!我疏忽了!”唐无心连忙捂住了口鼻。

    唐易和文佳也立时面带惊色。

    水银这东西,是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水银学名汞,常温下能发出汞蒸气。

    这蒸汽是有毒的!

    虽然水槽不宽,只有二十厘米左右,但这整个太极图直径大约三米,这么一圈下来,又累积了这么多年,这空气中的毒性可想而知。

    最要命的是,这汞蒸气还是无味的!

    他们带了不少装备,但是却没带防毒面具。

    三人捂住口鼻,迅速回撤。

    就在扭头的一刹那,唐易又注意到了那光滑的洞壁上的几处挖出来的小平台。这几处小平台,一进来就看到了,但是注意力很快就转移了。现在,他却发现平台里,仿佛插了东西!

    不对,虽然汞蒸气无色,但是进入这个山洞这么长时间了,丝毫没有感觉到空气的污浊,而且似乎还有一种微微的香气······“等等!”唐易虽然依然捂住口鼻,但却停住了脚步,“我觉得这山洞里不像是汞蒸气弥漫的样子!”而后伸手一指最明显的一处平台上的东西。

    唐无心和文佳都是一愣,齐齐朝唐易所指的方向看去。

    就在这时候,唐易却直接把捂在口鼻上的手拿掉了!

    “我说,这崇祯秘藏,留下了这么多线索,很显然是崇祯还希望后人能再度进来,取走这玄黄神灯。他怎么会毒死后人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

    仔细想想,这秘藏内部虽然设置了重重障碍,但都是能破解的,而且破解难度极大。尤其是最后一道门,似乎如果没有见过那块龟甲或者不知道设定的顺序,根本不可能想到小球放置的方位!

    如果真想毒死人,何必设置这么大的障碍?设置得简单一点儿做做样子引人上钩就是了!而且,也不会把水银放置得这么显眼,放在暗处,岂不是更加不知不觉?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水银,是设置这个阵法必须的东西,但是同时,山洞里又做好了防护!

    洞顶的北斗七星小洞,很可能就是气孔,保持通风。唐易上次在峭壁上看到洞里发出的五色光彩,十分暗淡,很可能就是这颗珠子发出的五色光彩又从北斗七星小洞里透射出去的。

    三人又凑近打量了一下,洞壁上一共开凿了八个平台,每个平台上都有一株火红色的植物。

    “看看。”唐无心走到一株植物面前,发现这植物居然扎根在洞壁的山石中!

    “散尾火甲?”唐无心大吃一惊,放到口鼻上的手也拿了下来。

    听了唐无心的说法,唐易也仔细看了看这株植物。别说,这名字还真是挺形象,叶片如羽毛般散开,火红的茎叶,茎部生有一块块如同甲片的皮,倒真像是覆盖密集铁片的铠甲。

    “这散尾火甲能吸收汞蒸气?”唐连忙问道。

    “正所谓火克金,据说这散尾火甲不仅能克制金气,还能吸收金气。水银的蒸气,自然就被吸收化去了。”唐无心解释道,“同时,散尾火甲最不喜欢水,所以一般只扎根在山石中。这散尾火甲不仅能吸收金气,还能散发一种如烧烤一般的淡淡香气。”

    这下文佳也放心了,“这东西看来也是这阵法的一部分。”

    “这八株散尾火甲和穹顶的北斗七星,都应该是阵法的一部分。”唐无心点头道:“有过这么一个说法,明末,努尔哈赤在宁远城下受伤,就是因为袁崇焕提前设置了散尾火甲的阵法,使得金(清)兵所有金属兵器和工具难以发挥作用。不然以双方的实力对比,明军是很难占到便宜的。”

    唐易是学历史的,对宁远之战的各种史料耳熟能详,自然不太赞同唐无心的这个说法,不过此时也必要去探究这个,而是接口问道:“那么,现在怎么见不到这种植物了?”

第445章 汉唐葬品

    “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不久后,连伤带气,就死了。可以这么说,散尾火甲间接要了他的命。后来清兵入关,对这种植物带着无比的恼恨,竟下令全部清除。这散尾火甲原本就只在北方部分地区才有生长。经过一二十年的清除,这散尾火甲竟然真的绝种了!”唐无心摇头道。

    “卧槽,那现在这八株,岂不是重大的植物学新发现?”文佳已经放松了下来,调侃了一句,接着又笑道:“好了,既然确定没事,这个阵法我们得抓紧研究了!”

    唐无心和唐易也不再多想,三人重新一起走到了水槽边。

    “先看看鱼眼位置上放了什么东西!”唐无心说着,就跨过了水槽,来到了s形一侧的地面上。

    “这样直接过去就行?”唐易一时间有些惊讶,毕竟,这可是设置在崇祯秘藏里的一个闻所未闻的阵法!

    文佳一边跨过水槽,一边说道:“自古以来,阵法的原理都是相通的,别乱动东西就行,这个阵法只对这玄黄神灯管用。你看那个珠子只要还在转,那就没事儿!”

    唐易对唐无心和文佳还是很信任的,随即跟着过去了。

    三人来到一处鱼眼的位置前,这里放置的居然是一个椁!

