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116部分

天下珍玩-第116部分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已经很不错了,雍正珐琅彩是清三代水平最高的,哪能是轻易能仿的?这对橄榄瓶,是不是黄地儿牡丹纹?”唐易心想,果然如我所料,呼风这样的专业人士,一般的仿品哪能入得了他的眼,但珐琅彩这种宫廷专属器物又和别的瓷器不同,高仿又哪能这么容易做!

    “哟,你神了啊,我只说了个橄榄瓶,你怎么知道是黄地儿牡丹纹?”呼风一下子露出了惊讶之色,接着看了看毛逐,惊讶之色稍减,“毛逐发短信告诉你的?”

    “我闲的啊?”毛逐夹了一块带鱼皮的鱼肉塞进嘴里,“这清江鱼真不错,没刺儿不说,鱼皮鱼肉外焦里嫩,还真是适合烤着吃。”

第232章 两亿不贵

    “黄地儿容易卖,牡丹容易画。”唐易夹起了一只水饺,“就好像让你猜水饺是什么馅儿的,你先猜三鲜馅的一样。”

    皮修一下子笑了起来,还拍了下巴掌,结果看到三人都没动静,顿时显得很尴尬,“这清江鱼确实是适合烤着吃的鱼!”

    呼风看了看唐易放到一边的袋子,“你呢?有什么收获?”

    唐易这时却笑了笑,“我买了一件花盆,不如你也猜一猜?”

    这花盆是放到盒子里,然后又放到袋子里的,从袋子上能看出盒子不大,“不大啊,粉彩的?”呼风问道。

    “你看,你也很神!”唐易干脆道,“慈禧的。”

    “体和殿?”呼风直接起身,想去看看。

    “体和殿还能捡漏吗?乐寿堂!”唐易没阻止呼风。

    “乐寿堂专做花盆的,更不好捡漏!”呼风打开袋子,将盒子拿了出来,放到了一张椅子上。

    “那是对你来说。有不少人还不知道乐寿堂呢!”唐易道,“可惜,这东西我看原本是一对,现在只有一个。”

    呼风小心拿出花盆,“还是带奁的,可以啊,多少钱收的啊?”

    这时候,毛逐停了筷子,也上前看了起来,“就他这样的捡漏小王子,这东西不会超过一万块钱!”

    “你看,你也神了!”唐易喝了一口茶水,“老佛爷的这件东西带回去,也算有个收获。”

    “嗯······”呼风还在欣赏中,毛逐却听出了意思,问道:“你打算回去了?”

    “该办的都办了,还有意外收获,该回去了。”唐易应道。这个“意外收获”,在他心里,其实是指发现神盒的事儿,当然了,在其他人听来,好像是指这个花盆。

    而呼风却说道,“好容易来了一趟,你这眼力不多捡点儿漏回去,太可惜了!”

    “捡漏了一件宣德青花碗,小赚一笔,还卖给老黄表明没有敌意,一举两得;想打听的事儿也打听了个七七八八;再多带这一件乐寿堂制的花盆回去,算是很圆满了。捡漏是好,但凡事得留有余地······”唐易若有所思。

    “我看你是想美人儿了吧?”毛逐插了一句。

    呼风却好似也想了想,“说的有道理,不行我们明天玩一天,后天就回去。”

    “好啊,明天我当导游,要御窑厂遗址和明清商业街转转,再就是瓷江两岸有些风景还不错。”皮修立即接口道。

    而就在此时,瓷江岸边的一栋别墅里,老黄也在对河野平说着内容类似的话。

    “御窑厂遗址和明清商业街想必你都去过了,这瓷江两岸有些风景还是不错的,等交易完了,我带你转转。”

    河野平带着白手套,手拿放大镜,一边点头,一遍仔细看着眼前的一只元青花人物大罐。

    庄子梦蝶。

    这个大罐完整而端庄。高有30厘米,口径达到20厘米,腹径得有30多厘米,足径和口径差不多大小。足底是素的,直口,短颈。

    罐体的青花纹饰幽蓝却显亮丽,纹饰分为四层,颈部祥云纹,肩部枝叶纹,底部莲花纹。而腹部画片儿的主体,就是庄子梦蝶了,整个画片儿浓重饱满,层次分明。

    庄子侧躺在一块大青石上,舒展惬意,上方有似云非云,似雾气非雾的缭绕,青石周围,有花有草,青石的侧上方,还有一只硕大的蝴蝶,翩然振翅,带着几分仙道之气。

    河野平一边看,一边啧啧赞叹,最后,又拿起一个强光手电,对着大罐内部仔仔细细查看了足有十分钟。

    老黄见河野平看得差不多了,笑道:“河野先生还怕有内印不成?”

