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最牛古董商 >

第534部分

最牛古董商-第534部分

小说: 最牛古董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贺年笑着回答道:“有十九点八米。”

    杨一眼笑道:“十九点八米,那就是将近二十米的深度了。我很奇怪被焚烧过的遗迹是一座什么样的古迹,竟然需要打二十米深的地基,难道古人在这上面建造了一座摩天大楼?”

    罗贺年的笑容僵硬了一下,其实他也正在奇怪这个问题,是什么建筑需要打二十米深的地基?难道古人真的曾在这里兴建了百米高的摩天大楼不成?那怎么可能?!

    杨一眼一笑说道:“既然有人文形成的夯土层存在,我就非常好奇这夯土层的下面是否会别有天地。当然,就算我分析错了也没有关系,咱们不过是多打几个探洞而已,费不了多大的功夫。”

    罗贺年讪笑了一声:“呵呵,杨老说的对,就是多打几个探洞而已。”

    多打几个探洞就为了一探夯土层下的地貌,还真是病得不轻,夯土层一般是作为建筑物的地基存在的,建筑都在夯土层上面呢,这下面有什么好看的?一个几十米深探洞的成本最少要一两万块钱,除了你们财大气粗的上下五千年以外,没有人会干出这种傻事。

    算了,这次联合考古是以你们上下五千年为主,经费也是由你们全包,你们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吧,我们就是跟着凑个热闹,有发现最好,没发现对我们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失。

    罗贺年呵呵笑着站起身,拍打着手上沾的浮土。

    这时唐豆搀扶着周老走过来,周老笑呵呵的冲着罗贺年问道:“罗校长,有什么发现没有?”

    罗贺年笑着冲着周老说道:“周校长,已经探到了地下二十八点五米的深度了,还是夯土层,古人真是奇怪,竟然在这里打了这么深的地基,杨老刚才还开玩笑说古人在这里建造了一座摩天大楼,呵呵。”

    周老哈哈一笑,他自然知道这夯土层下埋藏的是什么,不过在水落石出之前却只能装煳涂。

    当然周老不会对别人说出古人建造摩天大楼那样扯淡的话来,他呵呵一笑转移话题:“古人既然这么做必定会有他们的道理,罗校长我为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上下五千年的董事长唐豆。豆子,这位是西北大学的罗校长,是考古界的前辈,你以后要向罗校长多请教。”

    “原来你就是唐总,久仰大名如雷贯耳,果然是名师高徒年轻有为。”罗贺年热情洋溢的冲着唐豆伸出了手,双手。

    唐豆笑着双手握住了罗贺年伸过来的手摇晃着:“罗校长您好,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罗贺年呵呵笑着说道:“唐总就不要客气了,您可是北杨南周两位前辈的传人,还有秦老院长在一旁指导,指教的话可是不敢说,大家以后可以增进交流相互探讨。”

    唐豆哈哈一笑,跟罗贺年说着客气话。

    这时考古队员们又已经陆续取出了几节钻杆,从钻杆中取出的土样显示依旧是夯土层的构造。

    罗贺年的眉头忍不住也皱了起来,现在计算一下深度的话,仅从焚土层计算也差不多有三十米的深度了,怎么还会是夯土层?

    夯土层一般只是为了地表建筑的稳固而夯实的,就算是现代建筑几十米高的摩天大楼也用不上打造三十米深的地基,古人到底在这儿建造了什么?

    终于,最后一节钻杆出土,周老情不自禁的捏了捏唐豆挽着他的胳膊,跟唐豆交换了一个眼色。

    唐豆向周老回以一笑,这世上就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地下埋藏着什么了。

    经四年多,经庄襄王、秦始皇两代,先后动用了数十万民工,这么庞大的工程就算是在现代也要被载入史册了。

    可是,这座地宫却从未出现在任何史籍记录上,有据可考的只是秦始皇动用数十万民工在咸阳上林苑大兴土木兴建阿房宫。

    考古队员们打开钻杆,看清钻杆中的土壤样本之后,忍不住轻轻摇了摇头。

    依旧还是夯土层,只是在末端多出了一些碎石的成分,这种情况像极了打到岩石层的样子。

    夯土层直接建造在岩石层上?这太扯了吧?

