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重生之美丽新人生 >

第17部分

重生之美丽新人生-第17部分

小说: 重生之美丽新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说。”

    正好史小弟在亲戚家里呆不下去了——他急着回家看《小苹果》,于是收拾收拾东西,姑侄两个第二天就回了安成郡。

    叮叮叮!

    门开了,史悦而开的,一看到史小弟就眉开眼笑,张开五指山,“五千了,涨到五千了!”

    “啊啊啊!”

    史小弟开心的拉着姐姐的手,又蹦又跳。

    这是属于她们姐弟姐弟两人的成功,别人再怎么替他们高兴,又怎么比得上他们自己?

    激动之下,旁的事情都抛到脑后,急急去二楼电脑旁打开网页。千云音乐网上当天下载排名,《小苹果》以三千堪堪排在第一八十九位,虽不算高,但实打实的成绩摆在那里啊!

    联想到录音唱歌还有拍摄mv经历的,史小弟喜极而泣。

    “掉金豆豆干嘛,咱们是没名气。等以后唱火了一首又一首,嘿嘿,天天上排行榜。”

    “嗯!”

    有一首开门红,史小弟对未来有了自信。既能赚点零花钱,又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多好!要问史小弟还觉得姐姐神经质,很讨厌吗?有点。但跟从前那种“此人是亲姐姐的无奈”,又不同了。

    如果史悦而还继续创作几首《小苹果》,他愿意忍受神经病的困扰,再也不到处抱怨了!

    而客厅内,史清清则跟嫂子进行一场艰难的谈话。

    徐松玲知道小姑的意思——嫌弃他们夫妻对女儿史悦而太好了。

    可是,为什么不能对悦而好?就因为悦而不是史家的亲生女儿?若这么讲,当初她和史家驹结婚,史家不满意她带着女儿,不想养她的女儿,怎么不说?

    对于这一点原则问题,徐松玲寸步不让。

    史清清吧,对嫂子也不是不满意。金城郡史家,和安成郡史家,都是一房的近亲,祖父辈是亲兄弟。十几年前,大哥史家驹也有机会安成郡发展的,奈何老太太不肯离乡背井。于是大哥一家就留在安成郡,窝在四照原县城里,照顾母亲。

    这一照顾,就是十多年。史老太太身体不好,后期瘫痪在床,把屎把尿的都是长媳伺候。徐松玲还是帝都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呢,没有推诿责任,媳妇能做的该做的,她都做了。人心都是肉长的,史家其他的亲戚看了,对她自然多了几分敬重。除了带着女儿这一点外,她没有什么能挑剔的。

    所以一见嫂子脸色变了,史清清的暴躁脾气也压了压,“我不是说嫂子的不是。只是悦而那孩子……嫂子也要为她想一想。她的身份,她的脾气!现在家里,鉴儿是弟弟,还处处让着她。等到了外面,人家也让她?惯得她不知轻重,那是对她好吗?这种霸道性格,惹得人憎狗嫌的,已经吃了一次亏了还不醒悟?”

    “不是我这个当姑姑的喜欢戳人心口,嫂子你不想想悦而才十四岁,已经有了前科!坐牢半个月哪!她已经不是身家清白的人了,警局里有她的备案,上过法庭,差点被宣判!你说说,等过两年,怎么说亲?能找到好人家吗?稍微有点能力的人,一查就查到了,人家才不关心她是不是凶手呢,只看她有前科,先就厌恶了。”

    “这真是我的肺腑之心。嫂子你要真为她好,就该收收她的性子。她长相随了嫂子你,再多养成温婉性子,有污点就有污点吧,还是个好姑娘。我们史家都会帮她找个好人家,再怎么,也不至于拖累了鉴儿!”

第二十五章 意外之外

    最后一句,才是史清清想要表达的重点。

    她的意思很简单:压着,防着,看管着,好吃好喝供着史悦而长大到成人,往外面一嫁,就完了。女儿么,不就是那么意思?还指望她养老送终啊?

    可徐松玲听了,脸色十分难看。悦而什么脾气?她做母亲的说话都得思量再三,生怕用句遣词方面不当,伤害女儿那颗敏感的心灵。真依小姑的说法,这个家,还像个家吗?反正她想象不出史悦而忍气吞声是什么模样。

    她也不愿意养出一个忍气吞声的女儿。

    “多谢小姑你记挂着悦而的将来。不过悦而还有我和她爸两个在呢,就不用你多操心了。”

    “这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啊!”史清清气不过,阴阳怪气的说,“嫂子要想想以后!你百年葬的可是史家墓地。”

    乍一听,不懂什么意思。怎么扯上百年以后?