    河野平当然怕,此前三件高仿都经过了他的手,不过,这一件所幸是大罐,能够从较大的口部往里看,确实没有。河野平仍不放心,又拿出了一个可旋转的小型摄录机,打开闪光灯,在罐里反复调整角度,完完全全录了一遍。

    老黄并不着急,一直等到河野平看完了录像。

    “黄老板,这大罐到你手上多长时间了?”河野平的目光终于从大罐上离开,开口问道。

    “河野先生,我得纠正你的说法,这大罐,从来就没到过我的手上,只是货主信任我,让我代卖而已。”老黄接口。

    “黄老板,跟我还用得着这样么?”河野平笑笑,他自是不相信这是“代卖”。这样的说辞好处很多,叫价高了,可以推到货主身上,一旦谈价谈僵了,还可以用再问问货主的说法拖延一下。同时,根据行里的规矩,买家还不能多问货主是谁。

    “我是实话实说,信不信由你。”这时候了,老黄定不会改口。

    “呵呵。什么价儿?”河野平也没过多纠缠这个无关实质的问题。

    老黄伸出了两个手指。

    “两千万?”河野平问道。

    老黄哈哈大笑,“河野先生,你以为还是买高仿呢?当然了,你也可以当成高仿,任何器物都有高仿的可能。但是人家货主是当成真品了,我不做评价,只做转述。两个亿,最低价儿。”

    河野平沉吟不语。

    “如果换算成美元支付,他说可以把零头儿抹了,是到整万的零头儿。”老黄加了一句。到整万的零头儿,也就是优惠几千美元,对按亿论价的东西来说,基本相当于没优惠。

    此时,在一旁的白先生也开口道,“两亿不贵。鬼谷子下山拍出了两亿三,十年过去了,如果送去上拍,再加两个亿都有可能。而且,货主拿不到两个亿,因为让我们代卖,我们得有一成的利市。”

    “原来,河野先生刚才报的两千万,是给我们的利市。”老黄的眼睛又眯缝了起来。

    “这东西,我不会再出手了。”河野平沉吟道。

    “这是你的事儿。我只能提醒你,这东西很抢手,欧洲的买家,我最晚明天中午12点之前得给人家消息,这也是你给我答复的最后期限。”老黄起身,走到了窗户边,“今年逢五,年底东京史料馆五年一度的万国展览大典,在瓷器展厅,不知道会有什么东西。”

第233章 交易前夕

    老黄说的没错,今年年底,东京史料馆要办五年一度的万国展览大典,往世界各地派出了人手,华夏的总管事就是河野平。在瓷器方面,那件汝窑莲花笔洗虽然也是大大的重器,但是老黄想,这件来路不正,能不能躲过一劫还不知道,更别说敢展览了。

    而现在这件庄子梦蝶元青花大罐,是可以堂而皇之地展出的重器。

    虽然这件大罐如果按照真品上拍,估计不止收入两亿,但是老黄空手套白狼,这个价格是个很适合的价格,比此前参照的鬼谷子元青花大罐的价格要低,但单从数目上看,也是大大的一笔。

    最关键的是,老黄已经打定主意,干完这一票,不想和河野平再合作了。事实上,这也是他最后一件可以乱真的高仿了。“韬光养晦”店里摆的那个乾隆粉彩镂空花瓶,毕竟已有正主儿,只能自娱自乐。

    当然,他之所以不想和河野平继续合作,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河野平胆子奇大,胆敢从山海省博物馆调包汝窑莲花笔洗。虽然此事看起来天衣无缝,但是纸包不住火,而且上头已经开始严查,这曾处长都从燕京到瓷都来了,估计布网已经开始。

    再者,河野平不仅惹上了官方,还丧心病狂妄图用一件高仿的雍正粉彩摇铃尊却要挟秦老。秦老是什么人?纵横古玩圈数十年的**湖!老黄断定,河野平不仅讨不到便宜,还很有可能喝上一壶。