    罗贺年熟知古都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地貌,他知道古都附近的地下岩石层绝不会在这个深度上。

    罗贺年勐然想到了另一种可能,眼睛瞬间瞪大。

    “都闪开”,罗贺年大喊一声,直接推开两名考古队员奔至钻杆土壤样本的最末端,奔跑过程中已经从口袋里掏出了刚刚塞起来的放大镜。

    夯土层最末端圆柱形的夯土样本表面上赫然拓印着半只兽爪的形态,这是夯土长年累月压在建筑雕塑上留下的印痕。

    罗贺年不顾身份的趴在地上,举着手中的放大镜看清那半只兽爪的印痕,忍不住兴奋的冲着身边的人大叫了起来:“古墓,我断定这下面有一座规模庞大的古墓!而且极有可能是春秋战国以前帝王将相的古墓。”

    除了古墓,罗贺年想象不到还会有什么建筑能够建造在地下三十多米的深度,他之所以推断这座古墓是春秋战国以前的,则是因为不远处就是阿房宫遗址的缘故,秦代遗迹都已经保存在地表了,那么这地下的遗迹自然应该是秦代以前的遗迹才对。

    罗贺年的这个推断也没有错,中华民族的传承史太悠久了,而古都地处黄河流域前端,正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在这里发现先秦以前的文明古迹并不会令人感到意外。

    听到罗贺年的喊声,分散在四周的人都聚拢了过来,不过却没有人注意到,三位老爷子的手已经紧紧地拉在了一起,三个人的老眼中竟然已经隐现泪花。

    九鼎,沉睡了两千年的九鼎……该是你向世人展示你迷人魅力的时候了。(未完待续。。)

第886章 你马上到首都来一趟

    一个探洞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骚动,在三位老爷子的主持下,考古队又在不同的几个位置接连打下了十几个探洞,除一个探洞一无所获之外,其余的探洞均发现了地下几十米处那处人文建筑的迹象。

    根据十几个探洞散布的位置,所有人都断定这地下必定埋藏着一座规模非常大的‘古墓’。

    阿房宫遗址附近发现一座大规模古墓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迅速散播了出去,省文物部门马上组建了一只阵容强大的考古队参与到联合考古队中,联合考古队的阵容一下子扩大了好几倍。

    先入为主,古墓是三位老爷子带领上下五千年博物馆古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考古队首先发现的,而且以三位老爷子的声望以及跟古都市考古队签订联合考古形成的惯例,秦彦培当仁不让的被推举为联合考古队队长,周老、杨一眼、省文物局副局长以及罗贺年被推举为副队长。

    不过三位老爷子心里都清楚,等到地宫真正出土的时候,恐怕他们这支联合考古队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到时候副队长的名单中一定会挤进几位国字头考古科研机构负责人的名字,这也是情理中的事情,这么大的重大考古发现,怎么能没有国字头考古科研机构的身影?

    在陈市长的亲自过问下,这片未知遗迹的保护范围又被扩大了两倍,同时陈市长还请求古都武警部队派来了一队战士协助考古队进行警卫工作,以此表示对这次考古活动的重视。

    圈地、建设外围警戒围栏、内部搭建活动房、以那个探洞为中心搭建简易棚……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唐豆又掏了几百万元就地购买了几台小型挖掘机器,老爷子们解释根据探洞得出的数据,这次考古活动需要移动的土方将会超乎想象,如果像以往考古挖掘那样用工兵铲土筐来进行土方作业,恐怕一两年也不会完成挖掘工作。

    有人对三位老爷子动用小型挖掘机械的决定提出了异议,他们担心机械施工会对地下古迹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摆事实讲依据,三位老爷子将十几个探洞的土壤样本资料摆在众人面前,联合考古队一致认为在挖掘到有焚烧痕迹的土壤层时,使用机械施工应该不会对地下遗迹造成什么损坏,更何况,所有人都清楚,他们要挖掘的并不是那片有焚烧痕迹的古迹,而是深埋在那片古迹下面三十余米深度的神秘‘古墓’。