    徐松玲琢磨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不禁大怒——这是暗指她对女儿好,是想跟史悦而的生父搭上关系,藕断丝连。话说得太过分了,而且用心不良,跟当面骂她水性杨花、攀龙附凤有什么区别?

    “多谢小姑的提醒。不过你已经是嫁到别人家的人了,有空想想其他的,就别关心史家墓地葬了谁了。”

    史清清听了,腾的一下站起来,甩手就走。

    徐松玲也不留——十四年了,从她带女儿嫁到史家算起,时不时受小姑的闷气、排挤。当年她是新媳妇,不得不忍。现在,她有儿子,有丈夫,早已经融入史家,成了这个家族的一份子。反观史清清,都嫁人生子了,还管着哥哥家怎么管孩子、怎么过日子,没这个道理!

    也许,就是对她太客气了,才得寸进尺。

    再说史清清出了琴安小区,当时气得不得了,暗想徐松玲你以后八抬大轿请老娘,老娘也不来。可越走越觉得不对劲。她毕竟不是十七八岁的傻姑娘,一股劲的钻牛角尖。今天的事情慢慢回想,就知道自己先说错了话。

    她的本意不是吵架,然后跟大哥一家不来往了啊!

    走,不能走。回,也不能回。思来想去,只好去了大哥的单位,等到了下班时间,跟兄长一起回到史宅。她去自己亲大哥的家,有什么问题?

    徐松玲见小姑子掉头回来,也没多说话,在厨房准备好了晚餐,多一副碗筷。

    史小弟很高兴姑妈留下来吃饭,高兴的跟她说,“《小苹果》在排行榜上又上升了一名,哈哈,有六千了。姑妈,我赚钱了,赚了一千块!”

    “嗯,真棒!我们家鉴儿就是聪明!”

    餐桌上的气氛比较古怪。

    史悦而跟史清清基本没有视线交集,徐松玲刚跟史清清关系闹僵,没办法好客的劝酒劝菜,视线一相对,就默契的各自转移。

    于是变成,徐松玲跟丈夫说几句话;史清清跟兄长说几句话。史家驹在中间不停的点头。然后徐松玲跟女儿史悦而说话;史清清跟侄儿史鉴之说话。

    一家人好像沿着餐桌两边,分成了两个小团体。

    史鉴之非常敏感,本想说,“我姐也很聪明”,但眼珠转了几下,说“这个菜好吃,姑妈你多吃点”,然后把自己的头埋在碗里。打算不吃完,不抬头了。

    食不知味的一餐后,史清清改变策略,不直接跟嫂子对着来了。她真是傻了,嫂子就算有千般不是,可照顾她亲妈多年,老人过世的时候身上没有一个褥疮,走的平静安详。就凭这一点,她这辈子都得感激嫂子。

    再说了,她和徐松玲之间,有什么天大的矛盾?还不是为了史悦而么!

    ……

    当当当!

    敲门声响了。姑妈史清清好像刚从对面史小弟的房间“无意”走过来,笑着到了史悦而的房间,“悦而啊,在做什么?晚自习么?”

    白色的书桌上,压着一叠稿纸,上面弯弯曲曲的都是小蝌蚪——五线谱。

    “姑妈,我在创作呢!”

    “创……还创作?”史清清好笑,“像《小苹果》那种口水歌?你‘创作’一百首,有什么用?能帮你提升地位,还是帮你找到好的工作单位?一首歌赚个一千块,你有这个时间,多多学习,将来考上望京大学、京华大学就好了。听鉴儿说,你常常自夸自己智商高,比不上你妈上帝都大学,可以考紫藤花大学啊!紫藤花有分校在金城郡,而且毕业后就是一等公民。”

    史悦而对将来上什么大学,还没有规划好——主要是因为她想进娱乐圈,但是也知道,没文凭,没学历,没背景,光凭好看的容颜在娱乐圈里混不长久。所以,她发表歌曲,赚钱是其次,主要是想试一试水。

    没想到成了网络红人,有利有弊吧。

    史悦而对姑妈倒还客气,“只是业余爱好。姑妈让我做一百首《小苹果》水平的歌曲,我还没那么大的本事呢!”