    综合这些,他估计河野平此后是凶多吉少。虽然老黄卖出的都是仿品,真要出了事还真拿他没办法,但小心驶得万年船,老黄决定收手,还是很稳妥的。

    其实他还不知道,要不是河野平低估了唐易,没想到唐易会如此“傻缺”,倒贴钱把《东莱先生诗集》就这么送进了山海省图书馆,恐怕还会有动作对付唐易,拿到这两卷诗集。

    而且,根据河野平掌握的资料,对崇祯罪己铜香炉的秘密所知并不多,所以才暂缓出手。若是年底前搞到的东西够丰富,也有可能就此放弃铜香炉,但若是东西少,恐怕唐易还会有麻烦。

    河野平现在的精力,自然放到了这件庄子梦蝶元青花大罐上。

    “调集两亿的资金,不是个小数目,这事儿我得汇报一下。”河野平终于开口说道:“明天中午12点之前,我给你一个答复。”

    “很好。”老黄点点头,却又问道,“我听说五年前的万国展览大典上,你们在瓷器厅展出的宋代窑口,独缺汝窑,今年不会冒险吧?”

    河野平居然笑了,“谁说世上只有一对汝窑莲花笔洗?谁又能说自己的一定是真的呢?如果我们手上的汝窑莲花笔洗传承有序,丝丝入扣,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老黄本来是想打趣一下河野平,说他们东京史料馆拿了真的汝窑莲花笔洗也不敢展出,没想到河野平居然来了这么一通,不由心里叹道:自古以来,倭人就胆大包天,狼子野心。这件事儿,如果不能尽快取得证据,恐怕到时候他们还有胆量反咬一口,说被诬赖。

    不过,这事儿老黄管不了,也不想管,他要的是钱。

    “你的华夏语说得不错,不过‘丝丝入扣’这个成语用得不对,这是形容文章或者表演细腻准确的,你应该用‘严丝合缝’。”老黄走到河野平身边,“那我就不送了,等你电话。”

    “合作愉快!”河野平伸出手,心里却默默记下了这个成语。其实,本来他是想用“天衣无缝”的,又觉得这好像太夸张了,才临时借调了“丝丝入扣”。老黄这一说,他确实感觉“严丝合缝”最贴切。

    “合作愉快!”老黄也伸出了手。

    白先生送走了河野平和随身的助理。

    看着河野平消失在视线里,老黄点了一支雪茄,吐出了一口烟圈,“其实我跟你的合作,一点儿都不愉快。我毕竟是一个华夏人。”

    河野平坐上副驾驶,他的助理开车,驶出别墅区后,才问道:“河野先生,这一件是真的吗?”

    “如果我都看不出问题,那就是真的。”虽然河野平连个成语都没用对,但是在这方面却无比自信。

    他的老爹河野太郎精通铜器和书画,瓷器是个弱项,所以从小就有针对性地培养了他的瓷器鉴定能力。可以说,在倭国,河野平的水准足以跨入一流。

    只是可惜,他面对的是陆知行。

    在这方面,老黄比他更有自信。陆知行是百年罕遇的天才。如果说沈松岩的功力,是自身天赋、名师指点、不断努力三合一的结果。那么陆知行的功力,却主要来自天赋,其他两样只是辅助。

    在很多领域,努力可以弥补天赋不足,但是在艺术领域,要想达到巅峰,没有天赋,再努力也白搭。

    “那您觉得,黄老板还有降价的可能吗?”助理又问道。

    “绝无可能。”河野平咂了一下嘴,“不过,只要东西没问题,即便有欧洲买家的事儿是假的,即便这件大罐从头到尾是他做的一个局,我们买下也不吃亏。”

    “接连几件高仿都是黄先生手里出来的,他背后到底是什么人?如果这件大罐如果也是那个人做的呢?只是这一次没有加上暗记······”

    “如果没有暗记,假的也是真的。”河野平打断了助理的话。

    助理对这件事似乎考虑得很多,此时也好像很有表达的**,他眉头紧紧皱,“如果展览大典之时,这个人出现了······”

    “智者千虑,偶有一失。”河野平一愣,轻抚额头,又开始用成语了,这次没用错,不过他把自己比成智者,也够装逼的。

    “你考虑得不无道理,确实有这个可能性。不过,也仅仅是可能。黄老板是个生意人,退一万步讲,即便是用高仿获利,也不会去找东京史料馆的麻烦。而且,这件大罐我看不出任何问题。”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