    常说棺椁,这个棺一般就是指棺材,但是这个椁,其实是指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套棺。棺和椁的形制不一样,这几个人这点儿常识还是有的,这里放置的是一个椁,不是棺。

    不过,这个椁,确切地说是一个椁型盒具,只有二三十厘米的长度,应该是一种随葬的特殊物品。此椁由金丝楠阴沉木制成,灰色的椁体上,如果来回扫视,能隐隐看到金丝闪动。

    这个椁里面,没有别的,直接放置了一个陶俑。

    陶俑是一个体态丰腴的妇女形象,共有三种颜色,头上梳着发髻,脸部丰满圆润,眉眼细长,小口小鼻,身着长裙,胸部微露。

    这是一个典型的唐三彩仕女俑。

    “金丝楠阴沉木的椁和这个仕女俑,都是唐代的。”唐易说道。

    “怪不得这个仕女俑阴气这么重,原来是陪葬品。”文佳接口道。

    “这个唐三彩仕女俑出现在崇祯秘藏里,文物史又该改写了。”唐易笑了笑。历史这东西,说穿了都是人写的,人都有局限性,历史其实也是在不断改写中完善的。

    在此之前,唐三彩的出现,仅限于民国之后。

    在古玩圈子里,有不少刚入门的爱好者想收藏唐三彩,但是,只要在市场里,有人说:我这个唐三彩是祖传的!那就一定是假的。

    为什么呢?

    因为唐三彩这个东西,只要是真品,那就没有传世的,全部是冥器。在唐代,唐三彩就没有实用器物出现过,只作为陪葬品。而且,在民国之前,根本就没有“唐三彩”这个称呼。

    这个称呼怎么来的?是20世纪20年代,洛地唐墓被盗掘之后,发现了这样一种带彩的唐代的陶制品。唐三彩这才被考古研究人员命名。即便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古玩店也很少会卖唐三彩,有卖的,也是偷着卖。

    包括一些佛头佛像,这在当年都是不能随便买卖的,因为都是犯忌讳的东西。

    现在,却在明末的一处秘藏里发现了唐三彩,说明,明代就有人从唐代墓穴中弄出了这东西!所以唐易才说文物史要改写了。

    当然,极有可能只有很少的数量,而且用途极为隐秘,不然就算正史没有记载,野史和民间杂记中也会有提及。

    这一处鱼眼的位置,其实是两样东西,只不过放到一起罢了。

    “再看看另一处。”唐易说着,便跨过中间的s形水槽,来到了另一处鱼眼位置。文佳和唐无心稍顿,也跟着过来了。

    与阴沉木椁和仕女俑相比,这一处鱼眼位置的东西就显得清亮多了。

    一对十几厘米长的黄玉握猪并排,周围是一圈串起的银白色的珍珠。珍珠的个头不小,估计直径能达到十三四毫米。

    唐无心和文佳对古玩虽说也不是门外汉,但毕竟不如唐易精专,所以刚才都是等着唐易来分析断代的。不过,这一次,唐无心指着一对黄玉握猪说道:“汉代黄玉握猪,我以前见过一对,当时十块钱被人买走了。”

    “老爷子啊,你说的这得是什么时候的事儿啊?”唐易狂汗,“从造型和刀法来看,这的确是一对汉代的玉握猪,更难得的居然是黄玉的,汉代握猪以青玉白玉居多,这么好的黄玉玉质,保存又这么完整,现在是一百万也买不来!”

    “好像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唐无心故作认真回忆状。

    “我勒个去!”文佳笑出声来,“师叔,没想到你也能幽他一默。”

    唐易也跟着笑了起来。不过,很快又看向了这一对玉握猪,“这汉八刀真是名不虚传!”

    汉八刀是一种俗称,不是指某一种玉器,也不是一种工艺专用,而是一种艺术风格,线条平直有力,像是刀刻出来的。八刀,其实就是没几刀的意思。再说了,汉代琢玉也不用刀,用的是水砣。

    “又是冥器。”文佳也看向这一对玉握猪。

    没错,玉握猪也是陪葬品,死者握在手里的。古人认为,死了不能空着手,握着财才好。这手里握着的东西,也是经过了演变,比如夏朝以前握着兽牙,商周时候握着贝壳,汉代,就出现了玉握猪。猪在汉代,是典型的财富象征。

    “看来,这一串珍珠也是汉代的了?”文佳又问道。

    “我看是。而且应该是女人戴着下葬的,后来又出了土。光泽上和一直传世的不一样。”唐易应道。

    汉代的珍珠采集技术和现在没法比,再说现在都养殖了。能凑成这么一串大个儿的珍珠,那个女人生前的地位想必极其尊贵。

    一共四样东西,全是葬品再利用,都是两两结合,一组是汉代的,一组是唐代的,分别充当了太极的鱼眼。

    唐易看了看这些东西,又看了看水槽里的水银,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第446章 真是灯油

    文佳似乎也明白了,看着唐易点了点头。

    唐无心看了看他俩,又抬头看了看北斗七星,周遭打量了下八株散尾火甲,“这个阵法的主体确就是五古封灯。确切的说,更像是一个供养神灯的阵法。”

    五古,五种古物,兼具五行。

    水银的“古”,是天然的,同时具备金性,当然是五古之一。

    金丝楠阴沉木椁盒,不用说,属木性。

    仕女俑,烧制而成,当属火性。

    黄玉握猪,自然是土性。

    珍珠串,出自蚌类,是水性古物。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