    “呵呵,这就好,悦而啊,听你说这话姑妈心里就踏实了。人啊,可以骄,可以傲,但最怕没有自知之明。小姑娘家家,种花养鱼的,培养什么爱好不行,唱歌跳舞的抛头露面,到底不雅。或者跟你妈说,去参加‘女红班’吧?”史清清越说越来劲,丝毫不管史悦而的怪异眼色,

    “现在女孩子,能静下心来学绣花女红的,很少了,一个个都想上大学,然后往大集团、大财团里进。也不想想,那种大企业是普通人家的女孩呆得住么?人事复杂,人心也乱,过不了几年,干干净净的女孩子不知被污染成什么模样。不如安定下来,早点找个男人稳稳当当过一辈子。

    姑妈跟你说哦,你别听别人讲‘学女红的人没出息’之类的话,其实工作难找,你随便读个大学出来,做的也过是平常工作。倒不如学了女红,有一份吃饭的本领。现在的贵族,只穿人工绣花的衣衫,一件要成千上万。你年轻,手艺学好了,比创作什么歌强多了!”

    听了一大通话,史悦而的反应是:呵呵呵……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又有名言:不要跟猪讲道理,除非你的智商跟它一个级别。

    史悦而只当旁边有只哼哼,在哼哼了。

    接下来五分钟,史清清的嘴巴一张一合,说个没完,大意是,“女红的学费很贵,但是姑妈帮你出了。这个钱,不要你还了。你现在小,不懂得,将来就会感激姑妈对你的栽培,是多么有远见”云云。最后的最后,意犹未尽的警告,

    “记住,以后别写什么歌了。忘记上个月才坐的牢?你上过新闻的!有人记得你的脸!别等得人回忆起你的长相,把投毒案联系起来,那就糟糕了!”

    ……能有多糟糕呢?

    史悦而,来自平行空间的另一个灵魂,有点不信邪。

    可惜,姑妈史清清又许多让人厌烦的缺点,关于这一条,她看得很准。

    在这个世界,没有“越爆丑闻越红”的说法,人人都将名誉看得十分之重。个人的名声,家族的声名,乃至每个地区,都有所谓的“民风、民俗”。

    三天后,不知是谁先发现了mv中的女主角就是“四一八投毒案”的犯罪嫌疑人,在评论投了十几个臭鸡蛋。惊悚的标题,震得人说不出话。

    “神经质,很可爱?她可爱到在点心里下毒,差点毒死二十几个同班同学!”

    “不要怀疑,连接我的个人主页,我有神经姐姐被捕的新闻报道。”

    “神经姐姐背景特殊,开庭审判后,此案无疾而终。疑有神秘势力干涉。”

    “投毒案至今没有结案。办案警察,对此说无可奉告。公理何在?为中毒学生抱不平!”

    “一个应该在监狱度过余生的罪犯,也可以上传音乐,带给大家快乐吗?”

    之后,整个千云音乐网都受到牵连。

    史家,甚至四照原县,都出名了。

第二十六章 开会忙

    清晨,又一轮红日升起,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海浪好像染了许多颜料,色彩鲜明。

    望京港,中华帝国最著名的海港之一,每天清晨,这里都要进行帝国内最大金额的海产交易。海船出海,将最新鲜的食材打捞上来,不等天亮就有白色的帆板船候着了。数百条小帆船在波浪中穿梭来回,运送沙丁鱼、海参、龙虾、海蟹等。一个小时后,就可以出现在帝都各大贵族的餐桌上。

    这是一个贵族之上的时代。

    天生而贵族,就好像含了金汤勺,一辈子一帆风顺、风雨无阻。

    对比之下,皇族都没这么自由快活,年年都有各激进组织举行几场“限制皇权”的游行。

    想来五百多年前,主动建立“君主立宪”的那位皇帝,绝对想不到今天——他的子孙后代,会因为办聚会多花了财政几万块钱,而被抨击“奢靡无度”。反之,帝都的各大贵族世家们,没日没夜的聚会沙龙,却没人在意。

    原因?因为掌控帝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就是这些贵族。

    江世伦站在望京港口对岸的一栋三十六层高的楼顶。

    这儿天高云淡,吹来的风中还夹着一丝海腥味。他不喜欢。但比起帝都里浓郁的脂粉香和酒水味,以及没完没了宴会,总要好的得多。

    助手徐思语走过来,提醒他,会议马上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