    地宫的考古工作已经在大动干戈的进行了,贺斌待了几天实在无聊跑回黄浦去了,临走的时候给唐豆留下一部‘人用的手机’,对着这部手机唐豆只能报以苦笑,再好的手机到了他手里也会时常出现‘对不起,您唿叫的用户不在服务区’的服务提醒,要么唿叫转移,要么只能这样,这个问题无法解决,就算他随身带着一个移动终端站也不行。

    贺斌走了,可是乔北方却是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之中,在阿房宫附近有重大考古发现,那就预示着他即将进行的阿房宫投资项目将会财源滚滚,他已经在迫不及待的催促着陈市长尽快落实征地手续,不过最近这段时间陈市长也是忙得焦头烂额,口头上是已经答应了乔北方,但是具体落实还需要等一段时间,最少要等到联合考古队出来一个像样的结果以后才行。

    政府也需要待价而沽,如今阿房宫附近突然出现了重大考古发现,前面政府跟首实发展所洽谈的投资条件肯定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乔北方恨得牙痒,可是却也是无计可施,不过乔北方并不是恨唐豆他们横生枝节。

    上下五千年的考古发现对他来说是件好事,他怎么会恨唐豆?与之相反的,他跟唐豆亲近还来不及呢。

    乔北方已经从贺斌口中套出了重建圆明园项目的大概,这么大的工程他自然也想插一脚进来,不过贺斌跟他说的也是语焉不详,乔北方急了,贺斌走后,乔北方找了个借口将唐豆请到古都某个休闲会所,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下来,乔北方跟唐豆两个人躺在按摩浴池里,终于试探着跟唐豆流露出了自己想要参与重建圆明园项目的心意。

    唐豆对乔北方的印象还算可以,他也没有隐瞒乔北方,笑着将重建圆明园项目的实底交给了乔北方,但是也言明了这个项目迄今为止也只是一个设想,具体能否获得批准还需要听到上面的批复之后才能确定。

    乔北方听说这个项目不仅有钱慈航参与,而且还有何赌王、李超人等七八个在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赫赫有名的大亨参与,自己很干脆的缩了一下脖子退缩了。

    有这些大亨参与的项目,他算哪根葱要插一脚?就算是贺斌那小子,在这里面肯定也就是扮演一个跑龙套的角色,倒是这个唐豆,乔北方隐隐感觉到,这个项目如果真的能立项的话,唐豆必定会在这个项目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因为这个项目的每一条线索,似乎都跟唐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以这么说,这个项目缺了谁都可以,唯独不能缺了唐豆。

    不过乔北方却也在怀疑这个项目是否能够获准立项,重建方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别说一个圆明园了,就算是重建亚特兰蒂斯,这几位爷估计也有这个实力。

    问题的关键不是在实力上,乔北方做的就是旅游经济,他知道根据《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理事会章程》和《国家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对于国家级大遗址必须实施现状保护,任何重建、复建的方案都不可能获得国家文物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批准,任何重建或复建国家级大遗址的说法也有悖于文物保护的基本常识。

    他的重建阿房宫项目就是打的一个擦边球才被获准的,虽然获准了,可是却并不是在认定的阿房宫遗址上重建,而是需要另外选择地点建设。

    说白了,他的重建阿房宫项目其实就是建设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旅游景点,当然,真正的阿房宫遗址也在他的项目规划范围之内,但是真正的阿房宫遗址却只能保持原状,不能在遗迹原址范围内建设任何项目。

    重建圆明园的阵容确实是非常非常的强大,而且是在圆明园原址上进行建设,这个项目已经违反了重大遗迹保护的惯例,如果通过,必定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或许会在国内各地区引发一系列的重建风。

    乔北方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首长在跟其他几位常委碰头的时候,其他几位常委中就有人对重建圆明园项目提出了异议。

    众所周知,对文化古迹最佳的保护方法就是维持现状,更何况圆明园在中国人心中占据着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如今首长提出重建圆明园的提议是否妥当?而且重建后的圆明园已经脱离国有,完全进行商业化运作是否合适?这些都是有待商榷的事情。

    乔北方好意对唐豆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唐豆也开始担心重建圆明园项目是否能够获得批准了。

    重建圆明园对别人来说也许只是一个项目而已,就算对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